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2023-11-15刘旭
刘 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2023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希望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担负着引领高质量发展主力军的重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总要求一脉相承。我们要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认真领悟高质量发展内涵要义,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高水平保护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坚定不移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增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行动自觉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多次深入长江沿江视察,先后三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2016 年1 月在重庆座谈会上,明确提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2018 年4 月在武汉座谈会上,深刻阐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2020 年11 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苏视察,称赞南通五山滨江生态环境是“沧桑巨变”,并在南京召开座谈会,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塑造创新驱动新优势,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动脉、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江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扎实推进长江江苏段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万亿级台阶的同时,长江江苏段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干流水质连续5 年保持II 类,长江江苏段生态环境发生了转折性变化,沿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新旧动能正加速转化。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通过高水平保护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加快走好新时代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二、坚持不懈共抓大保护,加快建设水清岸绿的长江江苏段
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江苏位于长江下游末梢,母亲河横贯江苏433 公里,串联起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8 个设区市,提供了全省80%的生产生活用水,长江江苏段承担了超过长江全线70%的货运量,沿江八市贡献了全省近七成投资、八成经济总量,保护好长江,江苏责任重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长江领域系统性出发,突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持续改善长江生态环境,不断夯实绿色发展基础。一是突出问题导向,一体化推动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以点带面推动问题系统整改、彻底整改,完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举一反三”的工作机制,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不断提升工作能力水平。二是聚焦重点难点,统筹末端治理和源头防控,持续实施长江经济带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化工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和尾矿库污染治理“4+1”工程,进一步加大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三是强化系统思维,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化“水土气”联防联治,推动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动长江江苏段生态环境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转变。四是完善长效机制,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空间管控要求,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守好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切实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依法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推动长江流域绿色发展。
三、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不断释放经济绿色发展新动能
长江生态环境之“病”,根子上是发展方式之“病”、发展理念之“病”。江苏沿江地区一度集聚了全省2/3 的化工产能、70%的钢铁产能、74%的燃煤机组,环境承载压力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一是优化沿江产业布局。持续加大沿江低质低效化工产能退出力度,严禁污染型企业向长江中上游地区转移,构建本质安全、绿色高端的先进化工产业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和企业打造沿江产业转型发展标杆,带动一批沿江重化工业整治提升。严格能耗双控制度,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大力推动沿江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持续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开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建设,发挥绿色制造企业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引领行业绿色发展。二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江苏科教和产业优势,强化创新平台建设,争取更多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落地。聚焦“卡脖子”技术瓶颈,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持续深化“揭榜挂帅”机制,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沿江地区协同创新,加快建设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行动,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三是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统筹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要素,优化港口布局和功能提升,让长江黄金水道功能进一步充分发挥。加快交通运输结构的调整优化,全面推进沿江高铁、过江通道建设,大力发展铁水江海联运,完善公路运输网络,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为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四是推动重大战略融合发展。着眼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战略叠加机遇,加大区域协调发展力度,深化产业创新、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更高水平建设“1+3”重点功能区,更大力度支持苏南引领、苏中崛起、苏北赶超;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
四、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勇于制度创新,加强自主探索,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江苏实际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一是深入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精神实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经济发展不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要充分意识到绿水青山蕴含的巨大价值,通过改革创新,让各类资源要素活起来,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把保护生态环境变得有利可图,实现“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的转变。二是加快破解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顶层设计,从体制机制层面解决堵点难点,打破“两山”转化的深层次瓶颈制约。通过建立生态产品调查监测、价值评价、经营开发、保护补偿、保障推进等机制,有序破解制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难”问题,促进生态环境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导向机制的有效形成。结合江苏生态资源禀赋实际,重点围绕江淮经济发展、沿江保护修复和绿色发展、太湖生态系统修复、南水北调水资源保护、低山丘陵资源保护利用、沿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开展试点探索,鼓励地方探索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三是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富民优势。江苏苏南、苏中、苏北的地理分界和发展分野,以及沿江、沿海、江淮、淮海区域的资源条件和功能差异,使得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要通过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绩效考核、经营开发、经济补偿、价值交易等路径改革和政策支持,促进生产、生态、生活不同功能区形成差异化经济增长,带动生态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带动广大农村地区发挥生态优势就地就近致富,形成良性发展机制。总结南京高淳构建GEP 核算及结果应用体系,溧阳市创建水生态产品交易及跨界补偿机制,盐城大丰、宿迁泗洪、扬州江都等地开展绿色金融创新等方面的创新经验,加快复制推广,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化,让人民群众提高绿色发展的获得感。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坚定不移走稳、走好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