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应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2023-11-15付文兴
付文兴
(滑县人民医院介入科,河南 滑县 456400)
肺癌是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其病死率较高。肺癌病因通常为吸烟、职业与环境接触,慢性肺疾病等。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多数晚期患者已错失根治性手术时期,且常见外科手术创伤面较大,患者易出现不耐受现象[1]。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微创技术逐渐成熟,介入治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肺癌的治疗之中。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是肺癌患者常见的介入治疗方式,将抗癌药物经供血动脉直接注入肿瘤,达到抑制癌细胞的作用。但单纯放化疗患者不良反应较大,且仍存在药物选择、细胞增殖状态、机体二次损害及肿瘤耐药性影响等问题[2]。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通过导管将治疗药物作用于病灶处,并使用栓塞材料对肿瘤供血动脉分支进行阻断,相比单纯的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该治疗方式起到了抑制和阻断双重作用,具有重要的医学应用价值[3]。本研究旨在探讨肺癌患者应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本院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69例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划分,其中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患者34例为对照组,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3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40~78岁,平均(63.42±7.11)岁。观察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41~80岁,平均(64.52±6.32)岁。两组患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经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版)》[4]诊断标准;②经增强CT、MRI检查确诊者;③本研究患者临床资料均无缺损;④凝血功能正常者。(2)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手术时机、指征者;②存在心肝肾功能障碍者;③患者属于过敏性体质及对本研究药物不耐受;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⑤存在凝血功能异常。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具体方法:(1)以CT图像作为依据,明确患者病灶位置、大小及是否存在转移现象,在股动脉右位穿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测下将导管插入患侧支气管动脉处(注:必要时可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支气管动脉)。(2)与患者实际情况相结合,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化疗。首先对患者病灶处缓慢注入5mg地塞米松(国药准字H20051748,马鞍山丰原制药有限公司,5mg),其次将预加热后的化疗药物加入100mL生理盐水/5%葡萄糖溶液,缓慢灌注化疗15min,最后采用肝素盐水冲管2~3次。(注:化疗中对于持续低流量吸氧补充机体氧容量,可采用托烷司琼等药物)(3)化疗次数依据患者病情而定,间隔不超过4周。
观察组患者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具体方法:(1)在以上对照组化疗方法的基础上,经过导管将明胶海绵微粒缓慢注入,结合造影显示,患者病灶血管及肿瘤染色均消失且保留支气管动脉主干,表明栓塞程度较好,可停止注入。(2)治疗次数依据患者病情而定,间隔不超过5周。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水平、生活质量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疗效:依据RECIST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增强CT扫描显示:患者肿瘤靶向区域动脉期未出现强化现象,为完全缓解(CR);病灶动脉期强化直径相比治疗前减少30%以上,为部分缓解(PR);病灶动脉期强化直径相比治疗前减少或增加30%以下,为稳定(CD);病灶动脉期强化直径相比治疗前增加30%以上,为进展(PD),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2)肿瘤标志物水平: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mL,以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血清肿瘤标志物(TAM)、癌胚抗原(CEA)、小细胞抗原(NSE)、糖类抗原(CA125)、非小细胞抗原(Cyfra21-1)进行检测。(3)生活质量水平:依据SF-36量表[5]对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包括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生理功能、生活功能、躯体疼痛、精神状态等项目,总分值为100分,其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越优,反之则越差。(4)不良反应: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脊髓损伤、穿刺点周围假性动脉瘤、胸壁组织坏死、穿刺点周围皮下血肿、肢体末梢栓塞。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疗效
治疗后经增强CT扫描观察组患者病灶强化程度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更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2.2 肿瘤标志物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标志物NSE水平相比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指标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比较
2.3 生活质量
治疗后观察组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
2.4 不良反应
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3 讨论
肺癌发病机制可能与患者机体致癌因子受到刺激后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有关,因患者肺支气管上皮细胞DNA损伤出现异常增生,最终诱发肺癌。对于初期肺癌,癌细胞未出现转移和扩散现象的患者,临床常应用常规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可达到彻底治愈的作用,但根据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及临床显现的非特异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已不适用于传统手术方式治疗[6]。近年来,介入治疗已广泛应用于肺癌治疗中,其优势在于微创性、不良反应小、可重复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通过股动脉穿刺,引入导管,明确肿瘤供血后,将有效的抗癌药集中、大量地直接注入瘤体,使瘤体受到强有力的杀伤,但当化疗药物冲击进入瘤体时,因受血流冲刷的影响局部药物浓度迅速减低,从而药物作用时间受到影响,肺癌除了支气管动脉供血外,常有肺动脉参与供血,所以单纯化疗治疗不够彻底[7]。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通过导管超选择插至肺癌供血动脉内,将药物直接送达病灶的同时,使用栓塞材料对供血动脉分支进行阻断,使局部血流中断,肿瘤得不到血液供应营养不足,从而抑制其生长,此外栓塞治疗还可有效延长化疗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停留时间,因此杀伤肿瘤的作用更强,提高了灌注化疗的疗效[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经增强CT扫描观察组患者病灶强化程度低于对照组,表明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可有效增强传统化疗的治疗效果,疗效确切。应用影像学资料分析是评估肺癌疗效的常规手段,可直观显现并明确肿瘤病灶位置,大小、状态,但对于部分病灶如胸腔积液、胸膜性肺癌、肺不张等不具有测量意义。而肿瘤标志物则可有效弥补其不足之处,对肺癌治疗及判定更为精准。CEA为糖蛋白,正常机体下CEA水平较稳定,不会出现升高现象,而癌细胞的出现,则会导致其显著升高,其可作为肺癌判定的重要参照。CYFRA 21-1为细胞结构蛋白,在癌症患者中,尤其是非小细胞癌患者病例中经常释放入血,是敏感性最高的肿瘤标志物,可以较早提示疾病进展,对肺癌患者的预后和疗效评估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NSE为小细胞肺癌的标志物,其水平高低直接反映出小细胞癌的治疗效果[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标志物各指标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表明应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肺癌,可有效抑制肿瘤病灶发展。此外,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相比全身化疗方式,加用明胶海绵微粒栓塞使肿瘤病灶,血动脉闭塞,减少或阻止病灶血供氧,达到使其坏死的目的,更有利于患者获得快速、持久的药物作用,同时避免了全身用药所致不良反应的不足。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创伤减小,促进术后损伤部位的修复,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0]。
综上,肺癌患者应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其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抑制肿瘤病灶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性及安全性,栓塞术对于治疗肺癌患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