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分配现状及策略分析
2023-11-11郑韶鹏
郑韶鹏
(广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45)
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然而从各个参建单位安全管理职责分配现状来看,暴露出的问题较多,导致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难以落实到位,由此引发了严重事故,酿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可估量,设计、施工、建设、监理等单位利益以及企业信誉遭到严重损害。对此,必须切实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的科学分配,确保全体参建单位都能履行好各自责任,共同实施对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督和有效控制,从而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体系,推动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高效开展。
1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
1)建筑施工需要多个专业和工种协同作业,使用的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种类多、数量大,施工现场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因人员操作不规范引发的安全事故更是屡见不鲜。通过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督促各部门、各岗位人员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使用材料,操作设备,采取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有利于降低主观因素酿成的安全事故。
2)人是建筑施工管理的主体,许多操作都需要人来完成,包括高空作业、深基坑作业、使用化学物品等,严重威胁到了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而且有些施工人员对施工技术的掌握不牢,操作不熟练,甚至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大的安全风险。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着重突出各类职能人员的主体地位,以维护人员安全和健康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目标,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方案,更容易得到所有人员的认可和支持,有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切实保障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3)安全管理与进度管理、成本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对安全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安全事故,那么建筑工程的工期就会遭到延误,施工成本也会大幅上升。基于这一角度有必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与进度成本控制相结合,将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之中,降低进度延误风险和不必要的成本损失,确保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相符,施工成本被控制在投资预算范围内,以达成安全管理工作目标[1]。
4)建筑工程涉及多个参建单位,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每个单位都肩负着一定的安全管理责任,当发生安全事故时,其社会形象也会受到损害。因此,所有参建单位都要积极踊跃的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保持密切沟通与深度合作,将安全管理职责予以科学分配与有效落实,共同营造安全的施工氛围,维护好自身的社会形象,对于增强各级单位市场竞争力、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分配的现状
施工单位是建筑施工的主导者,对建筑施工安全肩负主要责任。然而有些施工单位过于看重短期利益和自身利益,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只顾着抢进度,没有对人、机、物、法、环节以严格的监督和管控[2]。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分配中的常见问题包括。
1)购买价格低廉、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或是在材料进场时检查不够严格,对于进场后的材料没有采取妥善措施保管,导致劣质、变质的材料被应用到建筑施工中,施工工序的质量不达标,由此埋下了安全隐患;2)没有安排专业人员定期维修和保养机械设备,排除异常和故障问题,加大了施工安全风险;3)安全防护设施老化现象比较严重,无法发挥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功能,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证;4)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不到位,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屡次出现违规行为;5)施工技术比较落后,与安全施工要求有所差距。
3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分配的优化策略
要想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全面性、全方位落实,必须要充分重视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安全管理职责的分配及安全文化创建,营造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工作的氛围和环境,发挥安全管理工作对建筑工程高质量开展及降本增效目标达成的积极作用。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施工单位必须履行以下几点职责。
3.1 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组织施工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制度、自我防护知识和技能,利用信息化技术增强培训内容对施工人员的视觉冲击力,强化施工人员对安全管理措施、应急预案、安全风险防控的理解,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方法,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此举可以促进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渗透到每个施工人员的心中,督促施工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责任,降低主观因素引起的安全事故。安全培训应该分层次、分专业、分阶段进行,针对不同的工种和工序,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培训的形式可以是集中培训、现场教育、技能比赛等,增强施工人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检验他们对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效果。培训过后要立即组织考核工作,培训不合格的人员要继续参与安全知识的学习,使施工人员端正态度,积极参与各类培训活动。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对入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逐级交底,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学习和文明施工教育,落实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在建筑施工中各岗位人员能够高度树立安全责任意识。
3.2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各级人员的行为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含岗位责任制度、安全检查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从制度角度改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风气,营造安全文化,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增强全体人员的使命感,确保建筑施工安全有序进行。1)建设岗位责任制度,科学分配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在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岗位责任,避免职责的交叉和遗漏,保持权、责、利的对等,创建全员共同参与安全管理工作的氛围[3];2)建设安全检查制度,明确安全检查的内容、要求及参与主体,将线上监督和线下检查相结合,致力于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责令当事人整改,保证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的密切衔接;3)建设风险管理制度,对于建筑施工中的常见风险予以明确,制定完整的风险预判、分析、应对流程,针对类型不同、危害程度不同的安全风险,在防控时要体现出轻重缓急,切忌因小失大,未免得不偿失;4)建设奖惩制度,根据各级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态度、能力、表现进行奖惩,奖励那些主动维护建筑施工安全、在防控安全事故中表现突出的人员,并要处罚那些平时工作态度消极敷衍、不重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的人员,调动全体人员参与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更加重视践行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加强自我监督及对他人的约束,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时立即上报,从而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3.3 定期总结安全问题,构建PDCA循环式的安全管理体系
定期召开总结会议,针对近段时间各个施工队伍和施工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态度、表现和取得的成绩进行综合评估,作为奖惩的有效依据。一方面,施工单位通过总结安全问题,找到安全风险隐患的发生原因,鼓励各级人员集思广益,共同制定解决方案,防止类似不良现象重复发生,从安全管理工作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安全管理能力[4]。在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PDCA循环式的安全管理体系,促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效能提升,达到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工作目标,彻底遏止安全事故的发生。PDCA循环式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充分体现了现代管理理念和精细化管理方式,任何微小问题都将得到各级人员的重视,打消了部分人员的侥幸心理,营造了安全施工的优良风气。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要秉持预见性、全面性的眼光,对各类防控措施所需成本、参与主体、取得效果及安全风险再次发生的几率予以分析,不断优化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另一方面,根据安全管理评估结果对各级人员实施科学的奖惩,帮助各级人员认识到自身安全管理责任履行不到位的现象和原因,立足自身知识能力角度,主动参与学习和培训活动,施工单位也要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和进修机会,提高全体人员的履职能力,强化安全管理工作队伍整体素质,从而提高安全管理效果。
3.4 定期更新安全防护设施,完善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体系
安全防护设施是保护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设施,由于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涉及高空作业、深基坑作业等特种作业项目,施工人员还要面对有毒有害物质的侵袭,承受着较高的安全风险,因此安全防护设施不可或缺,如安全帽、防护服等,将会起到全方位防护施工人员安全的作用。施工单位要加大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力度,定期更新安全防护设施,保证安全防护设施能够真正发挥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功能,防止施工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受到伤害。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检查他们是否穿好防护服、戴好安全帽,将作为安全检查的重点和安全评选的标准,任何人员都不能违反此项规定,否则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与此同时,有些施工人员认为安全事故不会轻易发生,久而久之就会在思想上懈怠,不能完全遵守安全管理制度,穿戴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对于这类情况的防范,需要施工单位定期与施工人员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播放有关安全事故的视频,向施工人员展示安全事故的重大危害,用血淋淋的教训引起他们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重视,消除他们的不良思想。合理安排施工作业计划,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得到充足的休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能够全神贯注。还要在施工现场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附近的危险因素,督促施工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坚持安全施工、文明施工,使施工人员时刻谨小慎微,避免一时不察酿成安全事故。
3.5 加强材料设备的检查和管理,排除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
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检查,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安全标准和质量要求,设备运行稳定可靠,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安排专人负责检查入场的施工材料和设备,运用先进仪器实施无损检测,发现材料质量和设备隐患问题要及时与供应商取得联系,说明情况,及时将存在问题的材料设备退换。对于进场后的材料设备,要分门别类的保管,明确材料设备保管人员的责任,通过对施工材料的存储方式、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状况进行监督,保证材料和设备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避免材料变质及设备故障的发生,防止材料设备引发安全事故[5]。同时,施工单位要组建安全管理队伍,由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组成,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严格监督各类危险源,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发现安全隐患更要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绝不姑息任何一个微小问题,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施工单位要保持与其他单位的密切交流,主动接受其他单位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及时反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进展和实际问题,采纳其他单位和专家的意见,迅速将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竭力避免人、机、物、法、环节等因素诱发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履行好自身安全管理责任,将安全风险的危害和损失降至最低,与其他单位共同维护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稳定。
3.6 运用智慧化技术手段,提高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智能化设施被应用到建筑施工中,给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创新开展注入了动力,智慧工地的建设全面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通过建设智慧工地,监督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和车辆,提前录入人员和车辆的相关信息,可以大幅提高出入工地的效率,还能避免闲杂人员和车辆进场。在智慧工地的各个区域都安装有监控和传感装置,可以全方位、立体化的监控现场施工情况和设备运行状态,反馈给指挥中心。管理人员通过对监控数据的分析,能够及早发现和处理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维修故障设备,以免这些问题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和人员安全。而且类似智能安全帽等智慧型安全防护设施的应用,可以对施工人员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检测施工人员的身体状况,与施工人员远程通话,接收施工人员发出的求救信息,迅速锁定施工人员所在的具体位置,在应急救援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值得引进和推广。
4 结语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从项目规划开始,并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构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施工单位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肩负着重大职责。必须要科学分配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加强部门和岗位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做好全过程、全面性、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工作,打造安全可靠的建筑工程,从而维护广大社会公众的利益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