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躬身畦田耕泥暖

2023-11-15晶晶

莫愁·智慧女性 2023年11期
关键词:小麦农业

晶晶

‖ 沈骊英(1897-1941年):农学家、小麦专家。‖

女性名字并不多见的农学史上,沈骊英堪称卓越的典范。

她出生于浙江乌镇,自幼居住在上海,祖父是上海制造局的数理学教授,父亲是巴黎大学法学博士,母亲亦通诗画。1921年,沈骊英从神州女学毕业后,在振华女校任教,后在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美国女性资助下赴美国读书。异国求学期间,曾有教授在课堂列举各国先进学术,唯中国不在其中,沈骊英自此立志献身科学。沈父留遗笔希望子女学农,沈骊英因而转读康奈尔大学,师从洛夫教授研习农作物育种学。

回国后,沈骊英任振华女校教务主任,此间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服务精神及世界眼光。与农学同行沈宗瀚结婚后,沈骊英随其迁至南京。1933年9月,她出任中央农业实验所农艺系技正,专事小麦遗传改良项目。沈骊英不惧风吹日晒,每日观察田间实况,并针对小麦锈病展开育种试验。中央农业实验所曾从英国购得1700余种小麦品种,沈骊英着手考察这些种子对我国环境的适应能力。1934年春末临近麦熟,试验田的小麦被一场暴风雨弄得东倒西伏。沈骊英逐一记载情况,继而培育出“中农28”新品小麦并推广种植。这个成功先例,不仅为我国小麦改良事业积攒了宝贵经验,还为后来的小麦杂交育种工作保留了亲本来源。

抗战时期,沈骊英随中央农业实验所迁往重庆。她携几名幼子且有孕在身,还带着沉重的实验器材和资料,但拒绝雇乘汽车,因为她觉得“一滴汽油,即为国民一滴血”。每到落脚处,沈骊英立刻开始租地播种。被派往贵州工作时,沈骊英建议种植小麦、油菜为群众增益,以此纠正人们种植罂粟的陋习;她还撰写《南方宜否食麦》一文普及麥食好处。1938年春,沈骊英产后一月即到田间操劳,不慎落下腿痛的病根。往后病情加剧,严重时只能雇人将自己抬至麦田。然而她忙碌起来就忘了疼痛,直到晚上回家才又疼得流下眼泪……沈骊英先后选育出骊英1至9号小麦品种,为增产、育种做出重大贡献。

技术以外,沈骊英关注农业的良态发展。她曾著《农业建设需要协调》一文,论述农业改革的能效命题,提议避免机构重复与资金浪费。洛夫教授和沈宗瀚先后任职中农所农艺系主任、总技师等,皆由沈骊英协理系务,编制报告、管理公物的各种细节无不井然有序。对待事业和家庭,沈骊英立场鲜明:上班时兢兢业业,假期时包揽家务。她认为妇女问题已经由“宣传时期”步入“工作时期”,职业和家庭有望兼得。日常生活中,沈骊英俭朴而慷慨,她从不讲究吃穿,却多次隐名捐助,有些捐款数目连家人也不得知。

1941年9月,沈骊英旧疾复发卧床休养。逢农林部为她的杂交良种项目核拨了一笔经费,她在兴奋之余坚持到所办公。10月7日,44岁的沈骊英永远倒在了宝城寺的小麦实验室里。《新华日报》敬挽其“落落壮怀惊女界”,董必武赋挽诗“求真甘脱俗,不复理花钿”,邓颖超称其“中国妇女光辉的旗帜”……五年之后振华女中的毕业典礼上,教育家陶行知以“麦子女圣”赞颂沈骊英的丰功伟绩,期冀更多年轻女性如她一般觉醒和崛起。

编辑 王冬艳 437408345@qq.com

猜你喜欢

小麦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小麦测产迎丰收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