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理推荐馆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文献的探索实践

2023-11-09张春娟

新西部 2023年9期
关键词:宝鸡市馆藏栏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深深地扎根在炎黄子孙的心里;卷帙浩繁的历史文献、革命文献及普通书籍,又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把二者深度融合,服务人民群众,公共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也是党和政府赋予图书馆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

两年来,宝鸡市图书馆面向全体读者和市民,通过创建“馆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文献宣介与推荐”栏目,宣讲国家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理论,参照政策标准,规划推荐范围,整理编纂推荐资料,筛选配套书籍,分类分期推荐。读者在系统化资料阅读中、在古今中外的纵横对比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推荐栏目的开展,也加快了馆藏图书流通,为扎实推进全民阅读,为“书香宝鸡”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政策理论依据与馆藏资源条件

(一)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

在重要报告和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高频次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一十周年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重要论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他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这是站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的新高度,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

做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我们必须深刻领悟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9年9月8日,在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国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全民阅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

(二)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2017年1月,中办、国办下发的《实施意见》第13条要求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2]另外,中宣部下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也提出更加具体落实措施。

(三)依法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承工作

该法第三条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四)丰富的馆藏资源储备

创建于1957年的宝鸡市图书馆,经过数代图书馆人的不懈努力和积累,现拥有2.8万平方米的馆舍,功能较齐全的服务设施设备;馆藏90多万册的图书文献(含电子文献),涵盖图书馆学22个学科门类,有反映宝鸡历史文化的地方文献7000多册,馆藏古籍1.2万册,年代最早的古籍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成书于明嘉靖年间的《史记钞》,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3]这些是做好推荐栏目的物质基础。

目前存在的问题

1、相当多的读者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范畴不了解,认知模糊。

2、市民对宝鸡厚重的历史文化,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不全面,阅读碎片化倾向严重,缺乏系统性的阅读文献和宣传平台。

3、馆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籍文献没有集中整理推荐,未形成读者主题检索。

4、馆藏宝鸡地方文献、古籍文献使用率不高,宣传力度不够。

5、公共图书馆侧重于人文学科类图书的购买,科技类图书的藏书规模小,利用率较低。馆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类图书文献潜力急需发掘。

主要作法

(一)整理推荐方向与目标

宝鸡市图书馆本着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粮农组织、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及国家科学技术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评出的中国的各类世界级文化遗产入手,挑选不为读者熟知但极能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项目,编撰研究资料,推荐馆藏相关文献,力求思想性、学术性、群众性相统一。读者群众通过阅读推荐资料和馆藏图书,了解党和政府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针政策,熟悉中华传统文化,认知具体化、精准化。

(二)推荐流程

宝鸡市图书馆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科学架构,规划出数十个分主题,每个分主题又分解出若干个子主题,每一个子主题独立成篇,构成一期栏目的中心内容。栏目版面参照板报形式,有刊头插图、有摘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有推荐图书内容简介。每周在馆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发布一到两期,读者选中的图书可在线下借阅。[4]

为拓宽延伸主题,满足读者的求知需求,我们还在每期栏目中开设“文史地之窗”“科技与文明”“史海钩沉”等小专栏。

(三)创新措施

1、把握好政策理论导向

找准学习路径,对接国家和省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市委宣传部学习强国平台等网站及《宝鸡社会科学》,汲取文史知识和学科前沿理论成果,用先进的理论指导栏目向纵深推进。

2、服务国家科技改革大局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其中的一个亮点就是重组国家科学技术部。为应对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遏制西方国家打压,党中央决定对科学技术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把科技创新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地位。为积极响应党中央的重大部署,从2023年3月起,栏目侧重于馆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类图书推荐,做好面向读者的科普工作。

3、展现优秀的乡土文化

在分主题中安排一定的比例,宣介本土優秀传统文化,搜集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宝鸡文化元素,让读者群众更好地了解宝鸡,增强对乡土文化的自豪感。

完成的重点工作

从2021年11月至今,宝鸡市图书馆共举办推荐栏目100多期,编纂推荐文章100多篇,累计18万多字,荐书3000多册,插图近千幅,线上阅览的读者达2万余人次。以下为已举办的部分分主题。

1、论述文化、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和宝鸡优秀传统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2、独具匠心的中国古建筑。分为民居、宫殿、坛庙建筑、宗教建筑等8个子主题。

3、巍立华夏大地的56处世界遗产。共14个子主题,分为概念介绍、习近平总书记与福建土楼申报世界遗产,及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等12处世界文化遗产。

4、独具中华风情的春节民俗。分别介绍土家族人过赶年、藏历年春节习俗、帕米尔高原人的春节等8个子主题。

5、南腔北调——中国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共10个子主题,分别介绍中华五大语系、神奇的裕固语、藏族语言文字、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及赵元任、侯宝林、叶圣陶、赵树理等语言大师。

6、汗水与智慧浇筑的26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共12个子主题,分为总论及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陕西泾阳郑国渠、陕西汉中三堰、西藏萨迦(县名)等11处遗产。

7、农耕文明孕育的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共13个子主题,重点介绍陕西佳县古枣园、凤县大红袍花椒栽培系统、蓝田大杏种植系统、临潼石榴种植系统、汉阴凤堰稻作梯田系统。

8、掩隐在历史文献中的13处世界记忆遗产。总论之外,重点介绍《清代科举考试金榜》《中国传统音乐声音档案》《古纳西东巴文字手稿》《清代样式雷档案》等11个记忆遗产。

9、具有世界之美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发布西安鼓乐、中国剪纸、羌年、昆曲、古琴艺术、中国篆刻、中国书法、妈祖信俗等13个子主题。

10、从结绳记事到领先世界的哥德巴赫猜想——简述中国数学史。分为《瞧瞧我们祖先的数学脑子》《数学伯乐熊庆来》《学霸皇帝康熙》等5个子主题。

11、历史流传文献资料最多的中国四大自然科学之一——中国古代天文学。分为《今年为啥闰二月》《从教科书里远去的张衡地动仪图像》《地位特殊的中国古代的天文机构》等5个子主题。

今后,在巩固已有成果,保持推荐内容连续性的基础上,宝鸡市图书馆将继续把创新作为提高栏目质量的关键环节,把自然科学类和宝鸡乡土文化类图书作为推荐重点。计划推荐近20个主题,如“记忆中的宝鸡——馆藏地方文献”“中华文明的结晶——细说古籍”“独具禀赋的先祖馈赠——宝鸡市图书馆古籍推介”“中华文明皇冠上的明珠——中国古诗词”等。

推荐栏目成果评估

(一)读者群众的认知水平明显提升

读者通过阅读详实的资料和书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起源、概念、范围和传承发展脉络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感受中华文化的高度,感知炎黄祖先的智慧,汲取知识,开阔视野,认知进一步具体化。

(二)拓宽了图书馆服务的渠道

推荐栏目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相辅相成,克服了三年疫情带来的诸多不便,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线上阅读。栏目服务覆盖到全市城乡,也延伸到全省其他地市甚至省外,形成具有固定的读者群,有较高知晓度的文化品牌。栏目的开办又促进馆藏图书文献价值得到深度挖掘,图书流通率和读者参与度显著提高。

(三)積极推进了学校教育

推荐栏目为馆校结合增添了新的服务项目,有力推动了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受到广大中小学生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四)优化了馆藏图书结构

馆藏优秀传统文化的图书得到汇集整理,增加了新的读者检索主题。未来将建议馆编目部门在课题所列书籍中标注“优秀传统文化”,以利于读者检索。

(五)取得积极的学术成果

我们一边实践,一边思考总结,向宝鸡市科协提交了《书香宝鸡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调研》的决策咨询调研报告。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化研究探索成果,对推荐主题进一步整理,将推荐资料结集出版,更好服务读者。

结 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炎黄子孙智慧和汗水的结晶,读者群众对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高的期望,我们的工作仅仅迈出第一步,路还很长。存藏在图书馆里的文献典籍宝藏,我们只是看到了冰山一角,展现出些微光亮,研究还很肤浅。惟有静下心来,扑下身子,踏实钻研,把推荐栏目持久进行下去,在小天地里耕耘大文章,不负时代,无愧文化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为美丽家乡建设添砖加瓦,增色添彩。[5]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2022(10)。

[2]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载《人民日报》,2017(1)。

[3]宝鸡市图书馆:《宝鸡市图书馆古籍目录》,1995。

[4]陆金燕、傅晔、巩林立:《民国时期儿童推荐书目研究》,载《图书与情报》,2021(51):92-99页。

[5]孙超:《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品牌化建设研究——以辽宁省图书馆为例》,载《图书馆研究》,2021(5):70-74页。

作者简介

张春娟 宝鸡市图书馆图书资料专业馆员,研究方向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宝鸡市馆藏栏目
馆藏
宝鸡市普瑞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栏目的要求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宝鸡市人民医院简介
栏目主持人语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宝鸡市陈仓区:五化提升强堡垒 党建引领扶真贫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