听说读写并重:指向学科关键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2023-11-18沈越
沈 越
(1.扬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2.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江苏 南京 21003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综合素养,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与人格,从而为其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奠基。由此可见,语文学科首先要打好学生的言语基础,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然而,当下我们的语文教育有些偏离初衷,过分求新求异,忽视了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培养。[1]
语文是基础科目之一,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先决条件。语用能力是学生的学科关键技能,其表现好坏直接关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而听、说、读、写为语用能力发展的四大根本性要素,要想培养学生的优秀素养,语文教师有必要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再将学习的成果拓展应用于观察和实践中。
一、溯源:“听说读写并重”的依据阐析
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之初,口语教学被高度重视,孔子提出“言语科”“不学诗无以言”“不言谁知其志”。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使得文人更加注重阅读和书写能力的培养;清末科举制被废除后,口语训练依旧不受重视。五四运动期间,叶圣陶提出了一种全面培养语文能力的理念,他在《说话训练》一文中反对当时学生仅仅死记硬背而忽视口语表达的现状,提出“训练儿童说话是总枢纽”的观点,并给出了相应的针对性训练措施。此后,他在《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草稿)》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听说读写”四项教学目标,并详尽阐述了初高中两个阶段的各项要求。叶圣陶的这一观点对语文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一倡议并未得到实施与推广。1976 年,叶圣陶先生再次强调要以发展听、说、读、写为主,四项能力不可或缺,听读同等重要,说写同样必要。语文教育需重视全面性,适时调整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得到全面训练。
在当今现代化社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日益密切,语言交流能力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语文教育应注重平衡发展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确保学生在语用能力各方面得到全面训练与综合提高。教育者应固本守正,持续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日益多样化的社会需要。
二、分述:“听说读写并重”的个义剖析
(一)听:在“固本”上花力气
语文中的“听”,就是听别人说话。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是先从“听”入手的。小学生开始学习汉字时,“听”同样是起始点,先听老师怎么念,然后进行读写。只有听懂了意思,才能顺利地表达和交流,因此,学习语文时,听力的训练举足轻重,需重点培养。
提高语文听力能力,首先,要加强对字音和字义的区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汉字是多音字,不同的读音代表着不同的意思。只有准确地读出字音并理解字义,才能真正理解句子的含义。其次,教师要在朗读时切实加以点拨,带领学生掌握好诵读之法,弄清断句停顿,读准语音语调,朗读时充分利用语气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技巧,读出文章的语势,在“读”中体悟思想情感,追求同作者的心灵共鸣。最后,强化听力理解训练。听力理解训练主要是用来训练学生对文章的理解。[2]针对不同的题材作品,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分层次划分文章内容,并对每个层次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区分,聚焦说话人语句的中心点,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说:在“技巧”上下功夫
“说”是“听”的后续,听得多了,才能有说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将听到的知识以口头方式表达出来并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算真正地掌握。说话是人们表达意思的重要形式。人们常觉得“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说”需要技巧的支撑。比如,说话的过程中,说话人对信息筛选、归纳和整理的技巧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话语输出的质量。这些技巧和能力都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提供更多开口讲话的机会,适时指导学生如何组织语言。这样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也有利于提高逻辑思辨能力。在练习“说”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从信息量最少的单句话入手,逐步增加到一个段落、一篇文章。
(三)读:在“训练”上动真格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朱自清也曾着重强调朗读,认为其对于口语和写作有极大的助益。可见“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全身心投入,以准确的语音语调,抑扬顿挫地读出丰富的感情色彩,能够很好地培养语感,进而使他们感受到文章的美感与意蕴。那么,教师该如何落实朗读训练呢?
第一,应该充分重视教材课文的朗读教学。教材中的课文由专家精心挑选并编写,涵盖了各个领域,既具有科学性,又富有知识性和人文性。因此,审慎而准确地读出来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一环。教师要关注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及时纠正错误发音及语调,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第二,适当引进课外读物。课后,教师可从报纸、文摘、经典文学作品中摘选一些文章推荐给学生,要求学生记忆其中的名句名篇,作为文学素材的积累。语言文字教学时,针对“读”这一环节的引导,教师应避免机械与单一的教授方式,要善于带领学生们开展不同形式的朗读、诵读,鼓励学生经常性读、重复性读,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理解文章的意蕴,体会作家的情感,以此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写:在“能力”上做文章
在语文课程中,写作能力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仅靠老师课堂上的灌输讲解,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应放手给予学生自己去思考和动笔的机会,在实践中提点他们注重素材的积累,养成良好的观察与写作习惯,日积月累,方可出口成章,言辞成文。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安排学生进行随笔训练,无论是什么内容或形式都可以,让学生不受限制地记录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种自由写作空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写作兴趣,同时还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让学生从日常记录的文字中获得价值与趣味。
三、整合:“听说读写并重”的策略探析
(一)“听”与“说”结合
“听”是“说”的前提,“说”是“听”的出口,“听”不能孤立于“说”而存在,只有听得明白才能说得精彩。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听力训练要与口语训练紧密结合。[3]无论是课堂时间、课后时间还是放假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形式的“听”都可以帮助学生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为自己的写作提供更多的来源。[4]随着不断地学习和汲取,学生的积累储备和技巧能力都会不断提升,自然“说”的时候就有话可讲,表达观点时也更加利落流畅。
教师可以找一些学生感兴趣且语言简练生动的文章,循序渐进地引导,慢慢地让学生复述文章,让学生从保持原意不变的复述,逐渐加深到带着自己理解的复述,再到能敏锐地抓住文章要点,用好词佳句细细讲述;从篇幅较小的短文到内容较多的长文,从一些简练易懂的文字到语言深刻的文章。这种训练让学生从耳到心、从脑到口,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以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神话故事为例,在自由朗读完课文的前提下,教师可让学生在《盘古开天地》中找出“你认为最神奇的地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在理解《精卫填海》古文的基础上,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心目中的精卫形象;《普罗米修斯》中哪一个情节“最让你感到触动”,且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把普罗米修斯“盗”火的传奇故事分享给亲朋好友。
在成长过程中,学生要想掌握良好的言语技能,就必须勇于开口。教师在教学中也应给予更多的赞赏和激励,以便于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读”与“思”相伴
现在的语文教学倡导“任务教学”这一理念,教师在课堂上少讲内容,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多读多背多思考多体会多积累,在读中理解课文,学习作者的写法。[5]
每一篇文章的背后都藏着作者的生活经历及写作思路,读者要找到作者写作的出发点,跟随作者的脚步,才能读懂文章。例如,在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桥》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提问:“你认为老汉把一名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的做法是否合理?你是否认同?”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争议和思考。部分学生认为老汉此举是村长职责所在,体现了其客观公正、不徇私情;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老汉的行为过于苛刻,他对自己的儿子太过冷酷无情;可又有学生看到“老汉用力把小伙子推上岸”的动作,说明了老汉的真挚、有情。在激烈的争辩中,一个有血有肉、不徇私情、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共产党员和一个父亲对儿子无比慈爱的形象浮现出来,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鼓励学生在争辩中评判人物形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
(三)“写”是“听”与“读”的出口
写作可以考查学生获得知识后的利用情况,是听读内化进而找到的出口,通过写作可以发展学生思维,使听读更有针对性。[6]学生需要多读且会思考、有理解地读,只有这样才能写好自己的文章。读和写是相互结合、同步进行的。
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读与写的关系,做到一步步、一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并按照计划一丝不苟地进行练习,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7]
四、结语
语用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听、说、读、写,这正是叶圣陶提出的“听说读写并重”的原则所依据的科学基础。这一原则强调这四种能力不可分割、互相协作、相辅相成,因为听是说的先决条件,只有听懂了意思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而读是写的基础,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构思、素材和写作方法,从而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同样,学生学习语文时也需要大量阅读,才能拓展思维、丰富写作内容,使语言更加优美流畅。总的来说,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需要重视以上四个方面的综合学习,每个方面都不可偏废。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将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进行综合训练,才能让孩子们“沉浸式”学语文,真正提高学科素养与关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