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者对话与编读问答:桂林《救亡日报》“读者论坛”专栏探析

2023-11-12李时新杨淼

新闻传播 2023年18期
关键词:编者抗战投稿

李时新 杨淼

(广西大学 南宁 530000)

《救亡日报》于1937 年5 月创办于上海,是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也是一份由国共合办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报纸。由于国民党方面对这份报纸采取消极抵制的态度,此报实际上由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主持;同年11月因上海沦陷停止出版。1938年1月《救亡日报》在广州复刊,10月又因广州沦陷再次停刊;1939年1月迁至桂林复刊,1941年2月被国民党当局勒令停刊。《救亡日报》在桂林期间于1939 年4 月27 日在第三版开辟了一个专栏“读者论坛”,专门刊登读者来信,这些来信以抗日救亡为背景,有的反映一些人的不幸遭遇或不良社会现象,有的指出政府机构的工作问题,还有的反映自己在学习中的困惑,话题丰富,不一而足。此专栏在同年5月29日刊登最后一期后停刊,前后存在一月有余,共发表文章近五十篇。

本文主要探讨“读者论坛”以抗战为主题,如何指引读者表达所见所感、提出并讨论问题,由此反映地方抗战实际,并通过读者的对话形成共识,同时回应读者来信,从而提升读者的知识文化水平和认识能力,培育抗战力量。

一、专栏内容的定型

“读者论坛”专栏的内容和宗旨并非是在初创时就固定不变的,它受制于读者的投稿兴趣和关注对象,经历了一个短时的相互调适的过程。4 月27 日的“启”就指明:在“读者论坛”总栏目之下“辟以下数栏,逐日接次与读者相见,并希读者踊跃投稿:(一)生活讲座、(二)读者论文、(三)时事座谈、(四)读书问答”,涵盖广泛,但实际上读者来信主要集中于探讨抗战各方面的情况以及向编者提出的种种疑问,原来庞杂的内容大大简化,使得专栏的宗旨逐渐明晰。之后,专栏对投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读者论坛’,务使读者在最经济的时间内能获得各种知识,可是讨论的范围太广,所包括的问题亦多。为了要适合一般读者的需要,以及篇幅有限的缘故,我们不得不采取浅显、具体、实际等条件来作为取材的根据,因此,我们希望读者的来稿要短,所提的问题,亦须实践、具体。”[1]这也宣告了专栏的编辑标准,此后又有几次提示。

一个专栏要按时出版,必须有稳定的稿源。“读者论坛”的办法就是持续激励读者。专栏的一个内容是读者出题,共同讨论,编者起组稿和方向引导的作用。因此,专栏不时打出“大家提问题,大家来讨论”的口号,提供宽广自由和畅所欲言的表达空间。事实上,相比终日居于斗室、伏案挥笔的编辑,读者生活的世界更加繁杂多变,能够敏锐地感知和提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也能够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和破解方案,发挥集思广益之效。激励还表现在编辑在回复读者时平等、平易、谦虚的姿态,这无论对于投稿者还是其他读者而言都是莫大的鼓舞。比如,不论作者的身份、年龄或职业为何,统称为“某某先生”,而来信也尊称“编者先生”或亲密地自呼“青年朋友”。投稿者身处不同的工作岗位,每日奔波于各种抗战事务,专栏编辑对于这些投稿者总是不吝赞扬或鼓励,如,“你们的爱国热忱和工作毅力,引起我们很大的敬意”[2],“先生之努力奉行广西四大建设纲领,始终保持一贯毅力,足为广西乡村工作者之模范”[3]。为了不损伤读者的投稿热情,专栏有时会通知某读者“大作不拟发表,盼能多多赐稿”或“来函收到,可否至本报一谈”[4],从版面交流转向编辑室面谈。专栏甚至有一次坦承,“我们常常接到这样的来信,但(出于某种考虑)我们不想公开答复”,但是“为了不使青年朋友们失望”,还是在报纸上提供一些意见[5],满足读者稿件录用的期待。

二、读者对话

读者对话的话题由读者自行提出,编者根据其与当前抗战形势和抗战工作的紧密程度筛选采用,包括读报、读书、职业、敌后文化工作、抗战宣誓、教员体罚学生、日机轰炸重庆,等等,多为投稿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与抗战相关的各种问题,契合专栏提出的“实践”“具体”的选稿要求。专栏一再号召读者直抒胸臆,踊跃探讨,读者也积极响应。投稿者一般在来稿中先阐述自己的看法,然后希望其他人士加入讨论。整个专栏形成了一种民主、平和、友善的对话氛围,聚拢了很多的参与者。1939年5月3 日和4 日,日机轰炸重庆市区,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读者吴天、钟文明、可生等召集熟识的朋友共10 人对此进行了一番讨论,“众认为同汪逆精卫有关,是汪逆精卫的卖国的面目的总暴露”[6],将讨论结果和建议投书“读者论坛”。无独有偶,胡世光、丘丁和秦成南三位读者经过讨论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他们响应《救亡日报》5 月11 日倡导的“募捐救济难胞运动”,以“三个不愿意做奴隶的青年”的署名致信专栏:“我们因为是几个穷小子,没有多的钱可捐,只好省下我们的一天伙食费五角大洋,捐给难胞吧。请贵报代为转交。”[7]专栏对话的形式延伸到现实生活,产生了实际的传播效果。

事实上,众多读者从各自的职业和生活经历参与对话,提供了多样的视角,使讨论更趋深入,理解更为全面,为解决问题提供了积极的参考。有一位读者陈丸从事敌后文化工作,他以团结抗战为主题,认为“必须用各种具体材料来使大家认识中华民族的力量、历史价值、国际地位,从而感觉到大家都应当团结一致,把法西斯强盗赶出去”,同时提醒“不可以离开了当地广大人民的实际生活行动来空泛地讲力量、价值、地位等等”[8]。他提出要用各种材料来阐述团结抗战,但没有指出具体的方法。次日,另一位读者毛一大接过此话题,认为要“描述历史上我们许多民族英雄”来增强同胞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更为重要的是,“解说目前中国的统一、抗战中的各种进步现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际情形”来使民众懂得“统一团结是我们战胜敌人最根本最伟大的力量”[9],提供可操作的方法,推进了前者的观点,形成补充。

一位十六岁的中学生来信声诉被教员侮辱殴伤,质问“这就是所谓战时教育吗?”专栏加“编者按”表示,“朴作教刑尚残存于战时的中等学校,殊觉遗憾”,希望教育当局注意[10]。四日后,一位读者成君从维护抗战大局出发认为这个事件应该是个别的,“正因为这种事实是少数的局部的,我们不能拿它与整个的抗战教育相提并论,或者对立起来”[11];青年人也应该负起责任来,进入教育机构,补充新的血液,医治病灶。他不赞成专栏披露此事,提出最好的办法是致信学校当局,由学校公正处理,以降低事件的关注度。可以看出,这位读者站在较高的层面看待问题,力求避免此事可能产生以偏概全的负面效果,纠正社会的错误认知。虽然无法判定学生被殴辱的普遍性如何,但其出发点无疑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三、编读问答

编读问答是指编者就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公开解答,它打破了一般报纸单向传播的办报方式,既能凝聚更多的社会人士,又能通过遴选和回复问题,服务读者,推进抗战。这些问题包罗广泛,包括抗战文化、统一战线、官员腐朽、同胞失业、乡村工作、生产劳动、突发事件、个人学习、写作技巧,等等。对过于专业、无法及时答复的问题,编者会通知已请专家解答,稍待数日。

总体看来,编读问答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突出指导性

编者以服务抗战和动员抗战为宗旨,针对来信因势利导,提供解决方案。一位乡村工作者诉说乡村工作很艰苦,困难重重,也因此容易出错。编者答复,一不要被艰苦的环境所征服,二出错应该从自己的工作方法上找原因,对症下药,并针对广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省份的特性解释乡村工作的重要性,“服务农村,便是服务于中国的抗战”。编者说很惭愧不能令对方满意,叮嘱“您能将您在工作中所遭遇的困难的事实写一点给我们,然后才能针对着这些事实,提出具体的解决的办法”[12],并提供一些关于广西农村研究的参考书目。

(二)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对于某些题材而言,编读往来的公开性体现了社会监督的作用。读者黄齐有批评一些大人老爷们常常带着小姐、太太出入酒店、饭馆和茶馆,怒斥“难道国家课于他们的重任,给了他们的钱财,就是上茶馆吃大菜吗?”编者表示赞同,认为千万战士在前线浴血抗战,同胞妻离子散,颠沛流离,而这些人却在讲享受,忙于应酬,是不可容恕的事情;他号召广大的同胞和一切救亡团体“随时随地地检举他们,劝导他们,使他们受到应受到的处分”[13]。借助读者和社会的力量,对这些达官贵人造成无处不在的舆论压力,促其自省。

(三)化解个人困扰

如果说以上编读问答着眼于抗战的具体事务,那么,化解个人困扰则更多的是为读者如何提高知识文化水平指点迷津。一位从事干部岗位的读者求知欲很强,询问何谓社会科学,初学者应该阅读哪些书。编者对该读者的学习精神大加赞赏,细致地解释社会科学所包含的门类,指出需从一般知识入手,学习唯物辩证法和历史的唯物论的基本理论,并列出五种图书供学习[14]。其他还有如何写作等等。

此外,编读问答还灵活采取其他形式,如不定期出版“问题集纳,编者总答”栏目,对一些涉及“生活、工作、学习及其他”只需简略回复的问题予以答复,每期针对三四位读者,每人百余字。这种形式提高了问答的效率,内容丰富多样,覆盖了更多的读者。

结语

“读者论坛”专栏以抗战为主题,发动来自广西各行业的读者来函提供话题,引导大家开展讨论。不同工作和知识背景的读者的参与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多样的方案。除了读者对话,专栏还通过编读问答的形式,回复读者提出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发挥专栏动员抗战、舆论监督以及化解个人困扰的作用。“读者论坛”专栏与读者建立广泛的联系,让读者抒发己见,充分体现了群众办报的精神。

猜你喜欢

编者抗战投稿
诚挚期待您的投稿
投稿要求
投稿选登
欢迎投稿
编者语
编者有话说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编者语
编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