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传播学发展的问题审视及学科影响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3-11-13姬云华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6期
关键词:学界业界传播学

马 超 姬云华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从学科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的新闻传播学自创建之初起似乎就处于一种学科合法性的“紧张焦虑”中,时常为“有学无学”等命题展开种种辩护[1]。进入21世纪第一个10 年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媒介技术突飞猛进,对报纸、期刊、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为基底所型构出的新闻生产实践和信息传播生态带来了强烈冲击,更是加剧了学科既有概念、理论范式、研究方法和职业边界的反思与重构[2]。2020 年,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新文科建设强调“文理交叉”“技术+人文”,强调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推陈出新。面向由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型媒介技术构筑的全新媒介环境和社会现实,新闻传播学若想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时代重任,当务之急是细致梳理当前学科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助推新闻传播学内涵式发展的方向与进路,唯有如此才能提升本学科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1 当前新闻传播学科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传媒环境的变化和舆论生态的变革,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需要深刻认识到技术革命对业态蜕变、职业分化、人才培养、理论创新等领域带来的冲击,厘清本学科的现实困境和传统新闻传播教育体系面临的挑战。

1.1 学界与业界发展步调失衡之困

在这个“万物皆媒”的时代,无人机、传感器、虚拟主播等新事物的兴起,对传统媒体为基底所型构出的新闻传播教育体系带来了颠覆。面对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兴起,新闻传播学界不仅难以为业界提供有洞见性的指导,甚至还出现了学界与业界发展断层的现象[3]。学界与业界之间的这种“断裂”,暴露出新闻传播学教育界知识结构的老化,尤其是课程设置远落后于传媒实践的需求。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一些新闻传播学院系的研究生考试指定参考书目大多出版于10 年前,未能涵盖诸如移动支付、外卖电商、网络直播、共享出行、线上教育等新兴现实应用。由于缺乏技术背景,新闻传播学界只能在新技术诞生之后再亦步亦趋地描述这些技术的应用场景,始终缺乏前瞻性的预判和分析,甚至出现了业界知识发展反哺学界的被动局面。

1.2 固守单一学科,跨界融合不足之困

长期以来,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科一直围绕“人文+社科”的定位进行理论探索。但在新技术革命的驱动下,学科之间的边界开始消弭,不同学科的范式和研究路径开始重组渗透,逐渐衍生出新的理论和方法。然而新闻传播学科却一直囿于人文社科的范畴,导致学科内部的教育模式也相对单一。比如,一项针对国内59 所新闻传播院校本科培养方案的实证分析发现,各学院平台课中以概论课所占比例最大,新闻传播学相关课程则以史论课为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四大本科专业之间区分度不高[4]。在新兴技术迭代、涌现的当下,现有学科缺乏与理工类专业的合作,未能与人工智能等行业发展向好的专业达成跨学科深度融通模式,这就导致新闻传播学科迟迟不能创造出“人文+社会+理工”多维度的创新发展模式,也无法营造出“新闻传播学科+××”的新文科发展氛围。

1.3 师资结构单一,难以贴合现实之困

近年来,国内高校在新闻传播学科引入了许多海内外高端人才,并实施了部校共建等扶持政策,但仍有许多人士指出,新闻传播学科输送的应届生并不适应行业需求,学界未能满足社会大众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期待等问题[5]。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就在于学科内部的师资结构问题。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专任教师一般是本学科内本、硕、博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虽然他们接受过系统严格的学术训练,学理知识结构较为坚实,但在跨学科课程体系、业界融合实践课程等方面还有所欠缺。由于缺乏在传媒机构的从业经历和实践经验,在应用性较强的技能传授方面力有不逮。这也就容易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不足,最终产生学校教学与行业需求脱节的现象。

2 面向新文科的新闻传播学科高质量发展转型路径

作为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新闻传播学与传统的文、史、哲、法、经管等学科相比学科体系还不够完善,学科话语还不够强势[6]。加之面对智能传播技术发展带来的冲击,本学科亟待找准路径深化改革、守正创新。

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地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在学科发展中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准绳摒弃西方错误新闻思潮。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过程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导地位,才能增强新闻传播人才的政治鉴别力,抵制西方新闻舆论的错误影响。这要求我国在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过程中重新审视中西方理论搭建、教育教学的异同点,立足本土国情,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使学科建设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要求,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理论体系。二是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机融入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建设中,搭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专业科研和教学团队,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工程新闻教材的编写工作,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建设和课程思政体系。三是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同学生专业实践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打造学生实践培养基地,搭建校媒合作平台,通过实训教学孵化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成果。各大高校可以利用与媒体和互联网企业合作的机会,搭建专业对口的红色文化实践教育基地,引导学生将专业传播技能运用于红色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中,在学思感悟中铸牢学生的红色信念。

2.2 推动学科交叉与融合发展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持续推进,交叉融合已成为未来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新闻传播学在这一轮学科布局重塑的过程中,也亟待突破自身传统的文科性质,实现跨学科交叉融合。基于新文科的发展背景,新闻传播学科需要在现有的文科中进行专业课程的优化重组,形成文理交叉、“新技术+老文科”、多学科融合等多种创新模式,搭建面向未来、多元包容的跨专业、跨领域知识体系。为此,各大高校需要充分整合自身的学科资源,开发文理互建、文工融合的模式。同时,在师资培养上,需要构建师资力量交叉融合的发展路径,培养复合型教师团队,打破保守封闭的教育模式,走上科技与学科融合发展的道路。

2.3 促进学界与业界之间的对话合作

从2013 年起,教育部和中宣部开始共同推进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工作。学界与业界的共建模式,能够将新闻传播学科的教育教学提升到新的层次。未来可以深化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内容,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共同推进协同育人:一是推进高校与业界开展开放式教育合作模式。这种合作模式表现为双向互派人员交流、搭建实习就业平台等。新闻院系需要结合学科专业的特点,挖掘能够与之合作的媒体单位甚至互联网机构,由学校发起、媒体机构配合,共同开设应用型课程,达成长期实习协议。目前的典型代表有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腾讯网等40 多家媒体、广告公司签署的实习协议。二是联合搭建科研平台。高校与媒体、企业可以充分挖掘各自的优势资源,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机制,从而形成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比如,暨南大学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设立的“未来媒体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微软集团、封面传媒合作成立全国首个“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实验室”等,不仅有助于促进传媒机构的业务布局,也有利于学界跟进科技前沿,关注传播界的新业态和新风向[7]。三是推进高校与业界互聘导师的常态化制度建设。针对当前新闻传播学界与业界发展断层的局面,应通过制度化建设打破业界和学业合作壁垒。由业界派出资深从业者到学界讲授新闻业务知识,并开设一批应用型实践课程,为学生传授接轨行业需求的专业技能。而学界则可以派出一批理论素养丰富的学者到业界工作,帮助教师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做出更有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目前,教育部、中央宣传部联合实施的高校与新闻单位互聘交流“双千计划”范围较小,主要停留在中央部门所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和央媒层面,未来需要在各个层次都建立常态化的互聘交流制度,进而扩大新闻传播学科的现实影响力。

2.4 打造新型传媒智库,着眼回应和解决现实问题

2015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智库。新闻传播学科也应立足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结合本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发展需求,打造一批具有传播力和影响力的传媒智库。为推进中国特色媒体智库的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眼:一是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导向明确智库定位。媒体智库的建设需要以服务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需求为宗旨,以问题为导向,发挥资政建言的功能,在学科专业领域内输出政策性、评估性、预警性建议,聚焦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的实践难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决策建议和行动方案。比如,人民网新媒体智库长期深耕网络舆情和大数据分析,在舆情应对与治理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8]。二是搭建学界业界协同合作的平台机制。媒体智库作为一个应用导向明显的组织,既需要理论的滋养,也需要现实经验的反哺。因此,智库平台的建设需要学界和业界共同努力。一方面,需要发挥学界理论研究的深度优势,提供科学的研判和论证;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业界的经验总结和方案推广。只有学界和业界通力合作,积累来自高校和行业的优质资源,并通过资源整合的形式打造传媒领域的智囊团联盟,形成本领域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专业化、规模化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挥新闻传播学服务社会发展的功效。

2.5 立足国际传播,为讲好中国故事贡献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9]。新闻传播学也理应在培养具备国际意识专业人才的同时,致力于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一是深化国家形象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学术支持。新闻传播学是研究传播中国声音的主要学科。因此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探索传播理论、渠道和机制的创新,构建适应国家需要的学科知识创新体系,推动中国声音走出国门,做到既敢于发声又善于发声,把中国故事讲遍世界、传遍全球,提升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国际影响力。二是推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主张。新闻传播学科应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复合知识的新型人才,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输出国际传播人才。同时,要为驻外使领馆、海外孔子学院等驻外机构全方位、多层次传播中国声音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案指引。

猜你喜欢

学界业界传播学
业界聚焦
业界聚焦
业界聚焦
业界聚焦
学界亮点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
业界·学界“微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