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代人,一根针

2023-11-15曹宏萍

莫愁·智慧女性 2023年11期
关键词:绣娘苏绣刺绣

曹宏萍

7月的平江路熙熙攘攘,落地窗的玻璃映进斑斓色彩,飞针走线的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卢建英心静如水。

“总书记来时,我正在制作新作品《桃花太平鸟图》,得知我们家四代人都从事苏绣,总书记很高兴,甚至开玩笑问是不是我逼着女儿学苏绣的。”

2017年,卢建英在姑苏区平江路卫道观前开办“观绣园”传习所,致力于把这里打造成一个品鉴、体验、传播苏绣文化的场所,让全国各地的传统手艺爱好者能接触到苏绣,卢建英表示也愿意免费为特困人群提供培训,帮助他们学习一技之长,更好地融入社会。

第一任导师

四百绣庄、八千绣娘,在苏州镇湖人们习惯把刺绣称为“做生活”。“一架绣绷,十指春风”,这充满诗意的图景,是千百年来镇湖女儿们的日常。

苏绣的基本功,卢建英最初是跟祖母学的。在她的记忆里,祖母爱绣传统的龙凤、百子题材,尤其擅长人物“开相”。“开相就是绣人物的脸,会的人不多,周边不会的绣娘都会来找她帮忙。别人不会,而我奶奶会,这是我非常骄傲的一件事。”八九岁时,卢建英便坐到了祖母的绣架前学习基本针法,四五年下来运针已非常灵活。

改革开放初期,村民们的生活并不富裕。卢建英的母亲童金媛是村里的妇女队长,靠接外贸刺绣活养活一家。“整个石帆村,妈妈的手藝是最好的,带着一帮妇女做生活。”卢建英回忆道。“印象中,四五岁时,妈妈就在家里教许多大姐姐刺绣。家里但凡有窗户、能照见光的地方都放满了绣架。”这种场景激起了幼年卢建英的嫉妒心,“为什么妈妈可以教别人,却不教我?”

当卢建英怀着满腔渴望提出要学时,母亲只是语气凝重地叮嘱了一句:“你要当心,不要把污迹弄到刺绣上去!”13岁那年,卢建英独立绣了一幅猫头,忐忑地拿到母亲跟前等待点评。母亲当众严厉地指出了猫眼睛的对称问题。这让倔强要强的卢建英很尴尬,时至今日,她都记得母亲当时教训她的情景。这一年,卢建英正式向母亲学习刺绣,自此,她的一双巧手几乎没有停歇。“后来,妈妈一直都在鼓励我,她今年77岁了,还在帮我配线、给我指导,她是我的第一任导师。”

遇见仿古画绣

13岁的卢建英很快成了镇上小有名气的绣娘,作品得到了行业内外的认可,“接到订单后,我就骑着自行车挨村去教姑娘、阿姨怎么配色、运针、走线,走完最后一家时天已经暗了,但我感到非常满足”。15岁那年,卢建英遇见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娥瑛,绣技成长飞速。18岁时,卢建英拿着绣好的《异色猫》请李娥瑛指点,在那里,她第一次看到了仿古画绣,瞬间被吸引,心心念念着有机会也想尝试。一年后,机会来了。卢建英接到了仿古刺绣宋代刘松年作品《罗汉轴》的任务,作为自己的第一件仿古画绣作品,她十分珍惜。

选稿、描稿、勾稿、上绷、刺绣、装裱,卢建英的每一幅绣品要经历三次创作:品析古画、手工描图、劈丝缀线。“好的绣工,首先是好的画匠。”在卢建英看来,与其说是对古代名人画作的“二次创作”,不如说是“与古人对话”。起初,她选定题材后要由专业的画师来描图,渐渐地,画师的图不再符合她的心意,她决定自学绘画。“我买来了笔墨,每天晚上练习描图。还自学了素描,后来包括油画、工笔画我都有尝试。有一种很强的欲望,我要最快学会它,我要进步。”为了弥补绘画上的短板,她拜书画家施仁为师,技艺越发炉火纯青。

“苏州是吴门画派的发源地,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名家曾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文化宝藏。”卢建英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也从中不断汲取灵感的养分。她的刺绣多以文人画为主题,作品中透露着典雅的中国文人精神。她以针代笔、以线代墨,用变化多端的针法把握线条的粗细和流畅、明暗色彩的处理,山水的虚实意境,书法的酣畅淋漓,印章的金石韵味。

在卢建英看来,仿古画绣的困难以及关键之处在于解读。动手之前要先熟悉作者的历史背景、绘画风格,将画面中的人物、场景仔细研究一番。小到人物与人物之间一个微妙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举动等,都得先入了绣娘的眼,而后揣摩各个细节用怎样的颜色、针法来体现,在脑中勾勒出一个蓝本框架,在纸上描稿出来。

1999年,卢建英带着七位绣娘,历时五年完成了长卷《仿南唐韩熙载夜宴图》的绣制。这幅作品长约9.5米,高0.28米,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展现听乐、观舞、暂歇、清吹、散宴五个段落,四十六个人物形神兼备。此作应邀前往台湾参加当代绣画艺术展,后被台北凤甲美术馆永久收藏。2004年,《仿南唐韩熙载夜宴图》与《旧京风情图卷》成为仅有的两幅获准进入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主会场展示的刺绣作品。迄今,卢建英有近百件作品被台北凤甲美术馆收藏,获奖无数。

四代刺绣之家的使命

卢建英的女儿潘乃舒从小在她身边长大,在绣架间玩耍,帮母亲穿针引线,很早就接触到了苏绣技艺,后又学习素描,大学学习设计专业。让女儿继承苏绣技艺,卢建英认为是自己的责任,也是这个四代刺绣之家的使命。

对待女儿,卢建英更多的是鼓励,“她的起点比我们都要高,因为专业系统地学习过,她对素描、对色彩的把握以及审美都远远超过我们,具有更强的原创能力。时代在变化,苏绣也需要与时俱进,不可能永远用老一套的东西。”

10月的北京,金风送爽,秋景宜人。卢建英来京已半月有余,这次她的任务,是向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各国领导人展示中国传统工艺的精工细作与璀璨瑰丽。“我带了一幅《异色猫》的双面绣,它的一面是白猫,一面是橘猫。”听到外方领导人夫人惊叹连连,她感到专属于中国人的那份文化自信愈加强烈起来。

“学刺绣,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一颗初心,要沉得下心,要全神贯注。恰如总书记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表现出的韧性、耐心、定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卢建英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喜欢苏绣、学习苏绣,让这项非遗技艺像平江河水一样静谧流淌、生生不息……

猜你喜欢

绣娘苏绣刺绣
苏绣咖啡:可以“喝”的苏绣,可以“赏”的咖啡
《初心盛放》 姚建萍苏绣作品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苏绣,“秀”出奇迹
一家三代绣娘,用百年风华传承乱针绣
钱晨霞:“江南绣娘”的“綵衣堂”创业之旅
清新唯美的刺绣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绣花针」——绣娘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