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以译林版教材为例
2023-11-13秦云
秦 云
引言
英语学习期间,学生需要以良好的心态参与学习活动,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在完成知识探究后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然而,小学生英语学习经验欠缺,学习深度不足,学习能力不够,导致教师在教学期间面临诸多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教师需要认真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摆脱肤浅且枯燥的学习活动,在英语课堂上获取更多的愉悦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与挑战性,形成提升学习深度和广度的意识。在此背景下,展开实践研究活动,发现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助于克服教学难点,提升教学质量。
一、研究缘起
在反思教学经验、观摩其他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研读教育相关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小学英语教师面临以下挑战:
首先,学生语言技能的发展受限。当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重英语知识的传授,对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不足(李其云 2020)。实际上,如果不能让学生充分锻炼语言技能,那么学生就难以理解英语语篇的含义,也无法使用英语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其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较慢。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没有完全形成,平时都是跟从教师的指导和步骤进行学习(苏琴 2021)。现代教育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同时,语言学习期间,若机械记忆他人分享的知识,盲目按照他人要求参与学习活动,则学生的语言知识储备难以得到扩充,文化视野受到限制,并且容易养成盲从的习惯。
最后,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难以得到保持。随着年级的增高,英语难度的提高,学生的兴趣反而呈下降趋势,学习英语的态度不再像之前那么积极(王英杰、张妞妞 2021)。很多学生在初中、高中、大学甚至离开大学后仍然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素养,英语学习难度呈递增趋势,一旦失去了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无法得到激发,甚至会对其今后的英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为保障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他们的长远学习和发展提供帮助,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此背景下,展开实践研究活动,围绕“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相关课题展开研究。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概述
深度学习是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强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全身心地积极参与具备挑战性、实践性的学习活动,体验成功并获得发展。研究发现,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应对教学期间面临的挑战。首先,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活动更具实践性,教师不应低估小学生的接受水平,而要鼓励其在听、说、读、写等各项活动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仅可以促使其加深对所学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对其语言技能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其次,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活动更具探究性,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指导,鼓励学生探究新知识,从而发展其自主学习能力。最后,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可以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在深度学习理念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升技能,使其体验成功。当学生发现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取得成功后,可以强化对学科知识的兴趣,希望通过探究更多知识体验更多成功。
三、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在明确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后,教师要探索如何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课堂。下面结合实践经验,总结几点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希望可以推动相关研究的开展。
(一)聚焦单元主题,促进深度整合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会以碎片的形式学习新知——教师为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知识,将知识掰“碎”,小心翼翼地组织教学(谢玉珍 2021)。这种教学模式看似让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却出现了英语学习乐趣被削减、难以真正在复杂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的问题。因此,在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课堂期间,教师要化零为整,将单元不同板块的内容串联起来,提炼出单元主题,并围绕单元主题有机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感知单元内容的整体性,全面整合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教师可以在提炼出单元主题和单元目标的基础上,围绕单元主题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挖掘出围绕单元主题学习期间需要探索的知识,从而使其感知到单元不同内容之间的关联。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为例,本单元的主题为“于新学期开始讨论学校的学科”,学生需要从听、说、读、写四个角度掌握句型“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What lessons do we have?”并学习对应答语。在单元导入环节,教师借助图片创设主题情境,引入不同班级的timetable,并在其中标记不同学科的词汇及插图。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自然地接触与music、science、maths等学科相关的词汇。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展开讨论,请他们分析如何与本班同学讨论本班的timetable,巧妙地引导其初步产生探究兴趣,意识到自己在与本班同学讨论期间,询问当天需要学习哪些课程,讨论彼此喜欢的课程及喜欢该课程的原因。最后,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如下单元重点知识学习清单:
这样,在学习清单的辅助下,学生不仅明确了单元重点知识,而且在学习过程中感知到教材不同板块知识之间的关联,避免出现学习内容碎片化的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第一个板块(Story time)内容后及时回顾学习清单,部分学生提出该板块引入了学习清单中的大部分内容,但并未出现“What lessons do we have?”相关句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及时调整教学顺序,鼓励学生阅读第三个板块(Cartoon time)内容,从而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What lessons do we have this morning?”等句子,并发现在结合问题介绍课程期间,可以主动提出自己喜欢的课程并说明原因,如在介绍下午课程的过程中,可以提出“We have PE and Science.I like PE.It’s fun.”等。此外,受第一、三个板块的影响,学生自然地丰富了其他板块的阅读或练习内容,如针对第二个板块(Fun time),除模仿教材中“—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 —I like English and Art.”这一问答形式外,部分学生引入“What subjects do we have?”这一问题,并设计了相关答语。在上述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为本单元第五个板块(Rhyme time)和第六个板块(Checkout time)的深度学习活动奠定了基础。
通过围绕单元主题创设主题情境并整合教学内容,顺利使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建立了单元不同板块之间的联系,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参与听、说、读、写各项活动,在听、读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表达技巧,在说、写的过程中巩固所学内容,提升信息输出能力,从而在保障其语言知识学习效果的同时,促进其语言能力的提升。
(二)优化问题设计,促进深度思考
为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教师需要使他们理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内涵,使其能够在课堂学习期间深度思考(王丽丽2021)。鉴于小学生的英语语篇分析能力不强,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期间优化问题设计,让他们在问题的辅助下展开思考,逐步学会学思结合的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在问题设计环节,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重点,从多个角度设计问题,并确保各个问题组成层层递进的问题链,有条不紊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其深度思考的习惯,促使其在信息筛选、加工与处理的过程中实现深度学习。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3 Asking the way Story time板块教学为例,教师设计了由以下问题组成的问题链:
Q1: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Q2:Are there any sentences in the passage about asking the way?
Q3:How to tell others the routine to somewhere?
Q4:Will you help a foreigner in English like the policeman?
在上述问题中,Q1旨在让学生根据图片展开预测。结合第一部分图片,学生可能会提出两人在讨论与地点相关的话题,但无法准确判断杨玲(Yang Ling)和苏海(Su Hai)的讨论话题。在第二部分图片的辅助下,根据警察的手势,学生可以判断出杨玲应该是在向交警问路。同时,两部分图片中均出现了“月亮街(MOOON STREET)”指示牌和“书店(BOOKSHOP)”,从而得出合理的猜想:“苏海向杨玲介绍到达某地的路线,而杨玲未能按照苏海的提示到达指定位置,因而向警察求助。”在此期间,学生不仅可以在深度推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还可以感知本课教学内容与单元内容之间的关联,为深度学习语言知识作准备。Q2和Q3旨在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挖掘单元重要句型和短语,如“How do I get to the...?”“get on/off the metro at...”“Go along this street.”等,使其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展开深度思考,分析单元重点语法与句型知识。Q4可以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相关联的意识,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化意识,使其形成乐于助人的品质,还可以使其在问题的驱动下展开联想,思考如何为他人提供帮助,从而挖掘出为准确指路而必备的语言知识,强化其深度学习并积累课内外词句的意识,以及尝试使用英语翻译当地常见的建筑、公交站等,确保自己在真实情境中使用准确的语言完成指路的目标。
上述四个问题从读前、读中、读后展开提问,形成互相关联的问题链,让学生从文本预测、语言梳理、知识运用三个角度进行深度思考,养成良好的语篇分析习惯。长此以往,学生在自主学习课外内容的过程中,也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深度思考,提升自主学习的效果,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优化学习活动,促进深度实践
为保持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师需要让他们参与深度实践活动,从而使其在实践中内化所学知识,发展语言技能,获得更多英语学习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因此,组织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期间,教师需要优化学习活动,让学生顺利参与深度实践活动。为提升活动效果,教师可以在活动期间设定多个环节,先让学生明确“做什么”,再指导他们“怎么做”,并关注其“实践过程”,最后给予其展示实践成果的空间,使其能够享受深度实践的过程。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为例,教师在完成 Story time板块教学内容后,组织短剧表演活动。活动流程如下:
Step 1:引入活动。
教师将学生划分为多个表演小组,指出各小组需要通过表演演绎课本内容。
Step 2:活动指导。
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鼓励各小组进行分工,分别负责诵读旁白、扮演国王、扮演少年等。在此基础上,鉴于大多数学生曾听过The Emperor’s New Clothes这一故事,教师还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对故事的印象,设计更多旁白、台词、道具等细节内容。学生在完善表演语言期间,要尽可能多地引入一般过去时相关知识。例如,课文第一部分只通过“Long long ago,there was a king.He liked new clothes.”介绍国王的背景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范例,将“The king spent all his money in dress.”“He had lots of clothes.”等句子填补于旁白中,使国王的角色更加丰满。
Step 3:过程监督。
为提升学生的实践效益,教师对其实践过程进行监督,要求各组上交组员任务分工卡,并与他们共同讨论剧本,为各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例如,个别学生引入较多的对话,认为难以在对话过程中引入一般过去时这一语法知识。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分析该组剧本后,提出学生可以在对话中讲述过去发生的事件,如两个骗子可以提出“We made many beautiful clothes.”以证明自己“技艺高超”。同时,其他小组在完成旁白补充后提出“旁白内容过多”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鼓励该组多名组员分担旁白朗诵任务。这样,教师在过程监督期间,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表演设计过程,通过本次活动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并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Step 4:成果展示。
在学生利用三天时间完成准备与排练活动后,教师设计了成果展示课,要求各组学生在班级内表演,并在观看其他小组学生表演后提出建议,如旁白可以适当放缓语调、部分学生混淆了一般现在时与一般过去时等。
在上述活动中,很多学生感受到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乐趣,并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到一般现在时与一般过去时的区别,强化了语言运用能力,提升了语言运用信心。除表演类活动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引入辩论类、总结类、书面表达类等学习活动,保持学生对英语实践活动的新鲜感。同时,组织不同类型活动期间,教师均需要按照“帮助学生明白‘做什么’→帮助学生明白‘怎么做’→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指导→为学生提供实践成果展示平台”的模式为其逐步搭建参与学习活动的“支架”,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允许其利用课内外时间作好学习准备,使其能够深度参与每一项实践活动,在课堂上展示让自己满意的学习成果。
结语
小学英语教师要找出课堂教学的难点,意识到深度学习理念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积极影响,并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要基于单元主题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促使他们深度思考,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从而在深度学习理念指导下,让其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调动其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扩充其语言知识储备,发展其语言技能和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