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FP结合异常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

2023-11-14朱小艳陈梓宁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3年21期
关键词:凝血酶原原发性例数

朱小艳,陈梓宁

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宜春 331200

肝脏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也是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肝癌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多由肝硬化引起,后者是因其他脏器存在恶性肿瘤,其肿瘤细胞通过血液或其他途径转移到肝脏上,原发性肝癌更为常见[1]。根治术是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治疗手段,大部分患者可通过及时的干预治疗获得满意的病情转归效果,从而降低短期病死率,但原发性肝癌早期无明显症状表现,大部分患者难以察觉,当患者因明显腹痛、黄疸、腹水等症状就诊时,多已发展至中晚期,从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2]。因此,早期确诊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十分重要。病理组织穿刺是检查肿瘤的金标准,可通过病理组织切片明确诊断疾病类型及病情发展程度[3]。但病理组织穿刺具有检查措施复杂、耗时长、有创伤性、对医疗器械要求高的特点,难以在临床普及推广。生化检测是用生物化学方法对患者血清进行疾病相关指标的检测,该技术操作简单、耗时短、对医疗器械要求低,在临床上广泛作为疾病筛查手段,故将其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疾病诊断中具有积极作用。而原发性肝癌患者受肝功能影响,多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因此凝血指标检测是其常用生化检测方法,但凝血功能障碍还可由血小板异常、药物等因素影响,将其单一作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检测方法时,误诊率较高[4]。因此,结合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恶性肿瘤特点,在凝血指标检测基础上,增加肿瘤标志物检测十分重要。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胚胎时期的肝细胞内,一般情况下,血清中含量较少,当其水平升高,且合并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时,则提示原发性肝癌[5]。基于此,本文对AFP结合异常凝血指标检测用于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樟树市人民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16例(53.33%),女14例(46.67%);年龄30~68岁,平均(50.16±9.23)岁;肝硬化病程2~8年,平均(5.01±1.24)年;TNM分期:Ⅰ期8例、Ⅱ期18例,Ⅲ期4例;Child-Pugh分级:A级7例、B级21例、C级2例。对照组中男26例(52.00%),女24例(48.00%);年龄30~65岁,平均(51.02±9.17)岁。两组患者的男女构成比及平均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均了解本研究内容后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1)原发性肝癌患者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6]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且均经实验室病理检查确诊;(2)既往病史资料完整;(3)无精神病史,语言、认知等障碍。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或已出现远处转移者;(2)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及重大脏器衰竭者;(3)处于妊娠期、哺乳期或月经期女性;(4)不接受随访者。

1.2方法 采集两组研究对象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以北京白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的BY-600A型离心机进行常规离心处理(3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备用,每位研究对象的血浆标本均分为两份。第1份以枸橼酸钠抗凝2 mL进行凝血功能分析,使用拜恩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Thrombolyzer XRM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联合武汉塞力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酶联检测试剂盒检测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等凝血指标的水平。第2份使用德国Cobase 601模块化生化免疫分析仪联合郑州安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生化免疫检测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自然杀伤细胞(NK)等肿瘤标志物水平。以上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规范进行操作。

1.3观察指标 (1)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水平。TT(正常范围:11~13 s)、PT(正常范围:11~13 s)、APTT(正常范围:32~43 s)等凝血指标高于正常范围即判读为真阳,反之则为真阴。(2)AFP等肿瘤标志物相关指标水平。AFP(正常范围<7 ng/mL)高于正常范围即判断为真阳,反之则为真阴。(3)AFP结合异常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诊断准确率=(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

2 结 果

2.1两组研究对象的凝血指标及凝血因子水平比较 观察组的TT、PT、APTT、FDP、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FI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的凝血指标水平比较

2.2两组研究对象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观察组的AFP、CEA、CA19-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NK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

2.33种检查方式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分析 凝血酶原检查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为76.67%(23/30),低于病理诊断结果的80.00%(2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P=0.038),见表3;血清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为73.33%(22/30),低于病理诊断结果的76.00%(1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20),见表4;血清AFP结合凝血酶原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为96.67%(29/30),与病理诊断结果[100.00%(25/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7,P=0.313),见表5。

表3 凝血酶原检查对原发性肝癌的阳性检出率分析(n)

表4 血清AFP对原发性肝癌的阳性检出率分析(n)

表5 血清AFP结合凝血酶原对原发性肝癌的阳性检出率分析(n)

2.4凝血酶原与AFP单独及联合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比较 凝血酶原与AFP单独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灵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联合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见表6。

表6 凝血酶原与AFP单独及联合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比较[%(n/n)]

3 讨 论

原发性肝癌是来源于肝脏细胞、胆管细胞、间叶组织等肝脏本身的恶性肿瘤,属于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包括肝细胞肝癌、肝内胆管细胞癌和肝细胞肝癌及肝内胆管细胞癌混合型3种不同的病理类型,多由肝硬化进展而来。根治术是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可通过切除肿瘤病灶达到治疗效果,但由于原发性肝癌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表现,导致大部分患者错过最佳手术时机[7]。因此,推广科学、快速、准确的疾病筛查手段,为当前临床研究重点。

生化检验是临床常用检查手段,可有效反应机体代谢功能、免疫功能及凝血功能等一系列组织器官功能,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而言,受肝组织损伤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因素影响,此项检查措施可有效反映机体凝血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TT、PT、APTT、FDP、D-D、AFP、CEA、CA19-9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FIB、NK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TT、PT、APTT、FDP、D-D均为反映机体血凝效果的常用指标,数值异常升高,则提示机体呈低凝状态。FIB是由肝细胞合成与分泌的糖蛋白,是参与机体凝血和止血的重要纤维蛋白,其数值越低,凝血功能越差[8]。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而言,由于肝脏是抗纤溶物质、纤维蛋白溶解物、凝血因子等合成与杀灭的重要脏器,是以此维持机体抗凝系统和凝血系统平衡稳定主要脏器,一旦肝脏组织受损,则可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抗凝血因子杀灭作用降低,从而引起机体抗凝系统和凝血系统紊乱,导致机体呈现低凝反应[9]。其次,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随着年龄增长可逐渐降低,CEA属于一种酸性糖蛋白,胚胎期在小肠、肝脏、胰腺合成,一般情况下,二者在成人血清中的含量均较低,属于广谱的肿瘤标记物,当其水平升高时,则提示肝脏组织严重受损(经血液循环进入外周血);CA19-9是一种低聚糖类肿瘤相关糖类抗原,是单克隆抗体识别的一种肿瘤标志物指标,其水平与肿瘤病变呈正比;NK细胞是反映机体抗肿瘤及抗病毒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水平与肿瘤病变呈反比[10-11]。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而言,受恶性肿瘤增殖因素影响,AFP、CEA、CA19-9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可异常上升,而NK细胞水平异常降低的情况[12-13]。由此可见,二者均可作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检查手段,但CEA、CA19-9、NK细胞水平可受免疫功能影响,无法作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早期筛查指标。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凝血酶原指与AFP单独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联合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分析原因,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而言,凝血酶原是由肝脏合成的维生素K依赖因子之一,当肝组织损伤后,凝血因子合成数量降低,从而延长PT,但此现象还可能因药物原因(如抗凝药)、血小板功能等引起,AFP是恶性肿瘤的常用标志物检测指标,可有效检出恶性肿瘤,但对于早期恶性肿瘤患者而言,受肿瘤增殖较小因素影响,其水平含量较低,进而增加了漏诊率,因此,二者单一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均无法取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14-15]。而将二者联合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则可相互弥补应用局限,从而提升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AFP结合TT、PT、APTT等异常凝血功能相关检测,可有效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并有效反应患者病情,可作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筛查方法。

猜你喜欢

凝血酶原原发性例数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凝血酶原时间的临床检验价值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