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能力导向的生态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2023-11-17塔依尔江艾山
塔依尔江·艾山
(新疆大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目前,我国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工作,注重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1]。生态学作为多学科交叉领域,是研究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人类活动干预下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及变化规律的一门前沿学科,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助力,近几年来已经成为研究生报考的热门学科。在此背景下,强化生态学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在促进我国生态建设发展、提升科研队伍素质、提高国家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
1 传统生态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弊端
当前,在学术领域对人才的要求向博士倾斜,以及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多样化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致使研究生培养的处境较为尴尬,且暴露出以下几点弊端。
1.1 重理论、轻实践
传统生态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目标是要求研究生掌握专业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熟悉研究领域内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更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不仅频次较少,且实践环节完整性不足,实践形式较为单一,致使研究生建构的知识结构单一,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
1.2 培养模式固化
虽然现阶段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已经开始,但并没有彻底摆脱传统固化培养模式的影响, “学术门户” 现象较为严重,在开放性、灵活性等方面应用不足,并没有体现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点。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仍普遍以分数作为人才选拔的唯一标准,在课程设置上尚未明确侧重点;培养计划过于刚性,培养活动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缺少自主选择性,难以满足研究生的个性化需求,致使学生兴趣不足,必然导致研究生视野受限,创新能力萎缩[3]。
2 基于创新能力导向的生态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
2.1 课程体系改革
2.1.1 理论课程体系改革
对于生态学专业研究生的理论课程体系改革而言,要在保证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强化深度和前瞻性。课程设置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持续优化,对于通识性内容尽量精简,增加探索性内容在课程中的比重,适当增加课程深度和难度。与此同时,细化分解各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实际内容和教师擅长的领域,科学选择教师进行授课,且打破固定教师授课的局限,便于学生集 “百家之长” 。此外,教师可以将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等理念融入授课过程,通过对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激发,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生态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剖析、小组讨论、探究式教学等,以此实现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引导,实现对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以及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以探究式教学为例,在课程总体框架下,根据专题课程内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分析问题,从而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例如在 “植物生态学” 课程的 “植物形态发育” 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介绍植物不同部位形态发展的特征,并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针对领域内的最新研究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表述自身观点,通过讨论探究的形式,显著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2.1.2 实践课程体系改革
生态学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结合实践教学规律,促进实践课程体系改革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首先,对实践教学内容予以优化,除传统的单一实践内容设置,还可以对关联性较强的课程进行整合,构建综合性实践教学。在生态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计划中融入实践课,并对相关教材进行引进或编写[4]。教师可以根据实践课程的具体内容对学生实践场所进行灵活地安排,增强实践场所的多样性和代表性,以此强化学生参与实践的可选择性和灵活性,例如高校可以建设长期的观测与科研基地,或者与生态企业共同搭建校内和野外的实训平台等。其次,针对实践教学而言,高校可安排多名教师共同向学生提供指导,通过不同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的相互补充,尽可能满足实践教学中对教师知识全面性的要求,切实实现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基于1―2 个问题展开调研、试验、论证与分析,指导学生动手解决问题。最后,设计实践课程体系中的生产劳动环节,基于生态学专业特点,定期组织劳动实践教学,使学生参与到一线生产活动之中,例如植物的繁育、栽培与管护、水土保持工程、防护林营造、土壤改良等,从而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磨砺心智、了解社会、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从而建立正确的生态理念与意识。
2.1.3 考评体系改革
针对生态学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的考评体系改革而言,应改变传统单一的机制,加强对过程评价的重视,增加过程评价占比,并根据学生参与实践的情况及是否提出创新性的建议进行综合考评。展开过程评价,应先对考评的内容与方式进行细化,以便于操作的内容为主,通过对考评内容与方式的多样化设计,基于小组单位划分等级,对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进行着重考查。考评过程应尽量避免形式化和简单化,例如在一次以 “流域生态效应” 为主题的考评活动中,应确保学生组成具有交叉性体现,组内人员应包含在水文、土壤、动物、植物等多个学科具有特长表现的学生,并结合实际情况协调分工,制订具体的考评方式,考评采用等级制,确保考评标准公平、客观,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明确告知学生考核包括重点考核与全过程考核。在考评过程中,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研究报考、实训考核、线上测试等,整个考评活动的重点并非仅仅是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记忆,更关注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
2.2 师资队伍建设
2.2.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需要着重考虑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科交叉性以及学科近似度。同时还需要制订一套完善的教师队伍管理制度,作为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其次,对于队伍建设而言,新成员的融入速度是关键,因此教师队伍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尤为重要,可以在教师队伍成员相对固定的基础上,适当允许成员的一定流动,并积极吸纳和培养新成员,通过 “传帮带” 的方式,强化对青年老师的培养,切实做到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的落实[5]。再次,在教师队伍管理制度中,还需要制订相应的奖惩机制并严格执行,针对教师队伍中表现优异且有明显进步的教师,可适当在项目申报、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支持,从而发挥鼓励和鞭策的作用。此外,构建教师人才成长机制,规划年轻教师的成长路径,采用自培和联培相结合的方式,对青年学术骨干进行着重培养,以保证教师队伍结构的合理性,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发展的连续性。最后,教师队伍应开展常态化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制度支持强化交流活动的有效性、参与性和针对性,还可以积极与兄弟院校联合开展线上交流,进一步拓宽交流活动的纵深度。
2.2.2 教师专业能力建设
首先,对于教师专业知识培养而言,教师应形成 “科研促教学” 的意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科研成果,在促使教学资源进一步丰富的基础上,实现研学相长。其次,对于教师实践技能培养而言,高校为提高教师开展实践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应积极鼓励高素质教师参与到实践教学之中。再次,对于教师教学理念的培养而言,与时俱进、因材施教是教师需要具备的基础理念,同时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结合生态学专业研究生的特点,将生态学热点问题和前沿动态作为着力点,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指导与支持,保驾护航。最后,对于研究生指导而言,教师应积极参与到研究生科研的全过程中去,帮助学生探索科研问题、制订方案等,引导学生及时掌握科研中的新问题、新发现。例如,在知识研讨的过程中,教师以思维启发为导向,引导学生展开深化思考,并关注学生讨论的内容,明确讨论主旨,及时纠正讨论中的错误,进而保证学生讨论活动的实效性。
2.3 其他对策支持
2.3.1 强化研究生对校内外学术科研活动的参与
教师可借助QQ群、微信群、教学办公系统等多种工具向学生发布、宣传学校举办的学术活动信息,并对研究生在就读期间参与学术活动的最低次数予以明确要求。通过学术科研活动,研究生可以明晰专业内最新的研究热点,拓宽自身的科研视野,继而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校内举办的学术科研活动,主要可分为如下几种学科:①专题讲座,高校定期邀约政府相关部门管理者、生态学专家、领域内相关企业家等人士向研究生讲解生态学学科内的最新研究动态,并向研究生分享个人的学术历程,介绍行业发展需求等;②定期学术研讨会,从硕士研究生一年级开始,定期开展学术探讨,邀请相关导师参与,通过学术研讨的形式实现师生之间学术思想和科研方式的交流,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强化其知识建构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校外学术研讨会则可以由研究生导师先行筛选,再通过相应的途径通知学生,并向学校申请 “学术会议基金” ,以确保学生能够及时得到经费支持。
2.3.2 设置学术荣誉和奖学金激励机制
对于生态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而言,还需要设置学术荣誉和奖学金激励机制,通过专业内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质量。首先,高校可以结合生态学硕士点、博士点与国家奖学金、省级奖学金、校内奖学金和专项基金,共同制订对学生的奖励方案,从而从基础角度有效解决研究生的经济问题。其次,可以设置助研奖励,采用助学贷款或助教奖励等形式,针对切实存在经济问题的研究生予以帮扶,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最后,可根据学生课程成绩与发表论文情况,对学生进行 “优秀研究生” 的评选,并将选出的优秀研究生名单张贴在学校官网主页和科研基地海报之上,加强宣传和展示效果,从而通过树立研究生学术典范,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基于创新能力导向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缺乏实践,严重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结合近年来生态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构建了基于创新能力导向的生态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期为今后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