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对减少万珂皮下注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不良反应的作用

2023-11-15王琼芳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骨髓瘤多发性预见性

王琼芳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医学科,福建 厦门 361000)

多发性骨髓瘤是以骨髓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免疫球蛋白水平异常降低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此病的发生不仅会引发广泛性骨组织病变、骨质疏松甚至骨折等症状,而且可能并发凝血障碍或淀粉样变性,患者生存质量严重下降[1]。万珂是获准临床试验及上市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其对于前列腺癌、结肠癌及骨髓瘤等多种恶性肿瘤均存在抗癌活性。此药虽然在疗效方面较传统化疗有明显优势,但长期应用此药易引发胃肠道反应、局部注射反应及一系列血液系统毒性反应,影响患者身体状态。基于此,临床治疗期间需保证患者得到舒适、科学的护理服务以提升其生存质量。与常规护理相比,预见性护理的主动性较强,能够扭转被动治疗状态;为进一步分析预见性护理对减少万珂皮下注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不良反应的作用,本文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数表法为分组依据,分成2组,每组39例。对照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49~74(58.65±6.25)岁;国际分期体系(ISS)分期[2]:Ⅰ期14例,Ⅱ期17例,Ⅲ期8例。观察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46~72(58.17±6.42)岁;ISS分期:Ⅰ期16例,Ⅱ期16例,Ⅲ期7例。组间性别、年龄、ISS分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经血常规检查证实其血色素下降且排除失血性、缺铁性贫血,经血生化检查证实其血钙异常升高,经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认其骨髓单克隆浆细胞>10%或存在浆细胞瘤,CT检测证实存在一处以上溶骨性骨质破坏;②伴不同程度的背部、臀部或颅骨疼痛、骨质疏松、骨折等症状。(2)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障碍、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②对研究使用药物不耐受着。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护理措施包括用药指导、饮食调护、并发症预防等。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3.1 针对用药后局部注射反应的预见性护理

护理人员事前根据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注射用药后常出现的局部注射反应类型及应对措施。提醒患者养成良好的清洁习惯,尽量保持常温沐浴且轻轻擦洗皮肤,需根据患者的肤质及过敏史选择温和、不刺激的洗面奶或肥皂,避免使用香水、薄荷醇、异丙醇类乳液。遵照医嘱予以干扰素加更昔洛韦稀释外用以达到抗病毒效果,嘱咐患者切勿抓挠注射区域周围肌肤以防感染。护理人员需定期更换病房内常用物品,每日对病房进行消毒处理。注射部位应在腹部及大腿外侧轮替,避免在同一周期内对同一部位进行注射并适当延长万珂使用间隔。干预期间密切关注患者局部肌肤疼痛、结节、红肿症状,可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涂抹轻按摩。

1.3.2 针对用药后血小板减少的预见性护理

干预期间密切关注患者体温变化,定期检测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同时与患者、家属讲解预防交叉感染的重要性,定时上下午通风半小时,保持空气流通。指导患者做好口腔及肛周皮肤护理,于用餐前后使用5%碳酸氢钠及浓替硝唑漱口,保证液体在口腔内停留3min。女性患者可在排便后用清水冲洗外阴,避免穿着紧身化纤面料内裤。若肛周皮肤出现破损或感染,可予以高锰酸钾溶液稀释坐浴,并使用40W立灯照射病灶以保持局部干燥。

1.3.3 针对周围神经病变的预见性护理

提前将周围神经病变的具体征象、体征告知患者,结合患者干预前体格、病史等基线评估结果制定神经电生理检查计划,采用相关神经毒性标准对患者感觉异常、功能障碍、感觉迟钝情况作出评价。日常做好四肢保暖措施,若患者已出现局部或四肢麻木症状,指导患者温水泡脚。

1.3.4 针对胃肠道反应的预见性护理

创设良好的饮食环境,鼓励患者常食易消化、清淡的食物,避免使用坚硬、刺激性食物。为无法经胃肠进食的患者提供混合型营养液,营养液由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以及脂肪乳、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组成,以静脉输入或鼻饲导入的方式为其提供肠外营养补充。遵医嘱采用艾司奥美拉唑口服、枸橼酸托烷司琼注射液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止吐。记录患者每日呕吐、恶心、腹泻次数,若患者2d未排便指导患者顺时针按摩腹部,增加饮食指导,多食用酸奶及粗纤维食物,严重者给予杜密克10mL,一日3次。

1.4 观察指标

依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制定的常规不良反应判定标准(NCI-CTCAE)[3]对两组接受相应护理干预后的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病变、胃肠道反应、局部注射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进行判定。(1)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低于3.0×109/L为Ⅰ级;3.0×109/L~2.0×109/L为Ⅱ级;1.0×109/L~1.9×109/L为Ⅲ级;低于1.0×109/L为Ⅳ级。(2)周围神经病变:丧失深腱反射或伴随刺痛感但未影响功能为Ⅰ级;功能受到影响但不妨碍日常生活为Ⅱ级;功能受到影响且妨碍日常生活为Ⅲ级;致残则为Ⅳ级。(3)胃肠道反应:食欲减退、每日至少发生1次呕吐症状、排便次数最高4次/d为Ⅰ级;脱水或营养不良需静脉补液、每日发生2~5次呕吐症状、排便次数4~6次/d为Ⅱ级;需静脉补液及肠外营养补充、每日发生6次以上呕吐症状、排便次数≥7次/d为Ⅲ级;血流动力学衰竭、症状危及生命为Ⅳ级。(4)局部注射反应:无症状为Ⅰ级;出现斑疹、红斑、丘疹、局部脱皮等症状为Ⅱ级;出现全身性斑疹、红斑、丘疹或50%体表面积及以上的脱皮症状为Ⅲ级;出现全身性溃疡性疱样皮炎为Ⅳ级。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观察组共1例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NCI-CTCAE分级为Ⅰ级;共3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NCI-CTCAE分级为Ⅰ级1例,Ⅱ级2例;共3例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其中NCI-CTCAE分级为Ⅰ级2例,Ⅱ级1例;无局部注射反应。

对照组共3例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其中NCI-CTCAE分级为Ⅰ级1例,Ⅱ级2例;共6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其中NCI-CTCAE分级为Ⅰ级3例,Ⅱ级3例;共5例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其中NCI-CTCAE分级为Ⅰ级3例,Ⅱ级2例;共5例患者出现局部注射反应,其中NCI-CTCAE分级为Ⅰ级3例,Ⅱ级2例。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95%(7/39),与对照组的48.72%(19/39)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8,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n=39,n(%)]

3 讨论

万珂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该药物能够结合蛋白酶活体位点以降低骨髓瘤细胞黏附因子的表达水平,其强劲的抗肿瘤活性为患者肿瘤细胞的凋亡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4]。然而,万珂同时也具有较强的药物毒性,静脉注射万珂所引发的一系列外周神经病变、胃肠道反应、局部注射反应均为患者长期用药带来困难,需配合恰当的护理以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95%(7/39),与对照组的48.72%(19/39)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8,P<0.05)。提示对万珂皮下注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常规护理对于培养患者自主预防意识未显现出明显优势,预见性护理能够协助患者提前掌握万珂注射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病理知识[5]。干预前明确患者的相关病史、体格情况,能够避免患者遭受潜在的、难以逆转的危险;总结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注射用药后常出现的局部注射反应类型及应对措施,可有效规避注射危险因素[6,7]。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注射万珂并适当加长用药间隔,可有效减少药物对局部组织的刺激[8]。局部皮肤涂抹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并进行按摩,预防结节、红肿症状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易发部位为泌尿系统、呼吸道以及消化道,5%碳酸氢钠及浓替硝唑漱口,在口腔护理中可抑制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灶及病原菌的增殖,从而阻断外周血白细胞减少过程。同时,采用清洗、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立灯照射保持肛周肌肤干燥,可降低泌尿系统感染可能性。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万珂静脉注射常见并发症,受寒、直接性肿瘤侵犯、神经内出血均易诱发此症状;一旦发病,患者远端神经纤维难以获得营养支持,继而丧失知觉[9,10]。提醒患者做好四肢保暖工作、采用温水泡脚,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营养成分深入远端神经[11]。对万珂静脉注射后发生胃肠道反应的患者采用艾斯奥美拉唑等止吐药物干预,可降低H+,K+-ATP酶的活性,阻断H+转运过程,从而抑制胃酸分泌[12]。在此基础上加以饮食调护,可为患者提供充分的营养补充,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基础胃酸刺激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万珂皮下注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猜你喜欢

骨髓瘤多发性预见性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骨髓瘤相关性肾轻链淀粉样变1例
正确认识多发性硬化症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微RNA-34a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便秘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