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际化表达讲好中国故事
——以纪录片《童话世界九寨沟》为例
2023-11-13张盛惠
张盛惠 凌 珂
(作者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台)
自1985 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中国将自己的世界自然遗产事业做大做强,目前已拥有14 项世界自然遗产,为传承中华文化,守护全人类文化瑰宝作出了重要贡献[1]。2021 年7 月22 日和7 月26 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和四川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分别在黄金时间播出了四川广播电视台摄制的《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系列纪录片之《童话世界九寨沟》。《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这一系列旨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所作的贡献。其中纪录片《童话世界九寨沟》聚焦四川的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将申遗历程、保护传承、震后恢复等故事娓娓道来。纪录片播出后全网触达用户超4 500 万次,各平台点击量近1 600 万次,播放数据高居前列,在国内外观众中获得良好口碑。《童话世界九寨沟》兼顾全球视野与本土精神,以平等、客观的话语方式交流和探讨中国为全球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所作的贡献,是一个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加强国际传播亲和力和实效性,推进中国故事全球化表达的鲜活案例[2]。
1 中国魅力,普遍价值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遗产名录》中,世界自然遗产在中国共有14 处,而四川独占3 处,位居榜首。1992 年,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从美学、科学、保护等角度都具有普遍价值的自然景观。纪录片《童话世界九寨沟》正是从九寨沟这一独特魅力及这种魅力的美学价值又得到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认可的角度切入,来讲述它的故事。
当时参加九寨沟世界遗产申报的英文翻译唐亚在片中说道:“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自然遗产当中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突出的普遍价值,所谓普遍价值,就是说像九寨沟这样的美,它不会由于不同的人群或者不同的民族而异,任何人到这个地方都会觉得这个地方非常美”。九寨沟符合全人类共同的审美标准,这一世界遗产在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纪录片只要将这种美真实、充分地表现出来,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就能超越言语的束缚,打破文化传播的壁垒,直击观众心灵[2]。
“穿过苍莽林海、巍峨雪山,两处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与黄龙深藏其间,如仙境般散发着原始而灵动的迷人光彩。时光在这里吟唱出最浪漫的诗句。九寨沟梦幻般的高山湖泊群和瀑布群,让世人为之倾倒。发自内心地称其为‘童话世界’。”这是影片开头描述九寨沟的一段文字。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申报标准,申请世界自然遗产需要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是绝妙的自然美景;二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三是生态的完整性以及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等条件。而《童话世界九寨沟》这部纪录片,根据这一要求,艺术地展示了九寨沟的“独特、稀有、罕见的自然美”与“人类公认的普遍价值”,用其细腻生动的视角,丰富的拍摄手法,与观众交流探讨中国为全球世界遗产保护、传承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出的努力和创新。
纪录片介绍道,1992 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主席卢卡斯博士和资深专家桑塞尔博士受联合国委派,来到了九寨沟。他们被眼前的美景深深震撼了。桑塞尔说,九寨沟的水景是他看到的自然美景当中最绝的;卢卡斯评价说,能考察九寨沟,是他终生的最高荣幸。
原世界自然联盟自然保护区委员会委员、九寨沟申遗文本执笔人张善云接受采访时回忆说:“有一个专家,他说你在那个申报文本上,里面有一句话叫‘九寨归来不看水’,太狂妄了,这句话必须砍掉,我说绝不能砍,要砍掉这句话,就砍掉了我这个文本的灵魂。这句话人家有很多注解,九寨沟的风光,九寨沟的水景,九寨沟的森林,九寨沟的生物多样性,说九寨沟水的声音没有地方比,水的形状没有地方可以比,水的色彩没有什么地方比,所以说这句话我们觉得保留下来送到联合国去。”纪录片中,九寨沟申遗文本执笔人张善云现在虽然已经高龄,但在讲述这段申遗故事时,其兴奋和激动仍然溢于言表。这让这部自然类纪录片,难得地呈现出一份温度和情感,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中外专家从不同角度对九寨沟的评论,让观众明白九寨沟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纪录片很好地将中国学者在科学基础上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和中国文化的自信与国际学者客观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让该片呈现出一种全球视野。世界的,首先是民族的,片中表达的世界观是真正的世界观。
2 科学精神,实证调查
九寨沟有四季变化的美,丰富的色彩,远古冰川流淌过的痕迹,高山深谷和茂密的森林,以及流水与钙化的交响,造就了童话世界的“幻意美”“神奇美”“音乐美”和“雄壮美”[3]。这样的美景企图用语言来描述其纯净和大美都是徒劳。纪录片《童话世界九寨沟》采用了实证的方法与优美的镜头语言相结合,通过相关人物的串联和契合国际传播的叙事方式,在呈现九寨沟极致美景的同时,也把各界人士对保护九寨沟作出的努力予以展示,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我们才能够在今天看见较为完整的九寨沟。无论是从采伐区走过来的九寨沟,还是从地震中走出来的九寨沟,我们见到了大自然的坚韧,也见证着人类的智慧。九寨沟的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统一,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美学价值。
水,是九寨沟的灵魂。114 个高山湖泊,被当地人称为“海子”。在古老的传说中,海子是仙女打破的镜子。大大小小的碎片在重峦叠嶂中连缀成一体,层湖叠瀑,碧蓝澄澈,多姿多彩,堪称“世界水景之王”。纪录片是这样表现的:从空中俯瞰,碧蓝的五花海中间,缓缓行着一艘红色的小船……这组镜头其实是四川大学九寨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联合实验室副研究员乔雪带领团队在钻取湖泊沉积物,采集后,将沉积物分段分析过去100 年间,这个湖泊环境的变化。乔雪的分析结论是20 世纪90 年代中国森林禁止开发后,这里的泥沙沉积明显减少,水质更加清澈。如今,对九寨沟环境变化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和研究,已经是驻扎在九寨沟的国际联合实验室的一项日常工作。除了常规的拍摄和运镜手法外,创作团队在纪录片中采取了水陆空立体拍摄手段,延时摄影、航拍、水下拍摄、晃镜、旋转镜头等多种拍摄手法齐上,丰富了镜头内容,给观众更强的视觉冲击[2]。
纪录片中来自法国的学者本杰明,一直在九寨沟进行树木年轮的研究工作。本杰明进行的树木年轮与二氧化碳浓度之间关系的分析,用以探测几十年间的大气变化;在一个棕熊刚啃过的树皮的现场,科研人员在分析动物的食性,这是国际研究小组,在保护区所设置的27 条植物检测线上研究动物活动轨迹,让观众了解到九寨沟除了水景,还有丰富的动植物。拍摄对象的多元化,给观众留下了更为立体的印象2。摄制组一直在用这种实证研究方法展现世界遗产九寨沟的保护成果,这种保护成果是数十年科学检测的结论。
科学研究当中的实证分析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长期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实际证明的材料,揭示客观现象的内在构成因素,归纳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使人们认识真实的世界。摄制组以这样的理念观照九寨沟,使其天然的外在之美,与实证的内在真相相互印证,闪现出科学与美学之光辉。
3 尊重公约,守正创新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是呈现喀斯特水体自然美的天然博物馆。泉、瀑、河、滩与各种湖泊彼此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水系统。水的各种形态和色彩,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美是珍贵的,也是脆弱的。在九寨沟景区,有一块高9.2 米,重522 吨的巨石。这块巨石是在2017 年8 月8 日那场7.0 级大地震后留下的,从海拔2 654 米的山体滚落,沿途树林俱毁。那场地震后,有11 个遗产点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该片记录了九寨沟灾后的情景:沿路都是碎石和垮塌的地方,火花海那儿已经决堤了,光秃秃的一片,让工作人员感受到的只有难受和悲痛。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摄影师梁枫说:“我背着相机,在那儿去记录崩塌,记录地震,后来在一个栈道下边,发现一只玩具小熊,我估计是某一个游客,可能带着小朋友,是不是他遗落在这里,然后我就把它捡起来,带在身边。这只小熊自从我们俩见面“认识”,一直到现在5 年时间了,我们相互陪伴,也相互见证了九寨沟,现在灾后重建的奇迹,也见证了九寨沟每一天不一样的变化和美。”这一细节的讲述,增强了纪录片的故事性和戏剧性。因世界遗产在经历地震后进行恢复重建工作没有可供参考的成熟经验或案例,所以九寨沟的保护修复的工作难度大且在国际罕见,修复工作面临着多方面的困难,如何恢复灾区自然生态功能,同时不破坏或减损遗产地的普遍价值,这是世界难题,考验着人类的智慧。要不要修复?能不能修复?怎么去修复?尊重自然,生态优先,因地制宜成为恢复重建的基本原则。修复成果怎么样?片中举了两个例子:一是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环保高级工程师肖维阳在九寨沟做水质监测时发现火花海旁边有一只水獭,水獭在震前都没有看到过;二是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教授唐亚发现一种植物“重楼”,这种植物是一种自花授粉的植物,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九寨沟灾后重建之后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这里纪录片强化了故事性和戏剧冲突,达到事实审美和逻辑审美相结合,消弭客观存在的文化隔阂,达到塑造人物、表现主题、优化叙事的目的。
2018 年,在充分了解了震后九寨沟的情况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正式建议九寨沟进行地震灾后科学重建,提出“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生态环保理念[4]。
九寨沟在灾后重生过程中,所有的项目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把更多的受灾区域留给时间,恢复需要漫长的等待,而等待本身也是修行。按照《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的要求,尊重自然、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等,成为恢复重建的基本原则,九寨沟的完整性得到了保护。大自然发挥着强大的恢复能力。2021 年9 月,时隔四年,九寨沟再次恢复全域开放,在时间的流逝中,大自然继续将童话世界的美丽故事娓娓道来。
纪录片中说:“去年三月,一个发现让人精神一振。……在火花海旁边,突然发现一只水獭,这真是令人惊奇。因为火花海自从地震之后,相当于由湖泊生态系统,变成一个河道生态系统,通过几个月的蓄水之后,居然发现了水獭,这在震前我都没有看见过,说明九寨沟通过灾后恢复之后,它的自我修复能力比较强,然后水獭也出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旨被巧妙地融入了影片中,话语风格亲切平和,没有说教和自吹自擂,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出中国在世界遗产保护中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样更容易获得世界各国各民族观众的认同。
在世界遗产保护中,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区的科学保护非常重要,对原住民权益的保护十分重要,也是世界遗产保护中一道难题。《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联合国原住民权利宣言》,都允许原住民有按照自己祖先生活方式生活的权利,同时,原住民也有在自愿基础上接受现代生活方式的权利。生活在世界遗产地的原住民,是不可缺少的人文景观。能否妥善处理好原住民和遗产地的关系,在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基础上,引导他们参与到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中,直接决定了遗产地的科学管理水平。
纪录片直面了这一问题。树正寨,是九寨沟九个藏族村寨中最大的一个。九寨沟1 000 多沟内原住民中就有400 多人居住于此。纪录片既拍摄了生活在村寨里的藏族村民使用水碾磨青稞面粉、儿童藏汉双语教育等生活工作场景,又记录了当地管理者想尽办法根据每一户原住民的具体情况,引导他们提升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有经商能力的人,通过旅游产业来提高收入;不能经商的,可以参加养路队、巡山队、护林防火队开展保护工作。最终,原住民和周边乡镇群众成为九寨沟保护和发展的受益者[2]。
九寨沟对原住民保护的探索实践,对于其他世界自然遗产地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启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主席卢卡斯博士说:“九寨沟和当地居民的关系,这是解决了世界难题。”影片用事实告诉观众这样的理念:九寨沟的原住民是九寨沟的主人,不是累赘,而是无可替代的财富,他们千百年一直保护着九寨沟,原住民是九寨沟不可或缺的元素,是保护九寨沟的推动力。自然遗产的方方面面的信息就在这些深入浅出的讲述中,得到更直观、生动的呈现,丰富了观众的认知体验。
深入浅出,传递信息价值。对于自然遗产来说,其演变历程、动植物分布特点、地质地貌特征、与原住民的关系等都是不可或缺的信息。由于这些内容相对乏味,因此这在国内和国际传播中都是难点和痛点。创作团队力争通过通俗有趣的表述方式和创新的镜头语言让观众看得下去,从而能够更深入了解世界自然遗产方方面面的特征。
优秀的镜头语言在国际传播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找准共情点是跨越文化差异、助力国际传播作品实现良好传播效果的一个有力抓手。巧讲故事,应从“走近”海外受众到“走进”海外受众[5],因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意识形态,所以在文化传播时应着重打动受众从而让受众产生情感共鸣,做到以“己”知“彼”,以“彼”知“己”,共情传播[5]。在纪录片中,创作团队重视情绪传播,如地震亲历者的讲述、震后的修复理念、原住民保护家乡的意识和奉献等,都做到了入心走心,跨越了文化差异,结合出色的镜头语言叙事,实现传播效果的最优化。纪录片也表现出,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完全遵守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工作,取得了成就。
4 结语
中国践行新发展理念,愿同世界各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道,加强交流合作,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世界遗产,推动人类文明赓续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四川广播电视台创作的《童话世界九寨沟》取得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记录着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经历,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也是学习领会新发展理念的一次有益实践,更是用国际化表达讲好中国故事的一次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