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劳动教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逻辑与路向

2023-11-17赵利平吴晓英郑勤红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8期
关键词:教育观中国式现代化

赵利平,吴晓英,郑勤红

(1.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阳 550018;2.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昆明 650500)

党的二十大是一次承前启后、开创未来的盛会,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的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通篇充满了奋斗的气息,大会主题中的“自信自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充分体现了劳动赶考的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党和全国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的,靠的是以劳动教育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潜能和工作热情。社会主义大国实现现代化,这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未来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需要用劳动教育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用劳动再创数字化新未来。因此,从理论、价值、实践三重逻辑梳理和阐述劳动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关系,不仅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更对推进数字化时代劳动教育的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脉络和科学内涵

中国近代史的屈辱充分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道理。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属于后发式和赶超式合二为一的现代化。面对多重历史困境,发展态势上经历了从被动应变到主动变革的创新过程,发展方式上经历了从“学习模仿”型走向“创新超越”型的艰难历程。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成历史逻辑的演进分期是“几阶段论”在学界还存在不同共识。[1]从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失败,当时的中国人先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试图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来谋求中国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最终从理论到实践都宣告失败;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导致西方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亡国灭种的危机使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戊戌变法希望以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的方式通过“制度变革”来实现中国的政治近代化,主张“君主立宪、民主共和”,事实证明改良之路在中国走不通;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照搬西方资本主义模式建立了主张“民主与科学”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事实再一次证明资本主义建国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失败是必然的。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登上了历史舞台,坚持以主动谋强的范式不断破除诸多难题,使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成为可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将工业化作为最首要的任务,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1979 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2]502。在此基础上我们党经过长期艰苦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创新和突破。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3]中国人民用劳动创造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遵循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符合中国国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拓展和升华,站在现实与未来的人类文明制高点上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最根本的优势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根本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质属性是实现共同富裕,是一条承载着“中国梦”的现代化道路,是一条结合了人类现代化的一般原理与中国国情世情的现代化道路,突破了“全球化=西方化、西方化=现代化、现代化=市场化”的现代化话语禁锢[4],彰显出独特的中国智慧和中国风骨,丰富了现代化文明内涵,开辟了人类实现现代化的崭新道路,为后发式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逻辑的延续和创新性发展,遵循“微观积累—中观汇聚—宏观凝练”的基本逻辑。第一个“新”是“理念新”,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将共同富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新理念新措施不断破解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第二个“新”是“道路新”,在遵循了世界现代化发展一般性规律的基础上,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走出了一条引领时代、接榫古今、执中会通、惠及全民的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第三个“新”是“思想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实现人的现代化发展思想,有别于西方式以资本逻辑为引导的现代化道路,也不再搬苏联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重构了世界现代化理论新谱系,实现了对西方经典现代化模式和苏联模式的超越。第四个“新”是“技术新”,是在新科技革命推动下弯道超车、加速发展的现代化,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科技不仅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支撑着中国政府治理体系、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并会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发挥出强有力、可持续的推动作用。

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首先明确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成就离不开使命型政党、发展型政府、包容型制度和创新型政策的推动。[5]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不断结合本国实际持续理论创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指导现代化实践,以守正与创新融合破除了后发型现代化之困;理性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修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危机,以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破除了内涵型现代化之困;坚守独立自主立场,遵循辩证思维,打破单一模式,直面现实问题,同时注重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以自创与借鉴的融合破除了应激型现代化之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有着天然的联系,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劳动教育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七一”讲话中23 次提到“奋斗”,可见“劳动、教育,奋斗、创造”这些词语是中国式发展最鲜红的底色。展望未来,劳动依然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稳固实践基础。

二、三重逻辑理解劳动教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阐释劳动教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三重逻辑,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把握历史脉络和现实发展,坚定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产生为逻辑起点,通过有立场、有新意、有精神的阐释,从学理高度透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不断发展演变的逻辑进路、劳动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劳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劳动教育是实现人的高质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由于篇幅有限,本文无法详述三重逻辑的丰富内涵和价值意蕴,只择其要点进行概述型阐释。

(一)理论逻辑: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1.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的劳动教育观

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的灵魂和旗帜,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中国人民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劳动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居于本源乃至中心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形成历经“始创—成长—成熟”三个阶段,劳动是基础也是核心。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劳动异化概念,对具有社会历史属性的“劳动”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6]38。马克思认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在思想和行动上停止了劳动,很快就会灭亡。遍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劳动教育,但是马克思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在对劳动本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阐释了劳动教育的内涵,创立了唯物史观,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理论根源。马克思从未来社会发展的视角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条件下,劳动教育是避免工人阶级沦为资产阶级生产工具的“最必要的抵御之策”,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7],在马克思看来,对工人阶级不断进行劳动教育,能逐渐增加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意识,使广大工人阶级联合起来推翻腐朽的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最终实现社会阶级的变革。马克思还立足于人的主体性和现实性,从宏观层面提出劳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通过劳动来教育培养人从事各种职业。可以看出,人在马克思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人是社会改革的出发点,也是社会改革的落脚点。

马克思构想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有益工作,社会是物质充裕的社会,所有人都拥有闲暇时间充分享受自由。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是建构理想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支撑,也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现代化探索中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恩格斯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马克思劳动教育观,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观点,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是在劳动中产生的。恩格斯关于生态劳动的思想对今天开展生态劳动教育助力生态中国建设很有启发。列宁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础上对劳动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他认为在共产主义条件下人的能力可以通过劳动得到全面的发展,而且这种劳动是出自劳动者的自愿行为。列宁通过劳动军、劳动义务制等创举,看到了劳动在促进国家物质生产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他明确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实现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8]462列宁的劳动教育观尤其是生产劳动和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为我们在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培育人才,再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有力支撑。

2.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劳动教育观

毛泽东的劳动教育观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基于中国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渊源,借鉴了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求学、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在《夜学日志首卷》中指出当时学校大弊:“在于与社会打成两橛,犹鸿沟之分东西……学生不能得职业于社会,学生近之,社会远之,学生亲之,社会离之,永无联合契合之日。”[9]495为此毛泽东和同窗萧子升利用暑假到湖南各县参加劳动实践,后来提出了“工读并行”的主张,从脑力和体力上探讨了劳动和教育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为毛泽东劳动教育观提供了方向性指引。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毛泽东改变了先前的认识,认为中国革命的成功除了需要工农阶级外,还需要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提出了“知识分子的工农群众化”[10]620,其本质就是以劳动加教育改造让知识分子树立无产阶级的立场,达到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的马克思主义转变。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急需人才”问题日渐突出,毛泽东对教育和劳动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开启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探索性实践。1954 年毛泽东指出要通过教育把广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成员”。1957年毛泽东又明确提出了“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1]的教育方针。1965 年毛泽东在同胡绳、田家英、艾思奇、关锋谈话时说:“现在这个大学教育,我很怀疑,从小学到大学,一共十六七年,看不见稻、粱、菽、麦、黍、稷,看不见工人怎样做工,看不见农民怎样种田,看不见怎样做买卖,身体也搞坏了,真是害死人。”[12]548

以上充分说明在毛泽东的劳动教育观里始终坚持教育与劳动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生产劳动,认为只有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的知识结构才是完整的。总结毛泽东的劳动教育观,可以发现,毛泽东的劳动育人对象包括剥削者和劳苦大众,劳动主体呈现双向性的特点,劳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和结合性,劳动教育目标非常明确,就是通过改造人来达到改造社会。毛泽东劳动教育观蕴含着强大的发展哲学和精神力量,对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仍具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传承和弘扬好劳动精神,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正当的权益,在教育与劳动的深度融合中培育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进入改革开放的新发展阶段,但同时也面临着现实人才困境。邓小平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从国家层面肯定坚持“教劳结合”教育方针的正确性与必要性,并且提出要在劳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进行不断创新,以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要求。这一时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多方面功能与价值日益显现出来,也逐渐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总结邓小平的劳动教育观,可以发现,邓小平的劳动教育观科学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毛泽东的劳动教育观,赋予了劳动教育新的时代内涵,体现出以劳动加教育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鲜明的人民性,以劳动加教育来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强烈现实性,以劳动加创新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破疑虑和破解难题的非凡前瞻性,这也为新时期劳动教育的发展与完善做了理论上的铺垫。

3.继承、发展和创新:习近平劳动教育观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基于新技术对学校劳动教育的挑战和社会发展对高科技的诉求,围绕劳动、劳动价值观等展开了深入阐述,形成了习近平劳动教育观,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起到了举旗定向的作用[13],劳动教育也逐步摆脱了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被不断弱化和边缘化的尴尬境遇,在培养时代新人的迫切中迎来了全新样态和发展契机。

全面把握习近平劳动教育观的生成逻辑,还要深刻理解四重意蕴:一是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是习近平劳动教育观的理论源头,习近平总书记依据中国的客观历史规律于继承中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对于“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进行了特别的肯定和阐释,这就从理论的高度肯定了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也是劳动创造的,是劳动教育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基础性作用的重要依据。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勤奋劳动的理念和党的历史上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优良传统是习近平劳动教育观生成的文化基因和实践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保持劳动本色,赓续了中华民族的劳动美德,多次在讲话中引用如“人生在勤,勤则不匮”“一勤天下无难事”等关于劳动的文化经典,这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一脉相通。三是当前我国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和其劳动实践经验、基层调研经历和在陕北长达7 年的梁家河知青岁月是习近平劳动教育观生成的现实基础。四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是习近平劳动教育观生成的时代呼唤。社会在不断变革中,需要与之相适应和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劳动的效益和价值也在社会形态的变化中不断升华。

习近平劳动教育观还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习近平指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14]这等于是从人生观的维度丰富了“劳动本质论”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例如从取得脱贫攻坚伟大胜利、取得抗击新冠疫情阶段性胜利都证明了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劳动价值观的培育与建设也是习近平劳动教育观的重要内涵之一,他特别强调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我们过去的辉煌来自劳动,今天的幸福成就也是来自劳动,用意在于引导人民群众通过劳动来体现人生价值,这让全国广大劳动群众深受鼓舞、倍感欣慰,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劳动氛围。

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人才需求,习近平对培养高素质劳动人才提出了要求和期待,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劳动教育观是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根植于中国土壤,成长于中国社会,指导于中国实践,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系统回答了“需要什么样的劳动”“应该怎样劳动”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从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强调了劳动教育的使命任务,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中国化的新境界,为劳动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思想引领,同时也为构建更加完备的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价值逻辑: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15]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探索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明确“何为价值”与“价值何为”两个问题,坚持人的主体地位和以劳动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用劳动与奋斗持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党和政府以劳动人民为中心价值理念的生动体现,也是共产党人在劳动奋斗中坚守的道德自觉。毛泽东鲜明地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6]1031习近平多次提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7]18可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以劳动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立场在当代中国的真实体现,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西方现代化最核心的特征就是以资本为中心,利益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是突出的表征,一味地追逐剩余价值也是资本天生的本性,凌驾于人和社会关系之上,劳动人民长期处于被资本压迫和剥削的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照搬西方发展思想和发展模式,以广大劳动人民为中心,追求劳动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发展理念上用劳动原则取代了资本原则。劳动原则第一个内涵是弘扬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使物服务于劳动人民,而不是使劳动人民受到物的支配和奴役。劳动原则第二个内涵是注重以劳动引领资本,依据“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18]79,社会主义劳动原则要求劳动对资本的引领和控制,使劳动人民从资本的桎梏里解放出来,成为发展的中心。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把劳动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人为核心来看待问题,以劳动为抓手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使现代社会的性质转向为人的全面发展和高质量现代化,通过对人民群众不断的教育引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创造出了不同于资本主义、属于社会主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构筑独特的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初心使命,更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上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依然体现着以劳动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也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中多次阐述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基本途径,从这个维度来理解,劳动精神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内在动力,通过勤奋劳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人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密码”,劳动教育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方面应该发挥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显著特点是“共同”,强调全民的共同劳动和共同责任,要求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让劳动价值得到应有的体现。超过14 亿人口的中国致力于共同富裕,没有勤奋的劳动精神和坚实的经济基础作支撑是难以实现的。党的十八大以来,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我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19],在此基础上共同富裕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下一个历史性重大任务。共同富裕不是搞平均主义,也不是杜绝市场经济。现阶段如何在资本和劳动之间寻找科学的平衡点,是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重要问题。劳动创造物质财富,也创造精神价值,但是目前劳动产品的分配还是以物质生产条件的分配为主,遮蔽了广大劳动者的实质性贡献,尤其是体力劳动者并没有享受到该有的“社会恩惠”。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构建共同富裕的财富分配方式对于扼制贫富分化、弥补贫富不均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实现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勾勒了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间表、路线图,践行绿色劳动理念保护绿水青山,法治德治并举保障公平正义的社会劳动关系,重视劳动教育促进劳动生产效率的提升,增加社会财富的数量和质量,不断发挥制度优势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鼓励勤劳致富,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以劳动公平分配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坚持走全体人民都幸福的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之路。

(三)实践逻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人的高质量现代化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人是自然产物,也是社会产物,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基本内涵是“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和“自由发展”等,核心是智力和体力充分发展,人在劳动实践中由于能力的增长开始追求自身个性的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的伟大实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现代社会生产要求劳动者全面发展,教育和生产相结合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劳动教育是集劳动和教育于一体的自觉实践活动,最根本的目标和最核心的内容是“人格”的培养,是对真善美的追求。[20]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更加注重人文和德育的软性价值,以劳动教育赓续优秀文化和劳动精神;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更加注重创新和科技的理性价值,以劳动教育获取技能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现代化是一场整体性的社会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形态在过去主要是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如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进入了更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是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发展目标不但是实现社会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要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水平直接体现着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可见中国式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使然和核心要义。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继续前进,人的作用就越突出、越关键,由此而衍生出“人的高质量现代化”课题。本研究团队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标和价值取向认为,人的高质量现代化应该具有六个维度,包括坚定理想信念的现代化、提升道德素养的现代化、树立生态理念的现代化、增强创新能力的现代化、拓宽开放视野的现代化、促进劳动科技的现代化。劳动教育和人的高质量现代化之间具有天然的理论联系和实践基础,第一,劳动教育和人的高质量现代化都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解决现实问题。第二,人的高质量现代化需要更高水平的劳动教育来促进人的本质、人的需要和人的素质的高质量提升,逐渐摆脱低层次依赖。第三,人的高质量现代化为劳动教育的未来发展明确了理念导向和价值旨归,为劳动教育在数字化时代的创造性发展提供了变革动力与完善契机。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动荡与变革交织,不安全因素增加,数字技术强势崛起,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人才的竞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1]以全局性战略视野擘画了未来人才培养的宏伟蓝图。2020 年《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出台给劳动教育的新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政策驱动力,旨在以劳动教育的一体化实施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各省级政府也陆续印发了配套性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说明从国家到地方,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方法进一步创新。202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从法律上明确了劳动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强调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教育被纳入“德智体美劳”教育方针,上升为法律规范。劳动教育反映教育实践性的本质要求,中央在国家教育方针中补上劳动教育这个“加法”,部署“双减”这个“减法”,是出于对教育内在规律的深度把握和新时代全面育人目标的清晰认识,劳动不再是单纯的物质生产工具,而是成为传承劳动文化、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人的高质量全面发展和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因此,以劳动教育为媒介,在“五育”融合理念下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和劳动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然之举,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以劳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人的高质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更加明显。

三、劳动教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未来实践路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世界社会主义500 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22]劳动教育过去是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现代化的重要逻辑,未来也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有之义。进入数字化时代,尤其是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还面临诸多困难,同时劳动教育的价值、形态、内容、模式都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数智技术的驱动下发生系列变革。实现劳动教育与数智技术的同频共振和有机融合是劳动教育在当代寻求突破与确立自我的重要问题,所以本文从三个维度探讨劳动教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未来实践路向。

(一)以劳动教育为抓手,筑牢数字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给数字化时代劳动教育筑牢理论之基指引了明确方向。马克思实践哲学以人为出发点,提供了“改变世界”的根本性实践哲学范式,是推进劳动教育朝着“数字化”良性发展的理论源泉和着力根基。习近平总书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于新的时代方位对劳动教育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数字化劳动教育前进的行动指南。从马克思主义大机器生产时代的劳动教育观到习近平数字化时代的劳动教育观,为我们明晰了劳动教育的历史理论逻辑与数字化劳动教育的现实理论重构。所以说在劳动形态变革下探索构建与数字化劳动教育相适应的理论指导体系,指导劳动教育与数智技术沿着正确的方向融合发展,打破“劳动育人与智能机器的二元对立关系”,避免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成为被数智技术控制成单向度社会的潜在风险,从理论引领现代科技的角度确保数字意识形态的绝对安全。

(二)以劳动教育为媒介,推进数字化时代伦理建构和嵌入治理

马克思承认技术改变社会的巨大作用的同时又坚持人的中心价值。他认为:“工艺学揭示出人对自然的活动方式,人的物质生活的生产过程,从而揭示出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起源。”[23]140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所以笔者思考数字化背景下劳动教育的伦理建构问题,提出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工智能数字文化,同时借鉴世界多元文化构建基于中华民族价值共识的数字化劳动教育伦理范式,以“嵌入式”治理将人工智能控制在中国式伦理范围之内,将培育劳动道德观念、劳动道德品质、劳动道德精神融入数字化劳动教育开展全过程和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重视培养学生的反思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抵制“网红劳动消极文化”,解决目前争议较多的对智能设备过于依赖而产生的侵蚀学生的劳动精神、窄化劳动教育实践、异化学生劳动价值观等悖论。

(三)以劳动教育为载体,聚焦数字化时代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了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的重要性。数字化时代对人才的数字素养和复合能力提出新要求,学校劳动教育是否顺应这一变化关系到劳动教育数字化能否取得质量和成效。目前大中小学在认知维度上缺乏多元共生的共同体意识而导致数字化劳动教育目标割裂,在实践维度上缺乏协同性意识而难以适应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需要。因此,国家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从顶层设计的高度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发展。具体来说,数字化劳动教育指向大中小学以“链式思维”取代“单打独斗”,构建以“成人和成事”为核心,以培养数字化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数字化劳动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实施为重点的数字劳动教育体系,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一体化、劳动教育内容的一体化、劳动教育评价的一体化,培养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数字治理人才、数字公共服务人才等,助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

四、结语

劳动教育贯穿马克思主义唯物史发展历史,也贯穿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走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法宝。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劳动教育永远是中国式现代化向前推进的实践基础和题中之义。党的二十大对科技、教育和人才作出了统筹部署,展望中国式现代化新未来,基于数智技术的“数字化劳动教育”是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驱动下劳动教育的发展趋势,相较于传统劳动教育和现行劳动教育在育人理念、目标、载体和模式上体现出数字化时代的内涵和特征[24],不仅具有工具性的外在价值,更具有存在性的内在价值[25]。数字化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是朝着向多元主体的融合形态“破题”,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出社会急需的“高精尖缺”人才来攻克核心“卡脖子”技术,将对高质量实现人和社会的现代化、协同推动共同富裕、助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教育观中国式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金钱教育观,从现在开始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论王十朋的教育观
基于工程教育观的GIS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