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盲肠球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混合感染治疗

2023-11-13宁国江苏省邳州市车辐山镇畜牧兽医站

中国畜牧业 2023年19期
关键词:盲肠球虫病球虫

文│宁国 (江苏省邳州市车辐山镇畜牧兽医站)

一、流行特点

鸡是鸡球虫的惟一天然宿主,且无中间宿主存在,15~45日龄的鸡更易感染球虫病,鸡盲肠球虫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与环境气候有一定关系,球虫卵囊喜欢温湿度较高的环境,在高温高湿的环境里容易进行孢子化生殖。因此,若该地区降雨较多且环境温度较高,更容易暴发鸡盲肠球虫病。因此,南方多发于3~11月,北方多发于7~9月,但并无明显季节性,主要传染源为发病和带虫鸡,通过将感染性虫体排出体外进而使鸡群患病。鸡是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自然宿主,任何品种和年龄的鸡一年四季均可感染该病毒,主要传染源为患病和带毒鸡只以及被污染的环境,该病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播,产蛋鸡可通过种蛋进行垂直传播。

二、病例探讨

2021年6月下旬,江苏省邳州市某规模化蛋鸡养殖场内暴发疫病,该养殖场蛋鸡存栏量达1万羽,且该镇蛋鸡养殖产业规模较大,蛋鸡存栏量达30余万羽,饲养1万只蛋鸡以上的养殖户有6户,为防止疫病进一步扩散,威胁整个乡镇的养殖安全,当地兽医站安排兽医到现场对该蛋鸡养殖场的发病情况进行询问。该养殖户饲喂的蛋鸡突然发病,出现采食量下降、精神沉郁、羽毛蓬松杂乱、咳嗽、呼吸困难、排血便,个别病鸡出现伸颈甩头的现象,每天都有病鸡死亡,且病死鸡皮肤苍白。养殖户将此症状按照细菌性疾病进行治疗,先后使用了青霉素、庆大霉素等广谱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并未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部分患病鸡只临床症状加重。经过询问和观察养殖场状况后发现该养殖场因养殖数量较多,养殖人员未能及时清理鸡群粪便,导致粪便污染了较多养殖设备,且并未严格消毒,随后兽医对病死鸡只进行解剖,在其盲肠内发现了寄生虫虫卵,结合该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进一步实验室病毒和细菌感染筛选诊断,最终确诊为鸡盲肠球虫病和传染性支气管炎混合感染。

三、临床特征

患病鸡只精神沉郁,羽毛杂乱,采食量逐渐下降或废绝,机体消瘦,饮水逐渐增多,头部低垂,弓腰闭目,拥挤嗜睡,嗉囊内充满大量液体,咳嗽,伸颈呼吸,呼吸声呈摩擦音,可视黏膜苍白。产蛋量显著下降,且鸡蛋出现畸形、软壳或蛋黄和蛋白分离等情况,患病初期排出粥样粪便,呈黄白色,粪便中掺杂未消化的饲料,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排出的粪便颜色逐渐加深,最后呈深红色,且粪便中掺杂血液或坏死组织碎块,泄殖腔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病情严重的鸡只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脱落,粪便污染严重,鼻窦显著肿胀,内含大量黏浊鼻液,轻轻按压便可流出,同时嘴角流出白色泡沫,食道发生胀大,严重者全身衰竭而死,病程一般持续2~3天。

四、病理变化

解剖病死鸡,肉眼可见其肌肉呈苍白色,鼻腔内有黏液,支气管黏膜表面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现象,肺发生充血,且有大量白色结节,两侧盲肠显著肿大,其黏膜增厚并分布大小不一的坏死灶,盲肠内部存在大量的出血点,糜烂黏膜脱落并附着白色黏液,肠内粪便呈淡褐色水样状,直肠黏膜上分布着大量的白色结节,回肠内含大量腥臭味脓血状黏液。其他组织脏器没有表现出特征性的病理变化。

五、科学治疗

鸡盲肠球虫病的治疗容易产生耐药性,且与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生了混合感染,作为寄生虫病与病毒性疾病混合感染病例,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在药物驱虫的同时进行抗病毒治疗。由于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球虫逐渐对多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因此应间隔3个月或者半年更换一次抗球虫类药物,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种药物,且不宜使用同类药物,多种药物交替使用,避免出现交叉耐药的现象,保证用药周期符合标准。磺胺类药物可显著治疗鸡盲肠球虫病,但治疗产蛋鸡盲肠球虫病时,严禁使用磺胺类药物,否则会严重影响其产蛋性能。目前针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并无特效的治疗措施,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按照保肝护肾、排毒利尿等原则进行对症治疗。

1.西医治疗。将患病鸡群进行隔离饲养,然后进一步对症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扩散和传播。临床上抗生素类药物对治疗鸡盲肠球虫病有良好的效果,可以选择氨丙啉和球虫灵进行拌料饲喂,添加剂量为每千克饲料添加100~250毫克和80毫克,连续拌料饲喂7天。抗病毒治疗可交替使用盐酸林可霉素可溶性粉、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恩诺沙星可溶性粉,添加剂量分别为每吨水1千克、1.25千克、0.1千克,连续饮用4天后停止用药3天,再进行用药3天,可达到强化治疗的目的。患病鸡只机体贫血,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滞,因此,在对患病鸡进行临床治疗的同时,还可以在饮用水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K、维生素A和维生素B。

2.中医治疗。除抗生素治疗外,也可以选择中医方法治疗,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鸡盲肠球虫病时可选择青蒿、白茅根、常山、苦参、地榆炭、柴胡加入蒸馏水蒸煮3次,浓缩至2800毫升,然后将浓缩液配成25%浓度,取稀释液4000毫升与15千克饲料进行混合饲喂,也可同时取白芍、青蒿、黄柏、常山、茵陈等研磨为225毫克粉末混合于15千克饲料中,或者将上述药物配比进行等比例缩小,连续服用7天。同时选择其余中药进行抗病毒治疗,取车前草、金钱草、黄芪、滑石、板蓝根各50克,麻黄、木通、瞿麦、乌药、制大黄、栀子、杏仁、连翘、萹蓄各30克,甘草梢、金银花各15克进行煎服,每天2次,连续服用5天,若患病鸡只传染性支气管炎症状较为严重,可使用蒲公英、鱼腥草、黄芩、板蓝根各250克,穿心莲200克,大青叶、地榆、薄荷各100克,甘草、金银花各50克进行煎服,每天1次,连续服用5天。若与西药配合治疗应在专业指导下联合用药,防止发生不良反应,发挥药物最大的治疗效用。

六、预防措施

1.优化鸡舍环境。鸡盲肠球虫病主要通过患病鸡只或者带虫感染鸡只的粪便或分泌物污染其饲养环境,继而造成广泛传播。因此,应在日常饲养过程中保持鸡舍卫生清洁和通风干燥,及时清理鸡舍粪便,并进行集中处理,制定消毒制度,定期对鸡舍环境和生产用具进行全面消毒,可使用含碘消毒液、5%氢氧化钠溶液或1%福尔马林溶液进行交替消毒,并采用喷雾式方式进行消毒,均匀喷雾,消毒器喷头应高于鸡群至少50厘米,且方向朝向房舍顶部,同时对进出养殖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彻底消毒,尽量不将多种发育阶段的鸡只进行混养,适宜的生长环境可有效降低仔鸡盲肠球虫病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因此更需确保鸡舍环境不利于疫病产生。

2.加强饲养管理。加强对鸡的饲养管理可有效预防两种疾病的发生。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加强圈舍通风换气,勤换垫料,根据季节变化做好鸡舍防寒保暖工作。其次,给鸡群饲喂优质的全价饲料,科学配比饲料,提高饲料中的蛋白质比例,不可频繁更换饲料种类,严禁饲喂发霉变质饲料。同时降低饲养密度,避免鸡群过于拥挤而产生应激反应,及时调整饲养密度,可对鸡群进行定期检测,及时淘汰隐性患病鸡只。根据养殖场的情况制定科学的驱虫计划,在流行高发期可适当增加驱虫频率。同时,应注意饮水卫生,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可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且应采取全进全出的养殖方式。

3.加强疫苗接种。根据各养殖场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按照计划进行疫苗接种,可采用球虫弱毒疫苗进行免疫,在免疫过程中需要确保每只鸡都被接种疫苗。由于支气管炎病毒经常出现变异株和血清型,因此,应结合当地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现状、饲养条件及母源抗体水平等诸多因素,选择弱毒疫苗或灭活疫苗。为确保疫苗免疫接种的合理有效,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必须保证合适的疫苗接种时间、方式和剂量,同时定期监测疫苗免疫后鸡群的抗体水平,根据抗体水平考虑是否加强免疫,也避免出现免疫失败的问题,若免疫失败应立即补免。在球虫疫苗免疫接种前3天和后20天禁止使用抗球虫药物,接种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活疫苗时,应与新城疫等弱毒疫苗间隔10天以上,避免出现免疫干扰。

4.严格控制传染源。规模化养鸡场应加强检疫检验,对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球虫病的鸡及时进行隔离治疗。此外,规模化养鸡场应加强对鸡群的检测,排除发病隐患,防止隐性感染鸡群排出病毒和感染性虫卵而导致疾病快速传播。必要时淘汰无治疗价值的病鸡,并对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周围环境、饲养器具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病毒进一步扩散,严格控制疫病传播源头,最大限度地降低养殖场的经济损失。

七、结语

鸡盲肠球虫病和传染性支气管炎均严重威胁鸡只健康,蛋鸡养殖除表现与肉鸡相似的临床特征外,同时严重影响了其产蛋性能,给蛋鸡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因两种疾病混合感染,经常会忽视一种病,进而未能使疾病得到有效治疗,无法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同时可能会导致症状加重。因此,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进行有效预防,临床诊断过程中注重流行病学调查,尽量做到及时发现、准确诊断、及时防治,若两种疾病混合感染最好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给药,同时防止耐药性的产生,减少病鸡死亡率,提高产蛋量,促进养鸡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盲肠球虫病球虫
肉鸡球虫疾病药物防治效果的分析
鸡盲肠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3种消毒药对猪球虫的体外抑杀效果观察
鸡球虫病的诊治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措施
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断奶幼兔盲肠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毒害与巨型及毒害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间在免疫方面的相互影响
治疗肉鸡球虫的常见药物及有效投药方法
一起肉鸭球虫病的诊治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