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2023-11-16
【阅读导引】讨好型人格不是人格障碍,而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是潜在的不健康的行为模式。讨好型人格的特征有:一,害怕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一旦说出自己的想法,就感觉会被孤立,担心不被他人接纳,更害怕他人的攻击。二,喜欢主动道歉,非常害怕产生冲突,总是担心别人不高兴。三,总是不懂得拒绝。担心一旦拒绝他人,他人就会十分厌恶自己。而不拒绝,则可以假装维持着良好关系,以减少内疚与负罪情绪,但是无形中担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更让自己活得很累。四,缺乏原则和底线。在人际交往中,总是忽略自己,一味讨好他人,这样反而很难赢得他人的尊重。长此以往,这样的“努力”换来的是他人更多的忽视和利用,还有更低的自我认可。
性格的形成往往离不开成长经历对人格的影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内心需要有完美父母作支撑,以此发展出信任感和安全感。正常的情况是,孩子在经历彻底依赖父母的阶段时,会通过依赖得到很多鼓励、支持、自信,这让他们在成年后有力量面对与父母的分离,走向真正的独立。如果父母带给婴儿最初的感受不那么美好,那么婴儿就会在自己的世界里幻想一对完美的父母。这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实中缺陷父母带来的丧失感。当这个部分的空洞被幻想填满时,丧失的无力感、空虚感也会相应减轻。这也是许多孩子产生讨好心态的来源,他们出于本能的需求,以为只要自己做得足够好,就可以得到爱自己的“完美父母”。
然而,许多父母并不真正理解何为爱与信任,更没有能力在孩子的成长中持续提供全然的信任与支持,更多人反过来期望无条件地得到一个甚至更多懂事、听话,乃至完美的孩子。但如果懂事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出于对不被爱、不被提供生存资源的恐惧和焦虑,是来自父母的压力,并认同了“不懂事就不是好孩子”,那么,这种懂事本质上就是讨好。当孩子们不得不向恐惧屈服时,他们内心的挚诚与勇猛消失了,他们变成了工具,被改造成了父母喜欢的样子。这样习惯于讨好的人,时时刻刻处在焦虑中。在这样的关系中,孩子的心态和习惯逐渐由取悦父母延展到了迎合他人,不自觉地被塑造了弱势的心理状态。于是,讨好者就这样一味地为了他人的需求而牺牲自己,习惯性地变得胆小自卑,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忽视自己的成就,压抑自己的愿望和需求。本文作者对此提出了明确的质疑,并告诉我们:我们值得被爱是因为我们本身的存在,而不是由于能干和优秀。
【作者简介】黄玉玲,资深心理学工作者,拥有十多年心理咨询从业经验。
【附文】
告别讨好型人格
黄玉玲
真正的优秀,是为自己而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从小到大,“事事争优”这件事在我们身边就没有消失过。
一个孩子在与伙伴们的竞争中败下阵来,父母会说“都是你不努力,才会输给别人”;孩子成绩一般时,父母随口一句“人家的成绩怎么就那么好”,就能让孩子沮丧得说不出话,自卑和嫉妒的种子就这样慢慢发芽。
孩子长大了,进入职场,在人际关系方面感到非常吃力,父母又会说“你怎么这么笨,连人际关系都维护不好”。这些所谓的“不优秀”都是外在世界——父母给孩子的反馈。就好像你优秀不优秀不是由你说了算,而是由他们决定。
为什么孩子无法拒绝被这样评判呢?因為这些反馈中有他们与父母间深深的连接和认同,有孩子对父母的爱。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爱,会竭尽全力。
一个姑娘给我讲了她的故事。每一次她在竞赛中获奖,父母都很高兴,但接着就会说:“你要是能得头等奖就好了,我们会更开心。”于是,为了让父母开心,她继续努力,父母则进一步要求她得区级一等奖、市级、省级,甚至国家级一等奖。
她很努力地拿到了省级奖项,可怎么也拿不到国家级奖项。她发现父母很失望,她也因此非常沮丧,甚至憎恨自己,为什么自己这么差劲。即使在同学眼中,她已经相当优秀,但她看到的永远都是“我不够优秀”,她自卑而敏感。她很害怕看到别人眼神中的失望。
这些都来自父母对她的影响。成为父母眼中优秀的孩子,父母就高兴;没有成为优秀的孩子,父母很失望。优秀与不优秀似乎就在这不停变换的脸色中被定义了。
这个女孩一直向前奔跑,就是为了成为父母眼中“优秀的孩子”,只有这样,她才能与父母心中美好的部分继续连接。当她看到父母失望甚至远离自己时,感觉就像某种美好被毁掉了。
每个孩子都非常需要“好父母”,这对他们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而为了得到“好父母”,他们会追捧优秀,不知不觉地形成非常苛刻的超我人格,他们会要求自己,也要求身边的人——只能优秀。
当身边有人不优秀,他们也会表现得像父母那样嫌弃、失望。他们内心只能接受自己成功、强大,绝对不可以有“失败”“弱小”这样的词语出现。怎么样?听起来都觉得很紧张吧?至少对我来说,如果我身边有一个这么追求优秀的人,我会非常有压力。
当生命只有一种上升的渠道时,人不会自在到哪里去。即便他已经极其优秀,并从这种状态里获得了极大的自信,他仍然会觉得自己受到了限制。
有一位男士生于富裕家庭,成长的每一步都被规划好了,他一路读名校,留学海外。他的父母非常渴望他继承家业,把家族企业传承下去。但是,一想到要接替自己的父亲、成为家族企业的掌舵人,他就非常恐惧。
他抑郁了。
他说,他非常害怕自己不够优秀,没有办法守住家族财富,不要说超越自己的父亲,就连和父亲相当都不可能。他说,在外人看来他的求学之路一帆风顺,但其实他学习非常吃力,即便进了名校,成绩在班上也总是倒数,最后是靠重修课程才勉强毕业。他喜欢音乐,但他的父母觉得这么大的家业要他打理,他不能学艺术,只能学金融。
他的愿望没有得到支持,当他痛苦时,别人还觉得他矫情:“你家那么富有,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他好像连难过的权利都没有。这位男士说,他从小就没有话语权,家人为他设定的所有目标都是为了把他培养成优秀的接班人。他们很舍得为他花钱,但是一点儿都不了解他。当他做得不够好的时候,父母会不高兴,对他非打即骂。这让他很害怕,有时候,他甚至怀疑他们是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这位男士之所以抑郁,就是因为他没有为自己而活,他也不敢为自己而活。由于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他只能在生物性层面活着,无法得到生活的滋养。
父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贬低孩子、打击孩子,一旦他们看不到好的结果,就陷入恐慌,给孩子施加压力。在这种情境下,孩子会发展出一种假性自体。
假性自体,顾名思义就是戴着一个面具,以别人期待的样子来生活。他们把最真实的部分藏在心灵深处,绝不轻易示人。
拥有假性自体的孩子,虽然他们还是会朝着父母期待的方向努力,但是,他们会觉得自己像深陷淤泥的马车,越来越使不上劲。
说到这里,我感到有点儿悲伤。哪个孩子在初来人世的时候,不是活力满满的呢?他们那么依赖父母,也毫无保留地把自己交出去。正常的情况是,孩子在经历彻底依赖父母的阶段时,会通过依赖得到很多鼓励、支持、自信,这让他们有力量面对与父母的分离,走向真正的独立。
但是,如果孩子在依赖阶段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在分离时就会出现困难,结果就是,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人。就像上述案例里的男士,他是无法担当家族企业传承重任的。
可怕的自我攻击也会像潮水一样汹涌而来,这种对自我的贬低,恰好也是被父母教会的。哪个孩子不需要得到父母的赞赏与认可呢?如果父母只看结果,看不到孩子在过程中的努力,只是一味责骂,无疑是在毁掉孩子。
如果父母有机会觉醒、成长,那么他们会收获和谐的亲子关系。如果父母一直没有什么改变,希望作为孩子的你,能够有勇气认清现实,勇敢地为自己而活。
当然,我们不是排斥优秀。如果你非常享受优秀,并从中获得了很多乐趣,甚至越来越有创造力,那么请你好好享受它。我在这里说的情况,是一种以过度消耗自己的方式追求的优秀,这是一种自伤式优秀。这种方式非常沉重,让人疲惫,不能真正滋养我们。
如果你一直在追求优秀的路上停不下来,经常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甚至开始悲观厌世,那么我请你停下来想一想,这真的是你想要的优秀吗?一个人若只是为他人而优秀,那就太悲哀了。真正的优秀要发自内心,在追求优秀的过程中,你不会觉得那么委屈、那么辛苦,而是享受追求优秀的过程。
优秀是一个生命本来就会到达的地方,只要把土壤准备好,在合适的气候下,种子自会生长。
追求优秀的过程中,常掉入的思维陷阱
人们为什么会追求所谓的“超级优秀”,哪怕付出失去自我的代价?因为“超级优秀”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益处。比如,如果优秀,我就可以得到我想要的一切;如果优秀,父母就会爱我。
你看,这些都是人们想要的东西——物质、尊严与爱。但很少有人知道,越追求优秀,越容易掉入一些思维陷阱。
陷阱一:只要我足够优秀,就可以得到我想要的一切
这是真的吗?优秀是否等同于拥有了你想要的一切?
有一个叫小朋的男生,从小成绩名列前茅。留学归国后,他去了一家知名的设计公司上班,工资很高。但有一段时间,小朋竟然不能去上班,抑郁到无法正常生活。触发这一切的事件是,公司新来了一个设计师,他没有留学背景,但设计的产品非常有特点,很快就在公司有了不错的口碑。
一次,有个重要的客户需要一个非常有纪念意义的设计。公司让小朋和新来的设计师都出了设计图。最后客户选择了新来的设计师的作品,这给了小朋很大的打击,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优秀。他一直都像天之骄子一样顺风顺水,没想到竟然败在了一个学历没有他高的新同事的手下。
一直以来,因为优秀,小朋得到了非常多的荣誉、赞叹、欣赏与艳羡。他靠自己的能力考上了非常好的学校,他想要的似乎命运都给了他,但他却在这件事上遭遇滑铁卢。他很难接受这样的事实,因为他一直信奉的是“只要我足够优秀,我就可以得到我想要的一切”。
现实冲击了小朋的自恋。他以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这让他对自己的能力相当自信。这些自信成了他自恋的一部分,渐渐变成了一种自己“无所不能”的感觉。这件事的发生,给了他一个相反的信息:你再优秀,也不能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难以接受现实的他被困在自恋受伤的挫败里,以至于无法去工作。在接受了专业的干预后,他才得以重返职场。
关于优秀的幻想一直在自恋的世界里升腾,直到遭遇现实冲击,才终于落地。
优秀,当然可以让人们获得更多的资源,这无可否认。但这不代表人们可以凭借优秀拥有想要的一切。
陷阱二:只有优秀,我才配活着
有些父母会给孩子灌输一些非常可怕的观念。比如,不优秀,不配活。这种观念的杀伤力极强。想象一下,一个比你强大的人,一个一直以来被你仰赖的人,对你说“不优秀,不配活”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电视剧《冷案》讲了一个让人心碎的犯罪故事。林慧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她相貌出众,才情、能力俱佳,听话懂事,品学兼优。 18岁那年,她考上了名牌大学,前途无量。本以为她的故事会这样完美地发展下去,谁料到,高考结束后,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她离家出走了。
林慧渴望自由,不想被父亲规划好的人生路线羁绊,不想忍受父亲的高标准、严要求。她想改变,但外出流浪的生活异常艰辛,她被坏人哄骗,来到风月场所以出卖肉体为生。而她的父亲在一个关于扫黄打非的电视新闻里看见了“抬头挺胸”的林慧。
他找到林慧的住处,大骂她恶心,甚至愤怒地嫌弃她说:“如果你想要的就是这种生活,还不如现在就去死。”他无法理解林慧内心的处境,更无法容忍这个他一手栽培的女儿如此堕落。气急败坏之下,他掐死了自己的女儿。
直到最后,这位父亲仍然用非常惋惜的口气說:“林慧曾经是一个多么完美的作品啊。”这是一个让人悲愤的故事。剧中林爸爸向孩子传递的信息就是“不优秀,不配活”。可想而知,在18年的生命里,林慧活在怎样的恐惧之中。她有深深的亏欠感,就好像父母给了她生命、养育了她,她就必须偿还,只要父母提出条件,她就必须满足。
所以当父母提出“你必须听我的,你必须按照我的要求来,你必须优秀,你必须完美;否则,你就等着被羞辱吧,你不配做我的孩子”等要求时,她也必须满足。这当然是父母内在脚本的投射,但年幼的孩子根本没有能力从这庞大旋涡里跳出来,他们唯有顺从、拼命优秀,以获取“活下来”的资格。
林慧在18岁时替父亲完成了名牌大学梦,她以为终于可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了。虽然她不知道外面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但她不想继续过父亲给她规划的生活,她努力从这个旋涡里跳出来。林爸爸把自己内心对堕落的仇恨、对不优秀的蔑视,都投注在那双狠狠掐住孩子脖子的手上。他真的认为“不优秀,不配活”。
他创作出来的这个叫“女儿”的作品,既给他荣光,也让他蒙羞。在他内心深处,女儿不是人,女儿只是一件作品、一个工具。如果你也有这样强烈的羞耻感,觉得自己不优秀就想死掉,那么你很可能掉入了“不优秀,不配活”的思维陷阱。你需要通过学习去识别这些陷阱,你需要明白那不该是你要走的路,也不该是你要承担的责任。
陷阱三:只要我足够优秀,父母就会爱我
很多人觉得没有得到父母的爱,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这当然也与父母传递的信号有关系。比如,你考了高分,父母就赞扬你,给你买喜欢的玩具;你得了奖,他们喜笑颜开;你和邻居打招呼很有礼貌,他们更是欣慰,等等。
如果你没有考高分,没有得奖,没有和邻居打招呼,他们就呵斥、评判、指责。这很容易让孩子觉得,只有我表现得好,父母才会爱我。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明白:爱是不管我做了什么,你都不离不弃,而不是一旦我做了让你不满意的事情,你就换一副可怕的样子,让我感到原来的你已经离我而去。
(来源:黄玉玲《不再讨好:做安稳强大的自己》,人民邮电出版社,2023年3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