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运用

2023-11-14张冬妹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9期
关键词:探究课堂教学教师

张冬妹

(宿州市第二中学 安徽宿州 234000)

引言

二十大再次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善于利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继而提高地理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课堂教学不唯模式,却又需要一定的模式,因此根据学生特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探索出符合师生实际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一课为例,对探究式教学展开研究。

一、探究式教学概述

(一)探究式教学的概念及指导思想

杜威最早提出在教学中使用探究方法。他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探究式教学是指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主动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概念,建立自己的认知模型和学习方法架构。

(二)探究式教学的环节

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实现课程、教材、教法一体化的设计。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探究问题的生成、探究方案的策划与设计、探究方案的实施与开展、探究结论的表达与交流。笔者根据地理课堂教学特点、师生特点以及《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这节课探究的内容,确定以下环节:创造情境,提出问题;温故知新,推进新课;实验展示,直观感知;成果展示,汇报交流;学以致用,提升能力。

二、案例分析——《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

(一)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

1.创造情境,提出问题

图片播放由于受暴雨影响某某城区夏季出现的“看海”现象,同时教师演唱改编歌曲《夏季到某城来看海》,并提出问题:什么原因让某某城区成为一片汪洋?我们该何去何从?

设计意图:结合某某城区内涝图片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使其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教师演唱可以在展示个人魅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通过问题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在解决地理问题的同时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2.温故知新,推进新课

学生画出水循环的过程,复习本章学习的土壤的相关知识,即土壤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说明城市洪水与土壤蓄水功能缺失的关系以及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学生完成课本p96资料1的资料分析,教师总结并展示图片资料,让学生一方面认识某某城市内涝的严重,另一方面初步分析土壤功能缺失与城市内涝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水循环的过程,巩固已有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分析土壤对蓄积雨水和减轻洪涝灾害的意义以及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真实感受城市化对城市内涝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3.实验展示,直观感知

学生课前搜集雨水花园的资料,自制盆栽,课堂上利用实验展示微型雨水花园保持水土,净化水质的作用;通过实验结果,学生分析雨水花园各设置层的作用;最后学生讨论说明雨水花园在雨水的净化、下渗、蓄积、利用等方面的作用。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所设计的探究方案,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进行信息的搜集和处理、实验的准备和操作等各种探究活动,通过小组探讨交流,分析数据和资料,解释探究得到的结果,验证假设,最后陈述探究结果。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得到充分的提高和发展。

4.成果展示,汇报交流

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研究海绵城市的相关内容,制作PPT;教师帮助学生筛选资料,修改PPT,设计教学内容等。学生通过讨论活动,认识解决城市“看海”问题存在哪些现实困难。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上台展示等活动环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地理实践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5.学以致用,提升能力

根据本节课知识以及教师展示的某某市海绵城市规划方案和城市美景图片,设计某学校雨水花园示意图。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设计的过程,更加充分地理解雨水花园和海绵城市在城市雨洪控制中的作用,把学习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进一步认识了人类社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同时树立人地协调观,情感上得到升华。

(二)学生对探究式教学的反馈

课堂教学中笔者选取了适合探究式教学的内容,例如地球的历史、大气的热力环流、植被、土壤、农业区位选择、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等,进行探究式教学。课后笔者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探讨获得反馈,结果如表1:

表1 探究式教学优缺点统计表

三、探究式教学面临的误区和问题

(一)教学模式唯一论

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多样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主要通过讲授向学生灌输知识。新课改提出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基于对新课改要求的片面理解,有些学校或者教师个人过分强调探究式教学,例如每节课教师只讲授10分钟,其他时间主要就是学生探究,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但学生学习时间非常紧张,几乎没有自由活动的时间,这种课只是优秀学生的表演课,最后导致班级两极分化严重。笔者认为这种模式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不利的。因此教学模式的选择要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学校的实际、学生的基础、教师的特长以及教材内容的差异,恰如其分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探究过程程序化

探究式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和体验,在探究中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调查分析与合理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地理核心素养。但是在探究式教学实施过程中有些教师陷入程序化误区,认为必须按照探究式教学的环节一步步推进。探究过程是没有固定程序的,更不必强求探究过程的完整性,毕竟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不懂得变通的结果就是课堂教学效率低,效果差。

(三)教师角色转变存在误区

探究式教学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有部分教师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进行一刀切式的改变,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课程的特点、课时的安排等,往往导致探究主题不明确,探究时机不灵活,为了探究而探究,探究活动流于形式。另一种情况是,教师从各个方面对学生的探究进行指导,从实验设计、资料收集到归纳总结,面面俱到,学生只需记忆展示,探究过程中很难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充分激发。

(四)探究式教学实施难度大

笔者对所带两个班的探究式教学实施状况进行统计,结果如表2:

表2 探究式教学实施状况统计表

通过调查可知虽然国家在努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是考试依然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手段,中、高考注重的是学生的学科成绩,探究活动很难得到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条件的大力支持,唯分数论依然盛行。城市中学多在公开课、录播课上和参加比赛时才开展探究式教学。部分农村地区资金、科技、设备甚至专业教师匮乏,基本课时都难以保证,探究式教学实施更加困难。

(五)其他问题

1.探究式教学更适合小班,特别是学生素质差异较大时,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但多数情况下教师对学生了解不够,研究不深,导致部分学生“被动探究”,学生两极分化严重。

2.探究活动耗时比较长,高中地理课时较少,一味追求探究,课堂教学任务就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例如笔者在进行《大气的热力环流》教学时,用两节课时间开展探究式教学,效果虽好,但由于课时不足,之后的教学进度受到影响。

四、结语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因此教学模式应该多样化,我们不能让模式僵化,关键要让其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用。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并不是摒弃原有的教学模式,而是对原有模式的弊端及形成原因进行反思。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角色,为学生主动探究提供空间,帮助他们掌握自主学习的技巧,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质疑精神,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我们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增加地理课堂的魅力,成为学生的启蒙者、养正者、助成者,成为有教育智慧的合格教育者。

猜你喜欢

探究课堂教学教师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最美教师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