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政部放“险资长周期考核”大招 梅开二度 股市再添“长钱稳压器”

2023-11-11周心钰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3年41期
关键词:商业保险公司保险资金头部

周心钰

在中央汇金不断公开入市增持、10月下旬成都会议发出国家队社保基金入场的积极信号后,财政部又发布重大利好!

10 月30 日,财政部发布险资考核指标调整通知,明确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实施3 年长周期考核。笔者注意到,刚刚发布的部分上市险企三季报显示,行业净利润率等数据不尽如人意,保险股也集体走弱。

笔者认为,通知的实质在于引导保险公司进行长线价值投资!这是“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最高层会议后,财政部梅开二度:继发布印花税减半征收之后,另一个呵护、稳定、发展证券市场的立体救市策略的重磅新举措。

此次通知的核心内容和行业背景是什么?向资本市场传递的信号又是什么?对后市投资布局有哪些影响?笔者深入解读。

10 月30 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明确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实施3 年长周期考核,并从技术上明确,将有关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办法中经营效益类指标的“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3 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3 年周期指标为“3 年周期净资产收益率(权重为50%)”,当年度指标为“ 当年净资产收益率(权重为50%)”;3 年周期指标采用近3 年净资产几何平均数,当年度指标采用当年净资产收益率。

关于《通知》主要目的,财政部相关负责人直言,是增强资产与负债的匹配性,鼓励险资进行长期投资、稳定投资、价值投资,引导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期稳健经营,“发挥中长期资金的市场稳定器和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

笔者认为,通知的核心内容是实施3 年长周期考核,这是一种价值投资引导的“国家示范”。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实施3 年长周期考核,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保险资金对权益类资产波动性的容忍度,提升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助于保险资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更多追求长期收益,降低短期投资行为带来的风险,利于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就宏观而言,本次对考核指标的调整,与其说是技术上的调整,不如说是对保险公司在证券市场进行长期价值投资管理思想的战略调整,也是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众所周知,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之一就在于长周期,通过时间换空间,除此之外,本次通知的行业背景是资产负债不匹配已然成为当下最要紧的问题。

尤其今年上半年,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人身险企保费普遍大幅增长,但资产端却持续低迷,两相对照下,更加剧了这种压力。A 股上市险企发布的三季报数据显示:一是从保费收入来看,总体乐观。五大险企前三季度共计实现保费约2.25 万亿元,同比增长约6.27%。但是,增速较前7 月和前8 月呈下滑态势。二是综合成本率和车险综合成本也在走高。太保承保综合成本率为98.7%,同比上升1.0%。人保财险车险综合成本97.4%,同比上升2.3%。

笔者注意到,监管部门近来一直大力压降负债端成本,未来或会进一步通过报行合一等压降中介渠道手续费率、下调预定利率,进一步压降险资负债成本。

尽管负债端表现总体尚可,但是,投资端“压力山大”,实际年化投资收益率不断走低。

一是从前三季度的净利润看,总体上延续了上半年下滑的走势,降幅也出现明显扩大。前三季度,A 股五大上市险企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569.78亿元,同比下降17.37%。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某头部寿险,其降幅达47.8%;下滑幅度最小的是某头部安险,同比下降5.6%,其余3 家均呈现两位数降幅。同时值得关注的是,第三季度的净利润大幅下降,5 家险企单季净利润降幅均达两位数,有4 家险企降幅超50%,有的降幅甚至达到了120%。

二是今年以来险企的实际年化投资收益率,与险企的长期投资收益率假设(一般为5%),已然形成较大差距。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2023 年二季度末,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为27.15 万亿元,上半年财务投资收益率3.22%,综合投资收益率4.33%。三季度数据显示,头部险资企业,如某头部寿险总投资收益率为2.81%,净投资收益率为3.81%,总投资收益率较半年报数据下滑明显。中国太保,年化的投资资产净投资收益率为3.0%,同比下降0.2%,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2.4%,亦同比下降0.8%。某头部安险没有公布总投资收益率,但是综合投资收益率3.7%,较半年报时的4.1% 显著下降,年化净投资收益率4.0%,较半年报时的3.5% 有明显提升。虽然,对于长周期的保险业来说,长周期内的整体表现才是最重要的,但是目前險企投资收益率持续低迷,已经让不少市场参与者顿生摆脱焦虑的期许。

笔者认为,造成5 家上市险企第三季度净利润与投资收益率大幅下降的具体原因各有不同,虽然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赔付支出增加是其主要因素。但是,资本市场波动较大,如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压力持续,股票市场收益压力进一步加大,是导致资产端失利的最重要原因。

作为重要的考核部门,提出应对资本市场波动的策略、手段与管理方法,并在实际情景中进化、迭代与优化,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也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主动作为。

“钱多多”的财政部的重磅松绑向资本市场传递的信号是什么?对后市投资布局又有哪些影响?

不可否认,此番调整,有利于提升险企对标的短期波动的容忍度,也有利于引导保险资金作为中长期资金稳定大市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正确把握长期资金的属性,实现长期投资、稳定投资、价值投资。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保险公司的投资绩效考核周期以中短期为主,近七成机构采取年度考核方式。此番调整后,有望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值得投资者格外关注的是,保险资金超大规模投资证券市场的可能性。公开的官方数据显示,2016 年以来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基金的比例基本在10%-15% 之间,今年9 月底,保险资金运用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占比约为12.82%,约为3.48 万亿元。由此可见,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笔者注意到,此前10 月下旬,我国社保基金成都会议,一致认为我国权益资产的估值已经处在历史底部区域,吹响社保基金大举入市的集结号。

笔者认为,此次考核指标调整,是保险资金可加大比例入市、从侧面对社保基金入局证券市场的及时呼应。社保基金已经发出了建仓的号角。看公开数据可以知道,险资不甘人后,也已开始在证券市场大举建仓。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险资重仓A 股上市公司流通股总和约992.9 亿股,重仓市值约1.9 万亿元,分别较上一季度末增加约2.18 亿股,市值增加212.88 亿元。

因此,笔者一方面建议投资者从保险资金的重仓股中寻找投资标的,跟随“聪明资金”也是一个捷径。Wind统计数据显示,险资重仓的银行、通信、能源等行业标的表现较为突出。截至三季度末,被险资重仓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包括平安银行、民生银行、中国联通、浦发银行、华夏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长江电力等。从三季度增持股份较多的个股看,北京银行、中国石化、中国电信、双汇发展、邮储银行等排名靠前。

另一方面,笔者也看好在行业马太效应下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头部险企。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某头部寿险、某头部安险、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头部险企。

一夜秋风起,万山红叶归。

“钱进”才能“前进”。继“降低印花税”后,财政部又放出“险资长周期考核”大招,给大资金降本松绑,用实打实的“钱掌”推动中国牛的向“钱”进。

总之,隨着宏观经济复苏和立体政策利好在证券市场的化学反应催化,股票市场或将不久迎来回暖,国有保险公司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和银行理财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快发展权益投资正当其时,权益类投资比例和投资筹码也可积极扩容。

当下,“大钱长钱”也要担心“踏空”的比较收益评价风险。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文中所提个股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

商业保险公司保险资金头部
头部按摩治疗老伴失忆
火箭的头部为什么是圆钝形?
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服务评价
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现状分析
更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措施将出台
农业保险制度中商业保险公司激励问题研究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蚝壳巧制作
湖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