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研究

2023-11-09周斌李嘉苗

农业与技术 2023年19期
关键词:三农人才学生

周斌 李嘉苗

(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重要部署[1]。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乡村发展做出的科学规划,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意义。必须在全社会范围汇聚强大力量来推进这一伟大工程。

乡村要振兴,人才要先行,教育是关键。培育强农兴农人才不仅仅只有涉农高校这一主战场,各级各类学校都应成为生力军,行业高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区域与行业经济发展培养和输送人才的责任。我国行业特色型高校发轫于清末民初的一批专科学校,包括当时最早成立的福州船政学堂、电报学堂等。从其诞生之初,到后来的发展壮大,办学定位逐步明晰,即行业高校是指由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设立、以支持行业生产与服务,促进行业发展为目的的高等教育机构[2]。这类高校围绕行业的总体需求,将满足区域及行业发展作为办学宗旨,切实以行业特色之力,育地方及行业所需之材,为服务乡村人才振兴贡献力量。

1 行业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优势分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3]。行业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与区域及行业产业形成了密切的互动关系,在服务国家战略、对接行业需求及服务区域发展方面具有天然禀赋和明显优势,应牢牢把握国家战略提供的机遇,趁势而上,在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的同时,注重人才在行业产业提档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做好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与布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1.1 服务国家战略的科研支撑优势

行业高校不仅是人才供给基地,同时也是当地的信息技术和科技创新研究中心,能够充分地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纽带,整合科教优质资源,兼顾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转化研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帮扶。行业高校的科研支撑优势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

行业高校依托对国家发展战略的敏锐性、传统学科优势以及从事基础理论教学与研究的教师群体力量,使得基础理论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前沿性[4]。基础理论研究为科研成果的产出与转化提供了坚实基础。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进而服务经济社会与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是行业特色高校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行业高校在学科发展和科研成果方面始终锚准国家创新发展需要,特别是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卡脖子”问题,不断优化科研资源配置,保证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的开展,推进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

1.2 对接行业需求的人才保障优势

行业高校面向行业办学,拥有依托行业发展,针对行业需求,服务行业发展的办学特色和优势,长期以来为农业、能源、交通等国民经济命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行业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行业性优势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

行业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中不仅包括高校毕业生,还包括高学历高层次专任教师人才。行业高校为乡村“育才”。行业高校培养的人才主要具备行业性和应用性2大特征,行业性是指该类高校面向行业办学,其培养的人才往往具有较强的专才特征,能够较好地适应行业的需求、服务行业发展;应用性指的是该类高校围绕行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注重理论和应用的紧密结合,培养复合型应用性人才。行业高校为乡村“引智”。行业特色明显的师资队伍管理体制有利于激活高校教师个体行业倾向的创新成果产出效率,进而促进行业高校对当地相关行业、企业进行技术输出,提高高校的行业贡献度[5]。行业高校可以凭借人才资源优势,形成师生合力,为乡村振兴中所涉及的诸多领域与环节提供人才保障。

1.3 融入区域发展的社会服务优势

行业高校内嵌于其所在地区,是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建立的,其生存与发展必然具备一定的区域属性。行业高校有着明确的社会服务特点,可以立足本地,积极创造条件,承担起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光荣使命。行业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区域性优势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行业高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具有地理区位优势的行业高校已经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认知,对当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求和发展弱势更为了解,更易于实现乡村人才振兴需求侧与行业高校供给侧之间的平衡。地校合作形成了密切的良性互动关系。地方政府为行业高校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条件,行业高校通过对接当地实际发展需求,培养专业人才,输出知识技能,发挥知识溢出效应为区域经济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地方农村、农民对行业高校具有心理上的认同优势,行业高校办学根植于当地文化,与农村建设的乡土文明有着共同的文化底色,这种内在文化的贯通性使得当地农民对于深入一线的高校专家、学者、学生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不易产生排斥心理,便于其深入农村当地和农业生产进行调研或实践学习。

大学生需对自我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与定位,学生要清楚自己是谁,自己想要做什么,自己能够做什么。要分析个人的能力、兴趣、性格、气质、价值观、道德水准以及自我评价等。学生要结合自身特点,在自我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和职业定位,有意识地培养能力、挖掘潜力、发展个性、扬长避短。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对乡村人才振兴提出了更深的要求,为新时代行业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机遇。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核心是人才振兴。行业高校在服务乡村人才振兴中要履行自身职能,利用自身资源,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当地原有资源禀赋和未来发展潜力,注重长效与长远,变“输血”为“造血”,充分发挥人才帮扶的重要作用,实现乡村人才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2 行业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实践路径

2.1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方式,提升人才“知农”水平

“知农”要求人才具备懂农兴农的知识与能力。新时代青年只有充分掌握现代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所需的知识与素质,才能为乡村基层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与涉农高校相比,其他行业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在于推动专业教育与“三农”教育的恰当融合,从学生与教师主体入手,培养懂知识、有技能的高素质乡土人才。

2.1.1 乡土因素恰当融入专业课程,提升学生乡土素养

行业高校培养“知农”人才,是要在自身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推动专业课程教学与乡土因素的恰当融合,使专业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契合乡村振兴战略[6]。行业高校要结合不同专业的课程特点完善相关课程设置,在专业课程中增设有关涉农模块,如促进理工类专业中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与农业发展的交叉融合;公共管理类专业讲解乡村治理、农业政策学等板块;政法类专业要将乡村普法教育做深做细;医学类专业开设乡村医疗与卫生保健等课程;经济管理类专业对农村电商加以关注等等。通过强化课程教学中的乡土表达,进一步丰富行业高校学生对乡土真实情景与现存问题的学习,增强学科知识延展,提升大学生的乡土素养。

2.1.2 加强通识教育促进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三农”人才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元化的。新时代“三农”人才培养思路需要从传统狭隘的培养农业专门人才转变为培育既懂技术,又善经营,还会管理且具备解决各类复杂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立足于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行业高校须及时关注外部行业产业变化,妥善处理传统优势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共生发展关系,着力推进多学科交叉学科发展。行业高校强化通识教育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促进知识整合融通,深化多学科交叉和相互渗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行业高校要基于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等理念,大力扶持理工交融、工工交叉、文理渗透的学科融合发展,整合校内多学科资源,建立开放、共享、交叉、融合的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打破学科界限,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通识教育模式,为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三农”建设人才提供切实保障。可通过开设或完善一些具有当地特色、地方文明、乡土文化的“主题式”通识教育课程,使乡土文明、地方性知识等能够真正走进行业高校课堂,融入不同地域的学生知识体系和校本课程建设目标体系中,在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糅合乡土文化知识,使行业高校的通识教育呈现出多学科普遍知识与地方知识兼具、理性思维体系建立与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特点,助力乡村全面振兴[7]。

2.1.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三农”人才培育质量

兴国必先强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师资队伍建设状况直接影响人才培育的质量,新时代要着力加强教师队伍改革,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行业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按照“人才引进—队伍组建—能力提升”的步骤:通过国家和地方优秀人才招聘计划吸引高学历高层次人才,优化和提升教学队伍素质,确保人才培养第一责任人的综合素质与教学水平;建设专兼结合的耕读教育教师队伍[8],推动行业高校普遍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依托中心开展耕读教育专项培训,提高教师耕读育人的意识和专业化水平;鼓励和支持高校聘用企业技术人员、农林科技专家、乡村工匠、种养能手等兼任耕读教育师资,培育和造就一支理想信念与道德情操兼具、教学与实践能力兼备、专职与兼职互补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专业建设支持计划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水平,通过构建层次资助、专项资助和后补资助体系,加大人才定向跟踪培养力度,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关注行业经济及区域发展需求,潜心深化教学改革,依托教研教改赋能,尽心培育教学成果,提高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质量。

2.2 “三课一体”协同育人,涵养人才“爱农”情怀

“爱农”要求人才怀有助农强农的责任与担当。“三课一体”中的第一课堂是指通常意义上的在教室上课。第二课堂是指校内学习场所,是除“第一课堂”之外的所有校内资源。第三课堂是指走出校门以外的社会实践学习锻炼场所。第一课堂是第二、三课堂的基础和前提;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扩大和延伸;第三课堂是第一、二课堂的深化和提高。“三课一体”协同育人,就是从知识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知识的全域打通,通过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的方式构建大课堂育人体系,使更多的“三农”知识与情感入脑入心,培养人才“爱农”情怀[9]。

2.2.1 深化第一课堂的学生政治认同感

第一课堂可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结合来强化学生政治认同,培养强农兴农的“大国三农”情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着力提升大学生投身“三农”的政治觉悟。如,创新性地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增设“三农形势与政策”等内容,系统讲授乡村振兴擘画的伟大蓝图,引导学生确立起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信任感;整体介绍党和国家“三农”工作突出成绩及宝贵经验,强化学生政治认同;全面总结党和国家有关“三农”的方针政策,提高对社会现行农业农村农民政策的掌握度。要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涵养学生“三农”情怀。在专业内容传授过程中融入“三农”领域历史事件,突出贡献者,思政故事等案例,如这一领域的“七一勋章获得者”“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陶冶感染,培养自身“爱农”情感。

2.2.2 优化第二课堂教学空间建设

第二课堂教育教学方式主要是由管理、实验、辅导老师、社会志愿者和学生共同完成。校园空间教学是教室空间教学活动的延续,行业高校可依据自身条件,加强校内苗圃、植物园、实验室、后勤管理处等物质实体建设,在校园内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以劳动实践培育学生“爱农”情怀,切实增强劳动教育实效。此外,还可开发“支农实践社”“研习社”等学生社团和开展主题党(团)日活动等“三农”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师生共学、朋辈互助等方式讲好中国“三农”故事,在校内实践中增强学生“爱农”情怀。

2.2.3 强化第三课堂校外实践育人效果

第三课堂主要是发挥基地和场馆、社会组织、专家学者、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学生在参观、听讲、体验、实践中陶冶情操,培养家国情怀。行业高校应进一步落实暑期“三下乡”“支农志愿服务”以及参观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文化博物馆等教育教学训练场所,通过对接当地共同推动校外社会实践内容本土化、形式多样化发展,让学生近距离贴近“三农”,开展耕读教育,培养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情感关注,引导大学生改变农村苦、农业累的消极落后认知,立志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贡献。

2.3 深化创业就业指导工作,激励人才“留农”意愿

“留农”要求人才做出扶农惠农的选择与奉献。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薪资待遇及就业机会等较之城市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因此高校毕业生“留农”意愿的激发是行业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难点工作之一。行业高校须在培养知农爱农人才的同时,通过开展对学生创业就业的个性化指导,树立学生正确的择业观。

2.3.1 “双创”教育面向乡村,分类施策培育返乡创业人才

“双创”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能力的一种教育范式,对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行业高校立足于乡村振兴背景开展返乡创业立体化教育行动可分为3个“面向”:面向全体在校大学生,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规划与指导”等理论与实践课程,逐步激发学生返乡创业的热情与积极性;面向返乡创业意愿较强的学生群体,通过开设KAB和SYB创新创业培训课程及充实校本知识内容体系,丰富学生对返乡创业相关政策、知识的认知,在设定初创目标时更加符合时代需要及地方行业特色,夯实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能力,降低创业风险[10];面向有实际返乡创业想法与规划的学生,要加强众创空间,实训基地等创新创业成果孵化平台建设力度,引导学生围绕“三农”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以及各类双创竞赛,提供创业项目打磨,孵化、推广、跟进等的指导服务,切实推进学生“三农”创业项目落地。

2.3.2 就业工作聚焦乡村,激发人才回乡意愿

乡村基层就业是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之一,鼓励与支持大学生返乡就业能够使高校毕业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造福一方的实绩,促进地方衔接一线资源、创新工作方法,也能够使个人实现自我价值,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行业高校促进就业工作聚焦乡村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从“线上”层面来说,行业高校应与当地农业部门、高校与农业用人单位等联合搭建起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将“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特岗计划、选调生等国家基层就业落实政策、当地基层人才引进与保障政策、农业用人单位招聘信息、行业动态资讯等信息在平台上及时推送,深化毕业生对当地乡村及农业行业用人单位的需求的了解,吸引一批毕业生到基层就业[11]。从“线下”层面来说,行业高校应运营维护校友会以及区域返乡就业工作协作体等群体,充分利用人脉资源,共享各地乡镇政府、农业用人单位、校友会的联系方式和开展的各项活动,为返乡就业学生争取实习岗位资源,帮助有意愿的大学生“回得了乡”。

2.3.3 深化“三农”榜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择业观念

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能够为广大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行业高校应强化“三农”领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的思政元素融入,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消除学生对基层就业创业的偏见和顾虑,塑造学生择农为农的使命感。要发挥优秀返乡创业就业成功人士的榜样作用。行业高校可以将黄文秀、秦玥飞等致力于“三农”事业的杰出代表的典型经历、人物专访、经验总结制作成教学资料与视频材料,在课堂中或线上传播媒介中呈现,为高校学生树立角色榜样,激发其投身区域经济发展的热情;要发挥地方优秀毕业生朋辈的引领作用。本校或本地区毕业生与大学生之间的共情感更强,更具感染力,行业高校可定期邀请返乡创业就业的优秀毕业生回校开展经验分享座谈会、讲座报告等活动,让在校学生充分了解现代农业农村事业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机遇,从而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行业去,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要发挥大学生党员、干部的示范效应。大学生党员、干部思想觉悟较高、学习能力较强,是培育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突破口,高校可定期开展“奉献三农主题党日活动”,发掘“三农”人才,锻造“三农”团队,精准培育“三农”后备干部队伍,引导学生扛起“强农兴农”的历史使命,建功基层、服务农业,为乡村振兴奉献力量。

3 结语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事关国家发展大局,事关民生福祉。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能够为现代农业生产效益、农村治理效力等方面的整体提升提供智力、知识、技术方面的支持。行业高校凭借其先天禀赋成为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力量,这既是自身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及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题中应有之义,更能为有乡土情怀及创业意向的人才施展抱负提供机会。行业高校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着力提升大学生了解“三农”,志在“三农”,服务“三农”的素养和能力,使广大学生“下得了乡”“愿意回乡”“出得了彩”,将行业高校自身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动能,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三农人才学生
人才云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赶不走的学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