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文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意义与策略

2023-11-17刘荣华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文学课文

刘荣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文学不仅是语文的精华、思维的结晶,还是审美的艺术、文化的载体。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童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小说、诗歌、散文等大量的文学作品,文学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思维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思辨能力是一种高阶思维能力。在文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对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亟须在实践中探索教学策略。

一、在文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意义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的形象化反映客观现实和主观认识的艺术,文学阅读具有学习语言运用、激发情感体验、培养审美品位、传递价值观念等多重功能。思辨在一般意义上是指思考辨析,重在独立、冷静、客观、全面地思考问题和看待事物。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信息繁杂、物质丰富、价值多元的时代,思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在文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落实2022年版课标、用好统编本教材的要求。

1.加强学习任务群之间的联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2022年版课标设置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六个学习任务群。课标在课程实施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要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关注不同学习任务群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同一学习任务群在不同学段的连续性和差异性。在文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有助于加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两个学习任务群之间的联系,强化课程内容的整合,在阅读中思辨,在思辨中阅读,提高语文课程实施的整体效应。

2.落实阅读与鉴赏的学段要求

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以识字與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课标在“学段要求”中,基于这四个语文实践活动,对各学段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要求。鉴赏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文学鉴赏是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时对作品的感受、分析与评价。思辨能力是个体对信息进行分析与评价,最终形成独立判断和看法的能力。在文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有利于落实课标在“阅读与鉴赏”方面的学段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与评价能力。

3.促进感性与理性思维的和谐发展

感性思维是以人的感官经验对事物进行推断或判断的思维方式,理性思维是人脑对感性认识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判断后全面、深刻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是人类两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不可顾此失彼或厚此薄彼。小学阶段是学生从具体的感性思维逐步向抽象的理性思维发展的时期,语文教学要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文学阅读以感性思维为主,主要是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思辨能力以理性思维为主,主要是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评价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文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有益于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促进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和谐发展。

4.体现统编语文教材编写意图

统编本教材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编写的通用于全国各地学校的教材,是国家教材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基石,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统编本语文教材由课文系统、知识系统、练习系统、助读系统等系统构成,练习系统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解读文本、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的重要凭借。统编本语文教材有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精读课文后的阅读练习、略读课文前的学习提示有许多思辨性很强的思考题。在文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有利于教师正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用好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

二、在文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

文学阅读是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理解、鉴赏的活动,在本质上是人类独特的一种审美性、情感性的精神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文学阅读教学,不仅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审美品位、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在文学阅读教学中,可以抓住文学作品的构成因素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1.在文学作品的语言赏析中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作者经过精心选择和加工的用来创造艺术世界、具有艺术魅力的语言。作者在文学作品中经常会用含义深刻的词句,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塑造艺术形象、表现思想情感、突显主题内涵。赏析文学作品的语言,是文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基本抓手。

如,四年级下册《绿》是现代诗人艾青在1979年2月23日创作的一首现代诗,全诗共5个小节,用文学的语言描述了春天的绿色,表达了对美好境界的赞美和追求。教学第2小节“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已经写出了绿色的丰富,省略号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那么‘绿得发黑、绿得出奇能删去吗”这一问题,让学生在语言赏析中感受到诗歌用了6个偏正词组来写各种绿色,侧重于颜色之多;“绿得发黑、绿得出奇”是换一个角度写绿色,侧重于颜色的奇特。这样表达既变化了语言的形式和写作的角度,又突出了绿色的丰富和特别。教学第3小节“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的风、阳光等事物是看不见的,为什么会是绿色的?”这一问题,让学生在语言赏析中理解风、雨、水、阳光是绿的,这是诗人的感受,在诗人眼中,风、雨、水、阳光都是有生命的,绿色代表着生机,诗人在诗中运用多角度来描写大自然的绿色,抒发了自己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同时领悟到文学作品语言表达的魅力。

2.在文学作品的形象评析中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形象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文学形象塑造是否成功是衡量优秀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志。文学形象是由文学语言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中的具体生活画面,包括人物、景物等具体形象及其构成的整体形象。文学作品的形象具有多样性,不同的作者由于个性气质、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差异,在文学作品中塑造出不同的形象;不同的读者由于生活经历、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差异,对文学作品形象的感受也是不同的。评析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是文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常用抓手。

如,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主要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虎的故事。在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课后练习中“对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的思考题,鼓励学生在深度阅读课文中寻找依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有学生赞同“武松真勇敢”的观点,理由是武松听说山上有老虎却无所畏惧,并能赤手空拳打虎;有学生赞同“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的观点,理由是武松喝酒时不听店家的好心劝阻,看见官府榜文后也不肯返回;还有学生认为人们的评价都有道理,理由是武松在课文中既有要面子、鲁莽的特点,也有勇敢、豪爽等特点……让学生在文学作品形象的评析中感受到人物形象的多样性,领悟到在评价人物形象时不能太单一,需要多角度、立体地分析思考,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的发展。

3.在文学作品的结构探析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结构是文学作品的骨骼,文学作品的结构是指文学作品的组织构造和总体安排。文学作品的结构通常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是文学作品的最外层,是读者能够最直接地感知到的东西,如小说的情节发展、童话的反复结构等;深层结构是作品内部的组织构造关系,是支配表层结构的内在根据,如小说的情节发展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等。文学作品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都是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等服务的。探析文学作品的结构,是文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抓手。

如,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后,变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生命历程。教学时可以聚焦课题,在学生把课文中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子画出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主人公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那一定会很好的?前后的心情是怎样的?”这一问题,让学生知道课文是以“那一定会很好”为线索展开故事的情节,结构非常清晰。“那一定会很好”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四次,无论是哪一次说的,都表达了主人公奉献时的快乐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情,体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文学作品结构的探析中发现文学作品布局谋篇的妙处,体会作者选材和组材的匠心,从而提升思辨能力。

4.在文学作品的主题解析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主题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文学作品的主题是文学作品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显示出来的贯穿作品始终的思想情感。由于作者和读者在生活经历、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差异性,在表达和感受文学作品的主题上具有多义性,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文学作品主题的解析中,既要重视文学作品主题的价值取向,也要尊重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中的独特感受。解析文学作品的主题,是文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核心抓手。

如,六年级上册《丁香结》是当代著名作家宗璞写的一篇散文,全文共6个自然段,描写了丁香花的色彩、香味、形态及由丁香结展开的联想,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在学生学习课文前三个自然段,欣赏了丁香花的美丽姿态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丁香结引发了人们怎样的思考”的问题:先学习“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等古诗句,让学生明白古人看到丁香结时的忧愁之情,了解自古以来丁香结蕴含着愁思的象征意義;再学习作者“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的感悟,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只有正视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心并把它看作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人生才有滋味,体会到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最后鼓励学生畅谈学习课文后的思考,有学生说“没有丁香结怎么会有丁香花,生活中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有学生说“解结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要学会在解结的过程中享受成长的快乐”……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作者感悟的理解,同时启发学生从课文阅读中想开去,激励他们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有效落实本单元“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语文要素,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中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文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由于涉及“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两个学习任务群,因此在具体实施时要依据单元学习任务群的定位或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重点,不宜平均用力、面面俱到。如单元学习任务群定位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教学时可以侧重文学语言与形象特点的感受,适当嵌入阅读思辨的要求;如单元学习任务群定位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时可以侧重观点与事实及材料关系的梳理、态度与立场的辨析,适当兼顾文学阅读的要求。

文学的世界是美丽的,文学的力量是强大的。以文学阅读为教学内容,以思辨能力为教学目标,以语言、形象、结构、主题等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为抓手,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分析、欣赏和评价,是在文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策略,是语文课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创新实践。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文学课文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我们需要文学
背课文的小偷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背课文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