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章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
2023-11-09周微红洪建勋包奇昌邓棋卫
周微红,洪建勋,万 军,傅 斌,包奇昌,邓棋卫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抚州 344000)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为特征的一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1]。本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2]。积极有效地阻断及逆转CAG 的发展,可显著降低胃癌的发病率,改善患者的预后[3-5]。目前,现代医学针对CAG 的治疗主要以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抑制胃酸分泌及保护胃黏膜为主,虽然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疾病容易反复,很难根治CAG[4-8]。中医学中虽然没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一病名,但与“胃痞”“胃脘痛”等病症多有相通之处,为治疗该病积累了丰富经验。有效整理和挖掘名老中医经验,将进一步提高中医对该病的认识和临床疗效。陈建章教授师承全国名中医何晓晖教授,是第六、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旴江医学流派脾胃病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二级教授,一级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名中医。他从事中医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40 年,擅长中医药治疗脾胃病,尤其对CAG 及胃癌癌前病变的治疗整理总结出“三步六要十二法”。余忝列门墙,有幸亲炙教诲,现将陈建章教授治疗CAG 和胃癌癌前病变的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 理论介绍
1.1 治疗CAG 的三个步骤
1.1.1 舍病从证,辨证除症 此处的“病”主要指西医的“病”。“舍病”不是完全对“病”置之不顾,而是要排除“病”对处方用药的影响。首先从西医的“病”来说,要避免见到“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癌前病变”就想到半枝莲、重楼、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等清热解毒药或桃仁、三棱、莪术等活血化瘀药。中医固然认为癌是由毒所引起,但毒有热毒、寒毒、湿毒、瘀毒等区别,不可见癌便妄用清热活血之品,以犯“虚虚实实”之戒[5]。中医受象性思维的影响,病名往往以症状作为病名诊断,比如“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见于“脘痞”“胃痛”“纳呆”等病症中,使人很快理解病情矛盾的关键。在作出中医“病”的诊断后,要进一步进行证的判别。因为证是对疾病当前病性、病位、正邪关系的描述,是对疾病特殊矛盾的归纳,把握了证也就把握了人体的当前状态[6]。因此,在CAG的诊断中,陈建章教授主张在明确疾病诊断的基础上要着重对证进行准确辨识。“辨证除症”是指要尽快解决患者自觉痛苦的症状。由于CAG 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饱受病痛折磨,甚至因病致郁,因此如果不能尽快使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很容易导致患者失去治病的信心。解除症状,建立信心,既是治病本身的需要,也是身心同调的必然要求。
1.1.2 病证结合,标本同治 当初期治疗取得一定成效,患者所苦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治疗信心坚定时,治疗上则应坚持病证结合,标本同治。病是疾病的总体发展规律,证是疾病过程中对某一阶段病理性质的概括。证是矛盾的特殊性,病是矛盾的普遍性,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偏废。“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见于“胃痛”“痞满”“嘈杂”“胁痛”等病症中,不同的病名诊断提示病因、病机不同,再结合证型(病位、病性)则能做到明确诊断,精准治疗。这样既能够抓住CAG 当前的特殊矛盾,又能兼顾CAG 病情发展的普遍矛盾,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1.1.3 无证从病,逆转病机 经过1 ~3 个月的治疗,部分CAG 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如果按照传统中医的疗效判定标准则属于治愈,但可能存在胃镜显示仍是CAG 的情况,或有部分患者并无明显不适而是在体检中发现CAG。中医的诊断是依靠四诊信息来判断的,症状的消失则会使医生陷入无证可辨的尴尬境地[7]。针对这种情况,陈建章教授主张根据CAG 的病机,结合胃镜下微观辨证,采用和中安胃、健脾益气、益气养阴之法以期祛邪务尽。
1.2 治疗CAG 的六个要点
1.2.1 明确诊断,明了病机 在明确西医和中医病名诊断的基础上,要着重明确证型的诊断。从八纲的角度来讲,CAG 既有阳证、实证、热证,也有阴证、虚证、寒证[8];就CAG 的证型本身而言,还涉及以何证为主、何证为次,何证为轻、何证为重,何证为真、何证为假,抑或虚实夹杂、寒热夹杂。分清证型的主次、轻重、真假、兼夹后要高度抽象、凝练、总结出病机,做到以病机为纲,以证为目,条分缕析,纲举目张。
1.2.2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脾胃同属中焦,两者生理上阴阳相助,纳运相得,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病理情况下则容易出现脾胃升降、纳运、燥湿、寒热、虚实失常的病机变化。CAG 的产生多是中焦失衡的结果[9],因此治疗上陈建章教授强调要燮理阴阳、虚实兼顾、寒热并用、升降相因、刚柔相济、气血并调、通补兼施等,通过纠偏调衡以期恢复中焦脾胃功能。
1.2.3 斡旋升降,权衡润燥 脾居中央,体阴而用阳,主运化,其气主升,性喜燥恶湿;胃主受纳腐熟、磨化水谷,体阳而用阴,其气主降,性喜湿恶燥。李东垣认为:“阳气衰弱不能生发……当从《脏气法时论》中升降浮沉补泻法用药。”通过药物或升阳或降火,以恢复脾胃的正常功能,即“先补其阳,后泄其阴,脾胃俱旺而附于中焦之本位,则阴阳气平矣”。在恢复脾胃功能中,润燥是一对主要矛盾。CAG 中常常存在阴虚兼夹痰湿,阴虚兼夹阳虚等情况。阴虚兼夹痰湿,滋阴则易助痰生湿,燥湿则易伤及胃阴;阴虚兼夹阳虚,滋阴则易使阳气难长,补阳而阴液易亏。陈建章教授强调针对阴虚兼夹痰湿,可选用南沙参、天花粉、全瓜蒌等既能化痰又可补阴之品;针对阴虚兼夹阳虚,可选用百合、麦冬、太子参配伍砂仁、乌药、桂枝等。通过合理的药物配伍务必恢复脾胃的升降功能,使一气周流,百病不生。
1.2.4 疏肝利胆,舒畅气机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而肝为乙木主升,胆为甲木主降,脾的升清必须依赖肝的生发,胃的降浊必须依赖胆的通降。唐容川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胆者,肝之腑,属木,主升清降浊,疏利中土”。如果肝胆升降失常,则容易影响脾胃的运化,正如《四圣心源》中所言“木邪横侵,土被其贼,脾不能升而胃不能降”。陈建章教授强指出,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其升降失常可导致肝胆气机失常,反过来肝胆气机不利也不利于中焦气机的通畅;对于CAG 的治疗,可以通过疏肝利胆、舒畅气机促进脾胃升降功能的恢复。
1.2.5 心身并治,药灸同调 临床研究表明,长期情绪不良是CAG 发病的诱因,而CAG 所引起的不适又会进一步导致患者情绪恶化[10],由此进入恶性循环。尤其当患者通过网络检索了解到CAG 属于胃癌癌前病变后,心理压力会骤然增加。对此,陈建章教授强调首诊要着重解决患者最为痛苦的症状,从而让患者建立治疗疾病的信心,燃起战胜疾病的希望。作为医生,首先要笑言以悦心,注意自己的言行仪表,以微笑、轻松的语言让患者愉悦地接受诊疗;其次要释病以安心,在接诊时要注意耐心倾听,运用专业知识答疑解惑,详细告知患者疾病的转归预后以安其忧虑之心;临证时还要劝导以宽心,诊后进行健康宣教,叮嘱患者注意事项并以聊家常的方式加以宽抚。陈建章教授除了擅长运用中药治疗CAG 外,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艾灸、耳穴贴压等治疗,以协助治疗CAG 的临床症状。
1.2.6 散汤并进,药食同源 中药剂型中汤、膏、丸、散各有优势,而CAG 的治疗周期相对来说比较漫长,初期为了尽快取效可以使用汤剂,取“汤者荡也”之意;后期病情稳定需要巩固调理则可做成丸剂、散剂,取“丸者缓也,散者散也”之意,或者有些患者难以坚持长期服用汤剂,则可以使用丸剂、散剂。临证时陈建章教授善于通过准确辨证合理搭配丸剂、散剂治疗CAG,如香砂六君丸、逍遥丸、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四磨汤、摩罗丹[11]、胃复春等。为了辅助治疗CAG 或巩固疗效,陈建章教授还提倡食疗或制定食疗方,如猴姑米稀、温胃散寒粥、补中益气粥、养阴益胃粥等。
1.3 治疗CAG 的十二法
1.3.1 和中安胃法 该法是寒热并治、虚实同理、气血同调的和胃之法,常用经验方半四左方(半夏泻心汤、四逆散或四君子汤和左金丸组合)或和中调胃汤(香砂六君子汤、枳术丸和左金丸组合)等。
1.3.2 健脾益气法 CAG 为慢性虚损性疾患,脾胃气虚常常存在于疾病全过程中[12],健脾益气法也要贯穿于治疗的始终,常用代表方有六君子汤。
1.3.3 益气养阴法 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气阴两虚是CAG 的重要病机之一,治以健脾益气,益胃养阴,代表方有参苓白术散,方中党参常易为太子参。
1.3.4 滋阴养胃法 胃喜润而恶燥,胃阴不足证是CAG 的常见证型,根据“虚者滋其化源”,治以滋阴养胃,代表方有麦门冬汤、一贯煎、芍药甘草汤。
1.3.5 消痞除胀法 胃脘痞满是CAG 的常见症状之一,也是较难消除的症状。根据形成的病因不同,治疗上可分为运脾消痞法、理气消痞法、祛湿消痞法、导滞消痞法、补中消痞法等,代表方有香砂六君子汤、四逆散、平胃散、保和丸、补中益气汤。
1.3.6 行气通降法 适用于胃气不降、腑气不通之胃脘胀满,嗳气或矢气后则舒,或大便干结难解,代表方有小承气汤、大柴胡汤、左金丸组合等。
1.3.7 清热杀菌法 对于Hp 阳性者,在辨证用药时常加用清热杀菌药,如黄连、黄芩、蒲公英、虎杖、大黄等。但陈建章教授强调Hp 感染可因湿热致病,也有兼夹阳虚、寒湿等,因此治疗上不可纯用寒凉药,应根据“标”“本”的不同恰当调整寒热药的比例,如加用干姜、党参、黄芪等,常用方有半夏泻心汤。
1.3.8 祛湿运脾法 若湿阻中焦,治疗当以祛湿为重点,祛湿之法有燥湿、化湿、渗湿之分,常用方剂有王氏连朴饮、平胃散合理中汤、藿朴夏苓汤、胃苓汤。
1.3.9 理气活血法 血瘀是CAG 的基本病机,治疗时需配以理气活血药,如丹参、五灵脂,常用代表方有血府逐瘀汤等。
1.3.10 祛瘀抗化法 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是CAG 的重要病理变化,属于血瘀病变,西医无特殊治疗方法,大量的临床病例证明中医药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逆转作用。陈建章教授常在和中安胃的基础上加用石见穿、菝葜、莪术、全蝎、蜈蚣、白花蛇舌草、薏苡仁等。
1.3.11 养胃护膜法 CAG 患者应注意对胃黏膜的保护和修复,可以通过微观辨证,适当选用白芨、甘草、五灵脂等具有良好的养胃护膜作用的中药进行调治。
1.3.12 制酸反佐法 大部分CAG 患者是胃酸缺乏,常加用酸性药物,根据阴阳制约与互生之理,将酸性药与制酸药同用,即处方中加用海螵蛸、瓦楞子等,抑酸反佐,激活胃腺,促进胃酸自生。这也符合《素问·至真要大论》中“从者反治”的原则。
2 小结
CAG 是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病,通过学习陈建章教授的经验和案例可以得知,想要提高CAG 的治疗效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厘清CAG 的病因病机,主要包括病位在哪,病性是什么,发病的机制是什么,病情发展的大致过程。第二,加强藏象理论的学习,主要包括脏腑本身的物质和功能之间的关系,脏腑之间的生理联系,脏腑之间的病理联系,外感、内生邪气和脏腑之间的联系。第三,提高中医诊断能力,主要包括如何从繁多或很少的症状中确定病位、病性,如何判定证的主次、轻重、真假、兼夹,如何处理特定症和证之间的关系,如何使用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第四,提高处方用药的水平,主要包括学习方剂和病证之间的关系,学习对药和角药的使用,学习同类药的梯队层次,学习功效相似药物的归经异同,学习如何通过药物配伍关系和药物剂量变化恰当处理阴阳、寒热、虚实、升降、润燥之间的关系。第五,培养中医思维能力,包括如何运用类比法快速进行病位病性判断,如何运用归纳法从CAG 的繁多症状中归纳得出证型,如何运用演绎法从CAG 的漫长病程变化中抽象出病机,如何运用反证法判定阴阳、寒热、虚实、升降、润燥。总而言之,要勤求古训、勤于临床、勤于思考、勤于总结——这也是陈建章教授对学生一以贯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