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心共圓中國夢

2023-11-15

澳门月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祖國中華歷史

神州板蕩,山河破碎,在中華民族衰微之時,香港、澳門、臺灣先後被分離出去,離開了祖國母親的懷抱。那一段歷史,寫滿了民族的屈辱和人民的悲痛,所有中華兒女對此刻骨銘心。100多年來,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魂牽夢繞的強烈渴望,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伴隨著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步伐,祖國統一大業迎來光明前景。我們黨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偉大構想,並以此為指引,順利解決了香港、澳門問題,推動兩岸關係朝著正確方向發展。

歷史潮流浩浩蕩蕩,祖國統一勢不可擋。中國式現代化大步向前,民族復興進程不可逆轉,“一國兩制”必將煥發出更加強大的生命力,必將引領祖國統一事業取得更大發展。黨的二十大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出發,深刻總結“一國兩制”實踐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系統闡釋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科學擘畫了推進祖國統一的宏偉藍圖。這集中體現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強決心,也充分反映了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聲。

“一國兩制”來龍去脈

近代以後,中國經歷了長達百餘年的苦難歷史,被西方列強野獸猛禽般輪番瓜分,陷入四分五裂、支離破碎的境地。直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贏得了革命勝利,趕走了蠶食中國領土的侵略者,這一悲慘狀況才得以真正改變,祖國大陸實現了統一。由於種種歷史原因,香港、澳門、台灣與祖國還處於分離狀態。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為實現港澳和台灣回歸祖國懷抱,付出了不懈努力,積累了寶貴經驗。

“一國兩制”偉大構想是鄧小平同志等老一輩領導人深刻總結歷史經驗,從我國實際出發,經過深思熟慮提出來的。“一國兩制”,概而言之,就是在統一的國家之內,國家主體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個別地區依法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按照“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經過同英國、葡萄牙外交談判,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飽經滄桑的香港、澳門先後順利回歸祖國,開啟了香港、澳門歷史新紀元。這徹底洗刷了中華民族百年恥辱,取得了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歷史性進展。隨著交流交融越來越頻繁充分,港澳臺同胞對國家的認同感和向心力不斷增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繼承和發展我們黨關於“一國兩制”的科學理論,深刻總結“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經驗,系統闡發了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的基本立場和重大原則,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有力推動了“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在科學內涵上,明確“一國兩制”的根本宗旨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必須準確把握“一國”和“兩制”的關係,堅持中央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相統一,堅定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堅持依法治港治澳。在制度安排上,健全中央依照憲法和基本法對特別行政區行使全面管治權的制度,推動建立健全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等重要制度。這些重要理念和重大舉措,極大豐富和發展了“一國兩制”的理論和實踐。事實充分表明,“一國兩制”是經過實踐反復檢驗了的,符合國家、民族根本利益,是完全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

“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為國際社會解決類似問題提供了新的選擇。在過往的人類政治實踐中,但凡收復失地都要兵戎相見、大動干戈,這幾乎成為一個定勢。“一國兩制”包含了中華文化中的和合理念,體現了尊重差異、求同存異的思維方式,彰顯了中華民族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政治智慧,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為國際社會解決類似問題提供的中國思路、中國方案,是解決類似歷史遺留問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好制度,是對人類政治文明作出的一大貢獻。

保持港澳繁榮穩定

鬥轉星移,歲月為證。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後,重新納入國家治理體系,走上了同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寬廣道路,“一國兩制”實踐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功。有祖國作堅強後盾,香港、澳門無論是經受亞洲金融危機、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還是面對非典疫情、嚴重自然災害的侵襲,都一次次戰勝風險、轉危為安,獨特地位和優勢不斷鞏固,始終保持蓬勃發展的生機活力。

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離不開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深入推進“一國兩制”實踐,牢牢掌握憲法和基本法賦予的中央對香港、澳門全面管治權,深化內地和港澳地區交流合作,保持了香港、澳門穩定發展的良好態勢。面對一個時期香港局勢的動盪變化,黨中央審時度勢、果斷決策,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止暴制亂、恢復秩序,制定實施香港國安法,修改完善香港選舉制度,有力打擊了反中亂港勢力,中央全面管治權得到有效落實,國家安全得到有力捍衛,推動香港進入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港澳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廣闊空間和強勁動能,港澳以前所未有的廣度、深度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穩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穩步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取得顯著進步。比如,香港男女居民的平均預期壽命分別達到83.2歲、87.9歲,澳門分別達到81.3歲、87.1歲,均名列世界前茅。

港澳回歸20多年來不容辯駁的事實告訴我們,“一國兩制”是個好制度,其方針原則是完全正確的,必須堅定不移地長期堅持,沒有任何理由改變。面向未來,只有深刻理解和把握“一國兩制”的實踐規律,才能確保“一國兩制”事業始終朝著正確的方向行穩致遠,繼續譜寫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華彩篇章。

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一國兩制”方針是一個完整的體系,“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兩制”從屬和派生于“一國”,並統一於“一國”之內。“一國兩制”首先是“一國”,這是根本,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任何情況下都要作為最高原則。在此基礎上,堅持中央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相統一,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堅持行政主導,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提升全面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推進祖國統一大業

寶島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水之隔、咫尺天涯,由於特殊歷史原因,兩岸迄今尚未完全統一,這是歷史遺留給中華民族的巨大創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台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解決。”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我們党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把握兩岸關係時代變化,推動台海形勢從緊張對峙走向緩和改善、進而走上和平發展道路,兩岸關係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複雜變化,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必須有新的思路和方略。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歷史大勢和時代變化,豐富和發展國家統一理論和對台方針政策,就對台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理念、重大政策主張,形成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為新時代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指明了方向。在這一總體方略的指引下,我們推動兩岸政治交往取得新突破,實現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首次會晤、直接對話溝通,開展兩岸各界對話協商,出台一系列惠及台灣同胞的政策舉措並形成疊加效應,堅決反制“台獨”分裂活動和外來干涉挑釁行徑,牢牢掌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海水悠悠,情思綿綿。一灣淺淺的海峽,割不斷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的血脈之緣,阻止不了兩岸同胞守望相助、相互扶持的手足之情。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70餘載兩岸關係發展歷程的歷史定論。台灣前途在於國家統一,台灣同胞福祉系于民族復興。兩岸中國人、海內外中華兒女理應共擔民族大義、順應歷史大勢,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猜你喜欢

祖國中華歷史
一段小小的历史!
一段小小的历史!
心跟祖国在一起
中華文明的“高潮”
张文华
中华
我心中的祖国
中华谣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