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分离工程》在课程思政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3-11-16余富朝李亚民太志刚
余富朝,李亚民,太志刚
(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3)
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全面提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主席也在会议上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高校教育工作者不仅是向学生教授专业知识,更是要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形式,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到各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专业课程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把专业知识传授、素质培养和价值引领进行恰当融合,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2-3]。
有别于化工分离侧重于研究化学工业生产中的化学物质分离和纯化,制药分离工程则主要研究药物的提取、分离和纯化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不仅涵盖了化学制药,也包含了微生物和现代生物技术制药、天然产物制药及制药制药等方向,是制药工程技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药物的纯度和杂质含量对药效、副作用和成本等密切相关,对制药分离工艺的流程和设备要求高标准,而分离纯化过程的成本占药物研发总费用的70%~90%,因此制药分离在制药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很重要。[4]制药分离工程这是制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讲授制药工程领域常用分离技术以及新型分离技术的原理、方法、工艺计算及其应用,使学生了解制药分离过程的特点和重要性,掌握分离过程相关的基本内容,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制药分离过程中相关复杂的实际工程问题。制药分离工程是一门建立在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制药工艺学和药物化学等课程基础上的专业课程,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和工程性的综合性课程,具有内容广泛和工程应用背景强等特点[5-6],如何将很强的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课程思政教育的难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专业课程授课全过程是该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基于此,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结合云南省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通过对制药分离工程在教学过程中的课程思政教育的思考和实践,本文从制药分离工程的课程思政教育中存在的困难、挖掘课程思政策略和课程思政取得效果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探讨和分析。
1 制药分离工程的课程思政教育中存在的困难
1.1 专业任课教师的思政能力和意识有待加强
专业任课教师是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关键主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这就要求制药分离工程的任课教师不仅能掌握该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注重制药分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要对每个分离技术背后所蕴含的社会价值进行掌握和传授。这个社会价值也就是,一切有益的人类知识成果,包括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界发展规律,最终都是服务与社会。换句话说就是在授课过程中也要对学生的哲学观、科学观、价值观等,以及个人素养、创新精神、民族自豪、社会责任、安全和环保意识等方面进行正确引导。然而,制药分离工程的任课教师在传统授课过程中只注重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讲授,忽略了专业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社会价值。通过引导该课程任课教师认识到课程思政的价值,理解到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兴趣、行业情感、专业精神与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使制药分离工程的任课教师回归教育初心,肩负起培育时代新人历史使命。因此,培养和提高制药分离工程专业任课教师的传道、育人的意识与能力,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的关键举措。
1.2 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存在难度
制药分离工程的专业知识授课侧重于学生学习基本的分离纯化技术的方法和原理、工艺和设备等专业知识,而思政教育则要求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该专业课程教学集中于各种分离方法的原理、流程和设备的学习,掩盖了分离技术知识本身最初所追求的初衷、价值和意义。因此,将晦涩的分离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如何融入思政教育是专业课程思政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制药分离工程的专业知识单调枯燥、课程内容繁多、课时紧张、课堂教学空间有限,这就需要通过多种方式途径进行改进,例如,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结合每个章节内容和特点,引入适当的思政元素,赋予制药分离工程这门课程更多内涵,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该课程授课的全过程。以任课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阅历、智慧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挖掘制药分离工程的课程思政策略
结合我们在制药分离工程的授课和建设过程中开展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做如下一些介绍和总结。
2.1 基于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
案例1:绪论——创新精神、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安全和环保意识
绪论教学是制药分离工程课程教学的开篇,是学生对该课程整体认识的开端。在学习制药分离技术的重要性的内容中,引入上世纪中期最大的药害事件——“反应停”事件,讲述事件的背景、始末和影响,分析事件的原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事物两面性的辩证思维,让学生深刻理解药物安全和公共安全在保障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习制药工业分类包括生物制药、化学合成制药和中药制药的内容中,讲述中药制药作为中华瑰宝,发展源远流长,结合当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和中药的关系,回忆疫情爆发之初的中药参与救治比高达85%事实。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强烈民族自豪感,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
案例2:液液萃取——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精神
液液萃取作为传统、常用的分离提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制药行业。该分离提取技术是学生在《制药专业认知实习》、《基础有机化学实验》和《新工科课程模块》等先修课程已进行了实际操作,对液液萃取有了亲身体验,通过提问和回忆该分离技术的操作和特点,使学生对课堂学习该分离技术的知识有更深刻理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思维。在学习反胶团萃取和双水相萃取概述内容时,讲述传统的液液萃取不能满足一些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的历史背景,因此发展了两种新型液液萃取分离技术的事实,以及对生物制药产生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事物是永恒发展的辩证唯物思维,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和处理问题。新科技与技术的发现与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些新技术需要有创新精神。
2.2 基于教学方法挖掘思政元素
案例3:绪论——担当意识
在讲授制药分离技术的重要性内容中,了解药物的纯度和杂质含量与其药效、毒副作用、价格等息息相关。通过“提问——引导”的教学方法,引入“注射青霉素为什么要做皮试?而欧美国家不用?”的问题,学生通过思考和授课老师讲解,了解青霉素的微量强致敏原杂质导致过敏原因,以及让学生了解我国青霉素生产在世纪初我国与欧美的差距。激发学生努力学习该课程,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教育引导学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担当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案例4:超声强化浸取技术——主人翁意识和社会使命感
在讲授超声强化浸取技术背景时,通过“视频观看-分组讨论-理论讲授”的沉浸体验式教学,播放超声技术在医学中应用的视频,使学生了解超声波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同时使学生了解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开发的国内外首家专门以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治疗肿瘤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让学生了解支撑综合国力提升需要新技术,培养学生“四个自信”,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人生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使命感。
2.3 基于人物故事挖掘思政元素
案例5:屠呦呦——奉献精神、团结合作和创新精神
在固液提取技术的讲授中,介绍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提取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案例,提出问题:“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和中药常用的煎煮法有何不同?屠呦呦经过艰辛而漫长的过程成功提取青蒿素,对大家的启示什么?在学生学习固液提取方法与工艺的同时,引导勉励学生做事需要专注、执着和恒心,学习前辈科学家的奉献精神、团结合作和创新精神。
案例6:何炳林——老一辈科学家精神
在离子交换技术的学习过程中,介绍著名化学家、教育家,我国离子交换树脂工业的开创者——何炳林的生平事迹。被誉为“离子交换树脂之父”的何炳林在1956年突破当时美国的重重障碍回到祖国艰苦创业,把当时国际已有的全部离子交换树脂品种成功合成,并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家专门生产离子交换树脂的化工厂,为我国原子能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老一辈科学家把自身的科学报国梦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国梦融于一体,向祖国和人民递交了一份时代答卷。引导学生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秉持“初心为国、科学报国”的使命担当,以努力学习知识报国,为祖国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物故事三方面挖掘制药分离工程这门课程的思政元素,仅仅列举了几个代表性案例,客观分析制药分离工程课程的各章节教学内容,还有很多可以深入挖掘思政元素的知识点,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将这些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3 制药分离工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在制药分离工程中引入课程思政教育后,对学生产生的效果有如下几方面:(1)提高了学习兴趣,可以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3)增强了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意识。本教学团队也一直注重课内课外融合式培养创新人才,鼓励学生在课外实践中运用课堂上学习的制药分离技术,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快乐,建立学习和创新能力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持续学习能力。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基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和实施,以及参加各类课外学科竞赛,并延伸到学生的毕业设计和论文中,并取得了一些优异成绩。
4 结 语
课程思政是各类课程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充分发挥好专业课程的知识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制药分离工程作为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到该课程在课程思政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物故事等方面发掘相应知识的内在思政元素,开展了相关探索与实践,实现了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该课程在课程思政中的探索和实践,有效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