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中国女性图书馆员资料整理与研究*

2023-11-09智晓静王凤英

图书情报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图书馆学图书馆员大学

智晓静 王凤英

(厦门大学图书馆 厦门 361005)

1 引言

民国时期处于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创始期,诞生了中国第一批职业图书馆员[1],其中女性图书馆员虽然数量不多,但与男性图书馆员一样为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对民国时期女性图书馆员进行系统研究,不仅可以进一步充实民国图书馆史研究,还可以推动女性图书馆人研究成为中国图书馆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以史为鉴,昭示后来者,为占据当今图书馆界大半壁江山的女性图书馆员队伍建设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本文以时间为序,全面搜罗民国各个年代涌现的女性图书馆员信息,梳理民国女性图书馆员群体形成及发展的历史脉络,既系统分析女性图书馆员群体的整体特征,也突出重要代表的个案研究,力求点面结合,全面呈现民国女图书馆员完整历史面貌。

2 中国图书馆史上最早出现的女图书馆员——民国时期外籍女图书馆员

中国近代图书馆是在学习西方的基础上萌生和发展起来的[2],中国图书馆界最早出现的女性图书馆员,也基本为西方女性[3]。其中最早、最知名的是来自美国的韦棣华。韦棣华于1899 年来到中国,从事图书馆工作长达32 年,对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韦棣华影响下,更多外籍女图书馆员来华。据韦庆媛统计,民国期间在华工作的外籍图书馆员有53 名,其中女性图书馆员多达30 名,成为在华外籍图书馆员队伍的主要力量[4]。笔者在参照韦庆媛一文基础上,统计了民国时期在华工作的外籍女图书馆员,见表1。

表1 民国时期来华工作的外籍女图书馆员

17玛瑞安·埃文Marion J.Ewing 1885-1957美国1922-1923 金陵女子大学图书主任,兼英文教学西蒙斯学院图书馆学士,金陵女子大学图书馆第一位图书馆学专业馆员18 Anna R.Clark美国1923-1925金陵女子大学图书馆主任19沈克莹夫人Margaret Isadora Simkin美国1923-1944华西协和大学图书馆西文主任史学教授沈克莹之妻,著有《四川书简(1923-1944)》20海伦·普天德Helen Carruthers Poteat美国1923-1924沪江大学图书馆馆长受过图书馆学训练,普天德教授之妻,在代校长韩森教授建议下被任命为馆长21甘百禄Miss Marguerite E.Campbell美国1923-1927北京协和医学院图书馆主任22孙念礼Nancy Lee Swann 1881-1966美国1925燕京华文学校学习中文,兼职图书馆管理员德克萨斯大学艺术硕士,美国第一位女汉学家,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图书馆助理、馆长23 Mrs.L.H.Caldwell 1895-1990美国1925-1926 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图书管理员西蒙斯学院图书馆学士,随传教士丈夫来华24汤姆荪美国德州瓦可学院文学学士,对沪江大学图书馆大力改革[6]25苏继贤夫人Lillian Thomason美国1924-1937沪江大学图书馆馆长,兼任英文副教授Mrs Walter Small加拿大1925-1946 华西协和大学图书管理员,兼教文科 丈夫苏继贤时任华西协和大学建筑总工程师,儿子苏约翰为第二任加拿大驻华大使26马陈鲁壁Ruby Martin英国1926-1934福建协和大学图书馆主任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学士,曾任职美国加州大学图书馆27 M.L.Simkin美国1927华西协和大学图书馆主任28林则夫人Mrs A.T.Lindsay 加拿大1928-1942 华西协和大学图书馆主任、葛氏图书馆室主任,首创院系分馆制度随丈夫中国现代口腔医学创始人林则来华29满薏德E.C.Boynton美国1930燕京华文学校图书馆主任30高切尔Elizabeth E.Goucher美国1930-1932金陵女子大学图书馆管理员金陵女子大学第一位女教师31林銕生加拿大1930-1941华西协和大学图书馆西文部主任兼教英语课32贾溥萌夫人Mrs B.Burgoyne Chapman美国1931-1932金陵女子大学图书馆代主任33王美桂Margaret Louise Waller美国1933-1937燕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文科学士34罗佳莲France Markley Roberts 美国1934-1936 圣约翰大学代理图书馆主任、文理学院历史学教师圣约翰大学文学硕士,罗道纳教授之妻杜乃扬Marie-Roberte Dolléans 1912-1972法国1934-1939国立北平图书馆法文图书编目交换馆员,原法国国立研究馆员、东方文献分部主任,汉学家35莫里西Alice E.Morris 1911-1994美国1934-1940上海圣玛丽女校、金陵女子大学图书馆馆长、华东基督教联合大学图书馆管理工作西蒙斯学院图书馆学士36马爱丽美国1936-1937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图书馆主任37庄爱丽Iris Johnston美国1938-1940华中大学图书管理员38玛丽·卫德生Mary Caldwell Watson 1910-?美国1948-1949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图书馆主任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学学士,来华前任职路易维尔大学等图书馆,返美后任路易斯维尔大学贝尔纳普校区图书馆流通部主任

2.1 民国时期来华外籍女图书馆员群体特征

(1)国籍集中。其中31 人来自美国,占总数82%,可以说,美国图书馆界为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支持与帮助。

(2)来华工作时间相对集中在1910 年代末至1920 年代。1920 年代达到高峰,共有19 人,占总数50%,此后逐渐减少。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本土图书馆员的逐渐崛起。

(3)工作单位集中于教会大学及与外国联系密切的大学图书馆。“各教会大学图书馆最初多为西方女性担任图书馆员”[3]。这些大学所聘教师多为外籍,作为教学辅助机构的图书馆,相应地也聘用外籍馆员,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外籍教师,另一方面是因为图书馆西文馆藏丰富,而当时中国国内专业馆员太少,需要聘用外籍馆员。

(4)职务大多较高。有30 人任图书馆主任、代理主任或负责人职务,比例高达79%。当时很多图书馆只有一个专职馆员,一人包揽图书馆全部工作。如金陵女子大学图书馆,1922-1923年、1925-1926 年间均只有一位在职馆员,以一己之力完成迁馆及过渡图书馆所有服务与管理工作。[6]

(5)来华动因主要有两类。一是单纯的工作或学习原因。如吉尔菲兰、特嘉、尤因、梁纫芳、库克、威格莫尔等,一般在中国工作时间不太长,很多只有一两年就因任职期满等原因离华回国。二是因为家人原因。除韦棣华最初来华是探望弟弟外,绝大部分是夫唱妇随型,大多为传教士或教师妻子,随夫来华,之后逐渐开始图书馆工作。

2.2 民国时期来华外籍女图书馆员的历史贡献

(1)积极参与中国图书馆初创事业。来华女图书馆员一般具有图书馆学专业背景,接受过先进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少数具有教育学或其他学科专业背景,且曾从事过图书馆工作,具有一定经验。来华后大多专职从事图书馆工作,有的兼职图书馆与教学工作,极大的缓解了当时图书馆缺乏专业人员的燃眉之急。她们不仅将所学知识传播给中国,也在工作中实践先进的服务理念、工作经验,与中国本土图书馆员一起,共同建设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

(2)帮助中国图书馆走向世界。韦棣华不仅开创了多个中国图书馆界“第一”:中国第一所公共图书馆——文华公书林、中国第一个流动图书馆、中国第一所图书馆学教育机构——文华大学图书科、中国第一所图书馆学校——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文华图专),而且成为中国图书馆的国际代言人。1907 年第29 届ALA年会上,代表中国宣读图书馆工作报告,第一次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状况,并积极为中国争取资金。1926 年美国图书馆协会50周年大会,代表中国倡导成立国际图书馆及目录学联合会(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前身),力促中国成为15 个创始国之一。

(3)培养中国本土图书馆专业人才。她们在工作中言传身教,以传帮带的方式大力培养中国本土图书馆员,如韦棣华除了创办中国本土图书馆学校外,还资助沈祖荣、胡庆生等人赴美留学,沈祖荣成为第一个获得图书馆学学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海施开设暑期学校,讲授图书馆方法论,培养了徐燮元、黄维廉等本土图书馆员;莫里西点化搭档助手吴元清;特嘉培养本土继任者谭卓垣等[7]。

(4)为中国女图书馆员树立典范。外籍女图书馆员在中国的出现及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为当时的中国女性树立了榜样,鼓舞了部分中国女性冲破封建男权束缚,勇敢走出家门,加入图书馆员队伍。随着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及女学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外籍女图书馆员在中国的出现,加速了女性图书馆员这一新生职业在中国的产生。

3 早期中国本土女图书馆员——1930 年代之前

3.1 第一位中国本土女图书馆员

冯陈祖怡是我国第一位女图书馆学专业留学生,获得了加州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硕士学位。学成归国后,她积极倡导图书馆学运动,成为中国第一位本土女性图书馆员。

1919 年9 月,南开大学图书馆建成开馆,冯陈祖怡担任首任主任[8]。她还曾主持国立北平高等师范学校图书馆初创工作,参与中法大学、上海世界社、中国国际图书馆等多个图书馆的筹备、建设与管理工作。她在当时图书馆界非常活跃,“对于图书馆学运动,莫不竭力提倡,为学术界所重视”[9],参与了中华图书馆协会、上海图书馆协会、北平图书馆协会等机构的组建工作并担任要职,主持筹备并召开“世界图书馆展览会”,代表中华图书馆协会参加第八届国际图联大会并做大会发言,向国际图书馆界详细介绍日内瓦中国国际图书馆、上海中国国际图书馆的发展概况[10]。

冯陈祖怡著述颇丰,发表《图书馆教育急宜发展之理由及其计划》《中文目录编制问题》《中国国际图书馆组织系统及经过》等多篇论文;出版《研究中日事件参考书目》《上海各图书馆概览》等多部专著,积极倡导图书馆事业,传播图书馆学新思想,探讨图书馆业务。

冯陈祖怡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有目共睹,当时的图书馆界对她赞誉有加。1930 年《中国图书馆名人录》称其为“我国女界第一人”“我国图书馆专家之一”,1931 年《当代中国名人录》将其当作图书馆界杰出代表[11]。

继冯陈祖怡之后,中国图书馆界逐渐出现了更多本土女性图书馆员。

3.2 《中国图书馆名人录》9 朵金花——1920 年代女图书馆员代表① 因《中国图书馆名人录》出版于1930 年3 月,作者写作时间应早于此,因此将时段定为1920 年代,精确而言,应也包含1930 年前3个月

1930 年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名人录》,一部《中国图书馆界人名录》,是我国图书馆界第一部人名录,共收录 142 位图书馆人半身照,其中有9位女性(见表2),统一穿着款式相同的改良旗袍,以标准的民国女子形象示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职业女图书馆员代表。

表2 《中国图书馆名人录》中的女图书馆员

这9 位女图书馆员具有如下特征:

(1)学有所长,文化程度普遍较高。除张元贤,其余都接受过正规高等教育,且大多达到大学文化程度。其中图书馆学专业2 人,冯陈祖怡获得图书馆学专业硕士学位。

(2)籍贯集中于苏、闽二省。这一现象说明当时这两省图书馆事业发展状态良好,且文明开放程度较深,女子有相对较多的机会接受教育、参加工作。

(3)多有著述。冯陈祖怡、李钟瑞、许治玉、郑晃、张元贤、张汝钊等均有著述。

(4)均担任行政职务。其中5 人担任图书馆主任、馆长,2 人任校长等重要职位,还有的在各类图书馆协会中任职。冯陈祖怡、郑晃更是身兼数职。

3.3 1920 年代其他女图书馆员

1928 年,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定友说:“国内从事图书馆的人,虽是很多,但女子还不满十余人”[12],印证了当时女性图书馆员为数不多的事实,但也不像杜定友所言如此少,实际上,除上述9 位外,1920 年代还出现了其他十余位女性图书馆员。如北京高师图书馆的陆秀[13]、成都民众教育馆图书馆的廖宗淑、金陵女子大学图书馆的郝映青[14]等。在当时,女性从事图书馆工作是新鲜事,但凡出现这样的事例,都会成为新闻,诸如1927 年鲍益清上任远东大学图书馆主任、徐佩珍担任母校中西女塾图书馆主任,1929 年罗静轩成为北平市第一普通图书馆馆长等[3]。

此外,尚有陈颂、余舜芝、张肖松、钱丰格、王京生等人,其图书馆活动虽然始于1920 年代末,但主体在1930 年代,因此放入下一节论述。

3.4 1920 年代女图书馆员的学术思想

以冯陈祖怡为代表的1920 年代女图书馆员,虽然人数不多,但在图书馆价值、服务、业务及图书馆学教育等方面已然显现出较为成熟的学术见解。

首先,宣扬图书馆价值。冯陈祖怡强调,图书馆在普及教育、增进文化,调剂知识分配不平等、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意义重大,并指出“不同的人群需要不同类型的图书馆”,通俗、儿童、学校等不同类型的图书馆服务对象不同,可以实现不同的社会教育功能[15]。郑晃指出图书馆可以增长知识。陈颂强调图书馆价值在于保存书籍、宣传文化、补充学校教育:图书馆乃“平民之学习场,补救学校教育不足”[16]。

其次,强调女性图书馆员作用。1929 年中华图书馆协会第一次年会上,郑婉锦提交《图书馆应多用女职员案》[17],呼吁图书馆多聘用女职员,为女性图书馆员争取工作的机会与权益,提案获得全场议决通过。

最后,主张发展图书馆学教育。陈颂提出发展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势在必行,冯陈祖怡主张派遣学生出国学习西方先进图书馆学知识与理念。她们都建议在吸收国外图书馆学先进理念与经验的基础上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本土图书馆学[18]。1923 年中华教育改进社第二届年会上,冯陈祖怡与陆秀共同提案为图书馆教育筹集资金,尽快创建图书馆专门学校[19]。

4 1930 年代的女图书馆员

随着文华图专等图书馆学专业逐渐面向女性开放,以及对于女性执业认可与宣扬力度不断加大,1930 年代以后接受图书馆学教育的女性人数有了明显增长。她们毕业后大多进入图书馆工作,大大充实了女性图书馆员队伍,并逐渐成长为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在尽可能全面搜集资料的情况下,考证到1930 年代女图书馆员信息,如表3 所示。

表3 1930 年代崛起的女性图书馆员

15黄连琴湖北汉口 文华图专第九届图书馆学本科1936-1938 年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图书馆首任主任,1938-1943 年《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编辑部主任,1943-1947 年武汉女子中学图书部主任兼教员,1947-1948年文华图专教员译文《组织县区内图书馆之宣传活动》、论文《图书馆推广事业》中华图书馆协会会员16张葆箴(徐张葆箴)文华图专第九届图书馆学本科、丹佛大学图书馆学院硕士上海青年协会图书馆主任,1948 起上海医科大学(沪院)图书馆主任论文《中国图书馆运动》(1932 年)与丈夫徐亮都曾任职于美国国会图书馆17张肖松(张有珍)1901-2008湖北武昌 金陵女子大学、密西根大学心理学博士1929-1930 年、1935 -1936 年金陵女子大学图书馆馆长编著《心理学史》,译著《应用心理学》等,论文《向教育儿童者进一言》中国著名心理学家,中国历史上第三位获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女学者著名图书馆学家童世纲之妻,后在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葛思德东方图书馆工作至退休19王仁慈金陵女子大学1938 年起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图书馆馆长18吴元清1911-1996湖北汉川文华图专第十届图书馆学本科、西蒙斯大学图书馆学硕士1933-1940 年金陵女子大学助理馆员、代主任、主任译著《大学图书馆选用学生服务问题》论文《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儿童福利实验所》等著名农业教育家魏景超之妻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图书馆馆员、上海医科大学图书馆主任21杨漪如安徽泗县 文华图专第十二届图书馆学本科20胡文同文华图专第十二届图书馆学本科与严文郁合著中英文《北京大学图书馆新建筑槪略》 赴美后在国会图书馆工作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图书馆首任馆长23彭道襄安徽合肥 文华图专第十三届图书馆学本科22张行仪1913-2007河北天津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英文系、文华图专第十三届图书馆学本科沪江大学图书馆负责人论文《略谈专业所图书馆馆舍拥挤问题和办馆方针》1938 年重庆求精中学图书馆,后在北京图书馆工作《我在抗日战争初期一段流亡和工作的经历》等

4.1 1930 年代女性图书馆员群体特征

(1)学历增高、专业增强。除了无法获得准确资料的蒋侣琴外,其余全都有本科以上学历,一人获得博士学位。图书馆学专业出身的明显增多,有16 人,其中14 人毕业于文华图专,3人获得国外图书馆学学位,彰显出文华图专对中国女图书馆员队伍建设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出国深造人数增多,有8 人成为民国时期赴美第二代图书馆学人群体中的女性代表,其中5人留在美国图书馆,3 人回国内图书馆工作。

(2)担任领导职位的人数明显增加。1930年代,中国本土女图书馆馆长可考的有14 人,另有多人担任组长、股长等部门负责人,在图书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引领作用。

(3)所在图书馆类型越来越多样化。其中有高校、公共、职业学校、中学等各类图书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入职教会大学图书馆并担任馆长等重要职务,打破了教会大学图书馆为外籍馆员包揽的局面,说明女性图书馆员从业逐渐得到了中国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与支持,也反映出1930 年代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

4.2 1930 年代女性图书馆员的职业贡献

4.2.1 对图书馆学教育的贡献

这一时期,女图书馆员更多地参与图书馆学教育事业。如陈颂提倡大力发展图书馆教育和建设中国本土图书馆学并运用到实践,刘华锦在安徽省立图书馆举办的图书馆专班中担任教师,冯陈祖怡、胡卓在陈伯逵创办的图书馆学函授学校中担任教员[3],黄连琴在文华图专担任教员等,为推动图书馆学教育本土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4.2.2 对图书馆学理论建构的贡献

1920 年代后期,文华图专女性人数逐渐增加,投入到学术交流与研究中,如刘华锦、陈颂、胡文同、曾宪文、朱瑛等人在读书期间就发表学术论文,针对初创时期我国图书馆事业提出自己的见解。刘华锦撰写多篇图书馆学论文, 如《建设武汉模范图书馆之计划》《如何建立武汉模范图书馆》等文针对在武汉地区建设模范图书馆进行了细致可行的规划设计,为1930 年代汉口模范图书馆筹建提供了指导;《中学校图书馆之办法与规律问题》从法律层面探讨中学图书馆建设;《世界图书馆学大家梅弗尔·杜威》宣扬杜威及其图书馆学思想等。陈颂的图书馆统计学、曾宪文的儿童图书馆学等,都为民国时期我国近现代图书馆学理论建构和学科建设做出了贡献。此外,刘华锦、朱瑛、黄连琴、吴元清等女图书馆员,还译介外国图书馆学作品,发表在《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 《图书馆学季刊》等重要图书馆学专业期刊上,把世界图书馆学知识与经验介绍到国内,并致力于将国外知识、经验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建立中国本土化的图书馆学术体系。

4.2.3 对图书馆业务的探讨与创新

这一时期女图书馆员非常注重及时进行工作总结,分析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探索改进与创新方法。如刘华锦主编《安徽省立图书馆中文书目》、发表《图书编目法概要》推广图书编目方法知识,蒋侣琴发表论文《改进中等学校圕刍议》《阅览室管理杂论》,探讨中学图书馆管理,胡耐秋撰写专著《活的民众图书馆设施法》,曾宪文运用杜威十进分类法对中华科学社明复图书馆西文文献进行编目改革,王铭悌撰文总结各种图书馆出纳方法、沙鸥在1936 年中华图书馆协会第三次年会提交两个提案等等,推动了当时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4.3 1930 年代其他女性图书馆员

表3 只是罗列了较知名的女图书馆员,1930 年代还有不少默默工作的女图书馆员。1932-1936 年浙江省省立图书馆职员履历表中有张韫佩、罗家鹤、华英、周振欧、于吟詹、陈文英、翁啸霞、杨竹漪、林镜昭、凌如10 位女性,年龄俱在23-29 岁之间[22]。1936 年底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全馆员工27 人,其中女性已达11 人[23],虽然还不能与男性馆员比肩,但与1920 年代相比有了很大增长。

1930 年代依然可见关于女性图书馆的报道,如1930 年“对图书馆学有兴味服务于本女校图书部之屈寿徵女士”,1933 年对广东省党部图书馆管理员何章锦的报道等[24]。不过,与1920 年代将女图书馆员职业作为新奇事进行报道不同,这一时期的报道更多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对女图书馆员职业的介绍,如《一个图书馆员的自述》讲述女图书馆员的工作感悟,以期引导社会大众更深入了解这个职业[25];二是对优秀女图书馆员的介绍,如1930 年《中华图书馆协会汇报》的《韦棣华纪念会展期》、1931 年《中华(上海)》的《女界闻人:图书馆学专家陈祖贻女士》等;三是对女图书馆员参与图书馆界活动的宣扬,如1936 年第9 卷第5 期《北晨画刊》刊出国立北平图书馆王宣晖、梁思庄、曾宪文、莫余敏卿四位女图书馆员出席青岛联合年会的照片。这一现象,反映出1930 年代社会对女图书馆员的接受与认知范围逐渐扩大。

5 1940 年代的女图书馆员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图书馆界对女性图书馆员培养意识的进一步加强,有更多女性选择接受图书馆学教育。1940 年代文华图专女生人数增长明显,有些年份女生人数甚至超过男生。1941 年建校的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到1944 年图书馆学专业女生人数已大大超过男生。1940 年成都女子职业学校高级图书管理科成立,专门培养女性图书馆员,至1949 年已培养77 名毕业生,成为民国后期女性图书馆员的摇篮[3]。这些接受了图书馆学高等教育的女性,成为民国后期图书馆界重要力量。1940 年代女性图书馆员代表见表4。

表4 1940 年代女性图书馆员代表

5.1 1940 年代女性图书馆员群体特征

学历继续提升,留学人数增加。除朱秀峰一人因缺乏数据无法考证外,其余全部接受过高等教育。此外,尚有几位无法考证中文姓名的女性图书馆员出国学习图书馆学专业,如Mary Wang、Helen Shang Tom、Lois Tsung Ying Chang、Helen Wong、Rose Chiayin Tsou 等,加上表内名单,有国外留学经历的达到21 人,均为图书馆学专业,其中15 人获得硕士学位。图书馆学专业的有23人,在国外学习图书馆学专业人数远超国内,这与文华图专1940 年后停招本科有一定关系。与1930 年代有所不同,1940 年代的留学国家不限于美国,一方面是受到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图书馆界融入世界的程度有所提升。当时女留学生很多属于夫唱妇随型,如杨昭悊、王京生,王重民、刘修业,裘开明、曾宪文,徐亮、张葆箴,王佐、王陈秀锦,刘楷贤、刘宫鹦,陈晋贤、黄慕龄等,一般都是妻子随同丈夫——中国近代最先进的图书馆学家,主动走出国门,接受国外图书馆学教育并投身国内外图书馆事业。

5.2 1940 年代女图书馆员的职业成就

(1)加深了中国图书馆与世界的融合。当时的女留学生中,学成回国的,将所学知识与经验运用到中国图书馆建设之中,成为了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引领人;留在境外的,则形成华人图书馆人群体,积极融入所在国家的图书馆界,为美国等国的东亚图书馆进行建设,向世界展示华人图书馆员的风采,加深了世界对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认识与了解,同时也为世界汉学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推动了近代中国图书馆本土化发展。表4 所列名单中,担任馆长、主任、负责人职务的多达12 人,她们作为当时女性图书馆员中的佼佼者,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据本文表格,民国期间共有29 位外籍女性在华任馆长,集中在10-20 年代,30 年代减至6位,40 年代只有1 位;中国本土女馆长有30 位,20-30 年代初只有5 人,到1930-1940 年代则多达26 位,完全呈现出我涨外消的发展趋势。此外,还有多位女图书馆员成为高校教授,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1940 年代,有更多中国本土女图书馆员进入教会大学图书馆工作,逐渐取代原有的外籍女图书馆员。以金陵女子大学图书馆为例,1922-1923 学年该图书馆只有Marion J.Ewing 一位在册员工,1946-1947 学年则有5 位:刘华锦、刘恩萱、张德顺、熊爱涟及宋邱玉瑛[26],全为中国女性。1940 年代来华工作的外籍女图书馆员仅有1 人,整个1940 年代在华工作的外籍女图书馆员也仅7 人,其中两人在1940 年即已回国,可见,至1940 年代中国本土女图书馆员已经基本取代外籍女图书馆员。

(3)促进了对职业的思考。经过1920-30 年代的工作积淀,女性图书馆员对女性与图书馆职业关系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并撰文表述对职业的思考,以期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挺梅倾诉女图书管理员被轻视的苦闷[27],碧茵对职业高度认同:“为了更多人的需求和便利,我们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完全耗在编目、分类登记等枯燥的工作上,为大多数人谋幸福,总是快乐的事……为了这神圣的贡献,我一分不敢忽略自己的任务”[26]。逢挣指出女子的个性特点适宜从事图书馆职业:图书馆“本身就是一个恬静、细致、广博深沉的工作场所,这个工作对于女性较为适宜”[28]。

除了前文提及的这些较知名的女图书馆员,尚有不少默默无闻的女图书馆员,如华西协和大学图书馆阅览室管理员周允文等[29],她们一直在各自的图书馆岗位上辛勤工作到20 世纪末,对于1949 年以后我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总体而言,在抗战全面爆发前,图书馆员这一职业仍然为男性牢牢占据,女性图书馆员只是其中点缀。[3]

6 结语

作为近代以来出现的新职业,民国时期来华的西方女性图书馆员为中国图书馆界发挥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特别是韦棣华代表的美国图书馆界女性,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图书馆学知识、经验和教育理念,更为中国女性摆脱封建男权思想的束缚,扫除性别歧视障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受她们影响,一些中国女性勇敢走出家门,接受现代图书馆学教育,加入图书馆职业队伍行列,并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女性自身的优势,让社会逐渐接受、支持女性进入图书馆界,为中国女性图书馆员队伍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没有民国时期女性图书馆员勇敢而艰难迈出的第一步,就不会出现当今我国图书馆以女性馆员为主体的现状。

民国时期各年代涌现的中国本土女性图书馆员,有在国外接受图书馆学教育后回国投入中国近代图书馆建设的,如冯陈祖怡、梁思庄等;有文华图专等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机构培养成才的,如陈颂、刘华锦等;有在中国接受了图书馆学教育后走入国际图书馆界,向世界展示中国女性图书馆学人形象的,如陆秀、曾宪文等;有不是图书馆学专业出身,但依然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做出贡献的,如张肖松、郭心晖等,还有不少文中不曾提及的普通女图书馆员,她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工作,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勤奋耕耘,共同为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做出了贡献,在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猜你喜欢

图书馆学图书馆员大学
2023 年宁夏图书馆学会年会顺利召开
“留白”是个大学问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提高公共图书馆员素质与读者服务水平的思考
中国图书馆学之当下:反思与瞻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