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旧如旧”在古籍修复中的重要性

2023-11-09王佳楠沈南

东方收藏 2023年9期

王佳楠 沈南

摘要:在全世界众多文化体系中,中华文明是唯一绵延至今且未中断的人类文明。这其中,文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书同文、车同轨”,这是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所在。而文字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从最早的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后来的篆隶楷行草,其载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最早的甲骨,到金石,到简牍,到缣帛,再到纸张,无一不是中国人民智慧的体现。

关键词:整旧如旧;古籍修复;古籍装帧

一、古籍装帧的演变

(一)卷装

纸张具有缣帛的轻软,但与缣帛相比更容易成形,其装帧形式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北宋欧阳修《归田录》曰:“唐人藏书,皆作卷轴。”元代吾衍《闲居赋》中说:“古书皆卷轴。”这些说法也证实,自纸书出现,直到隋唐五代,大约800年的时间里,书籍的装帧形式确实以卷轴装为主。所谓卷轴装,是指将书写后的纸张一张张连接成一个长条,直接卷起来的叫“卷子装”,尾部用圆木棒做轴的叫卷轴装。而典籍的卷轴装也是有精装和简装之分的,《旧唐书》卷四十七《经籍志下》记载:“凡四部库书,两京各一本,共一十二万五千九百六十卷,皆以益州麻纸写。其集贤院御书,经库皆钿白牙轴,黄缥带红牙签;史书库钿青牙轴,缥带绿牙签;子库皆雕紫檀轴,紫带碧牙签;集库皆绿牙轴,朱带白牙签。”可见在唐代,“四部”的分类已经十分讲究,且用的是最华丽的装帧材料。

(二)经折装

经折装,通俗理解就是把抄写、刻印好的书叶进行粘贴、连接,按照前后顺序形成一个长条形,之后一定要按照特定的尺寸左右均匀地进行折叠,最后通过在前后两叶纸上各粘上一张厚纸或纸板的方法制作书皮即封面。与经折装容易混淆的一种装帧形式叫“梵夹装”,但“梵夹装”其实不是中国传统的装帧形式,而是从古印度传进来的,其做法就是用梵文书写在贝多罗书叶上,在书叶中间打孔用绳子穿起来。《资治通鉴》卷二五〇《唐纪》谓唐懿宗“奉佛太过,怠于政事,尝于咸泰殿筑坛,为内寺尼受戒,两街僧尼皆入顶。又于禁中设讲席,自唱经,手录梵夹”,由此可见,经折装及与它相似的“梵夹装”大都用于佛经的抄印,传入我国后由于携带方便而被广泛使用。

(三)蝴蝶装

蝴蝶装也称“蝶装”,其具体做法是将每张印好的书叶以版心为中线,相向对折,将所有书叶都折好对齐书背,书背折口处刷上厚糨糊,让每张书叶都能够粘连在一起,再用一张厚书皮将这个书叶包裹起来,书背与封面粘合在一起,最后把其余三边裁切整齐。因其书叶打开形似蝶翅,故称其为“蝴蝶装”。宋代是我国科技文化的巅峰时期,由于统治阶级对文化高度重视,雕版印刷、造纸术在此时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这也为之后古籍以及古籍修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明史·艺文志序》中记载:“装用倒折,四周外向,虫鼠不能损。”

(四)包背装

包背装与蝴蝶装的装帧形式正好相反,是将刊印的书叶版心向外依中心线对折,在所有书叶对折完成后,对其书口,齐栏,装订纸捻,将其余三边裁切整齐,用双层封面纸包裹书叶,书背用糨糊粘牢。那么,蝴蝶装之所以会演变成包背装,其最大的原因就是蝴蝶装翻看极为不便,经常容易翻到无字的一面,且版心向内,涂有糨糊,时间一久,糨糊失效,容易散叶,书叶极易丢失。包背装最早出现在南宋后期,在明代达到高峰,且明清两朝官修古籍几乎都是包背装,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都采用这种装帧方式。

(五)线装

线装是古籍装帧形式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也是现存最多的一种装帧形式。一般来说,线装有四眼线装、六眼线装、八眼线装、十二眼线装等。其方法与包背装相似,在最后装封面之前,先把订线眼打好。以四眼线装为例,从天头至地脚四个书眼的比例为1∶3∶2∶3∶1,取一张废纸,折成直角作为纸尺,确定书背的钉线宽度,用铅笔画线,按照古籍的尺寸计算出具体距离,在画好的线上标记出来,就是四眼线装的四个书眼。用两张分开的书皮,用单扣或四扣的方法装封面。所谓单扣就是在书口这一边的封面需要向内对折进去,其余三边裁切整齐;四扣则是单张封面按照特定尺寸四边回折,相邻的两个边回折重复的部分需要减掉。装单扣封面时需要注意的是,装封面在先装好一面的同时,将四个订书眼在封面上标记出来,然后等糨糊干了将另外三面裁切整齐后再装另一个封面,其过程相同,待全部完成后,最后订线。

(六)毛装

毛装,可以简单理解为古籍的一种草订方式,与包背装类似,但不同的是其纸捻直接装在整册古籍的最外面,不用裁切,保持原始面貌即可。

二、古籍修复原则

中国国家图书馆这样定义古籍:“成书在辛亥革命之前,而又具有古典装帧形式的书刊资料,包括写本、稿本、抄本、手稿、墨迹、印本、拓本、拓片、钤印本等。”[1]

古籍修复技艺是伴随着古籍而生的,是中国古代保护古籍的重要措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在整个修复过程中,古籍修复原则是必须遵守的,“良工需具補天之手、贯虱之睛,灵慧虚和,心细如发。”[2]

(一)整旧如旧

可以说,在整个古籍修复过程中,“整旧如旧”原则贯穿始终,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原则。其顾名思义就是在修复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还原古籍原有的特色,保持古籍的原始样貌。对于这个“旧”,其实业内很多人的理解都不一样,有部分人觉得“旧”不美观,就改变古籍的装帧形式,或者一册变两册,又或者将原本的封面护叶丢掉换成新的,看上去是很华丽,但古籍的原始信息已经丢失,这是不正确的做法。修复过程中的“旧”体现在每一叶古籍都应当选用合适的补纸,修补破损时边缘要相互贴合,尽可能地还原古籍的原本样貌。

(二)整旧如新

“整旧如新”是后来出现的一种修复原则,看上去和“整旧如旧”是相反的,但其实二者所对应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如果说“整旧如旧”是适用所有古籍的话,那么“整旧如新”就是特指“金镶玉”这种特殊的装帧形式。在所需要修复的古籍中,有一类古籍因其书叶内容“顶天立地”且开本较小,为了保护古籍及其内容不受破坏,就采用“金镶玉”这种独特的装帧形式来保护它。当然,在修复古籍的过程中,还是要遵循“整旧如旧”的原则。

(三)最少干预

“最少干预”原则也是古籍修复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即在修复中对古籍的历史信息要做到最少干预,对古籍的影响也要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例如在古籍修复中,能修补的都尽量修补,修补的材料也要越少越好,不能像“贴膏药”一样乱修复。我们作为古籍修复师,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护它而不是破坏它。

(四)修复可逆

“修复可逆”是古籍修复技艺中最关键的一环,所谓“可逆”是指修复之后的古籍,在特定情况下仍然可以很容易地将修复材料取下来。现在修好的古籍,在若干年后有了更加先进的技术,依然可以重新修复。而其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修复中所用到的糨糊和纸张。

三、《春秋诸家解》修复案例解析

(一)古籍基本信息

《春秋诸家解》十二卷总论一卷,毛士(1728—1799)撰,清同治十一年(1872)深泽王氏刻毛氏春秋三种本,共八册。毛士,字若人,一字梦蝶,静海(今天津静海)人,清乾隆间县学生。

(二)古籍保存现状

全书共八册,第一册破损比较严重,尤其是封面护叶以及前几页书叶因火烧的缘故缺损较多,全册都有水渍脏污,前四分之一有霉蚀,地脚有虫蛀。除第一册外,其余各册皆有破损、撕裂、脏污。八册古籍书角处多处打卷。除册一外,其余各册皆无护叶。少数书皮有缺损。签条多数起皱、打折,少数缺损。装订线有松动或断裂缺损。

(三)古籍修复方案

清洗所有的带有水渍脏污的书叶。对所有破损的古籍书叶进行补洞修复,尤其第一册需要整补加固。对所有霉蚀的地方用薄皮纸加固。将所有书角起皱打卷处展平。对各册有缺失护叶和封面的进行补齐。重新订四眼双线。

四、探讨“整旧如旧”在古籍修复中的指导作用

首先,古籍修复尤其是大部头古籍的修复,不仅要考虑單册古籍的修复情况,还要从整体上进行宏观的把控,恢复古籍的历史原貌,让古籍的历史信息和文献信息能够更好地保存和流传。

其次,从第一册古籍来看,这个“整旧如旧”的“旧”告诉我们,针对破损严重的古籍书叶,在修复时要格外注意细节。比如前几页书口位置缺失较多,几乎占据了整张书叶的一半,在整补时为了尽可能还原书叶原来的样貌,在修复之前选好合适的补纸,在整补时要根据后面完整书叶的尺寸来确定左右两张残片的位置,而且由于破损边缘的纸质非常差,没有任何韧性,加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其中选用加固的皮纸是最薄的,不影响古籍原来的厚度。除了书叶,还有封面和护叶。基于“整旧如旧”原则,古籍是一个整体,不能因为封面和护叶重要就私自更换。由于封面为两层,因此在修复时采用的是分层补全再合二为一的方法。

再者,在古籍修复中一定要保持文字和缺失部分的原貌,而文献形态的信息则主要通过装帧形式体现出来。其余七册古籍,除了与第一册古籍有相同破损外,还有签条的修复。古籍的签条可以说是古籍的身份信息,最原始的签条尤其珍贵,一定要修复完整并保留原始样貌。而当全套古籍修复完成之后,也要还原原来的装帧形式,在对所有八册古籍的订书眼进行确认后,再原眼订回。古籍的装帧形式也是重要的信息,在考证古籍的版本源流以及其他信息过程中都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五、总结

明代周嘉胄《装潢志》中曾说道:“前代书画,传历至今,未有不残脱者。苟欲改装,如病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剂而毙。”现在,外界常称古籍修复师为古籍的“医生”,医者仁心,古籍就是病人,在给古籍看病的时候,责任心尤为重要。这种使命感,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对每一册饱经历史洗礼的古籍的尊重。这些中华文明的灿烂瑰宝还将继续传承下去,古籍修复师的使命也将永远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杜伟生.中国古籍修复与装裱技术图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杨正旗.装潢志标点注译[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

王佳楠(1989—),汉族,江苏南通人。大学本科,文博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古籍修复。

沈南(1987—),汉族,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生,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讲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和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