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实践进路

2023-11-14陆永胜

群众 2023年19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江苏中华

黄 琲 陆永胜

党的二十大报告精辟阐述了“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时提出“四个新”的重大要求,其中“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部署在江苏的具体体现,也是江苏全面推进“两个结合”的行动指南。

近年来,江苏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持续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一方面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另一方面,广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文旅融合、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文艺创作、文化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是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和传播力的生动实践。

加强科学理论阐释让结合“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当前既要加大对这一思想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的科学阐释,又要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文明史的角度去认识这一理论成果的重要地位。深入剖析中国历史上各思想流派的基本观点、演进脉络、表现形式和历史影响,深刻、全面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给予中华传统文化以客观公允的评价,才能将其中的优秀因素充分地挖掘出来,进行科学凝练,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然的、内在的契合性,讲清楚中国人民接受并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深厚文化基础和心理基础,结合时代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融会贯通,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推动“第二个结合”,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

深挖本土传统资源让结合“亮起来”。传统的本质是精神文化,是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江苏在民俗文化上处于长江流域风俗文化圈的东部,北受黄河中下游淳朴如风影响,西承神奇瑰丽的楚俗熏陶,南与热烈诡谲的百越民风相濡以沫,显示出东西交融、南北兼容的鲜明特色,孕育了独特的吴文化、运河文化、长江文化等多样文化形态。深挖本土传统资源,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传承弘扬历史文化根脉,持续推进江苏大运河文化、长江文化、江南文化、楚汉文化等保护建设与品牌培育,提炼打造特色文化标识。深入推进江苏传统文化节日实施工程,弘扬江苏传统节日文化独有的鲜明地域特色,依托传统节日,举办传统文化惠民周等面向群众、贴合实际、喜闻乐见的各类主题活动。江苏人文荟萃,立德立功立言的历代名人遍布各领域。要善于挖掘出本土特色鲜明、符合时代要求、人民需要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大历史观视角进行历史考证,持续推进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大力推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贯通幼、小、中、大各学段的教育体系,试点开展江苏校本文化教材建设,探索组建由非遗传承人、文化名人和社科大家等组成的多元化的师资储备队伍,推进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依托省内智库平台、高等院校举办高层文化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扩大传统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强化价值观念塑造让结合“厚起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延续性和继承性,其中包含的大量经典道德文化有助于厚植道德情操,浓厚良好社会道德氛围,是我国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美好社会的理想,继承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创造形成了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第二个结合”的实践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文化土壤的具体实践,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呈现。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继续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的时代课题,江苏可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指导下,进一步结合省内公民道德建设实际,充分发掘文化经典、历史遗存、文物古迹承载的丰厚道德资源,让中华文化基因厚植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全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养成教育,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增进认知认同、树立鲜明导向、强化示范带动,引导人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明德修身、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融入日常生活,成为日用而不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繁荣发展文化产业让结合“强起来”。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形态,面临如何有效开发及利用的问题。文化产业作为具有价值导向的生产、消费的文化业态,为实现“第二个结合”提供了有效路径。江苏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深刻认识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重大意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回应时代挑战,有效配置并合理开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化产业发展。当前,数字化把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发展引向了新的阶段,要顺应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深化文化领域科技创新。既要运用数字技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更要寻找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的契合点,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深度挖掘,促进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和开发。通过文化引领、数智驱动,优化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拓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将江苏文化产业打造成传播民族文化的经济引擎,实现文化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呈现具有江苏文化特色的经济形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业态。以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文化强省建设,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完善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促进文化生产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供给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创作更多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江苏中华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