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间三千繁华梦
2023-11-17铜骨马
文/铜骨马
常州梳篦属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类,造型和装饰始终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色彩艳丽明快,充满生命活力,是当地工匠传统审美观念的体现,也体现了当地百姓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民俗信仰的交集,象征着劳动人民淳朴、火热的情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是常州地区民间民俗思想情感最强烈的表达符号。
鬓间千年
梳篦又称“栉”,是中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起初,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大多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而创造的。梳篦对于古时妇女而言,几乎梳不离身,之后精美的梳篦甚至成为可佩戴的发饰,唐宋时期插栉之习已蔚然成风。
在我国文明发展史上,梳篦的创造使用有着重要意义。据推测,最早的梳篦可能是先民自己的手,于是有了“五指梳”一说。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早期的梳子梳齿较疏,用于梳理头发,清理头发上的污垢、虱虫等。唐朝时,女性佩戴梳篦等头饰的风气最为盛行,梳篦作为女性发饰的装饰用品,从形式、材质和功用上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明末清初,常州梳篦已驰名南北,清乾隆年间的《常州赋》中记载,当时常州西门、南门一带的村庄,几乎家家户户从事梳篦制作,有四万多人,且都是世代相传,行业面积占了常州城的一半。沿木匠街过清水潭在城南一条小河湾边,即是著名的木梳街。城西古老的大运河左岸,从文亨桥到接官亭一带,便是史称“文亨穿月,篦梁灯火”的篦箕巷,梳篦的生产盛况可见一斑。
当时的苏州织造府官员为了谄媚皇上,每年农历七月,总要到常州订制一批高级梳篦进贡皇宫,因此常州梳篦享有“宫梳名篦”之称。“宫梳名篦,情同伉俪;延陵特产,花开并蒂”是常州地区至今还在传唱的民间歌谣。
据有关外贸资料记载,早在我国元代(1277 年)通过海运和陆路向亚非、欧洲出口的商品中就有常州梳篦。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拓展,常州梳篦声誉卓著,1910年获南洋劝业会金质奖章,1915 年获巴拿马和平展览会银质奖,1926 年获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
器小工繁
常州梳篦中的木梳对其本身材料的要求颇为严格,要选用木质细腻坚韧、刨削后表面光滑不伤手的硬木。其中黄杨树是以前常州木梳制作的主要选用树种之一,所用的黄杨主要产地在江浙两省,因不属于大批种植树种且生长缓慢,故原材料十分难得。百年以上树龄的黄杨只能制成小梳子,制作工艺梳的黄杨需要树龄在三百年以上才行。
常州篦箕制作所选取的毛竹以山北面的“阴山竹”尤为上乘。一般要求生长四年以上、身长粗壮、质坚而有弹性的竹子,其大多来自江苏宜兴的张渚、湖父和安徽的广德、宁国,以及浙江的长兴、泗安等山区。砍伐的毛竹在山区就地加工成阔狭均匀、丝条较直的篦篾、篦梁坯,再运回常州进一步加工。
常州梳篦的工艺和艺术风格独特,精细精巧,古朴典雅。从造型上看,梳篦的制作要求非常严格,梳篦的大小、厚薄、宽窄都有一定要求;从风格上看,常州梳篦有以古朴典雅为主的传统风格,也有以精细精巧为主的现代风格。
木梳的制作需拉舵、划样、光梳等28 道工序,而篦箕的制作则更为复杂,老一辈工匠口口相传的师承里说:“常州篦箕要经过73 道工序才能制成,这么多工序是为了纪念73 岁去世的祖师陈七子。但为避讳‘七十三,鬼来缠’的民间迷信说法,就将73道工序称为72 道半工序。”其中最后半道工序是对于产品的复查整理,寻找瑕疵,以保证质量。
传承与保护
在常人看来,梳篦不过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类小工具而已,梳子人人在用,却很少有人关注它的历史、工艺等方面信息。
在现代化的产业发展浪潮中,传统的梳篦行业正经受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常州梳篦作为传统手工艺的代表也难免受到冲击,比如传统工序中“描”的工序所用颜料,以前手工熬制的色料被广告宣传色替代,造成传统手工熬制色料的工艺失传。明、清时,梳篦工匠还会在木梳背上嵌入珍珠,在木篦梁上嵌银,作为宫廷御用品。嵌银是一门较高的技术,当时采用汞、锡制作,经磨炼,使花纹光亮如银,但现在这项工艺因为过于繁复,被现代工艺取代,传统的工艺也已失传。
庆幸的是,随着国家与社会对传统手工艺传承的关注与重视,2007 年3 月,常州梳篦入选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 年6 月,常州梳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常州梳篦以较完整的艺术形态、较高的工艺水平和丰富的表现形式,作为常州最具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再次跃入人们的眼帘。
梳篦传达了从古至今中国人独有的温情,具有无限的艺术魅力、独特的风格及丰富的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灿烂辉煌的文明。虽然时代在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品位和时尚潮流在不断变化,但传统文化的根源不会改变。相信梳篦一定可以再次焕发活力,再次展现曾经的辉煌,成为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工艺品,得到更好地保护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