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时代电视新闻节目的语态转变
2023-11-13李浩婷
李浩婷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我国电视媒体担负着引导舆论走向、宣传方针政策等职能,强大的权威性使其长期以官方语态为主。然而,随着近年来媒介深度融合发展,信息传播链条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传受关系的变革。在此背景下,很多传统媒体开始探索新的新闻讲述方式,并在传播方式上进行革新。2019 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短视频栏目《主播说联播》就是这一变革的最佳说明。另外,很多电视媒体纷纷入驻新媒体平台,实现了与新媒体间的联动,这些前所未有的现象都是我国传统媒体追求革新的实例。
1 概念辨析
1.1 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由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提出,随后浦尔教授在其著作《自由的技术》中认为媒介融合意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直到2005 年,媒介融合这一概念被引入国内,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丁柏铨教授指出,媒介融合是新旧媒体间多种因素所形成的一种相互交融的状态,并将媒介融合归纳为物质层面、操作层面和理论层面的融合[1]。王慧杰认为,媒介融合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媒介融合”是指不同媒介形态间的融合,通过融合产生“质变”,而广义的“媒介融合”则含义更加宽泛,它包含一切媒介及其相关要素的结合[2]。在产生形式上,孟建等学者将媒介融合分为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在传媒业界跨领域的整合与并购;另一种形式则是新媒介技术与传统媒介技术联合起来形成新的传播手段[3]。至今,国内关于“媒介融合”的概念,仍未形成共识,综合上述相关研究,本文将媒介融合简单定义为在现代化技术的加持下,多种媒介之间呈现出的互动交融的状态。
1.2 新闻语态
“语态”通常指代主语与谓语间的逻辑关系。而本文所探讨的新闻语态则并非以上概念。2003 年,孙玉胜在其著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中首次提出电视语态,即“在新闻报道的传播要素分析中,语态指的是表达方式和叙述态度”[4]。对于新闻语态的概念,书中并未给出明确的界定。但之后的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对新闻语态的概念进行了研究。周海钦认为,新闻语态是新闻的表述方式,即在新闻内容的播报过程中主持人所采用的语气、方式及态度[5]。索燕华等认为,新闻语态是新闻思维的外观承载者[6]。应天常认为,“电视语态”指的是电视运用的话语与表述,可分为官方、精英和大众三种语态[7]。综上相关研究,本文将“新闻语态”界定为电视新闻节目表述的方式、立场和姿态。
2 中国电视新闻语态的演变
孙玉胜先生的《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讲述了《东方时空》《实话实说》《焦点访谈》等国内知名栏目在20 世纪90 年代改革进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确切地讲,从1993 年开始,我国电视新闻重新定位自身与受众间的关系,从而探索一种新的说话方式,正如书中副标题所述——“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自1958 年北京电视台诞生之初直至今日,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语态变革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经历了从初期的创建与探索到随后的过渡和发展,尤其是在1992 年后伴随着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我国电视新闻节目语态逐步向平民语态靠拢。进入21 世纪,在多方面因素的叠加下,电视新闻语态的变革进入第三阶段,形成了多元语态并存的“共生场”。
2.1 初建期——官方语态为主
在1958 年到1978 年这一阶段,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讲,电视如同一件“奢侈品”,这一时期的电视新闻节目以探索为主。正如新中国第一批电视女主播的代表人物沈力回忆:“当时大家对电视是一无所知,也不知道电视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相比报纸、广播等媒介,受技术、经济等多重原因的限制,处于初建期的电视并未成为当时的主流媒体。另外,这一阶段部分电视节目面临停播的状况,节目的类型、宣传方式也都直接受政府管辖。因此,这一阶段的电视新闻作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节目风格和表述方式都比较单一,主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像这一时期的《电视新闻》《国际知识》等栏目,大多都呈现出一种“广播体”,采用画面加解说的形式进行宣传,在表述方式上通常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官方语态为主。
2.2 过渡期——平民语态的转向
自改革开放直至20 世纪90 年代末期,是我国电视新闻语态发展的第二阶段,主流媒体开始立足新时期,主动探寻与受众间的关系。这一阶段经历的改革开放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发展,电视新闻节目也随之成长,从前一阶段的“宣传品”逐步回归到新闻本位。此外,1983 年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了“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政策,除了转播中央和省台的节目,全国所有符合条件的电视台也可播出自己制作的电视新闻节目。这一政策极大程度上调动了当时地方创办电视台、制作电视节目的积极性,同时也调动了受众观看电视新闻节目的主动性。
但在1992 年以前的计划经济背景下,我国电视媒体的所有权属于政府,其生存发展以及运行所需要的资金与人才等均需要各级政府的财政包揽支持,因此电视新闻节目仍然是以时政新闻为主要内容,以政治叙事为主要形态[8]。虽然新闻节目内容仍围绕时政热点,民生新闻不占主流,但从语态上来讲,这一阶段电视新闻节目的姿态逐渐从“高高在上”向“平起平坐”过渡。如若说上一阶段的电视新闻以官方语态为主,那改革开放直至20 世纪90 年代末则是从官方向平民语态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播出的《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时空》等栏目,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平民化转向。
2.3 “共生场”——多元语态并存
1993 年5 月1 日《东方时空》开播,其以“真诚面对观众”为口号,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为节目定位,真正开始探索栏目与受众间的关系,拉开了中国电视新闻节目改革的序幕。众多新闻节目开始探索新的语态表达,《实话实说》《新闻调查》《凤凰早班车》等一系列栏目顺势播出,其风格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饱含人文关怀,国内电视新闻节目也从此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进入21 世纪,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原有的媒介生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成为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新闻内容的表述方式也由此更加多元。2019 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短视频栏目《主播说联播》成功“出圈”,成为媒介融合时代中国电视新闻节目改革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实现了新闻节目从“讲话”到“聊天”的根本性转变。此后《新闻联播》入驻微信视频号、抖音、微博等多个社交平台,通过开启直播间、回复用户评论等方式探索与受众互动的新路径。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媒体给电视新闻节目带来机遇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会出现各种问题。随着媒介融合的推进,大众逐步从新闻事件的接收者蜕变为参与者,突发公共事件在网民的评论转发下可以瞬间遍布网络,舆情处理不当甚至会导致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因此,有着权威地位的主流媒体必然要做好强有力的引导,尊重新闻事件的客观性,把握好传达信息过程中自身的姿态。正如孙玉胜先生所言,精英语态、主流语态、大众语态三种语态如何相互依存、融洽共处,是一个重要的课题[9]。
3 电视新闻节目语态转变动力
3.1 政策的导向
作为传达国家政策、反映人民需求的重要载体,我国电视新闻语态的演变深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媒体融合是2014 年的热词,这一年视听媒体的跨屏融合实现了井喷式的增长。同年8 月18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成为党的战略部署。另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政策方面的导向为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指明了方向,新媒体以其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优势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传统媒体强大的公信力与权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新媒体填补了安全漏洞,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同发力,不断提升了我国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及公信力。
3.2 技术的更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的革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闻生产机制的重塑。印刷机、电报、电话、计算机……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加速了人类文明传播方式的革新。当下,信息传播技术将人类带入第四次工业革命,5G、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层出不穷,也给新闻业带来了新一波的冲击与挑战。从2G 技术到5G 技术的跨越,间接引发了受众接收习惯从文字到图像的新变化,受众进入“人人看视频”的短视频时代。在此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受众被分流到各个短视频平台,传统媒体不得不积极拥抱新技术,新闻短视频应运而生,其在保持新闻客观真实性的前提下,同时具备互联网传播思维,追求一种轻松、平等、多样化的语态表达。
3.3 受众审美的新变
受众是新闻所要到达的终端,受众的审美变化从根本上影响着新闻节目语态的革新。因此,讨论新闻语态之变自然要考虑受众的审美习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传统媒体时代,我国的传统媒体在传播策略上长期以传者为中心,受众则处于一种被动与孤立的状态。从《东方时空》开始,中央电视台开启了初次探索受者中心模式的道路。现如今进入“流量为王”的时代,各大媒体为了获取流量,纷纷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受众审美需求,以获取点击率。面对这一变化,传统媒体自然要敢于突破,在保持权威地位的前提下不断调整与受者间的关系。例如,《主播说联播》节目以鲜明的播报风格和真实的共情力引发万千受众的共鸣,搭建起传者与受者之间交流互动的桥梁,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出凝聚人心的作用。
4 电视新闻节目语态创新表现
正如上文提及,随着媒介深度融合的深入,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语态转变通常以国家政策、科学技术和受众审美等因素为内驱动力。在一系列内外部因素的集体推动下,电视新闻节目的语态表达更加丰富多元,传播形态推陈出新,并逐步呈现出思维的网感化、表述的亲民化和传播的互动化等趋势。
4.1 思维的网感化
作为中国未来发展的生力军,亦被称为“网生代”或“数媒土著”的Z 世代正在走向社会,影像消费的增长动力也由此逐步转向Z 世代群体。因此,若想打通受众圈层,与Z 世代接轨,注重“新媒体网感”是未来电视新闻节目重构的一大趋势。纵览当下,愈来愈多的新闻节目从内容选题、作品标题到播报方式都更具年轻化与网感化。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短视频栏目《主播说联播》,每次都以“主播说联播,今天我来说”为开场白,实现从“播新闻”到“谈新闻”甚至“唱新闻”的语态转变,“萌娃开学、神兽归笼”“项目越来越完备,on the way!”“真的是很没品”等押韵金句与网络热词频频出现,以“大象也要学会跳街舞”的态度,开拓融媒时代传统媒体的突围之路。
4.2 表述的平民化
目前,电视新闻可以简单划分为民生类与时政类。此前二者存在明显差异,但进入新媒体时代,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时政新闻也开始站在民众的视角对时政进行解读和思考[10]。新闻平民化指的是以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内容的采编与电视节目定位等,运用平民化视角往往能使复杂的社会问题变得通俗易懂,使节目充满人文关怀。以《新闻联播》为代表的电视新闻节目近几年来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平民化转向,本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用平民化的语言将晦涩难懂的政策解读为平民百姓能够理解的文本。在题材选择上,除时政热点外,基层普通百姓均能成为节目中的主角,环卫工人、个体商贩、学生、退休老人等都能通过镜头诉说自己的故事。
4.3 传播的互动化
在媒介深度融合的语境下,信息传播方式逐渐呈现出互动化的趋势。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传统媒体的弊端日渐显露,其中之一就是无法与受众及时交流与互动。因此,电视新闻节目在确保新闻报道质量的基础上,增强内容传播的互动性成为提高节目收视率的重要支撑。2020 年年初,央视频客户端刊播的《疫情24 小时》吸引了上亿观众观看,慢直播这一形式成为当时的现象级热点,讨论激烈的评论区也成为节目与受众间交流互动的纽带,实现了严肃事件的“破圈”传播。另外,近几年来各大主流媒体入驻新媒体平台,创建官方账号,评论区的实时互动打通了传者与受者以及来自不同地域的受者与受者间交流互动的通道。
5 结语
自我国电视台诞生初期直至今日,电视新闻节目不断调整着与受众间的关系,从官方语态到平民语态的演变,也是电视新闻节目从“宣传品”到新闻本位的转变。当下进入人人都是传播者的媒介深度融合时代,新闻节目的语态出现更深层次的转变,多元语态并存将成为节目的长期特点。作为电视媒体,只有找准自身定位,不断求实创新,变革话语空间,才能获得话语权,持续发出强有力的主流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