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引领促振兴,智力帮扶赋动能

2023-11-09曹林张敬川张凯宁

新西部 2023年9期
关键词:村落传统文化

曹林 张敬川 张凯宁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发挥智力优势,立足瓦铺实际,围绕乡村五大振兴内容扎实开展帮扶,推动抓强党建强保障,培育产业筑根基,振兴文化奋精神,生态建设亮底色,智力帮扶赋动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瓦铺村民共同建设“多彩瓦铺,和美乡村”,使昔日“地处深山人不识”的贫困村华丽转身为风景秀丽、村容整洁、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成为陕南山村巨变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紧密围绕巩固衔接要求,充分发挥智力资源优势,扎实推进帮扶工作,持续深化“党建+”模式,重点聚焦“五个振兴”,科学精准帮扶施策,装上“党建+”“智力+”双引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添动能、蓄势能、增效能,使昔日“地处深山人不识”的贫困村华丽转身为风景秀丽、村容整洁、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成为陕南山村巨变的一个缩影。

基本村情

瓦铺村位于安康市汉滨区茨沟镇北部山区,距安康城区30公里、距集镇4.5公里,总面积15.96平方公里,全村辖15个村民小组,240户841人,2020年顺利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瓦铺村历史悠久,曾是金州(今安康)通往长安(今西安)最为便捷的古商道必经之地,因商道两旁遍布瓦片覆顶的商铺而得名,地处秦岭南麓,风景秀丽,自古便有“红叶之乡”“野菊花谷”“九寨寺沟”之称。

2016年,瓦铺村被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评为“中国景观村落”,被西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授予“中国原生态清酒之乡”。2018年获批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2020年入选陕西省传统村落称号,2023年入选第六批国家级传统村落。

主要做法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严格落实各级巩固衔接与乡村振兴工作要求,陕西省社科院立足瓦铺实际,围绕乡村五大振兴内容开展帮扶,推动抓强党建强保障,培育产业筑根基,振兴文化奋精神,生态建设亮底色,智力帮扶赋动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瓦铺村民共同建设“多彩瓦铺,和美乡村”。

(一)抓强基层党建,凝聚发展合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组织振兴是保障。陕西省社科院帮扶工作坚持“党建+”,以党建引领巩固衔接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一是推进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推动开辟党员活动新阵地,与安康市委机要保密办、安康市文化市场综合支队两个市级帮扶单位筹资改造建设瓦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心,提升百岁抗战老兵党性教育基地建设水平。提高运行规范化水平,推动落实党员谈心谈话,高效组织民主生活会,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2022年组织社科专家讲授党课4次、开展党员主题学习实践活动5次。瓦铺村党支部在2021年成功创建陕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上,2022年再创省级标准化基层党组织。

二是实施“三联”工作机制。推动建立“党支部+设施农业产业链”“党支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党支部+魔芋产业链”党支部运行模式,有效凝聚干部、党员、经营主体与农户,共谋共推发展。与两个市级帮扶单位同瓦铺村党支部共同开展支部联建,举行了“帮扶联建显真情,强根固本促振兴 ”“乡村大振兴,产业大研讨”“百日督帮,文旅诊推”等主题党日活动,对接上位政策,共享智力资源。

三是凝聚铸强发展力量。推动制定学习计划并按期组织党员学习,推送干部培训,实行老中青“传帮带”,有效提升党员干部工作能力。推动成立瓦铺能人志士协会,有效凝聚和服务能人乡贤、新型经营主体、返乡创业团队等投身家乡振兴事业。瓦铺乡贤唐德生为村慈善捐款1万元,在广东建筑包工的瓦铺青年胡德兴等五人回乡创业。联系西安市雁塔区政府共建陕西省社科院与西安市雁塔区瓦铺村联合帮扶示范点,外联合作帮扶,借力发展。设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乡村振兴观察点,为帮扶工作提供政策与智力支持,内联部门帮扶,借智发展。

(二)推进强村富民,促进就业创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基础。陕西省社科院协同两个市级帮扶单位建立瓦铺村产业发展引导资金,落实产业奖补政策,持续培育特色产业,推进村民就业创业。

一是规模发展富硒种植业。“四支队伍”登门入户动员群众,协调推进流转土地160亩,引进了汉滨汇友公司投资100万元“黑玉米+野油菜+羊肚菌”30亩粮食轮作高产高效农业项目,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引导成立了黄鞍志鑫农业合作社,对接汉滨悠源魔芋公司开展村企合作,建设100亩高标准魔芋种植示范基地,带动村北魔芋种植规模化、规范化。

二是推进发展农特加工业。与帮扶单位安康市委办共同协调建成瓦铺清酒厂,引进泸康集团生产运营,将瓦铺清酒推向市场,形成安康甜杆特色清酒品牌。2023年9月,成功招商西安晟杰公司投资3000万瓦铺蜂蜜水及豆制品加工项目签约落地,开辟农特加工业新产品。

三是积极發展乡村旅游。确立创建省级旅游示范村的发展目标,在历届驻村工作队创申“四个金字招牌”基础上,成功获批第六批国家级传统村落,深度挖掘传承传统文化。整合利用原瓦铺小学校舍资源,迁入农家书屋,新建瓦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心、瓦铺村文化旅游服务中心,集成文化旅游服务功能。推动完成改造李家大院、唐家院子,依托金龙寺、瓦铺村史馆、百岁抗战老兵党性教育基地开展特色文旅活动,吸引游学研学。积极开展招商合作,与华山旅游集团西安公司多次磋商,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推动旅游开发进入新阶段。

四是推进就业帮扶。积极宣传就业促进政策,组织村民参加“春风促就业、送岗暖人心”活动,推介雁塔区“猫头鹰”就业务工信息平台,落实脱贫户及三类户交通补贴,引导劳动力外出务工,鼓励在镇社区工厂就业。

(三)挖掘文化资源,助推文化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振兴是灵魂。发挥陕西省社科院智力优势,深度挖掘特色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承继红色文化,以文铸魂,坚定信心,振奋精神。

一是创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推动成立了瓦铺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协会,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纳入村规民约。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政策宣传,近一年多来,举行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专题培训会4次、院落政策宣讲会5次,播放宣传片10余次。开展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开放村史馆举办村史教育10余次,依托抗战老兵党性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教育近20次,2023年4月组织茨沟小学200余名师生参加的“再踏红色足迹”“红星向党,颗颗闪亮”系列红色教育活动影响深远。

二是挖掘乡村特色文化。发挥驻村人员专业技术优势,指导安康华肇微史公司编写《瓦铺村志》,系统梳理传统村落文脉;整理盐丝古道、古寨古树、文物古迹、传统民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户档资料;陕西省社科院王晓勇副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道与路:陕南安康地区寺沟古商道对丝绸之路的贡献研究》结项,为研究寺沟盐丝古道文化积累了丰硕成果。

三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扶智扶志相结合,以教育引导、现身说法、典型示范,鼓励自强自立,艰苦奋斗,推动村民思想由“等要靠”向“行干创”转变。推进道德评议崇善德,按季度选树表彰了余祖安、唐章海、胡德兴等一批新民风道德模范和勤劳致富典型。推进文化传播扬正气,开展了“和畅乡风,文明瓦铺”“知村史,爱家乡”“瓦铺大学生集体升学礼”等系列活动,开展红色“家风家训”教育,弘扬抗战老兵精神。推进文明创建提素质,举行了“2022年安康市市级示范性戏剧进乡村惠民演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阵地,开展了学法普法、文化放送、群众体育、美化家园等月度活动,潜移默化提升村民文明素养。

(四)优化环境治理,建设和美乡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是底色。瓦铺村坚持生态理念,强化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做好巩固衔接工作,推进建设生态宜居和美瓦铺。

一是科学推进综合村庄规划。以国家传统村落政策支持为契机,高标准启动《瓦铺村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规划》,总体谋划村庄建设与布局,统筹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与乡村旅游,科学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二是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出资修整空板路、缺失护栏,开展粪污治理、河道垃圾清理活动,推进29户厕改;支持新建分类垃圾房,组织沿途绿化美化;推进屋前屋后“三堆六乱”整治,选树“美丽家园”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023年10月,瓦铺村第一批宜居农房改造示范点项目启动,后续将集合厕改、综合整治等项目,对全村传统村落风貌进行整体性改造提升。

三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推行“321”社会治理机制,构建“1150”基层治理网格,分类开展公共服务,网格员上门排查及时服务,有效提升群众社会服务水平。推进平安瓦铺建设,坚持常态化红袖章队伍巡逻,宣传开展安全生产、安全交通、防汛防滑、反诈骗等活动,有效保障村民人身财产安全。

四是做好巩固衔接工作。陕西省社科院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坚持每半年来村调研指导工作,督促“四支隊伍”以网格为基础,宣传落实好衔接政策,确保教育、医疗健康、饮水安全、住房安全政策全部落实到位,高效提供互助资金、小额信贷等金融帮扶政策。督促实施防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机制,执行周排查月研判,强化监测预警,全村“三类户”10户27人,全部明确责任人,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及时实行销号管理,坚决守牢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

(五)倾力倾智帮扶,激发发展动能

驻村帮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省社科院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发挥单位职能及智力资源优势,创造性开展帮扶工作,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新动能。

一是大力投引帮扶资源。陕西省社科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2022年省社科院直接投入帮扶资金10.1万元;联系社会慈善捐资1.5万元,社会捐助物资价值3.5万元;引进帮扶投资资金20万元,撬动社会投资100万元。积极对接省住建厅、省地方志办、西安市雁塔区政府等单位,争取政策支持。招引安康市华肇微史文化公司、安康市汉滨区汇友家庭合作社、华山旅游集团西安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对接,有力支持了瓦铺产业发展、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文化振兴工作。

二是积极开展智力帮扶。陕西省社科院发挥智力资源优势,自帮扶以来派驻产业经济、宗教学、古籍整理对口专业技术人员3名,每人设立年度帮扶专项研究课题,深度挖掘文化资源,明晰帮扶思路。坚持镇村联动思维,2021年帮助茨沟镇编制了《茨沟镇“十四五”乡村振兴实施规划》,成为全省首部公开发布的镇级乡村振兴实施规划。2022年,指导华肇微史公司完成编制《瓦铺村志》,联系省地方志办推动进入“全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申报流程。推动省社科院冉淑青副研究员成功申报省社科联2023年度重点智库研究项目“安康市汉滨区高质量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为汉滨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围绕发展主题先后完成瓦铺村产业发展、古树名木调查、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等报告7份,编制“百岁抗战老兵红色家园改造提升方案”“瓦铺村高产高效设施农业基地”等项目建议书6项,为瓦铺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

三是坚持为民办实事。围绕村民急难愁盼,驻村工作队先后争取资金修整瓦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室、更新安装“平安乡村”视频监控,协助修建灾毁空板路,加装护栏、交通镜,引进老兵关爱团、爱心人士,捐助抗战老兵近1万元,资助学生10名1.5万元,帮销农产品5万余元,引进西安苍龙服饰公司捐赠价值3.5万元82套棉衣,为民办实事累计10余件。

工作成效

在陕西省社科院倾心倾力倾智帮扶下,瓦铺村巩固衔接工作扎实推进,产业发展、村民增收、村貌提升、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乡村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特色产业茁壮成长,就业增收效果显著

瓦铺村初步形成了以农特加工为特色、富硒种植和生态养殖为两翼、一体化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体两翼”的特色产业。历经瓦铺土酒的“三次”产品迭代,建成了现代化清酒厂,包装精美的清酒产品推向市场,完成了从传统家酿甜杆酒向现代化产业迈进的关键一步。与泸康集团两年合作期内,累计生产清酒35吨,预计产值600余万元,年带动农户种植甜杆200余亩,户均增收1800余元。瓦铺蜂蜜水及豆类制品加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茨沟镇豆制品产业的核心链环,预计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直接带动就业20人,间接带动种养农户百余户。

种植业规模规范化发展。大棚设施农业四季三茬轮作种植“黑玉米+野油菜+羊肚菌”,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玉米黄豆复合种植,带动脱贫户20户,村内就业20人,增加务工收入16.5万元。高标准魔芋种植示范基地初步实现魔芋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种植,带动脱贫户28户,就业30人,增加务工收入24万元。瓦铺村种植业初步形成了“北片魔芋、南片大棚”的经济作物布局。

旅游步入发展快车道。瓦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唐家院子、李家院子民宿建成开放,抗战老兵党性教育活动持续开展,瓦铺“传统村落、盐丝古道、清酒之乡”文旅形象日益深入人心,2023年“五一”迎来研学游客近500人。尤其是伴随国家传统村落政策的落地,华山旅游集团西安公司即将参与开发,推动乡村旅游步入发展快车道。同时,通过产业培育,就业促进,落实衔接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就业务工,提升了村民收入。2022年,引导劳动力外出务工145户390人,社区工厂就业8名,公益性岗就业30户30人,202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12660元,比上年增长11%。

(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生态宜居擦亮底色

巩固衔接以来,瓦铺村居住环境更加优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展现“生态、洁净、整齐、美丽”新容颜,体现“省级卫生村”建设的累累硕果。

寺沟东山西岭草木繁盛,千年古绸树远眺群山,寺沟河清澈见底,犹如蜿蜒沟谷的玉带,铺展自然天成的生态美景。5.5米宽、4.5公里长的“最美乡村公路”通镇接村,10公里亮化水泥路全村贯通,干净清洁,分类垃圾房时尚美丽,花草沿路装扮,瓦铺出行犹如步入生态观景长廊。移民搬迁村民自建“小洋楼”宽敞明亮,土坯石板房“白墙黑顶红对联”尽显传统优雅,农家小院整洁有序,房前屋后菜园环绕,石坎梯田层叠,铺开一幅传统村落美景图。尤其是伴随宜居农房建设及综合环境治理项目实施后,未来一两年内将覆盖全村主道路可视范围内170户传统民居,传统村落风貌将实现更大提升。三层800平方米的村委会大楼拔地而起,端庄靓丽,实现村务办公现代化。630平方米的村民活动广场、健身器材齐备,百姓大舞台集结欢声笑语,成为村民健身锻炼休闲的“文化大舞台”“生活大舞台”。新建标准化卫生室“四室分离”方便就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心文体用品齐全、农家书屋图书丰富,村史馆古朴典雅,生动展示瓦铺历史与民俗风情。昔日封闭落后的小山村发生巨变,焕然一新,成为陕南山区巨变的一个缩影。

(三)乡村文化特色鲜明,精神文明之花绽放

在陕西省社科院的大力推动下,瓦铺村文化发展成效明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新民风建设持续推进,文化活动润泽民心,村民展现崭新精神风貌。

传统文化传承成效显著。瓦铺村获批第六批国家级传统村落,推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进入更高阶段。《瓦铺村志》系统梳理瓦鋪历史文脉,记录村落发展变迁,延续村庄文化记忆。通过开展村史教育、红色教育、家风家训教育,展演清酒非遗,优秀文化达到深入传承弘扬。2023年5月,“汉滨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学习交流暨工匠培训现场会”第一站在瓦铺召开,现场交流瓦铺在传统村落文化挖掘与传承方面的经验做法。

特色文化彰显魅力。挖掘构建形成了以“生态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盐丝古道文化”为主的特色文化体系。生态文化,秉承敬天惜物的生态理念,形成以自然景观、陕南传统民居、绿色农产品等为主的生态物质文化和以顺应自然的循环生产模式、低碳生活方式、生态政策为主的生态制度文化。农耕文化,纳含农事节日、民俗习俗,孕育了清酒美食文化。红色文化,传承百岁抗战老兵惠德泉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忠贞不渝的爱党爱国精神、孝勤俭和的传统美德。盐丝古道文化,构成于向正向善的宗教文化,诚实守信的商帮文化,多彩绚丽的秦巴民俗文化。

乡风文明蔚然成风。锣鼓队、广场舞、羽毛球赛、书法辅导、优秀影片放送,多彩多样的文体活动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高价彩礼、大操大办、人情攀比得到有效遏制,移风易俗成效明显。社会风气清正向上,抗战老兵“为国尽忠,为家尽责”的廉洁文化微视频广泛传播;余祖安数十年照顾瘫痪病妻不离不弃尽显美德;胡德兴返乡规模种植魔芋创业的精神激励村民自强求富;瓦铺村被安康市农商行评为汉滨区十三个之一的信用村彰显诚信本色。“行干创”的精神状态和“艰苦奋斗,创新发展”的求进斗志,成为新时代瓦铺精神风貌最好的注脚。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三风”传遍瓦铺角落,2022年,瓦铺村被授予安康市文明村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村落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