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保险原理与实务”课程混合式教学实效性研究
2023-11-09韩胜男
韩胜男
(1.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 130000;2.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00)
引言
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模式正迎来一场信息化变革。各类网络课程资源、在线学习平台被广泛应用于课程教学中。网络教学由于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拓展学习视野;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发布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联系,弥补线下授课交流受限的不足。开展混合式教学是优化教学手段、探索课程改革的新路径,如何更好地设计教学思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是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去深入研究的。本文以高职院校保险原理与实务课程为例,探索开展混合式教学实施效果,并深入挖掘混合式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保险原理与实务课程混合式教学实验
(一)研究对象
混合式教学实验选取2020级金融管理专业的178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实验班92人,对照班86人。实验班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对照班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两组班级由相同的教师进行为期16周、共计48学时的保险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样本数据来源于实施混合式教学前后成绩对比测验以及学期结束后的问卷调查[1]。前测和后测成绩分别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学期教学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学生对教学效果、课程安排、课堂互动、学习状态、学习收获、教学满意度等指标的反馈情况[2]。
(三)实施方案
1.课前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为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在课前“学习通”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具体做法是,每次上课前教师布置本节课的课前学习任务清单并上传教学资源,学生根据清单要求自主进行学习和测验,教师则根据测验结果和学生的反馈情况,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为课中的教学计划做准备。
以项目四“保险基本原则”中任务一“运用最大诚信原则”为例,课前,教师在学习通教学平台发布案例,并提出话题“为什么小张购买了重大疾病保险后出险被拒赔?”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违反最大诚信原则的表现形式和法律后果”。基于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学习通平台发布教学视频、案例资料、辅助学习课件等资源,同时布置学习任务清单,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并自测。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自测成绩,掌握学生预习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线下教学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
2.课中指导学生探究学习
基于课前学生线上自主学习情况,在线下教学中,教师主要根据项目的教学重点并结合学生课前预习发现的薄弱环节设计教学活动。在课中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结合实训软件的进行模拟实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仍以上述“运用最大诚信原则”为例,教师基于课前讨论话题“为什么小张购买了重大疾病保险后出险被拒赔?”做进一步的提问——“你认为违反告知义务的情形有哪些?”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通过梳理课前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指出被拒赔的原因,但对于实践中引起拒赔的具体情形和未如实告知的法律后果没有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因此,就需要教师在线下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在课中的探究活动中,教师根据“违反告知义务”的四种不同情形分别举出案例,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进行探究讨论,找出本组案例的拒赔原因并指出此种情形下的法律后果。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够对知识点有更加清楚的认知,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实训环节,利用实训软件模拟保险公司具体的理赔业务操作流程,掌握理赔案件中出现拒赔的具体情况以及对于拒赔的处理方法,进一步强化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3.课后指导学生强化巩固练习
保险原理与实务课程属于理实一体化课程,需要强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适应保险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由于课堂教学时长有限,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需要学生在课后加强实训环节的练习。教师在经过课堂教学之后,定期在学习通网络平台布置课后的实训任务。以人身保险展业知识点为例,教师在理论学习后,在学习通平台布置练习清单,要求学生在一周内完成实训软件中下发的两套练习题,并将完成结果上传到学习通,教师根据学生上传的练习结果进行教学反馈,以提高学生对实训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二、教学效果及分析
(一)前测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为了检验混合式教学的效果,在开展混合式教学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相同的测试,两班测试结果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对测试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得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平均值分别为54.141分和53.174分,标准差分别为7.974和8.16,并且P值为0.424>0.05。因此,统计结果不显著,说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前测成绩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其差异幅度Cohen's d值为0.12,差异幅度非常小。具体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实验班和对照班前测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
经过16周的教学实验,再次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相同测试(分析结果见表2)。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后测成绩均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对两班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得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平均值分别为80.663和72.86,标准差为7.632和8.139,并且P值为0.000***<0.05。因此,统计结果显著,说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后测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其差异幅度Cohen's d值为0.99, 差异幅度非常大。由此可见,经过16周的混合式教学实验,实验班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成绩的提升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表2 实验班和对照班后测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
(二)调查结果分析
1.问卷调查
为了解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情况,16周教学结束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进行满意度调查分析。主要从教学效果、课程安排、课堂互动、学习收获四个维度进行调研。调研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说明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越高(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实验班和对照班教学满意度调查分析结果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对整体教学的满意度都比较不错,具体到教学效果、课堂安排、课堂互动、学习收获四个维度,实验班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班(P<0.05)。可见,混合式教学模式成效显著。
2.深度访谈
为深入了解实验班学生对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想法,从实验班92名学生中随机选出30名学生进行进一步调研。调研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混合式教学对于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有帮助?你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否能满足你对教学内容的需求?对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整理学生的回答,得到如下启示:
第一,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仅只存在于课中的教学中,而是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集中讲授转化成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课前,学生需要独立完成教师在网络平台发布的预习内容,通过自主学习总结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课中,学生可以基于课前预习的结果有针对性地对于有问题的知识点进行重点掌握;课后,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整个教学阶段,学生需要反复经历这一过程,在教学效果提升的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第二,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更多学生愿意参与到课程互动中。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课堂中消化吸收教师所教授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业压力,也会影响到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而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方式参与到不同教学环节的互动中,通过参与课堂互动和讨论,激发了学习兴趣,拉近了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也能够从他人视角对知识点有新的认识,彼此之间互相启发,进而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使能力得到提升。
第三,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问及“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时,一些学生表示,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能够满足自身对教学内容的需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所讲内容,很难做到分层次教学。而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在众多教学资源当中选择符合自身能力需求的内容,这就为不同基础的学生提供了多层次难易不等的学习机会。基础一般的同学可以对视频教学内容反复学习,加深理解;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扩展学习视野[3]。同时,这种差异化的教学资源也为教师建立公平的考核评价体系提供了依据。
第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混合式教学的效果。在问及“对于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哪些问题和建议”时,一些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对于提升教学效果非常有帮助,但希望教师能够进一步提升对各类软件、资源的运用能力,设计出一些更有特色的教学活动,避免线上线下的重复教学。可见,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非常认可,同时对教师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期待。
三、提升“保险原理与实务”课程混合式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一)合理设计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实施精准教学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线上与线下教学内容的精准衔接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关键。线上教学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因此,科学合理的线上教学资源决定了线上教学是否有效。为避免出现机械刷课现象,教师在设计线上教学时应注重教学资源的质量,视频、课件、讨论、习题等各种信息化资源要配套完善,兼顾到不同基础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教学资源要定时更新,与时俱进,使线上教学能够真正检验学生的知识弱点,从而作为教师线下教学的有利帮手;在进行线下教学时,要结合线上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准设计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任务驱动等方式,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避免灌输式教学,线上线下相结合,共同形成高质量课堂教学效果。
(二)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在制定考核评价体系时应把握以下几方面:第一,考核评价体系要注重全过程。首先要细化各类考核指标,针对线上教学,要综合视频、学习、讨论、测验等资源的学习情况,明确各部分在成绩中所占比例。为体现差异化,教师可以将线上教学资源分成基础模块和进阶模块,对于挑战难度更高的进阶模块的学生,其成绩要有所体现,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针对线下教学,要将各类课堂活动的综合表现纳入最终成绩,要体现出课堂讨论、小组作业等课堂活动的完成情况,避免出现搭便车现象。同时,为体现分数的公平合理,可以将生生互评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核指标中。其次,考核评价体系要多元化。在平时的过程考核中,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合作、参加技能竞赛及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情况、考取“1+X”证书情况等指标纳入考核标准中,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否顺利开展,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非常关键。课程教学团队应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交流学习,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同时,学校可以举办信息化教学应用培训会及混合式教学能力大赛,帮助教师提升应用各类教学资源的能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