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谒圣
2023-11-13陆令寿
陆令寿
天空下着蒙蒙细雨,春夏之中的杜甫草堂一片翠绿。
这是一座300 亩的院子,古意浓郁,诗情绵延。我们在春天的边缘徜徉,有风有雨。风不大,微微的;雨丝丝的,绵绵的。空气湿漉漉的,能拧出水来。风雨中有一个朝代飘然而至,那就是唐朝。有一个诗人坐在浣花溪畔,深深的忧伤,弥漫在布衣的周围。
幽暗的竹林里是浣花女窈窕的身影。这种竹子很高,游人必须仰着头才能看到它的顶端。1200 多年前有一位布衣老人,他的名字叫杜甫,后人喜欢叫他老杜,就像邻居家的老李老王,再亲切不过。在大雅堂里我见到了他。他带着象征唐代九品以上的贤冠,面容清瘦,下巴下面长著一撮山羊胡须,微微地翘着。手握书卷,侧身而坐,一身官服套在干瘦干瘦的躯体上,显然有些肥大。
漫步在面水的长廊,雨淅淅沥沥地下着。隔着薄薄的雾,竖起耳朵你能听到一个久远的声音,那是一位垂暮老人的叹息声和咳嗽声。这声音从密仄的竹林里传来,十分幽远。抬眼望去,猛然惊觉,这位发出声音的老者不是别人,而是一代诗圣杜甫。他已经消失在尘烟里1200 多年了。但他留给我们的是秋风中的茅屋、草堂,还有用软笔书写的诗文。因为有了这些不朽的诗文,我们读到了一个叫盛唐的时代,里边有帝王将相的豪门阔绰,有黎民百姓的惆怅忧伤,有男耕女织的人间烟火。于是,院里的楼台亭阁和花草树木,便有了盎然的生机。
青石铺就的路边,有一块褐色的花岗岩,上边刻着著名学者冯至的一段话: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那些仰望星空的老杜迷们,如果不来拜谒成都的杜甫草堂,恐怕终生都是个遗憾。
今天的草堂并不是凭空想象。让我们读一读老杜的诗:“万里桥南宅,百花潭北庄。”这就明确无误地告诉后人草堂的位置。1200 多年之前,这座院子只是荒郊野岭上的几间茅屋,后来毁于兵燹,又经过了历代后人的修缮,才有了今天的小桥流水,楼台亭阁,柴门曲径。杜甫见证过盛唐的繁荣,也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安史之乱。
瞻仰杜甫草堂,最让我铭记于心的是三尊老杜的铜质塑像。
一尊位于“大雅堂”前庭的正中,老杜身着唐代官服,头戴长翅官帽,侧身坐在一块深色的花岗岩上。老杜最初的理想是奉儒守官,博取功名富贵,乃至封妻荫子。他的大半生几乎都在为仕途而奔波。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旅居长安十年,“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经常给达官贵人投诗献文,梦想有一天能碰上慧眼识才的伯乐,得到赏识和重用,可是终未如愿。直到天宝十四载,老杜才被任命为河西尉。这个官职不仅位卑衔贱,而且时常要欺压底层的百姓,因而老杜愤然拒绝。直到朝廷改换门庭,有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他才被任命为左拾遗。因为这个官职是个谏官,秉性耿直的老杜又因直言遭贬,从此他与仕途无缘。眼前的这尊雕塑,老杜面部表情凝重,眉头紧锁,眼皮下垂,壮志未酬身先衰,看着让人生出无限敬意的同时,也深深地同情和怜悯。
另一尊雕塑安放在“史诗堂”的中央。老杜身着布衣,骨瘦如柴,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他一生命运的坎坷都写在脸上。在雕塑的两旁有一副对联,出自在四川出生的革命家朱德之手: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是对老杜人生的一个总结,也是后人对这位大师级人物在中国文学史上高峰的一个仰望。
还有一尊铜像立于大廨正中。大廨没有墙,前后很通透。眼前的老杜瘦得离奇,前胸贴着后背,感觉都要被风吹倒的样子。他双腿跪在船头,双手抚在膝盖上,膝上有一卷打开的诗文。头发稀疏,目光冷峻,酷似寒星冷月。伫立铜像前,人们自然而然想起他《春望》中的诗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穿堂而过的风,带着丝丝寒意,刮在老杜的脸上,刀割般的疼痛,也让后人看到一个立于天地间真实的杜甫。
杜甫的一生可以用悲苦两个字来形容。他深爱他的国家和人民,总想在有生之年为他们做一点事。但他宁折不弯的文人性格,注定给他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意,让他的晚年更加凄苦。最后在落魄中以小船为生,“风疾舟中伏枕书怀”,终了在洞庭湖的凄风苦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