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候变化特征对小麦种植的影响分析
——以霍邱县为例

2023-11-10王尚明蒋光猛张少雷秦玉连王应开吴新天

种子科技 2023年17期
关键词:霍邱县平均气温日照

王尚明,蒋光猛,张少雷,秦玉连,王应开,吴新天

(1.霍邱县潘集镇农综站,安徽 六安 237400;2.霍邱县种植业发展中心,安徽 六安 237400)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在许多地区都大规模种植,带动着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小麦种植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其中气候条件是比较关键的影响因素,气候变化会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1 小麦种植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方向

1)温度变化影响。对于大多数农业地域来说,气候变化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温度发生改变,在大多数中高纬度地区,温度升高会使农作物生长季延长,因此气候变暖可能会使这些地区农业生产效益提高,但同时也会出现降水、日照等变化,故而无法准确估计温度变化给种植物生产带来的影响[1]。

2)二氧化碳变化影响。从生理上来讲,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小麦生长较为有利,这是由于二氧化碳可以促进农作物光合作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由250μmol/mol 增长到400μmol/mol 时,可以使光合效率提高20%左右,而二氧化碳浓度增加1 倍,三碳型农作物如小麦、水稻等可增产10%~50%。对于小麦种植来说,如果所处地区二氧化碳浓度从370μmol/mol 提高到570μmol/mol,实际产量提高约24.6%。

3)水分状况影响。在一些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影响小麦生产最重要的因素是水分状况,气候变化会改变地区降水量。水分状况适宜的条件下,小麦的稳产、高产效果会更好,但当前对降水的预测仍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4)气候平均状态影响。气候平均状态也是气候变化规律性和稳定性的标准之一,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对于小麦种植而言,区域内是否会频繁发生极端气候事件(如极端高温、洪水以及干旱等天气),将会决定作物是否能稳定生长,进而影响到作物最终产量[2]。

2 霍邱县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

本研究结合霍邱县实际情况,研究气候变化特征对小麦种植的影响。霍邱县地形比较复杂,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且温差偏大的特征,冬季最低气温在0 ℃以下,夏季最高气温可达到38 ℃以上,日照天数大于200 d,较适合小麦种植。

2.1 年平均气温的变化

当地气象局数据显示,1991—2021 年,霍邱县平均气温约17.5 ℃,对该段时间内霍邱县气温变化情况进行总结发现,整体年平均气温变化呈阶段性特征,共分为4 个阶段,具体如下。

1)第1 阶段:1991—1996 年。该阶段平均气温低于近30 年气温平均值,为16.2 ℃,为偏冷时期。

2)第2 阶段:1997—2007 年。该阶段平均气温略高于近30 年气温平均值,为16.75 ℃。

3)第3 阶段:2008—2013 年。与第2 阶段相比,该阶段平均气温降低,从16.75 ℃降至16.28 ℃,略低于近30 年气温平均值,整体气温偏低。

4)第4 阶段:2014—2021 年。该阶段气温水平升高,平均气温从第3 阶段的16.28 ℃升高至17.28 ℃,整体平均气温升高1 ℃,且高于近30 年平均气温15.58 ℃。该气温数据表明,霍邱县现阶段正处于偏暖时期。

年平均气温的变化直接影响小麦生长发育环境,间接决定小麦种植技术的应用。总结霍邱县近30 年平均气温变化规律发现,当地气温存在显著升高趋势,其中年平均气温最低与最高分别发生在1991、2021 年[3]。

2.2 年平均降水的变化

降水情况同样对小麦种植有显著影响,对霍邱县年平均降水情况进行总结发现,其近30 年平均降水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降水量为915.8 mm。1991—2021 年,年平均降水变化情况出现了个别现象,即降水量过低或降水量过高,2002、2021 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980.2、1 029.1 mm,其中2002 年平均降水量为近30 年平均降水量的50%左右,2021 年平均降水量则超过30 年平均降水量的50%。除了2002、2021 年外,其余年份降水量数据基本趋于平缓,于近30 年平均降水量附近波动。

2.3 年平均日照条件的变化

据统计,1991—2021 年霍邱县平均日照条件变化由波动逐渐趋于平稳。1995—1998 年,当地日照时数出现较大波动,1996 年发生了异常低值,为1 816.4 h,1997 年日照时数又提升至2 544.7 h,属于异常过高。除上述波动较大情况外,当地年平均日照条件整体变化趋势不大。

3 气候变化特征对小麦种植产生的实际影响

3.1 地区气候条件对小麦种植的基本影响

通常来讲,小麦种植期间都要确保温度在0 ℃以上,霍邱县年平均气温始终都在10 ℃以上,1 年中超过1/2 的天数气温都十分适合小麦生长,但若是遇到提早进入冷冬的现象,就容易出现弱苗。不适宜小麦生长的温度条件会使小麦在冬季前出现过早生长现象,对于土壤中养分的消耗较大,致使后续养分积累较少,植株也不具备良好抗冻性,在冬季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很容易死亡,即使能够成活的小麦也基本停止生长,导致小麦减产。待到第2 年春季时,由于气温快速升高,小麦在萌芽期快速生长,对水分的需求量比较大,此时若出现降雨天气,则更适宜小麦生长。小麦光合作用的主要时期是在成熟期,是决定产量的重要时期,这时若频繁出现低温降水情况,会对小麦成熟造成不利影响。霍邱县降水量多年来较稳定,只有在2021 年降水量比以往大,给小麦种植带来负面作用。同时,多年气候干旱、少雨状态使小麦农作物积累有机物不足,造成了实际产量下滑[4]。

3.2 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对小麦种植的多维度影响

3.2.1 对小麦单株成穗数造成的影响

小麦植株的麦穗形成与其生长后期气候条件息息相关,且不同小麦品种存在差异,受到气候的影响也略有不同。对于小麦种植来说,影响单株成穗数最严重的因素是冬前温度。生长到中期的小麦植株成穗数会受到降水量的影响,若是出现缺水情况,麦穗很容易干瘪,小麦植株也可能死亡。要想增加穗数,要保证光照和水资源充足,还要加强育种,提高植株穗与花原始体的分化概率。

3.2.2 对小麦穗粒数造成的影响

小麦的产量还由穗粒数决定,除考虑小麦品种特性造成的穗粒数差异外,气候条件对小麦穗粒数的影响也很大,尤其是水分、光照、热量3 种环境因素会对穗粒数产生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为降水量,水分充足可增加穗粒数,比如穗期降水量适宜,会使成穗效果更佳,从而获得更多穗粒。其次是光照条件,在大多数小麦品种的发育中后期,日照变化会给穗粒数带来显著影响,若是日照率相对较高,穗粒数也会增加。再次是热量条件,若出穗期保持较长时间的适宜温度,也能增加穗粒数。

3.2.3 对小麦千粒重造成的影响

小麦产量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是冬季前能否形成种植群体优势,为下一年高产奠定基础。小麦千粒重和降水量之间呈负相关,与日照条件之间呈正相关。霍邱县降水量逐年提高很可能造成小麦产量骤减,尤其是4 月底之后降水量会明显增加,这时光照不足,给千粒重增加带来不利影响。另外,4 月后霍邱县进入深春季节,气温升高,可能会影响到小麦灌浆,尤其是早期灌浆强度不足,致使其生长发育时间缩短,可能出现籽粒干瘪的现象。

3.2.4 对不孕小穗数造成的影响

小麦的不孕小穗数主要与种植期间早晚积累温度有关,若积累的温度较高,则小麦不孕小穗数较少;若积累的温度较低,则小麦不孕小穗数可能增多。同时,小麦穗形成时期的日照条件较佳,也有利于减少不孕小穗数,这主要是由于晴天条件和适宜温度有利于小麦植株积累有机物。在小麦植株进入到分蘖期后,不孕穗数与日照时长呈正相关,与降水量呈负相关。进入分穗期后,小麦对日照条件的要求会更高,因此,不孕小穗数与日照时长呈负相关,此时气候若降水量适当下降,更有利于分穗,晚降雨会影响稻穗质量。

3.2.5 对结实小穗数造成的影响

从理论上来说,小麦结实穗数是由中后期发育情况决定,该阶段的气候条件是重要影响因素,若小麦穗形成前出现了恶劣天气,或营养物质不够充足,那么就会导致不良穗出现,该变化还会因为小麦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来说,只要温度和降水条件都合适,日照条件较佳,都有利于小麦生长。霍邱县小麦生长发育的中后期偶遇天气条件不太适宜的状况,出现了小麦结实穗数较少、实际产量不高等现象。

3.2.6 对小麦产量造成的影响

基于霍邱县的气候条件搭建小麦产量—气候生态关系模型,同时结合生产情况对生产趋势进行模拟,进一步探析光、水、热等气象条件与小麦产量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穗期处于晚日照条件下的产量较高,由此可见,日照在影响因素中的占比不显著。但小麦穗期和降水量的相关性较强,尤其是冬季降水量会直接影响小麦产量,呈正相关,进入授粉期之后降水量不宜过高,否则可能会干扰授粉,造成不育情况,进而降低产量,而小麦成熟期后受到降水的影响比较小。在小麦生长后期,实际产量和植株活动生长温度的相关性较为显著[5]。冬季前小麦春化的时间较短,致使其摄取的营养量降低,若冬季温度较低,还可能因为霜冻而直接死亡。除此之外,气候灾害也会给小麦产量造成影响,尤其是近年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复杂,霍邱县也会偶尔出现极端天气,如暴雨、干旱,尤其是在小麦播前底墒充足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春季干旱问题,使小麦出苗受到影响,降低出苗率。如果夏季持续出现暴雨天气,会导致小麦根部被积水长时间浸泡,不仅容易发生过涝腐烂问题,也可能会滋生出病虫害,使小麦产量大幅下降。霍邱县农民在种植小麦时对灾害的防护意识不足,未能及时掌握恶劣天气情况并做好防护,使小麦产量下降。

4 应对气候变化的小麦高产种植技术

4.1 更好地把控基础种植要点

1)整地方面。为了提高小麦产量,建议细整小麦田,每间隔1 年进行1 次深度疏松处理,处理深度控制在20 cm 左右,可有效改善土壤渗透性与通风条件,使小麦根部发育更佳,提高抗旱抗冻的能力。如果干旱较严重,可以采用犁地方式,先填土再耕种,播种前还可使用脱芽秸秆作底肥,使小麦生长的效果更佳。

2)施肥方面。针对所研究地区小麦对肥料的需求规律,避免小麦在冬前出现有机物积累不佳情况,提高土壤肥力。可适当增加有机肥量,改变以往的基肥施加模式,可以在3 月中旬施加70%肥料,剩余30%的肥料在4 月上旬施加完成即可。要随时根据小麦种子发芽情况调整施肥,若发芽不佳,可补充肥料。

3)播种数量和播种时期方面。霍邱县小麦播种量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然而研究表明,小麦产量并不仅仅依赖于种植量,播种量和产量不存在绝对正相关关系。相关试验显示,如果小麦单产不超过5 000 kg/hm2,则适当提高播种量会促进产量提高,但小麦单产在5 000 kg/hm2以上,播种量增加可能会导致单位面积产量下降,因此,需根据实际情况来控制播种量。播种时间过早或过迟都不利于实现小麦稳产、高产,因此需要控制农户抢种早熟的行为。冬小麦若遇到暖冬年,为了减少冬前小麦的生长量,以免其出现冻害情况,可以在原基础上推迟7 d 左右播种,避免在冬季前抽穗,发生结冰死亡情况,为小麦越冬做好准备。

4)防淹和病虫害防治方面。霍邱县小麦生长期很容易受到低温多雨气候的不良影响,尤其是要谨防小麦被渍淹的情况出现。若是小麦生长中降水量过多,其根系可能会过早枯竭,穗粒粗度降低,还会表现出假熟情况,使小麦产量下降。对此应采用“三沟耕作”技术,沟渠之间要保持畅通联系,促进良好排水。对于小麦的各项病虫害防治,需要根据病害情况采用防治措施,比如在天气回暖期间,小麦可能会发生白粉病、锈病等,建议使用对应的化学、生物以及农业手段加以防治,确保小麦产量不受到影响。

4.2 培育并引进小麦新品种

为了尽量减轻气候变化造成的负面效应,可以培育并引进适合当地种植的小麦新品种,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培育出穗粒数较大的小麦品种。也可适当引进合适品种,霍邱县适合引进的小麦品种包括温麦4 号、鄂麦11 号、豫麦18-64、扬麦158 等,在尝试种植后都可提高产量。

5 结束语

对于小麦种植来说,气候变化对其生长有着很大影响,决定了其最终产量,比如降水少会导致小麦吸收水量下降,不利于有机物积累,而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会延长小麦生长周期,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情况下小麦光合效率会有所提高。为应对气候变化,小麦种植时需采用多种高产手段,包括调整播种时间、做好病虫害预防、科学进行分穗期水田管理、引进高产品种等。

猜你喜欢

霍邱县平均气温日照
霍邱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分析
心之向往,便是日照
沧海桑田话日照
霍邱县第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暨庆祝建国七十周年书画展览教师作品
霍邱县第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暨庆祝建国七十周年书画展览学生作品
乌兰县近38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从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看莱州市30a气温变化
霍邱县教师书画作品选登
1981—2010年拐子湖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近50年来全球背景下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