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笑你梁兄真像呆头鹅:戏曲里那些女追男的故事

2023-11-16傅谨

青年文摘 2023年12期
关键词:穆桂英梁山伯祝英台

傅谨

戏曲里有许多女追男的故事,都很有趣。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有两个场次最广为人知,一是“十八相送”,一是“楼台会”。

话说上虞祝家庄有位才女,名叫祝英台,一心想去杭州读书。但她是女性,古代没有女性上学堂的道理,于是她女扮男装,成功骗过世人,居然真在杭州的万松书院获得了求学的机会。她对同窗梁山伯暗生情愫,然而校园生活总是既美好又短暂,三年后祝英台回家,梁山伯一路相送,欢乐无比,这就是“十八相送”的过程;数月后梁山伯依约前来迎娶,祝父却已经将她许配给太守之子马文才。两人在楼台相会相别,一对有情人却不能成眷属,哭得昏天黑地,这就是“楼台会”。

“十八相送”趣味横生,是因为一路上祝英台无数次对梁山伯暗示她是位姑娘,希望和梁山伯结为夫妻,但憨厚的梁山伯只当她是结拜兄弟,怎么也听不明白祝英台的种种比喻。

祝英台先是对梁山伯说:“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鸟儿对打对。喜鹊满树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梁山伯不明白啊,回道:“弟兄二人出门来,门前喜鹊成双对。从来喜鹊报喜讯,恭喜贤弟一路平安把家归。”路上看到樵夫担柴,祝英台故意问道:“梁兄啊!他为何人把柴担?你为哪个送下山?”梁山伯回答很实在:“他为妻儿把柴担,我为你贤弟送下山。”终于有更贴近男女情爱的比喻了,祝英台问:“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红妆,梁兄你愿不愿配鸳鸯?”梁山伯说:“配鸳鸯,配鸳鸯,可惜你英台不是女红妆。”祝英台一桩又一桩的比喻,就像把自己那秋波抛向一块顽石。

落在后面的祝英台借河里一对白鹅作比:“雄的就在前面走,雌的后面叫哥哥。”梁山伯说是:“不见二鹅来开口,哪有雌鹅叫雄鹅?”恨得祝英台气不打一处来,脱口而出:“你不见雌鹅她对你微微笑,她笑你梁兄真像呆头鹅。”

“十八相送”之所以美好而有趣,是因为观众早知祝英台是女儿身,所以每句都听得明明白白,只有梁山伯这只呆头鹅,怎么都点不醒。这类能激发观众智力优越感的情节,总是很有剧场效果。但真正有趣的还要更深一层,那就是故事的叙述必须有合适的性别角度,只因为是祝英台在撩拨梁山伯,所以才有趣,否则倒过来,即便完全同样的唱词,听起来也像明晃晃的骚扰。

其实有不少出自民间传说的戏曲剧目,都是女追男。《天仙配》是七仙女追董永,不然老实巴交的董永哪敢打仙女的主意;《白蛇传》也是白娘子倒追许仙,即使许仙知道她是蛇精吓得逃到寺庙里,白娘子还要点动虾兵蟹将追过去。

俗话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可看梁祝故事,女追男仿佛也不简单。当然,简单就无趣了,所有戏剧中的趣味,都要从这不简单里找。

在戏曲剧目里,穆桂英是几乎和祝英台相提并论的名人,她如祝英台一样看中了男人,一心要成就自己的婚姻。如果说祝英台是文追,穆桂英就是武追。

著名的“楊家将”故事里,穆桂英是在后半段才出场的。前一半是杨老令公和他七个儿子忠心报国的英雄业绩,后一半仍然是忠心报国,主角却增添了多位女性,最有光辉的就是穆桂英。《杨家将演义》第三十五回“杨宗保巧遇穆桂英”,说的是辽将萧天佐设下天门一百零八阵,要破这阵势需要宝物降龙木,恰好附近的穆柯寨有两根。宋营里孟良、焦赞想去谋取降龙木,败在穆桂英手下,回营搬出杨宗保,好戏就此开场。

京剧《穆柯寨》当年曾让梅兰芳一举成名,他第一次挂头牌演戏唱的就是该戏。《穆柯寨》之所以好看,是因为穆桂英不仅打败了杨宗保,还在与杨宗保交战的过程中,迷上了这位粉妆玉琢的小将,于是施计将他擒下马来,带回山寨,逼迫他和自己成了亲。

然后的戏码就是《辕门斩子》了,杨宗保居然私自跟人成了亲,回到营中,父亲杨延昭大怒。败战之罪,加上私自成亲扰乱军心,不杀杨宗保这仗就没法再打了。其实杨六郎也有他的软肋,真杀了儿子,降龙木还在穆桂英手里,要靠它破辽国的天门阵呢,所以,佘太君一出面,八贤王一劝,穆桂英一下山归降,也就顺水推舟,放了儿子。

如果说《辕门斩子》讲的是杨六郎的无奈,《穆柯寨》说的就是穆桂英的强悍。她究竟有多强呢?后来的《穆桂英挂帅》是她晚年的事了,而在《穆柯寨》的年代,她正青春年华,荷尔蒙满满,为幸福施展出浑身解数,就此成为人生赢家。

这场交战的表演是女追男的范本,杨宗保的武艺高强,穆桂英必须更强。既然她看上了杨宗保,交战时的分寸感就非常重要,下手轻了,假如被杨宗保打败,这场婚姻就无从谈起;下手太重,伤了自己心仪的男子,也是百般不舍。轻不得重不得,程度要拿捏得恰到好处,前提就是武艺要比杨宗保高出一个数量级。

更重要的是,穆桂英的这点小心思必须要让观众明白,且不能靠台词,而要纯粹靠表演,在武打中透露出她对杨宗保的情思,而且,还不能太轻佻,毕竟她是正经的好姑娘。

唐代的著名女将樊梨花是和穆桂英很相似的巾帼英雄,还一样在阵上给自己擒来了丈夫薛丁山。天道往还,后来樊梨花奉命率大军征西时,义子薛应龙居然和爹爹薛丁山一样,阵前被番邦女将擒下马来,被逼成婚。

京剧《芦花河》说的是樊梨花要斩薛应龙,薛丁山为儿子求情,说的就是他们当年的往事:“我道是犯的那皇王将令,却原来为的是临阵招亲。提起了招亲事,你我的话也难尽,难道说樊夫人心内不明?曾记得大战在樊……”急得樊梨花赶紧让他掩上房门,屏退左右,这些私房事是不能公开说的,然而薛丁山可记得清楚,“樊江镇,樊江关前动刀兵。本帅领兵来对阵,夫人见面就要提亲。那时本帅不应允,夫人就把巧计生。设下了离山调海阵,将本帅吊至在半空层。本帅哭天,天高不允,本帅哭地,地原无门。万般无奈才允应,才收夫人进了唐营。招亲本是你我先做,为什么要斩那小姣生?自古常言道得好,先人开路他后人行。”薛丁山说的,正是樊梨花当年强逼着薛丁山娶自己的过程,比穆桂英有过之而无不及。

除了祝英台以外,无论穆桂英还是樊梨花,要让姻缘成真,都得既有高强的武艺,还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除了有本事,她们还有一点相同,那就是身份,只有草莽出身的女子如此强蛮霸道地逼婚,才具有合理性。这种一往无前的精神,显然是她们在江湖历练中形成的,那种每天都提着脑袋的日子,容不得羞羞答答。而也正因为她们或者是落草为寇的山寨女大王,或者是在汉人看来未经文明熏陶的番邦女子,才可以如此放肆。那些知书达礼的千金小姐,哪好意思如此,就像祝英台,比东比西的,假如有穆桂英一小半的坦诚,也不会有最后的悲惨结局。诚然,从爱情到婚姻,两性的交往原本就可以有多种模式,祝英台有祝英台的感人,穆桂英有穆桂英的趣味。

(摘自《读库2301》,本刊有删节,豆薇图)

猜你喜欢

穆桂英梁山伯祝英台
有趣的汉字:比
我和“梁山伯”的故事
我的“穆桂英”太姥姥
梁山伯问路
大型传统黄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
从舞蹈本体出发的老题新作
谈《梁祝》中祝英台的人物塑造
挂帅不合适
韩伍京剧人物画选
婺剧《穆桂英》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