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丁是娥舞台经典形象的精心塑造
2023-11-10褚伯承
褚伯承
2023 年11 月12 日适逢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诞辰一百周年。35 年前的6 月28 日,这位为沪剧事业的繁荣和兴旺奋斗了一生的著名演员走完了生命的最后历程。她艰辛曲折的人生历程、坎坷不平的艺术生涯、多姿多彩的演出剧目和感人至深的人品戏德,至今仍为热爱她的学生、同事和广大观众所深深怀念。
丁是娥是一位杰出的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本文主要就沪剧《罗汉钱》《雷雨》《鸡毛飞上天》《芦荡火种》中小飞蛾、蘩漪、林佩芬、阿庆嫂这四个经典形象的精心塑造,聚焦透析丁是娥和她创立的丁派艺术在沪剧表演艺术方面的创新、突破和开拓。对这四个经典形象的精心塑造,是丁是娥在新中国沪剧舞台创建的一座座艺术丰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沪剧艺术紧跟时代巨变、实现转型腾飞,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辉煌的重大贡献。也正是通过这四个经典形象塑造的艺术实践,丁是娥坚韧不拔、不断攀登,一次次进行艰苦的自我超越,一次次登上自己艺术生涯的新坐标、新高峰,成为那个年代沪剧艺术的一面旗帜,并在沪剧界享有崇高声誉和重要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和领军人物。
“小飞蛾”:突破传统表演,揭示新中国成立后劳动妇女新的个性风貌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发自人们心底的歌声响彻浦江两岸。上海解放了,26 岁的丁是娥由衷感到欣喜。她像很多沪剧艺人一样,有着一种强烈的翻身感。过去被歧视、受欺凌的戏子,如今成了受人尊重的艺术家。她和解洪元负责的上艺沪剧团首先进行改制,早在1950 年就实行民办公助,不久又和中艺沪剧团合并组建了民营公助的上海沪剧团。1953 年2 月经过民主改革,成立了国家剧团——上海市人民沪剧团。她还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冰天雪地里多次为最可爱的人演出。
作为一个著名沪剧演员,丁是娥以巨大的热情,积极投入到表现新时代、塑造新人物的艺术创作中去。新中国成立初期,她在沪剧舞台先后主演过《白毛女》《小二黑结婚》《赤叶河》《好儿女》《一千零一天》等当代题材的作品。这些剧目的演出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有的还在全市戏曲竞演、会演中得了奖。但当时沪剧现代剧艺术探索的实践刚刚起步,还缺乏经验、缺少积累,艺术上相对不够成熟,存在很多问题。有时票房上不去,演出周期不太长,未能成为剧团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有人因此冷嘲热讽,说沪剧演现代戏,不过是一阵风,兔子尾巴长不了。丁是娥和她的舞台伙伴们听了十分生气,憋着一股劲,一心想搞一台真正过得硬、能够打得响、留得下来的现代剧。
苍天不负苦心人,《罗汉钱》的创作排练给丁是娥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当时排这个戏是为了争取去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家十分重视,丁是娥也千方百计希望演好戏中女主角小飞蛾。但她对这个角色的塑造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好事多磨。第一次进排练场,她运用沪剧传统表演手段,把小飞蛾演得相当悲伤。“回忆”一场,唱到“偏偏是自己婚姻难作主,一定要父母之命媒妁言”时,悲痛欲绝,声泪俱下,泣不成声。为《罗汉钱》执导的著名导演张骏祥看了没有作肯定的表示。他思索了一会,悄悄问人:丁是娥是不是专演悲旦的?
这句话传到丁是娥耳中,她为之一怔。因为自己从小学艺,演戏20 年了,演过各类人物,并不是专演悲旦的。为什么导演会这样问呢?是不是她对人物角色的理解不够准确?她开始对小飞蛾的思想性格重新进行梳理,再次看了赵树理的小说原著,觉得把小飞蛾仅仅理解成悲剧人物确实有偏颇。小说原著叙述小飞蛾元宵看灯时写道,“她满街看热闹”“在各街道上飞了一遍,才回转家门”。这个“飞”字很重要,很难想象一个整天悲悲切切、郁郁寡欢的中年妇女,会像活泼的女孩子一样,满街“飞”着看热闹。显然这个“飞”字,不仅仅表现了人物的形体动作,也显示了小飞蛾的性格特点。她应该是比较能接受新思想,对新生活也充满了自信心的。昔日的不幸已渐渐被时间的流水冲淡了,留下的应该是一种淡淡的哀愁,平静中的不平静。根据这样的理解,丁是娥对这场戏作了新的处理,分层次地对人物情感控制把握,表演也更注意节奏分寸,从形体情感各方面体现一个“飞”字,体现新社会劳动妇女的新特点。导演对这样的表演十分满意。
丁是娥对小飞蛾形象的塑造,有许多新的创造。在与张木匠夫妻关系的处理上,她强调两人既有性格差异造成的不适应的一面,又有长年累月共同生活形成的互相磨合的一面。夫妻俩一个细心内秀,一个粗枝大叶,个性上免不了嗑嗑碰碰,加上张木匠打过小飞蛾,使妻子想起来就伤心。但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岁月逐渐磨钝了锋芒,时间慢慢填平了沟壑,再加上又有了女儿,他们已有了一些共同语言,渐渐适应。小飞蛾不会老是耿耿于怀,太厌恶丈夫。丁是娥把自己的表演比喻为走两面是水的田埂,要掌握好平衡,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水去。
另外一场讲述燕燕做媒后小飞蛾争取丈夫同意女儿与小晚婚事的戏,她演来入情入里,顺畅通达。几番劝解,既不是以生硬的态度迫使张木匠就范,又不是低三下四苦苦哀求,而是始终环绕着一个调子:动感情的说理。这里的几段唱,更被她处理得带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回想往事时既有责备,又有伤感,同时还有几分体贴,使丈夫不能不认可。丁是娥的表演把这对夫妻的特定关系体现得真实真切,细致入微,展示了她在塑造性格复杂多变的现代人物方面所取得的重要突破。
丁是娥对小飞蛾性格把握的准确和细腻令很多专家赞叹不已。《罗汉钱》赴京演出取得很大的成功。由于对戏中小飞蛾形象的精心塑造,她被授予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演员一等奖。毛主席、刘少奇和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了这出戏的演出,给予很高评价,使丁是娥受到极大鼓舞。当时先后移植这个剧目的剧团不下几十个,评剧小白玉霜和锡剧姚澄这两位著名艺术家结合自己剧种的特点,学习借鉴丁是蛾的表演经验,演来十分出色,深受观众欢迎。
《罗汉钱》中小飞蛾形象的成功塑造,在沪剧现代剧的演出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里程碑意义。犹如第一声春雷,开启了沪剧舞台新中国成立后以现代戏作为主要演出样式的新的历史时期。沪剧工作者赢得了经验,增强了信心。站在这个平台上,努力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突破,迎来了沪剧现代剧繁荣发展、百花争艳的春天。
蘩漪:准确把握分寸,演绎经典作品复杂多变的鲜活形象
沪剧演出中有不少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戏,其中改编自曹禺先生同名话剧的沪剧《雷雨》可以说是其中最受欢迎的剧目。20 世纪30 年代,《雷雨》诞生不久,沪剧舞台就多次改编上演。而最为轰动的无疑是1959 年沪剧明星大会串的精彩演出,这次演出显示了丁是娥准确把握复杂角色的非凡功力,成为她艺术生涯的又一个里程碑。
蘩漪是一个性格被扭曲的极为复杂的人物,她既是周家的女主人,又是这个罪恶家庭的受害者和叛逆者。她有美好的向往,然而在这令人窒息的家庭里却不能实现。丁是娥恰如其分、层层递进地刻画了她对丈夫周朴园一次又一次的反抗。在与大少爷周萍的纠葛中,她着重展示蘩漪从痴情、忍耐到决绝的发展变化。这正是这个人物个性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定表现,也正因为这样,她才能准确展示蘩漪的性格逻辑,将蘩漪似乎不近人情的反常行为演得丝丝入扣、顺畅自然。
第一幕被逼着吃药的戏,她表演蘩漪对周朴园的反抗,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力度、不同的分寸、不同的选择。此时此际,她虽然厌恶周朴园,又不能不承认他一家之主的地位。虽然一再反抗,还没有到准备分手的决绝地步。这里她强调蘩漪在反抗的同时还有退让、忍耐和痛苦的情绪,显示这一反抗是顶着石磨,是在重重压抑下进行的。当周朴园下令让自己的大儿子、实际上也是蘩漪心中恋人周萍也给她下跪时,终于支撑不住了,不得不挣扎着喝下那碗苦药,摇摇晃晃地走上楼去。正因为分寸的准确把握,使观众对这个人物以后的反常性格和复仇行为能够接受,也能够理解。
第二幕丁是娥刻画蘩漪和周萍再次相见的戏,真切动人。由于吃药时受到周朴园的逼迫,蘩漪心中感到非常痛苦,她向周萍倾诉,希望从自己所爱的人那里得到同情和安慰。谁知周萍不仅没有给她丝毫慰藉体贴,相反采取漠不关心的冰冷态度。这使蘩漪感到不能忍受,愤怒之火炙烤着她的心,她不顾一切地揭露了周朴园当年玩弄抛弃周萍生母的罪恶历史。如果说前面戏里,蘩漪对周萍还心存幻想,希望用周家“能够闷死人”的历史和现实唤回周萍的爱的话,当周萍说出“你以为不是父亲的妻子,可是我还承认我是父亲的儿子”时,这是蘩漪万万没有想到的。她一下子惊呆了,责怪自己“瞎了眼睛,早没有把你看清”,从此开始走上对周萍进行刻意报复的道路。这三个层面的戏,丁是娥的处理峰回路转,跌宕起伏、层层递进、异峰迭起,不仅戏好看抓人,而且把蘩漪此时此际复杂多变的心态刻画得准确细腻,鲜活生动。
《被唾弃的人》 丁是娥饰林蕴华
《鸡毛飞上天》丁是娥饰林佩芬 1960 年
丁是娥、解洪元、王盘声、袁滨忠、杨飞飞演出《雷雨》
和周萍谈崩,使蘩漪的思想、情绪和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下一场戏里,她摆出周公馆女主人的身份,把四凤辞退,打发回家。和曾经委屈地喝下周朴园硬要她喝的药不同的是,这时的蘩漪几乎爆发了,竟当众回绝周朴园要她去大夫那儿看病的命令,甚至轻蔑地嘲笑他:“忘记了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这句话预示蘩漪心中报复周家两代人的火种已经点燃,势必将造成不可挽回的可怕后果。对蘩漪感情和行动的这一重要转折,丁是娥的舞台演绎细致生动而又妥帖。
蘩漪和周萍最后一次单独会面,丁是娥努力展示蘩漪在绝望中的苦苦挣扎,强调人物内心压抑的递增和转化。开始她强压心中的痛苦和怨恨,默认了周萍和四凤的关系,并表示愿助一臂之力,结果蘩漪的自我压抑遭到周萍的生硬拒绝。她以更加低声下气的口吻哀求,想用自己的痛苦处境打动周萍。这里丁是娥选择大段的反阴阳曲调,唱来缠绵悱恻、哀怨凄苦,甚至还提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建议——“与四凤合住一起”。这时丁是娥的演唱加快了节奏、加重了语气,仿佛这种荒谬绝伦的办法,也真是一种出路。但这种苦苦哀求和委曲求全得到的却是周萍的厉声怒骂,甚至还要她去死,这时丁是娥揭示蘩漪内心深处最后一点希望彻底泯灭。她在台上没有剧烈的大动作,只是后退几步,颓然坐下,自言自语地说 “完了”。声音轻而清,冷漠至极。这时舞台上一片沉寂的氛围,预示着一场毁灭周公馆的雷雨风暴即将来临,丁是娥在此刻看似软弱无力,实则在千钧之重的细节表演中完成了对蘩漪形象的精心塑造。
导演过话剧《雷雨》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看了这出戏的演出,曾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他称赞丁是娥的表演,不亚于最优秀的话剧演员,完全称得上是当今戏剧舞台的“活蘩漪”。
林佩芬:坚持深入生活,开掘舞台创新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
“从前有个小姑娘……”1977 年初,粉碎“四人帮”不久,丁是娥在沪剧《鸡毛飞上天》中一个“教育虎荣”的赋子板唱段,曾经一下子传遍上海街头巷尾。走在路上,都能经常听到人们在学着哼唱。这时“文革”中遭受残酷迫害的丁是娥刚获解放,得到重登舞台的许可。经过再三考虑,她慎重选择这一唱段,参加各个戏曲剧种纪念周恩来总理去世一周年联合演出,获得全场热烈掌声。电台、电视台作了实况转播,这个段子不胫而走,很快在群众中流行传唱开了。才短短几天,就到了沪上街道里弄、老老小小,几乎无人不知道,无人不会唱的红火程度。
为什么一个十来分钟的小小沪剧唱段会在上海引起这么强烈的社会反响?除了丁是娥功力不减当年,“赋子板”唱来如行云流水,有板有眼,字字清晰、声声入耳,运腔委婉、韵味醇厚的艺术因素外,从更深的层面看,还因为这个唱段抒发了一个普通民办小学教师热爱党、热爱新中国,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希望不断提高青少年文化知识水平的质朴感情和执着追求,使人不能不联想起“文革”时期那些抹黑教师、抹黑教育、否定知识、否定文化的荒谬绝伦的现象。这个沪剧唱段的走红,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那时反思“文革”,拨乱反正的群众愿望、人民心声和社会需求。正是顺应全国上上下下不断高涨的舆情民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彻底否定“文革”,实行历史性转折的重要决议,推动我们国家走上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回顾这段往事,对丁是娥当时选择推出这一唱段的敏锐感觉和艺术勇气不能不由衷敬佩。它的积极意义,今天应该得到更高的评价。
沪剧《鸡毛飞上天》是丁是娥主演的又一代表剧目,她在剧中塑造的民办小学教师林佩芬的形象曾经感动了台下无数观众,很多人看着情不自禁潸然泪下。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先后看过这个演出,对丁是娥的表演都十分称赞。林佩芬这一感人形象的成功塑造,和丁是娥新中国成立后努力遵循党的文艺方针,长期坚持深入生活,不断开掘舞台创作的源头活水是分不开的。
1960 年2 月在市宣传工作会议上,丁是娥听了优秀民办小学教师吴佩芳的发言,十分激动,很想把吴老师的事迹搬上沪剧舞台。她主动上门深入采访,两人多次促膝谈心,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这个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剧目,从确定题材,写作剧本,到与观众见面的首场演出,仅仅只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现在看来似乎不太符合艺术创作规律,但在那个时候,大家都充满激情,拧成一股绳,团结拼搏,干劲十足。这个戏写教师题材,人物主要活动在家庭、里弄、学校,比较适合沪剧表现。对那些地方的生活,丁是娥也熟悉,表演时完全能够放得开。剧中环绕林佩芬发生的情节,又大多取材于吴佩芳老师的感人事迹。由于接触了解多了,丁是娥对人物思想性格感情的把握,心里比较有底,舞台呈现真实自然、质朴贴切。这个剧目创作演出的成功,林佩芬形象塑造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芦荡火种》 丁是娥饰阿庆嫂 1980 年
沪剧《鸡毛飞上天》搬上舞台以后,丁是娥根据各方面的反应,在舞台表演上继续打磨修改,不断加工提高。这个戏的第三场描写民办小学办起来后,林佩芬上第一堂课,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四十分钟的课,准备的内容都讲完了,再也讲不出别的东西,这时教室里乱成一片。开始几场演出,面对顽皮捣蛋的学生,她表现林佩芬担心自己当不了教师,不由皱眉、摇头、叹息,一筹莫展,非常尴尬。戏演到这里,台下往往发出阵阵笑声。虽然有舞台效果,但丁是娥感到这样的表演,不太准确,有损人物形象。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她特地向吴佩芳请教。吴老师告诉她,以往也曾遇到类似的情况。上第一堂课时教室里乱得很,同学中有的说话,有的打弹子,有的竟从窗口跳出去了。但从没有想过以后还能否当教师,只是想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我没有很好完成。这番话使丁是娥受到很大启发,考虑再三,她决定在表演上作新的处理。摒弃原先手抓衣服,急走小步等一些形体动作,改成林老师在学生的吵闹中静下心来默默沉思,认真寻找上课失败的原因。这样一改动,观众的哄笑声随之消失,戏的进展流利顺畅,人物形象显得更加丰富丰满。
林佩芬形象塑造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丁是娥在表演时对戏曲传统表现手段的充分发挥和巧妙运用。这个戏的表演,她努力适应观众的要求,做到唱够做足。第四场写林老师到公办学校去学习听课,原来准备放在公办学校课堂上真实表现,后来发现这样安排太板,人物被框死了,难以发挥戏曲表演的特长。她想起沪剧传统剧目《庵堂相会》“看龙舟”的折子戏,舞台上并不出现龙舟竞赛的场面,仅仅依靠金老相公夫妻俩的载歌载舞的演唱,把黄浦江上赛龙舟的热闹场面表现得活灵活现,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于是试着把这场戏放在二道幕外,林老师边演边唱上场,看到公办学校左右两个教室,分别在上语文课和珠算课。她一个一个教室听,分别抒发听课后豁然开朗的欣喜心情,再用幕后合唱烘托呼应,增强效果。这样戏演活了,人物出来了,观众也过足了瘾,越看越爱看。
第九场是全剧的高潮,顽皮学生虎荣拿了同学的铅笔盒突然跑掉,林佩芬冒雨把他追了回来,对他谆谆开导。丁是娥在这里浓墨重彩,安排大段成套唱腔,把戏做足。她先用长腔中板,以亲和关切的口吻演唱,表现林佩芬对学生循循善诱的耐心和深情。接着转为音乐性较强的反十字调,舒展体贴,语重心长。最后是八十多句的赋子板,通过对自己身世经历的表述,来教育启发孩子。过去沪剧唱赋子板,节奏往往越唱越快,丁是娥作了全新的处理,把演唱节奏适当放慢,展示林佩芬回忆往事的不平静心绪,唱来委婉深沉,真切动人,使倔强的虎荣深受感动,终于表示了要改正错误,做个好学生的决心。
丁是娥对人民教师始终怀着深厚的感情。18 年后的1978年10月,在她生前主演的最后一台大戏《被唾弃的人》中,又成功塑造了一个历经磨难、坚持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优秀女教师林蕴华的感人形象。
阿庆嫂:实现自我超越,打造家喻户晓影响深远的艺术典型
丁是娥创造的舞台形象中,最为成功、影响最大的当然要数《芦荡火种》里的阿庆嫂。丁是娥是第一个在戏曲舞台上成功塑造了阿庆嫂形象的沪剧表演艺术家。新中国成立以后她曾先后在《罗汉钱》《金黛莱》和《鸡毛飞上天》等优秀沪剧现代戏中扮演小飞蛾、金黛莱和林佩芬,为戏曲艺术表现新时代、新生活、新人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要演好阿庆嫂这样一个以茶馆老板娘的公开身份为党做地下联络工作的女共产党员,对于她来说仍是个全新的课题。为了在舞台上准确表现角色,丁是娥经历了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
开始她对人物的理解并不深,总以为阿庆嫂以茶馆老板娘的身份作掩护,她身上应该有一种江湖气。她模仿过去生活中遇到过的一个茶馆小开娘(即茶馆老板女儿)的动作,走起路来足不着地,快得像阵风,提壶沏茶相当麻利,抹桌子更是三下二下就抹得溜光。但是观众却认为她演得总不太像。这使她很不是滋味,反复思索究竟怎样才能演像阿庆嫂。为此她看了不少反映地下斗争的书,下生活时又向部队侦察英雄讨教,还多次和编剧导演和其他演员商议。渐渐地,阿庆嫂的形象在丁是娥脑海中丰满起来,她感到在茶馆老板娘和地下联络员之间,不能以偏概全,使人物失去了主心骨。阿庆嫂的服装、扮相、一举一动,确实要像茶馆老板娘的样子,应酬敌人时也会带几分江湖义气。但是在心里,阿庆嫂却把敌人恨之入骨,时时刻刻寻找机会解救伤病员,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感。
只有理解得深才能表现得准,丁是娥心里有了底,觉得自己在外形上已经有了茶馆老板娘的味道,神态、语气、动作上就不能再夸张,更不要让三教九流的东西把人物演歪了。心里有了一根弦,表演上才能有所体现。在以茶馆老板娘身份和胡传奎、刁德一周旋时,丁是娥在表演上的原则是不卑不亢、不温不火、注重分寸、恰倒好处。“智斗”一场,当胡传奎向刁德一介绍阿庆嫂时,她明显感到了刁德一的不信任,因此站在原地不动,仅用眼神随意打量了一下,只是上下稍微一看,但就在这刹那的眼神的运用中,充分表现了阿庆嫂的警觉敏锐和从容大方。当阿庆嫂送茶点烟时,刁德一拉下脸来冷言挑衅,丁是娥捏着点燃的火柴,稍稍停步,凝目相视。再走到胡传奎面前以略带委屈的语调埋怨责问,这样把阿庆嫂在复杂情况下沉稳应对、不卑不亢的分寸把握得相当准确。在“斥敌”中,她的表演也十分细腻,每演到这里,那个掸袖挥手,泰然自若的亮相总能赢得满堂彩声。阿庆嫂形象的成功塑造使丁是娥登上了她数十年来表演生涯的艺术高峰。
丁是娥的舞台人物画廊和她的丁派唱腔特色
丁是娥在沪剧舞台上演活了身份性格迥然不同的形形色色的妇女形象。在她塑造的艺术形象长廊中,《阿必大回娘家》中的婶娘也一直受到观众称赞。她的表演路子和过去传统演法有很大不同,她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婶娘人称“毒夹剪”,过去往往把她演成心狠手辣、有点流气的白相人嫂嫂。丁是娥觉得这样演影响了戏的主题深化,会削弱观众对阿必大悲惨命运的同情。雌老虎已经蛮不讲理了,如果婶娘也蛮不讲理,那成了以邪克邪。观众会搞不清谁是谁非,该把同情放在哪一边了。经过深思熟虑,她把婶娘演成精明能干的农村劳动妇女,在雌老虎面前她不畏强暴,据理力争。当对方实在蛮横霸道、气焰嚣张、寻衅动武时,她也毫不手软地给予回击。但是这种斗争也是有理有节,很有分寸的。当雌老虎跌倒在地上时,丁是娥做了一个主动上前搀扶的动作。当必大出气打了雌老虎几下时,丁是娥又轻轻地摇摇手,予以劝阻。经过丁是娥这样的解释处理,婶娘的形象焕然一新,成为沪剧舞台上性格鲜明、使人念念不忘的又一艺术典型。
沪剧素来重唱。丁是娥的嗓音圆润、音域宽广,唱腔绮丽婉转,曲折多变,擅长抒发人物复杂细致的思想感情。她创造的丁派唱腔敢于标新立异,在艺术上有不少新的创造。特别是她对沪剧“反阴阳”曲调的运用相当出色。演唱《罗汉钱》中的“回忆”、《雷雨》中的“盘凤”和《甲午海战》中的“祭海”,同样都用“反阴阳”曲调,但因揭示的角色不同、身份不同、个性不同,在润腔处理、节奏力度和感情色彩有很大的发展变化,真正做到因人定腔,声随情走。
丁是娥生活照
丁是娥成名在新中国成立前,艺术升华却在新中国成立后。小飞蛾、蘩漪、林佩芬和阿庆嫂等一系列生动形象的成功塑造,标志着她在表演艺术上已日趋成熟,她创造的沪剧丁派也成为沪剧舞台内外广泛传唱、深受群众喜爱、具有强劲生命力的重要艺术流派之一。沪剧丁派艺术既端庄大方、稳重质朴,又清新明快、委婉多姿。与沪剧的其他艺术流派相比,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这种魅力从何而来?著名前辈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和丁是娥都是戏曲剧种的代表人物。过去曾相当熟悉,有不少交往。在回忆丁是娥的时候多次说,她是一个非常大气的人,丝毫没有门户之见。我看她的演出,觉得她有不少地方借鉴了越剧的表现手段,而且这种借鉴,不是生搬硬套,而是融汇贯通,化成自己的东西。袁雪芬的话一言中的,道出了沪剧丁派艺术的精髓。正是这种广采博取、多方借鉴,才使丁是娥的表演艺术独具活力,不断登上新的台阶,达到新的高度。
1954 年丁是娥主演的《金黛莱》在华东戏曲会演中得了主演一等奖。她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却和其他剧种的演员找差距,觉得自己发声换气不太科学,主动上门向曾为沪剧《罗汉钱》执导的张骏祥导演的爱人、著名歌唱家周小燕讨教。周小燕建议她练练吹蜡烛。丁是娥回家就照着练,在桌上放几支点上火的蜡烛,隔一段距离吸足气使劲吹。吹灭了再点上,一次又一次,每天坚持。这样的练习枯燥无味,有些人说,得了这么多奖,在上海滩也算得上的大演员了,何必像小学生那样从头学起呢!丁是娥却始终没有动摇。经过长时间苦练,她吹气的力度越来越大,人离放蜡烛的桌子也越来越远,终于逐渐掌握了科学运气的方法。唱《甲午海战》“祭海”时,“潮潮盼”一个“盼”字的唱,一口气拖了七拍,表现金堂妈怀念亲人悲痛欲绝的心境,激越高亢、穿云破雾、声情并茂、义薄云天。
丁是娥还非常善于从其他艺术门类学习借鉴。电影《居里夫人》她曾连看了7 遍,从美国电影演员葛丽尔·嘉逊身上,她学习以眼神演戏的表现手法,运用到《和合结》的表演中去。沪剧《朵朵红云》中那段“长江滚滚向东流”的“快流水”脍炙人口,至今在观众中传唱不绝。那是丁是娥从京剧传统曲牌“流水”中受到启发而创造的一种崭新的沪剧板式。在表演《赵君祥卖囡》中的“五更乱梦”时,丁是娥为了避免一人独唱的沉闷,借鉴吸收了越剧和昆剧的很多身段动作,载歌载舞,把一个母亲对被丈夫因赌输卖掉抵债的女儿的苦苦思念之情表现得真切传神。
直如朱丝绳 清如玉壶冰
丁是娥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尊重和关怀。1958 年丁是娥入党后不久,毛主席和党中央其他一些首长在上海接见文艺工作者。周总理把丁是娥领到毛主席身边说:“丁是娥同志已入党了。”毛主席听了十分高兴,笑着握住丁是娥的手:“我们党又多了一位新同志,要好好为党工作啊!”毛主席的这句话,丁是娥一直记在心里,作为一个演员,她决心在舞台上努力塑造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群众。
丁是娥“文革”以后复出,一曲“赋子板”唱遍浦江两岸,声誉如日中天,周围到处是鲜花和掌声。她没有因此满足,而是十分清醒地提出,为了让中青年演员更快接班,自己要渐渐淡出的想法。其实她当时不过五十多岁,对一个表演艺术家来说,正处在自己的艺术巅峰时期。她的观众不是少了,而是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为中青年演员让台,确实不是容易的事。当时排反映中日友好的新戏《樱花》,剧中女主角是日本姑娘樱枝,大家都以为非丁是娥莫属。她曾主演过根据同名歌剧改编的沪剧《蝴蝶夫人》,有经验,也适合。丁是娥自己也很想演这个角色,但是经过反复思考,她主动提出让青年演员陈瑜挑大梁。对丁是娥的建议,团里不是没有想法。有的提出搞A、B 制。她演A 组,青年演员演B 组。丁是娥却说这样演法,B 组演员容易受到个别观众的挑剔责难,不利于他们成长。在她的坚持下,陈瑜主演了戏的全剧,很快在沪剧舞台上冒尖走红。
为了使沪剧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她又把目光投向年纪更轻、刚从剧团学馆毕业的新一代。茅善玉这一个班在学馆学习时,丁是娥亲自去讲课,要他们打好基本功,为了他们耗费了无数心血。他们毕业后,她挑选《野马》这个现代戏让小青年担任主演,自己却在戏里扮演一个不显眼的配角。在登宣传广告时叮嘱把徐俊和茅善玉两个年轻人的名字用大字放在她前面,用自己在观众的巨大影响为青年演员作铺垫。
在丁是娥等老一辈艺术家扶植下,沪剧院中青年演员艺术上日趋成熟,形成很有实力的人才梯队,在当时上海文艺院团中是相当突出的。《芦荡火种》是丁是娥的代表作,她塑造的阿庆嫂形象影响深远,全国家喻户晓。后来演阿庆嫂这个角色的,从诸惠琴、马莉莉、陈瑜、吕贤丽到程臻,如今又有了“95 后”的洪豆豆和更年轻的“00 后”。沪剧舞台上阿庆嫂的形象代代相传,人才辈出,丁是娥的高风亮节为不断培养戏曲事业接班人树立了榜样。
1987 年11 月,市戏曲学校和沪剧院联合开办沪剧班。1956 年9 月戏校曾开办过一届沪剧班,从这里走出了著名演员沈仁伟和著名导演刘卫国、周中庸等优秀沪剧人才。这次开办第二届,正面临戏曲市场不太景气的困难境遇,丁是娥十分重视,沉着应对。当时她得了病,十分衰弱,仍身体力行,坚持参与了招生阶段的全部三次考试,并主持这届沪剧班的开学仪式和教学互动。1992 年6 月这个班毕业时,丁是娥已去世整整四年,但她的关心、她的呵护和她的身影,深深地留在同学们心中。这个班的朱俭、程臻、吉燕萍、洪立勇和徐蓉等,历经三十一年长时间的艺术实践磨炼,不断超越自己,已挑起了大梁,成为当今沪剧舞台实力坚强、在观众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坚骨干力量。
沪剧发源于浦江两岸农村的田头山歌,丁是娥历来重视深入生活,重视下乡演出,总是把上海市郊乡镇称为沪剧的娘家,主张不断加强和市郊乡镇群众的血肉联系。正是在她的大力倡导下,上海各沪剧专业表演团体自1982 年起,连续十年联合举办“沪剧回娘家”的大型演出活动。作为上海沪剧院院长和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她身体力行,每次都积极参与。1988 年1 月她已身患重病,但仍抱病参加,服用止痛药,在奉贤农村坚持日夜演了两场。深夜挣扎着回到家中,第二天进了医院。从此一病不起,再也没有能重上她心爱的沪剧舞台,不到半年时间就因病去世。她生命历程最后一次登上的,是“沪剧回娘家”演出的乡镇土台,面对的观众,是爱看家乡戏、热情鼓掌喝彩的市郊乡亲,唱的是《鸡毛飞上天》中“教育虎荣”的赋子板唱段。
丁是娥身上很多故事使人久久难以忘怀,粉碎四人帮后她把落实政策补发的工资一万元作为党费交给组织,以后又按月主动交纳党费一百元,这要占她全部工资的三分之一。丁是娥去世后,人们清点她的遗物,发现这位全国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所有存款只有二千元,人们赞扬她的为人“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作为沪剧一代名家,丁是娥晚年经常为同辈和学生辈沪剧艺术家举行的个人演唱会热心张罗,多次出场助阵。她去世后沪剧界多次隆重举办纪念她的专场演出,大家重温她的表演成就,追思她的戏德人品,都十分感动。“长江滚滚向东流,波浪滔滔永不休”。丁是娥离开了我们,但她的艺术创造,她的精神风范,长留人间,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学习传承。
“沪剧回娘家”系列照片,前排左起丁是娥、韩玉敏、杨飞飞、后排左起:小筱月珍、凌爱珍、王雅琴、石筱英、汪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