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江汉 再绽芳华
2023-11-16尹璇唐雄廖凯张博伦
尹璇 唐雄 廖凯 张博伦
走读湖北
栏目主持:黄梦田
投稿信箱:776924569@qq.com
栏目主持:黄梦田
投稿信箱:776924569@qq.com
追寻,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
初秋十月,大地锦绣,位于幼松村的胡幼松烈士纪念馆庄严静谧,胡幼松烈士纪念碑高耸威严。碑旁丛林间,74岁的唐敦新老人正躬身打扫枯枝落叶、修剪枝条。
寻访英烈事迹、传颂红色精神、维护纪念馆环境……这些事,唐敦新一干就是50余年,在讲述英雄故事的同时,他也成了别人口中的故事。
1949年,唐敦新出生在幼松村,这是革命烈士胡幼松的家乡。胡幼松是潜沔农运领导人,192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胡幼松伟大的革命生涯中,他建立了第一个仙桃农村党小组、成立了第一个仙桃农民协会、创建了鄂中地区第一个红色政权沔西区苏维埃政府并当选主席。因叛徒告密,胡幼松落入敌手。虽被铡断双腿,钉住双手,他仍严词拒绝供出党组织活动情况。1930年4月26日,胡幼松英勇就义,年仅32岁。他为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毛泽东主席亲笔签批的100名著名烈士之一。
出生在胡幼松的家乡,唐敦新打小就听村里老人讲述先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故事。但这些叙述都零零散散,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老人的记忆正逐步消散。1970年,21岁的唐敦新决定开始搜集整理胡幼松烈士的生平资料,让烈士精神得以传承弘扬。
步行、骑自行车、爬拖拉机、搭汽运班车……行进1000多公里,自费5万多元,唐敦新遍访多地,寻访证人、搜集史料,将胡幼松烈士的家庭状况、人生经历、牺牲细节等内容一一梳理,收集了一些胡幼松曾使用过的手枪、大刀等遗物。与此同时,他还搜集整理了湘鄂西革命史料集以及970多位革命烈士的事迹,形成近400万字文字材料,装满38个档案盒。
上世纪70年代起,唐敦新开始奔走呼吁建馆立碑,3次赴荆州争取资金支持。113公里路程,他脚踩自行车就出发了。主管部门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依据政策拨款1.5万元。1978年5月23日,胡幼松烈士纪念馆、纪念碑建成开馆。“3万多人慕名前往,台上激情宣讲,台下泣不成声。”时隔40多年,此番盛况仍让老人记忆犹新。
赓续,英烈故事“咏”流传
“为了将公款一分不差地亲自送到洪湖,幼松宁肯自己挨饿也不用公家的一分一厘;面对自己的亲人不守纪律挪用公款,幼松更是不留情面大义灭亲……”8月9日,唐敦新胸前佩戴着党员徽章,为前来瞻仰的人们义务宣讲。
进入新世纪,胡幼松烈士纪念馆、纪念碑年久陈旧,但参观人流量却不断增加。2018年,仙桃市委、市政府投入1000多万元,启动胡幼松烈士纪念碑、纪念馆迁址重建工作,将新址选定在原址附近400米处。
走进幼松村九组胡幼松故居地,胡幼松烈士纪念馆庄严静谧,沿着纪念馆前的石阶拾级而上,抬头仰望,映入眼帘的是高耸入云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正面镌刻着“沔阳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碑背面镌刻碑文,记述着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1年,幼松村被纳入省级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该村以胡幼松烈士纪念馆、纪念碑为依托,深度挖掘胜利堤纪念碑、沔城暴动秘密策划地白龙寺等红色资源,在党群服务中心和纪念馆沿途规划红色文化生态围墙、红色文化长廊、红色文化展牌、红色文化墙画,统筹打造“幼松故里”旅游品牌,将红色资源全面转化为教学资源和发展资源。
如今,胡幼松烈士纪念馆被授予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省廉政教育基地、湖北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也成为仙西旅游带上不可或缺的红色“打卡地”。自2019年9月30日重建开馆以来,已累计接待参观者10万余人次。
“生有价、死有幸,赢得赤旗遍河山;待到云开雾散日,神州大地百花妍!”2月27日晚6点30分,幼松村文化大舞台前座无虚席,随着凝重而激扬的音乐奏起,大幕徐徐拉开,大型红色题材花鼓戏《胡幼松》开演。
英雄故里唱英雄、颂英雄。自2020年11月起,仙桃市沔阳花鼓剧团将胡幼松的故事搬上舞台,将红色精神传入仙桃大街小巷、千家万户,市演艺中心还将舞台搬到英雄故里。“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在家乡再现,也让我们村年轻一辈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幼松村九组组长陈正国竖起大拇指。
奋进,奏响新时代奋进曲
岁月无声,山海有情,英雄故里传唱着英雄故事,也奏响着奋进乐章。
“这条到纪念馆的主干道以前只有3.5米宽,会车时极易发生拥堵、剐蹭。”沿着干净宽阔的村道行进,幼松村党支部书记王官明笑着说,这变化可得归功于7组、8组村民的共同努力,大家齐心协力、投工投劳,既加快了建设进度,还节省了近50万元的建设成本。
今年来,幼松村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村“两委”干部走访入户收集民意,多次召开屋场塆子会,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想点子、出新招。党员群众齐上阵,全村300多户村民出工出力、让地让利,硬化拓宽道路6.2公里,疏挖溝渠、清障除杂15公里,植景观树2000余株。
“路旁绿化带里的一草一木是大家你一锹我一铲亲手种下的。”看着门前路旁的桂花树金黄满枝、花香沁人心脾,村民黄赤明说,如今村里环境越来越好、旅客越来越多,村民们都开始自觉维护起房前屋后和路域环境。
人居环境焕然一新,产业发展也齐头并进。幼松村党支部成立果蔬种植合作社,招引果蔬经营厂,建立“联合党委+村党组织+市场主体+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果蔬种植规模化的同时也帮助村民打通销路。
时值金秋,幼松村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冬种景象,农户正抓紧往田里移栽西蓝花,“冬闲田”再披绿装,让群众增收致富有了新路径。
“以往玉米收割后,大部分田地都闲置了,现在可以利用秋冬季种植西蓝花,既不影响来年的玉米种植,还能增加一笔收入。”农户张传忠今年种植了7亩西蓝花,预计总产量能达到1.5万斤。
“目前全村种植西蓝花近1000亩,富硒水稻3400余亩,下一步,我们将依托红色文旅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深挖乡村振兴与传承红色基因的‘契合点,写好‘红绿融合发展新文章。”谈及未来,王官明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