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粉丝文化背景下网络社会中的“玩梗”行为分析
——以互联网时代足球球迷为例

2023-11-13陈光远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6期
关键词:圈层圈子后现代

陈光远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1 网络时代球迷群体概述

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不断推动互联网使用者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日常互联网应用当中。不同用户由于趣味偏好不同,其关注兴趣点也不同,算法又是依据用户情感偏向来构建用户的“信息茧房”[1];情感和立场的作用也被不断放大,推动互联网趋向信息碎片化、去中心化、部落化、偶像化的“后真相时代”[2]。在“后真相时代”,作为“硬件”的社群和信息的圈子化传播促使受众表达观点时立场先行;情感与归属感则成为后真相的“软件”,通过用户“造梗”呈现在互联网上[2]。对于依托于情感和立场存在的足球球迷来说,这种情感和立场先行不仅帮助球迷打破了观看比赛的时空界限,实现“虚拟在场”,也使球迷拥有更为便利的途径表达自己的情感。换言之,球迷通过创造“足球梗”来表达对比赛、球员、球队态度的机会,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要更丰富,由此形成的球迷圈层也与以往不同。

1.1 拥有虚拟观赛体验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家观赛成为一部分足球球迷常规的观赛方式。科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人们看比赛的目的是去体验一场成功的仪式,体育比赛可以把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形成共同体[3]。集体情感在现场氛围中被不断放大,球迷也只有亲身在场,才有助于共同体形成。例如,2019—2020 年赛季后期,许多球迷只能通过转播观看足球比赛,为了提高球迷的观赛体验,中国足协和联赛版权商合作,将在联赛中采集到的球迷呐喊音效利用高科技手段制作为虚拟声音,在不同的场景中使用。并且将球迷的形象制作成纸板放置在看台上,营造出类似于有现场球迷的氛围感,而这也为不在现场的球迷带来了在场感。

数字时代给每个通过电子设备观赛的球迷带来在场感,社交媒体平台则增强了球迷的代入感,使球迷获得更多机会参与赛事讨论和情感交流。球迷通过专门的足球社交平台,如懂球帝、虎扑等,以及社交平台的足球专区来讨论赛前阵容、赛中赛况、赛后结果等,增强自身的参与感;一些足球媒体人或足球博主则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看台视角的现场观赛视频,以及赛前赛后球迷采访视频,带给用户一种仿佛自己是现场观众中的一员,刚刚看完比赛,对比赛、球队、球员有着自己看法的感觉。虽然这些通过“虚拟在场”获得比赛体验的球迷并没有通过现场的直接反馈获得体育仪式带来的共同体体验,但发达的网络传播技术和社交媒体打破时空界限带来的深度现场感,仍然将这种共同体意识传输到球迷之间[3]。

1.2 作为圈层的球迷群体

彭兰教授对于网络圈子的定义是“社会成员基于不同缘由,以社会关系的远近亲疏作为衡量标准,通过互联网媒介平台集聚与互动,所建立并维系的一个社会关系网络”[4]。同时,彭兰教授也提到,网络圈子成员是凭借共同爱好、兴趣或者文化上的共同点聚集在一起的。而且这种网络圈子不同于社区,因为居住在社区中的人多是因为地理空间的聚集而成为一个整体,其在心理和爱好上不一定类似或者相同,所以在研究圈子时,研究者还要兼顾到群众的分化。这种受到网络影响的圈子也终将影响现实生活,促进现实生活的圈层化[4]。

圈子源于现实,最终又影响现实。在经历过早期完全依靠虚拟关系建立联系的时期之后,圈子开始逐渐变回现实圈子组建与扩张的模式。网络圈子与现实圈子相比还有一个不同点,即不论建立还是扩张,圈子变化效率都大幅度提升,互动更为及时,可视化程度也更清晰明了。正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围绕小众亚文化组建的圈子也是目前网络社会中广泛出现的现象。每个亚文化圈子都有其成员共同认可的一个或几个文化因素,作为亚文化群体中产生较早且内部圈层相对稳固的足球球迷,其圈层形成的基础就是对足球项目的热爱;在足球球迷这个大的圈层下,还有着以某支足球队或者某位足球明星为核心形成的球迷圈层。这些小的圈层或平行、或交织、或对立,以足球比赛为契机,以各类足球社交平台为舞台,不断交流甚至争吵,推动圈层持续活动。总而言之,这是一种社会认同。“泰弗尔(Tajfel)等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人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3]为了圈子共同的社会认同,击败不认同该圈层的人是维持社会认同的主要方式,因为社会认同意味着一种“自豪感”,有助于形成自我认同。

2 网络球迷群体对足球项目的二次创作

虚拟在场和社交媒体将只有现场才能体验到的体育比赛的激情传递给了更为广泛的受众,网络圈层化又让有着类似观点的球迷之间相互影响,使共同观点在圈层中进一步传播。围绕足球形成的圈层,通过内部小圈层及成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保持着一定的活跃度,从而不断产生影响力,吸引新受众加入,推动足球运动在代际间传播。在这种互动与交流中,互联网一代通过更便利的科技手段,从完整比赛过程中拆分出具有趣味性的片段,将其复制、拼贴,赋予新的意义,产生新的“梗”。这些“梗”是圈层内部的沟通语言,表达球迷群体对于比赛、球队、球员乃至其他球迷群体的态度。这样的二次创作过程,或者说“梗”的制作与传播过程,就是后现代文化背景下受众地位的体现和主观态度的表达。

2.1 后现代文化对于文化内容的解构

学者鲍德里亚将“后现代”与“现代性”进行了对比,即现代性是由工业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霸权上升带来的工业大生产时代的特征,而后现代,则是工业时代之后的信息社会所带来的符号和代码主导的时代特征。现代性的特征集中于物的生产,而后现代性集中于符号的消费[5]。受众对于信息的消费需求推动了后现代文化的流行,即便青年亚文化本身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抗,但随着网络社会的多元化带来的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比对的参照物的增加、表达能力的提升,后现代文化不可避免地走向流行。

后现代文化走向流行的过程,也是其与主流文化不断碰撞的过程。原有的社会认知不断被拆分、重组,社交媒体时代的用户产生了表达欲望,欲望成为生产内容的动力,最终将被重组后的社会认知通过各种被消解的符号表达出来;互联网时代又催生了内容更垂直细化的自媒体,伴随用户需求转变带来的商机,自媒体也会配合用户生产各种被消解原始意义、容易被二次甚至多次创作的内容,也为用户提供了“炮弹”;当用户和生产者都认同了“游戏规则”,整体社会体系也会形成对这种表达形式的认可,让用户的不满情绪以一种更平和、更能为社会整体接受的形式表现[6]。在互联网时代,任何文化都存在被解构、被重新定义的可能,本文所探讨的足球文化与其他亚文化相比,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一种偏主流的、比较大众的文化,而越是大众的文化,能为受众提供二次创作的内容也就越多,这也是“足球梗”层出不穷的一个原因。

对于观众来讲,这种解构或调侃的行为更多是让观众“图一乐”,并且让被调侃对象充满尴尬,尤其在当今社交媒体化时代,被调侃对象很难忽略这种有一定攻击性的调侃行为,更何况有时还有某些媒体的推波助澜。以某球队为例,在中文互联网的足球圈层里,由于曾经长期存在战绩不佳、引援失误等状况,这支球队就产出了许多球迷颇为熟悉的“梗”,如“上树”“争四狂魔”等。这些围绕球队产生的“梗”最早多是球迷表达对于这支球队的不满,后来逐渐变成一种调侃,甚至逐渐扩大到整个球迷圈层当中,成为圈层中确认彼此身份的符号工具。本来相对忧伤和无奈的情绪由此被转化为一种“黑色幽默”,以及圈层内部沟通的一种“暗号”,形成了对于严肃情绪的解构,或者说别样解读,有着“后现代”的意味。

2.2 文化圈层下迷群之间的情绪冲突

“梗”的形成与情绪的表达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球迷,或者说所有“迷”这一类群体,不仅是一种共同体观念下的社群,也是一种现代语境下“联合生活”和“共同交流经验”的生活方式[7]。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当代社会语境下的“迷”群体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关系网络中新的交往形态——迷群。受众基于喜好将时间乃至情绪投入自己所处的“迷群”当中,即便处于同一个大圈层下,不同的迷群之间也必然有观念、情绪及其他各方面的冲突。而足球运动本身又与现实生活中的“圈层”紧密相关;在大众媒介的助推下足球走向全球,让非球队所在国的球迷也能建立起与球队的共同情感,形成围绕球队建立起的“迷群”,球队间的恩怨情仇也都会继承下去,成为同个迷群维系的绳索,也成为不同迷群之间冲突的根源。

在不同球迷群体之间的情感冲突中,后现代文化下的复制与拼贴行为也成为武器,对迷群内外的不满与对立情绪发动攻击。本身有着共同认同感的迷群就带有一种超越本地的共同情感体验,并带有一定的标签,认同某一支球队的价值观、喜爱某一支球队或者某位球星,就可能会在比赛前后和另一支球队及相关球星的粉丝产生冲突。这些球迷以社交媒体为“竞技场”,以拼贴、复制手段制作具有嘲讽意味的文字、图片等,与对立迷群互相攻讦。迷群中的成员本质上也是一种情感公众,相比“前互联网时代”,这种以情感为联系的公众本身也更具有攻击性,社交媒体中的球迷互相联系可能产生群体极化,本来就有一定情感偏向的受众在有竞争性的比赛的刺激下制作“足球梗”,与敌对球迷群体展开辩论甚至争吵。例如,有两名球员都拥有大量球迷,且长期在竞技上处于对立状态,每当其中一位球员表现不好时,一方球迷就会根据其比赛表现制造出一些侮辱性相对较高的“梗”对对方进行侮辱,从而引发足球圈层内争吵。这种攻击性极高的“造梗”运动的特点一般表现为比赛结束后较为激烈、用词不文明、依据赛程和比赛结果呈现回合制,多出现于对方球迷社交小圈层当中等。总而言之,大多伴随着比赛前后的情感冲突展开彼此“玩梗”行为。

3 玩“梗”行为寄托的情感表达

正如前文所述,“梗”文化的流行与后现代和解构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是时代需求产生的亚文化表现形式。对于有着不同限制的圈层来说,一套沟通群体内部的特殊符号语言是比较重要的。圈层中的情感表达相对来说比较私密,具有一定的排他性。通过“梗”进行情感表达,既可以帮助尚未进入圈层中的受众融入圈层中,某种程度上也能缓和负面情绪及表达自身情感。

3.1 网络中确认彼此同好的关键线索

“梗”本身是建立在圈层内部的共同认知上的,对于其他有类似情感但是未进入圈层的受众来讲,这是他们融入圈层的重要契机,也是圈层内受众扩大圈层时使用的关键线索。比如,能理解“上树”“吃饼”“开香槟”等词的网络受众也可以较为容易理解相关足球类垂直平台上用户发布的帖子,自然也能将自己有关一场比赛或一支球队的情感态度表达在评论区中,沟通便也在发帖和回帖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球迷之间确认彼此身份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也会减少。对于受众,这种高效的情感表达方式提高了成功融入群体的概率;对于内容生产者与平台管理者,这降低了生产与管理成本,因为了解这个圈层“梗”的人基本也就认同圈层内的价值观与规则,与刚对该圈层产生兴趣的圈外人相比,他们要更容易接触,也更容易作为缓冲层来加强圈层中早期使用者和新感兴趣受众间的关系,也有利于帮助扩张小圈层、吸引更多共同爱好者。

3.2 使用者情感表达的载体

以“造梗”“玩梗”为代表的拼贴和恶搞文化实质上已经成为一种网络用户的日常表达方式,这种弱化抵抗、偏重娱乐的表达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将使用者和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呈现出来。比如,对于球迷来说,许多“梗”源自对比赛、球员、球队的情感表达,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情感。被创造出来且被广泛认可、传播的“梗”实质上承载着一定数量的受众在观赛或者阅读相关报道时的情绪,并在圈层中被受众互相确认,加深圈层内部的情感体验,尤其是负面的情绪。所以对于一些“梗”,如果只是以打压、封闭的方式来阻碍传播,反而会引发用户情感爆发。从这个角度上看,“梗”实质上是用户情感表达的“先锋”。

“梗”的正面传播需要平台和用户共同协作,前者需要合理运用审核、积极反馈等手段,在提供相对宽松的创作氛围、及时把控舆论风向、减少对立圈层间冲突的同时,也要尽量配合高质量“梗”,推出表情包、文创产品等,给予用户被平台重视的体验,从而激发用户的创作欲望,使他们创造更多高质量的“梗”;用户则需要提升媒介素养,既要减少低俗“梗”、尽量提升创作质量,又要避免“梗”的滥用,从而延长“梗”的“生命周期”,促进圈层内外的有效沟通。

4 结语

后现代解构主义下的“梗文化”是一种新颖的评论表现形式,其实际发展时间很短,但生命力极其旺盛,已成为一种隐藏在评论区中,或者以其他表现形式呈现在其他用户眼前的全新内容。正如一切媒体话题,其诞生后有其优点,也有其局限性,在新媒体时代,广大受众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批判和稍微谨慎的心态对待“梗”文化,避免“梗”不分情形的滥用给网络空间和其他不属于本圈层的用户带来不舒适的体验。

猜你喜欢

圈层圈子后现代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No.4 圈层用户不断拓展,圈层经济价值释放
B站冲破圈层
90后现代病症
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传说中的“圈子”
道同为谋,玩转谁的生活
你的圈子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