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聚焦
2023-11-15
聚焦重点管理物种提升外来物种侵害防治水平——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部际协调机制办公室负责人就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答记者问
不少外来物种严重影响入侵地的生态环境,损害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影响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部际协调机制办公室有关负责人。
问:我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面临的总体形势如何?
答:外来入侵物种是指传入定殖并对生态系统、生境、物种带来威胁或者危害,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损害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的外来物种。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巴西龟、加拿大一枝黄花等都是外来入侵物种。由于我国陆地边境线长,始终存在着外来入侵物种随气流、水流等自然途径传入的风险。同时,随着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外来入侵物种随货物贸易、人员往来等无意传入进而造成危害的情况日益增多,非法引进饲养“异宠”、违法违规放生等新情况不断出现,更大程度上加大了外来物种侵害风险,这些物种一旦扩散定殖,彻底清除难度较大。
为防范和应对外来物种入侵,《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作出专门规定,有关部门联合出台配套的《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从源头预防、监测预警、治理修复等方面,全面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同时,农业农村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关总署、中国科学院、国家林草局等10 个部门组成了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部际协调机制,组建多领域专家组成的外来入侵物种防控专家委员会,制定实施了《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系统推进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
问:《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制定的主要考虑和物种遴选依据是什么?
答: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关总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制定了《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以下简称《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明确规定,制定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为此,有关部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资料,组织开展实地调研和专家研讨,针对已经传入并定殖的外来入侵物种,结合现有调查数据,综合分析了物种的发生情况、生物学属性、繁殖扩散能力、危害程度、控制难度等多方面因素。在科学评估物种侵害风险基础上,遴选需要纳入《名录》实施重点管理的外来入侵物种,并广泛听取、充分吸收有关部门、行业专家、地方单位等的意见,最终研究制定了《名录》。
在物种遴选依据上,主要有4 方面考虑:
一是危害程度重。严重损害入侵地区农林牧渔业生产,可造成种植作物或养殖物种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的物种;或者对入侵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具有重大威胁,一旦发生,将造成局部地区本土生物大量死亡的物种。
二是扩散蔓延快。发生面积或潜在威胁面积较大、易随风或水流快速传播的外来入侵病虫害和植物;或者已在我国长江、珠江等多个重要水系发生的外来入侵水生动物。
三是防控治理难。对农田、森林、草原、城镇绿化带等多种生境区域构成威胁,治理难度较大,需要多部门综合协调加以阻截控制的物种。
四是危害形式多样。除威胁农林牧渔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外,本身含有毒素或者通过叮咬等途径对人畜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物种。
问:与现有外来入侵物种管理相关名单相比,《名录》有哪些变化?
答:为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管理,2013 年,原农业部制定了《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第一批)》,共计52 种已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入侵物种被收录其中,包括21 种植物、26 种动物、5 种微生物。生态环境部会同中科院,先后于2003 年、2010 年、2014 年、2016 年发布了4 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包括71 种外来入侵物种。上述工作为我国有效防控外来物种侵害发挥了重要的历史性作用,但也使互联网上出现多种版本,引发公众不解。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坚持科学性、权威性,多个部门联合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制定了《名录》。此次《名录》制定过程中,根据物种调查数据和侵害风险评估结果,对过去已有相关名单所列的物种进行逐个分析,调整了一些常年在国内发生、分布区域清晰、防控措施比较成熟的物种,增加了部分新发生且潜在危害较大的,或者危害程度有所加重的物种。经反复评估论证,包括草地贪夜蛾、鳄雀鳝、加拿大一枝黄花、红火蚁、福寿螺等,共计59 种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列入《名录》。
《名录》所列物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的重点所在。同时,《名录》实行动态调整原则,后续将在加强物种发生情况信息收集和危害风险研判的基础上,进行物种的适时增减。
问:在外来入侵物种防控过程中,如何积极引导公众参与?
答:有效防范外来物种入侵,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各部门将加强宣传普及,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提升防范意识,构筑起全民参与、群防群治的防线。
做好宣传解读。通过科普文章、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做好《生物安全法》《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解读,引导公众提升法律意识,自觉抵制非法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等行为。
加强知识普及。制作通俗易懂的科普作品,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宣传普及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知识,提升公众识别能力和防控意识,让公众科学客观看待外来入侵物种。
支持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发现《名录》中的物种时向相关主管部门报告。加大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典型案例宣传力度,以案说法,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链接
《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
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公布《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自2022 年8 月1 日起施行。
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农业农村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关总署和国家林草局组织制定了《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自2023 年 1 月1 日起施行。
序号 中文名称 学名植物1 紫茎泽兰 Ageratina adenophora(Spreng.)R.M.King & H.Rob.(syn. Eupatorium adenophora Spreng.)2 藿香蓟 Ageratum conyzoides L.3 空心莲子草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4 长芒苋 Amaranthus palmeri S.Watson 5 刺苋 Amaranthus spinosus L.6 豚草 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7 三裂叶豚草 Ambrosia trifida L.8 落葵薯 Anredera cordifolia(Ten.)Steenis 9 野燕麦 Avena fatua L.10 三叶鬼针草 Bidens pilosa L.11 水盾草 Cabomba caroliniana Gray 12 长刺蒺藜草 Cenchrus longispinus(Hack.)Fernald 13 飞机草 Chromolaena odorata(L.)R.M.King & H.Rob.14 凤眼蓝 Eichhornia crassipes(Mart.)Solms 15 小蓬草 Erigeron canadensis L.[Conyza canadensis(L.)Cronquist]16 苏门白酒草 Erigeron sumatrensis Retz.
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新闻速览
原文详见
全国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推进会召开
今年3 月,全国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交流普查工作进展,部署推进2023 年普查重点工作。
同时,以同步课堂为中心,在城市师生和农村师生之间建立联系,通过网络或其他形式进行交流,包括课前准备、课中探讨和课后反思,增强同步课堂的效果,进一步实现隐性经验知识的传播,促进传递和习得,实现城乡师生、生生的双向交互。促进城乡学伴互相帮助,开阔视野,提高农村整体文化素养,在相互学习中实现城乡学生的共同成长。
会议指出,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掌握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状况和发生趋势,是实施重大危害入侵物种防控攻坚行动、推进“一种一策”精准治理的重要基础。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高度重视,强化组织保障,配备专业技术力量,以县为单元全面铺开面上调查,有序推进重大危害入侵物种监测,加强质量控制和数据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会议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补齐短板弱项,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一是对照普查总体方案要求,在所有涉农县级行政区,加快推进面上调查,按时提交调查数据。二是加快推进重大危害物种重点监测,全面完成外业调查和风险分析,科学评估物种危害程度与扩散风险。三是严格执行普查技术规定和质控要求,强化数据审核,切实保证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四是进一步压实责任,定期开展调度,加强支撑保障,强化专业人员和物资设备配备。
原文详见
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现场会在海南召开
今年3 月,农业农村部在海南省文昌市组织召开重大危害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现场会,总结交流防控工作经验,部署推进外来入侵物种治理工作。
会议强调,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格落实《生物安全法》《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等规定,有效发挥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部际协调机制作用,持续推进风险预防、源头管控、综合治理、协同配合、公众参与,不断提升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水平。
会议要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持续加大防控工作力度,聚焦福寿螺、凤眼蓝、薇甘菊等重大危害物种,紧抓防控关键期,因地制宜选取选用物理清除、喷施药剂、生物防治等措施,及时组织开展灭除。要加快推进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加强重点物种发生区域和入侵高风险区域监测,早发现、早处置。要加强部门联动,织密联防联控网络,强化全链条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引进、释放、丢弃外来物种行为。要引导公众参与防控工作,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普及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知识,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典型案例宣传,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控的良好氛围。
原文详见
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重点调查技术培训班举办
为加快推进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统一普查技术要求,提升普查数据质量,今年4 月,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技术培训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来自省级农业农村部门的170 多名普查业务骨干参训。
此次培训邀请专家详细解读了农业外来入侵植物、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外来入侵水生动物普查技术规程以及普查质量控制管理要求,组织交流各地普查进展情况。
原文详见
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科普直播活动举办
为推进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科学普及相关知识,今年4 月,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举办了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 维护国家生物安全”为主题的科普直播活动。
据统计,近10 万人观看了线上直播,为提升公众的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意识,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到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营造了全社会“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外来入侵物种的良好氛围。
原文详见
农业农村部联合多部门部署推进防治外来物种侵害工作
今年7 月,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召开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部际协调机制办公室会议,总结交流上半年工作进展,部署推进下一步重点任务。
会议强调,各部门要紧盯重点区域、重点物种,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系统有效举措,坚决打好重大危害入侵物种防控攻坚战。一是如期完成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全面完成农田、渔业水域、森林、草原、湿地、主要入境口岸等区域外业调查,做好普查质量控制和数据汇交分析,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各项任务。二是有力抓好重大危害物种治理。针对福寿螺、红火蚁、加拿大一枝黄花等重大危害入侵物种,加强重点时节、重点区域监测预警,“一种一策”落实治理措施。三是常态化开展源头预防。持续抓好种子苗木等引入审批,规范国内调运寄递管理,严厉打击非法引进、释放、丢弃外来物种行为。四是切实推进群防群治。开展形式多样宣传培训活动,普及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政策和专业知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原文详见
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数据汇交培训在京举办
今年9 月,为切实提升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数据填报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确保各地普查数据汇交工作有序推进,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生态总站在京举办了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数据汇交培训。此次培训对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数据汇交文件起草背景、主要内容、方法流程、填报说明、指标核算和填报要求进行了详细讲解。
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自启动以来,各地农业农村部门高度重视,按照普查总体方案部署要求,积极组织动员,落实组织保障机制建设、加强技术指导、强化质量控制,取得积极进展。
原文详见
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紫茎泽兰现场灭除活动在贵州举办
今年9 月,为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持续营造农业外来入侵物种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2023 年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紫茎泽兰)防控技术交流及现场灭除活动在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举办。活动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80 余位专家分别前往白刺花替代紫茎泽兰对比区、皇竹草种植基地、花椒替代区开展现场灭除及观摩学习。据介绍,紫茎泽兰为菊科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关岭县主要外来入侵植物,其生命力和繁殖力极强,且适应性广,破坏本土生物多样性。
原文详见
外来入侵物种薇甘菊防控现场会在云南召开
今年10 月,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在云南省德宏自治州组织召开外来入侵物种薇甘菊防控现场会,总结交流防控工作进展,对加强外来入侵物种治理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动。
会议强调,外来入侵物种防控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格落实《生物安全法》《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依托建立的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协调机制,协同推进源头预防、监测预警、治理修复等重点工作,不断提升外来入侵物种防控能力和治理水平。
会议要求,要盯紧重点物种和关键区域,持续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攻坚。一是高质量完成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收官各项任务,加强普查质量控制和数据汇交分析,确保普查数据质量。二是针对薇甘菊、加拿大一枝黄花、福寿螺等重大危害入侵物种,加强典型发生区、前沿扩散区等区域监测预警,因地制宜选取物理清除、喷施药剂、生物防治等措施,及时组织防控灭除。三是坚持边普查、边防控、边宣传,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宣传培训活动,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普及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知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