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初写作教学衔接策略研究*

2023-11-14陈维严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9期
关键词:程序性心愿学段

周 妍 陈维严

(1.合肥市海顿学校 2.合肥经开区教研室 安徽合肥 230000)

写作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六年级下学期和七年级上学期分属两个学段,虽时间间隔不长,但对学生写作的要求在难度、深度上都有所增加。教师该如何整体把握,为小初衔接打基础、做铺垫,帮助学生适应初中的要求呢?本文试着从教学目标、教材编排、教学内容、教学评价量表等方面入手,结合单元写作教学的具体案例探求小初写作教学有效衔接的策略。

一、“望远镜”策略

“望远镜”策略是指基于小初衔接的理念,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将课标和教材看作一个连续的、分层次的整体,以从宏观到微观的方式建立总体框架,明确学生在跨越学段时的写作发展目标,习作能力训练点和层级,有的放矢地助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一)依据课程目标,梳理写作发展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课程目标是九年一贯的整体设计,强调学段衔接。课程目标第三学段和第四学段的要求体现了写作的兴趣、目的、内容等方面的整体性和阶段性特点。如由“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进阶到“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从“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进阶到“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表1依据课程目标的学段要求,结合教学实际,从写作的题材、内容、语言、技法、习惯、字数和标点的维度对学生在跨越学段时的发展目标进行了梳理,以便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能用“望远镜”策略,关注学生在跨越学段时的发展目标,立足现有的学情,确定教学的宽度和深度,渐进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表1 第三学段进阶到第四学段的写作发展目标

(二)梳理单元习作要求,确定习作能力训练点和层级

通过表2我们可以发现,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单元写作的编排具有层层递进的序列性特点。第一单元指向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引导,第二、三单元关注记叙文的两大类——记事和写人,第四单元对写作的流程做梳理,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涉及写作的谋篇布局、思维训练。从兴趣开始到写作技巧的打磨是有序的安排,让学生能由易到难渐进地提高写作能力。写作能力训练点主要指向“按照一定顺序写清楚事情”“抓住人物特征具体、详细地写”“选材要围绕中心,详略得当地写”“突出中心地写”“联想和想象要合情理、有新意”。六年级下册单元习作内容指向不同,但在能力指向上却有着高度的融合性,习作训练点主要包括“资料搜集与整理”“围绕中心写”“材料选择要分清主次详略”等几个方面。小学和初中的教材编排在写作能力训练点上呈现出相互交叉的特点,比如,“围绕中心写”“重点部分写具体”等。

表2 六下单元习作和七上单元写作的主题和训练要素

指向学习结果的等级制评价方案——SOLO分类理论把个体认知发展五种思维模式下的学习结果划分为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抽象拓展结构,层级水平由简单到复杂。根据这一理论,可以对两册教材中写作能力训练点交叉的部分做出层级划分。

如同是“围绕中心写”,六年级下册“从不同方面、用几件事情围绕中心写”是一个多点结构的学习要求,层级较低;七年级上册是“先确定中心的角度”,设置“详略”,使用“线索”“欲扬先抑”等技巧写,要求学生在确定中心的前提下,调用详略得当、使用线索串联文章等相关方法组织行文,知识维度不同,思维进阶,属于较高层级的关联结构。教师在教学时要对习作教学中的能力训练点和层级做到心中有数,进行阶梯式教学。

(三)教学实施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话题为“心愿”)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写作发展目标中的“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表达方式”,为此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教学尝试:

师:我们来欣赏这样的心愿。

课件出示高洪波的诗作《我想》,学生朗读。

师:请说说作者的心愿是用什么形式表达出来的。

生:小诗。

师:对,写心愿不仅可以写成记叙文,还可以写成诗。心愿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达呢?请大家读一读课本中提供的方式。

学生朗读。

教师板书:事、信、日记、诗歌。

师:想一想课本心愿图示中的心愿可选用哪种方式表达。

生1:心愿是“爸爸妈妈明年工作不要那么辛苦”的,可以用写信的方式跟爸爸妈妈沟通心中的想法。

师:对,写信能让表达更充分。

生2:心愿是“残疾人能得到更多的关爱”的,可以用诗歌的方式表达。

师:是的,诗歌具有抒情的意味,可以表现人们相互关爱的美好场景。老师还补充了2篇表达心愿的材料,请大家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3:我发现用倡议书的形式也可以表达心愿。

生4:我发现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表达心愿很生动有趣。

师:结合自己的心愿,说说你准备选用怎样的方式表达。

生5:我的心愿是“好好练习舞蹈,考级成功”,我想用写日记的方式,写自己为了达成心愿将付出的努力。

师:是啊,选择适合的表达方式,可以更好地抒写自己的心愿。同一个心愿也可以有不同表达方式。比如:心愿是“空气和水不再被污染”,既可以用诗歌的形式抒发感情,也可以用倡议书的形式提出建议,还可以用记叙的方式讲述身边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故事。

教学中“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表达方式”既是习作发展目标,也是训练点,但本次习作只是鼓励学生进行多样表达,并不对“表达方式”的使用提出硬性要求。从层级上来说,这仍然属于对不同表达方式的线性认识,属于“多点结构”。基于此,评价习作成果,如诗歌,不要拔高要求,要保护学生多样化表达的热情。

二、“放大镜”策略

“放大镜”策略是指基于小初衔接的理念,聚焦写作程序性知识的建构,培养写作关键能力,对教学的关键点、难点予以突破。

(一)习作指导和学生成果的差异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习作指导和学生的习作成果成为“两张皮”。习作的要求已经分门别类地逐一告知学生,可学生写作时总会出现五花八门的问题,有时候出现的问题正是作前指导中反复强调的。很多时候,这是学生在从了解写作的陈述性知识到完成作品的过程中程序性知识缺失的缘故。

(二)写作程序性知识及建构的步骤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认知心理学家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对知识进行的分类。陈述性知识指向学科的静态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是“人开展语文活动的知识”,“人如何从事一种行为的知识”。从写作教学的角度来说,陈述性知识是写作中的一些概念、原理,比如什么是中心、什么是作品梗概,而程序性知识如怎样围绕中心来写,怎样进行修改的推理、决策等,是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的知识,是可操作的动态语文知识,一般不太容易用言语表达清楚。

写作的程序性知识可以这样建构:先由已知的写作陈述性知识建立理解的起点,接着通过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迁移通道,运用规则变式形成理解,让建立的规则来指导写作行为,让写作的程序性知识转换成写作的关键能力。

(三)教学实施

下面以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话题为“插上科学的翅膀飞”)的教学片段为例,说明写作程序性知识建构的流程。

师:什么是科幻故事?谈谈你的理解。

小结:科幻,就是“科学幻想”。科幻故事就是建立在让人信服的科技上的想象故事。

讨论下面这段文字:“所谓眼睛就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刘慈欣《带上她的眼睛》)

小结:“传感技术”真实存在,而一个人所见让远方另一个人接收就是想象。用真实的科学知识做支撑,情节令人信服。

师:如何用科学知识来支撑具体的情节呢?

小结:利用文字描述传感眼镜的工作原理,表现科学元素。

师:课文《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怎么做的?

小结:用玛琪和托米的对话来描述未来世界。

师:我们还可以直接引用科学知识。

出示火星的科学知识:火星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常有沙尘暴发生。请用对话法、描述法、直接引用法来试写“假如人能在火星上生活……”

学生试写,教师指导。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科学和幻想这两个概念属于陈述性知识,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带上她的眼睛》选文中的科学和幻想成分,理解了创作科幻故事的基本原理。对“科学知识支撑具体情节”进行探究,发现了三种可行的方法,这就是既有概念又有路径的新的陈述性知识。当使用这三种方法对“假如人能在火星上生活……”进行练写的时候,就是遵循规则的变式形成程序性知识。当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写出了语段,静态的陈述性就转化为动态的程序性,隐性的写作能力显性化,写作的关键能力得到了提升。

程序性知识的建构对学生写作的关键能力的形成非常重要,需要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引导学生通过梳理、分析、概括、练习等来使知识向能力进行转化,这是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在小初衔接的理念下不断夯实。

三、“量表”策略

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强调过程性评价“有助于教与学的及时改进”,要“考查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要求教师“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促进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改进学习方法”。“量表”策略是指基于小初衔接的理念,教师通过习作评价量表对学生习作写和改的过程及其态度、参与度进行监测和评估,引领学生自我反思和完善,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写作的作用。

(一)习作评价量表的编制流程

一直以来,教师在习作指导上下功夫,但对学生写的过程难以有效监测,评改也多是教师的“一言堂”,即使学生间的互评也多是指出字词、标点上的问题。小初衔接阶段,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和教材确定写作发展目标、习作训练点和层级,分不同类型编制评价量表,从不同的维度对学生写和改的情况进行衡量,让学生自主监测自己的写作过程并适时调整,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评价量表,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写作。

我们可以按照下图流程对习作评价量表进行编制。

图1 习作评价量表编制流程

(二)习作评价量表的不同类型

1.指向单元习作过程的评价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主题是“真情的自然流露”,表3从选材立意、表达、描写三个维度,分三个等级对本次习作关键点做出了具体描述,让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和师评的多维评价监测自己的习作过程,并及时做出调整,将学生的“写”和“改”变成明晰、易于操作的流程。

表3 六下第三单元习作评价量表

2.指向学生的态度、参与程度的评价

表4从投入度和参与度两个维度对学生在习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进行监测,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样态,有效促进习作习惯的培养和习作能力的提升。

表4 六下第三单元习作态度评测表

“望远镜”“放大镜”“量表”三大策略着眼学段目标和教材编排的整体性、阶段性,内视写作教学的规律,以评价促生长,为小初写作教学有效衔接助力。

猜你喜欢

程序性心愿学段
心愿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我们的心愿
2017年的心愿清单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心愿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程序性细胞坏死及其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