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任务群”的创建与实施
2023-11-13王金发
文|王金发
2022 年版课标提出一个新概念——学习任务群。这是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的创新,也为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理念、新路径。对比2011 年版课标可以发现,过去的写话教学、习作教学、写作教学已经以新的形式融入六大学习任务群。新的教学内容编排方式有利于围绕核心素养形成能力培养的序列,但是从写作内容看,没有形成自身体系。笔者提出的“写作任务群”是对此作出的积极应答,力求为小学写作教学变革探索新路径。本文通过对“写作任务群”内涵与价值、构建与实施的阐释,以期为落实学科育人找到新方法。
一、“写作任务群”的内涵与特征
“写作任务群”指的是在2022 年版课标理念下建构的写作任务集合体,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写作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写作素养发展。“写作任务群”既是写作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更是写作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呈现过程,主要表现为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整体设计写作教学,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途径。具体有以下三个特征:
1.进阶式目标,有利于评价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群中没有独立的写作任务,也没有独立的写作目标,而是在总目标之下分学段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个方面进行分块阐述。写作既是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又是连接多种任务的知识链条,有助于多种学习活动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在语文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有必要根据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建构“写作任务群”进阶式写作目标。
先看学习任务群中部分关于写作内容的要求。“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要求学生梳理语言材料,尝试运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侧重于学习应用文写作,进行交流表达,选择合适的媒介进行交流沟通;“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要求“学习日常观察和记录”“尝试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与同学交流”……
进阶式写作目标指的是在梳理六个学习任务群写作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建立要求不断提高的目标体系。比如:在构建观察日记写作目标体系的时候可以设计如下目标:(1)学会观察图画,会看题写话;(2)学会观察植物,会记录植物生长变化;(3)学会观察动物,会记录动物表现;(4)学会观察宇宙星辰变化,会撰写观察报告;(5)学会观察人物,会描写人物言行及内心感受。建立目标序列,不但有利于开展写作,而且有利于对写作任务达成情况进行评价。
以往教材的一篇作文往往只呈现一个知识点,而且知识点是孤立的,甚至写作主题与单元语文要素毫无关系。“写作任务群”目标体系的建立形成了立体化、螺旋式上升的目标通道,指引学生在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复杂学习任务中锻炼能力,形成素养。
2.系列化内容,有利于实施任务教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单元把相近的学习内容组合在一起,一个内容单位组合成一个单元,每个单元安排一次写作教学。学习任务群由若干同类的学习单元组成,把学习任务作为载体,包含目标、内容、情境、学习、评价等课程因素。学习任务群理念下构建的“写作任务群”以写作任务整合写作情境、写作内容、写作方法、写作资源、写作评价等元素,重构了教学单元。
重构写作教学单元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优化了单元结构。以前是以内容为主线安排单元学习,基本是单个知识点、单篇文本、单篇写作的线性安排,看起来有序,其实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零散,有的单元知识点与写作之间毫无联系。“写作任务群”以写作主题为主线,以写作任务为载体,统整单元作文与其他知识点,整体感强。“写作任务群”的每一个任务都在单元整体设计中重新定位,成为语文活动的重要环节,实现了部分和整体之间的互动。
需要注意的是,“写作任务群”在形式上并不需要与积累、阅读、跨学科学习剥离开来,而是在教学设计时彼此穿插,在时空跨度上可长可短,在内容安排上可多可少,它让不同课型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3.主题式学习,有利于培养语文能力
“写作任务群”在改变目标设计与内容架构的同时亦改变了课堂结构,改变了学习时空,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学生在任务群写作活动中提高了语文素养。
“写作任务群”不以单篇作文为单位设计教学,而是以写作主题为中心以任务群为单位设计教学,将任务群分解成多个任务安排课时。改单篇写作为递进的或平行连贯的写作实践活动,写作时间跨度较长,任务复杂程度高。这种改变使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与书本,加强了学生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大自然、劳动基地、各种场馆、大学图书馆等场域都是写作教学的课堂,这样可以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在情境中运用语言文字。“写作任务群”在课堂与社会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把学生的语文学习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拓展了语文课堂的样态。
“写作任务群”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写作任务群”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设计切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任务群,课堂上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沟通,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法、资源、技术等多方面支持。学生根据写作任务自主设计写作活动,开展多种写作实践,如讨论、写作、交流等,并进行自我评价与同学互评,实现真正的做中学、学中思。
“写作任务群” 的构建与实施有效地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学习静态知识为学习动态生成的知识,实现为需要而写作的目的。
二、“写作任务群”的创建
2022 年版课标已经颁布实施,但是与之相配套的语文教材尚未面世,因此需要基于学习任务群理念与现有的统编本教材建构“写作任务群”。综合二者特点与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可建构多个“写作任务群”,以满足学生多样写作能力发展的需要,并培养长久的写作兴趣。
1.“写作任务群”的三种样态
基于2022 年版课标阐述的六大学习任务群的架构与特点,大致可以建构 “实用性写作任务群”“创意写作任务群”“思辨性写作任务群” 这三种通用样态的“写作任务群”。同时,根据学情与现有统编教材的特点,还可以建构多种个性化的“写作任务群”。
(1)实用性写作任务群。
“实用性写作任务群” 是指实用性写作任务的集合。实用性写作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而进行的写作,包含应用文写作、观察日记写作和课堂笔记写作等。
应用文写作:旨在让学生在写作任务驱使下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书信等应用文。写作目的是为了交流,学以致用。应用文写作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可逐个分散完成。
观察日记写作:旨在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坚持不懈的写作态度。坚持写日记不但可以自由表达内心感受,而且养成天天坚持的习惯可终身受益,同时它还是很好的与他人交流的方式。
课堂笔记写作:旨在帮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虽然教材中没有写课堂笔记的专项训练,但是实际教学中一线教师时常会要求学生做批注、记笔记。这也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2)创意写作任务群。
“创意写作任务群” 是指创意写作任务的集合。创意写作任务是指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在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的同时,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用多种方式创作文学作品,包含儿童诗写作、叙事文写作、想象作文写作等。
儿童诗写作:旨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方式。诗歌是想象的翅膀,不拘形式的儿童诗创作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想象力。
叙事文写作:旨在鼓励学生用多种表达方式叙述身边发生的事、见到的人。学生所见之事大同小异,但是表达方法可以各不相同,感受也各具特点。叙事文写作是小学生写作的重点。
想象作文写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丰富表达内容。童话续写、科技创作、未来生活等内容都是想象作文写作的源泉。
(3)思辨性写作任务群。
“思辨性写作任务群” 是指思辨性写作的集合。思辨性写作指利用材料进行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的写作,是培养理性思维的写作活动,包含读后感写作、话题作文写作、看图作文写作等。
读后感写作:旨在对文学作品作出评论,发表观点。对小学生来说,写读后感是写作难点。通过任务群开展一系列的针对性练习,有助于学生掌握方法,有感而发。
话题作文写作:旨在围绕话题展开论述,明辨是非。话题作文指的是围绕一个话题写作,很多半命题作文就有这个特点。话题作文写作适合在第三学段开展。
看图作文写作:旨在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在读图中正确领会他人意图。看图作文既有低年级的看图写话,也包含高年级的漫画写作,比如根据丰子恺的某一幅漫画写作。
小学阶段的写作并没有严格分类,比如叙事文可以是诗歌、想象作文,看图作文可以围绕一个话题写。构建“写作任务群”时进行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梳理教学思路,教师不应固化标准,僵化分类,应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设计。
2.“写作任务群”的创建方法
纵观统编本语文教材不难发现,有的写作任务分几个阶段完成,如写人的作文在不同年级多次出现;有的写作任务一次就可以完成,如二年级上册的写话“学写留言条”。因而,立足教材的编排特点,“写作任务群”的创建策略主要有以下四点。
(1)单篇写作扩展“群”。
“写作任务群” 不是简单的写作内容的组合,是融合语文课程诸要素实施语言实践活动的载体。一个“写作任务群”可以是几个写作任务的集合体,也可以是一个写作任务的活动链。比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主题是“那一刻,我长大了”,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上走进名家名篇描绘的童年岁月,学习写作方法。然后分组讨论收集资料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同类文学作品,在课文启发下回忆各自成长过程中的事例与场景,开展“我和作家比童年”交流活动,明确可写的典型事例。写作过程中可适时与组内同学交流,结课时展示作品,课后同学互评,对参与者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一篇作文的教学成了连贯的任务链教学。
每一次写作从准备到动笔写,从展示到评价包含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几次活动组成一个“群”。其中写作准备与评价交流较过去的教学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这是创设写作情境的重要环节,可以唤起学生的写作动机与写作热情。
(2)读写结合连成“群”。
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读写结合正好可以处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系,符合语文教学规律。教师和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的教与学过程中要清楚地意识到阅读和写作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统一体。阅读时要寻找可供写作借鉴的内容与形式,写作时要吸收阅读中学到的关于文章内容和方法的知识。
构建读写结合任务群可以更好地实现阅读与写作相互促进的目的。针对现有统编本教材,最好是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构建一个读写结合任务群,这样指向性明确,结构清楚。基于写作教学,每篇课文可以设计一个学习任务,如从品读词句中学习遣词造句的方法,从捕捉文章主题中学习作文的立意,从分段、概括小标题中学习编写作文提纲;也可以将任务分散开去,比如通过仿写小片段积累素材与方法,最终“小作文”变成“大作文”。
笔者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将写作任务分散到了单元内各篇文章中,学完《观潮》 仿写自己看到的钱塘江大潮景象,学完《走月亮》仿写中秋月圆,学完《繁星》仿写星空。每一次习作从内容上看形成并列推进的气势,从方法上看在不断巩固,从学生心理上看可以克服畏难情绪。
(3)主题写作建长“群”。
一个“写作任务群”可以对应现有教材一个单元的内容,也可以对应多个单元的内容,两者都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与统整。整合的时候可以就教材中某一单元的习作主题展开,也可以围绕写作素养根据教材内容另设主题,还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发展特点另设写作主题。此类任务群有一个共同点:一个任务群需要完成几篇习作,组合成一篇或者一组“长作文”。“长作文”的“长”主要体现在内容长和写作时间跨度长。
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四、五、六、七单元的习作主题分别是“那一刻,我长大了”“他____ 了”“形形色色的人”“神奇的探险之旅”“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篇作文三篇写人,一篇记事,一篇写物,从形式上看完全是可以整合的,从内容看,可以围绕提高描写人物的能力目标进行统整。笔者将五个单元的习作整合成一个写作任务群———“学林的秘密”,指导学生围绕与学林小学有关的人或事展开创意表达,完成一篇具有科幻色彩的“长作文”。这样的设计,增强了写作的趣味,减少了被动学习的负面情绪,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写作,有的还写出了一万多字的“长作文”,实现了预期目标。
(4)学科联动整合“群”。
跨学科写作任务群的构建与实施相对复杂,需要语文教师联合其他学科教师协同完成。首先,语文教师要有参与“写作任务群”教学的思想准备,要适应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做好三方面准备:一是有“任务”意识,善于将写作内容变成写作任务;二是增强“联系”意识,用任务群的整体目标统摄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三是提高“统筹”能力,恰当处理不同任务群之间的关系,使其互相渗透、互相支撑,共同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其次,语文教师要掌握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方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展开“写作任务群”设计:一是根据本学科需要设计写作任务群,邀请其他学科教师参与,比如请科学教师一起设计观察日记写作任务;二是根据素养发展的目标设计主题写作任务群,比如在“学林圈” 主题学习活动中组织学生写活动计划和研究报告;三是学科教学的延伸,比如请美术教师指导学生为作文配画,请体育教师指导学生制作“运动达标天天记”记载卡。
三、“写作任务群”的实施
1.创设任务情境,激发写作热情
当下,在写作命题、写作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做法已经得到专家和一线教师的重视,并逐渐形成共识。开展“写作任务群”教学时应该把任务情境作为核心要素,围绕写作目的创设多种学生写作的语言情境。创设写作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打开写作思路,有利于写出真情实感。写作情境要符合情理上的真实,能够勾连生活记忆即可,并非真的需要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在完成写作任务过程中,在与情境的持续互动中,通过不断解决问题、发展思维,逐渐形成语文核心素养。
“写作任务群”情境创设可从确定主题、选择材料、读者意识、创设场景四个方面入手。(1)确定主题:写作主题要明确,表述要明白,主题指向学生都有过的类似体验或者都有所闻的事物,使每个学生都有勾连真实生活世界的机会。(2)选择材料:明示选择材料的方向、范围,限定选材的范围不会限制写作广度,反倒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并较快作出选择。小学生生活经历相对有限,完全自由的命题反倒会让他们无所适从。(3)读者意识:从写作角度看,作者大多会有读者意识,就是写作中的对象意识。帮助小学生树立读者意识,写作时就会有倾诉或交流的对象,有利于针对性表达。(4)创设场景:每一个“写作任务群”都需要经历一段比较长的过程才能完成,因此创设社会生活场景,指导学生在具体生活场域中开展写作实践不但是可行的,而且可以达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写作境界。
2.设计写作活动,形成写作系列
“写作任务群” 的目标实现主要是由写作情境的创设与写作实践活动的有机组合共同促成的,而针对学习目标设计具有层级性的写作活动是“写作任务群”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
与写作紧密相关的实践活动主要有三种,分别是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它们是落实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载体,也是落实写作活动的载体。“写作任务群”语言实践活动应该构建以表达与交流为核心,以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为辅的读写一体化综合性学习方式,按照三个层级有序推进。有机组合的语言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发挥学生在写作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在初始阶段,组织“接受性”写作活动,引导学生整理、筛选、组织和记录相关信息,聚焦重要信息等。在发展阶段,组织“转换性”写作活动,引导学生加工信息、整合信息、交流信息、创造新知等。在创意阶段,组织“输出性”写作活动,引导学生将形成的观点转化为恰当的创意成果。三个写作阶段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学习顺序层层推进,构成了有效的“写作任务群”。
3.整合学习资源,获得写作支架
2022 年版课标提出 “依托学习任务群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统编本教材读写单元的“阅读链接”、综合性学习的“阅读材料”等栏目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如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一文后的阅读链接《除夕》片段,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文后的7 篇阅读材料。教学时应该结合任务需要和学生情况选择必要的资源进行整合设计。在设计“写作任务群”教学时,应在梳理教材资源的基础上再创造性地收集、使用课外资源,这些资源本身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支架。要鼓励高年级学生借助网络,搜集相关资料以支持写作,在这一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对不同信息的辨别能力。通过网络对媒体文本展开阅读与评论,组织表达交流活动,从而实现读写结合的迁移运用。
这些资源既是对写作内容的充实,又是学习的支架。学习支架是教师给学生的各种指导与支持,它还包括学习的情境、方法、步骤、问题、图表、知识、范例、建议、活动和学习策略等内容。
“写作任务群”要以情境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以支架为支撑,以资源为依托,重视写作思维过程和阶段性成果产出。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具有任务写作意识,要善于发现并诊断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除了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外,即时搭建思维支架,确保写作活动的进行。思维本无形。教学时可通过画思维导图等让思维可视化。教师在搭建写作支架的过程中,既要关注程序,根据环节、步骤、方法等内容进行预设,更应从学生的问题切入,通过集体讨论解决问题,并举一反三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
4.制订评价机制,促发写作内驱
学生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是调整、完善甚至重构自身言语经验的内隐过程。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自我感知、思维过程和方法习惯,教师要运用系统的、完整的评价机制考查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过程,外显学生的思维状态和学习轨迹,完整记录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和表现,同时,与形成性成果共同作为学习结果的测评依据。
过程性评价可以使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绘制表格时,要保证完整性和对应性。量表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制作量表的过程也是加深任务认识的过程,可以提高任务驱动的自生动力。评价量表可包含写作准备工作、小组合作表现、任务完成质量、写作与交流态度等内容。如表1 所示是一学生为完成“学林的秘密”写作任务设计的写作评价量表。
表1
该量表还在“备注”中列出了学生的评价标准和教师给作文打等级的评价标准。设计评价量表是对自己的学习适当的约束,也是保证学习任务得以完成的“托底”行为。
“写作任务群”是建构新的语文教学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突破口的途径之一,它为语文课程与写作教学打开了思路。通过创设真实的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组织多元化的写作活动,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逐步提高;通过建构系统、完整的评价机制,形成写作活动的闭环。构建“写作任务群”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