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便面与异乡人

2023-11-08王炜宁

北京纪事 2023年11期
关键词:泡面学姐方便面

王炜宁

方便面被人们称为快餐面、泡面和即食面,百年以来,方便面成为了外出离家的旅客游子箱包里的必备品,随着商旅走遍了大江南北,它既是一种廉价食品,也寄托着有关思乡和友人之间的浓浓情分。

滋味记忆

本世纪初,北京城区家家的生活条件好,家长给孩子们课余零食也渐渐多了起来。我记得上学的时候,同学们最喜爱的一款零食,就是胡同街角小卖店里都会热卖一元一包的小浣熊干脆面。那是统一食品公司生产的第一批零食泡面,包装甚是简陋,巴掌大的袋子上油印着一只棕黄相间的泛光小熊,憨态可掬地向食客招手。但也正是这种廉价鲜艳的包装,如磁石般吸引着成群孩子们,一放学就把学校胡同口的小卖店围得水泄不通。吃这种干脆面往往不用水泡,而是要用双手抓住包装袋的两个角,刺啦一声撕开。这样,干脆面的包装袋就成了一个一边开口的袋子,再隔着包装袋把面饼“咯吱咯吱”掰碎成粉末状,撒上调味料,最后均匀地摇晃,等晃匀后再展开袋子,仰头猛地倒在嘴里,心满意足地大口干嚼,那种感觉仿佛就是在享用一席饕餮盛宴。

小浣熊干脆面口味分成很多种,有香辣蟹味、烤肉味、烧烤味、猪排味等等,由于孩子们购买成风,热辣刺激的料包味道总是充斥在教室里各个角落。更让班级里充满了向心力的是,每一包干脆面里都会赠送一张水浒卡,上面刻画着一位让同学们敬佩的水浒好汉。在收集卡片的同时,水浒传中的侠义故事和精神也在同学间广为流传。“水浒寨中屯节侠,梁山泊内聚英雄”,对于童年的孩子们来说,很多历史知识就是在收集卡片的过程中习得的。为了集齐这些卡片,有的学生一天就要购买两三包干脆面,大多不是为了吃零食,而单纯只是为了在同学们面前炫耀这一大摞花花绿绿的卡片。课余放学后,同学们聚在胡同口,如数家珍般从书包夹层中小心翼翼掏出一摞摞卡片,相互观看交流,卡片就成了融入同学圈子最好的通行证。

更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班上转来一位新同学,由于家庭条件困难,她很少到学校门口的小卖店买东西。在水浒卡风靡校园的时代,没有卡片就相当于没有“通行证”,在班上很难交到朋友。但是情况很快有了改观,每天放学做值日后,都会有几个同学轮流晚走。第二天的清晨,在她的位兜里、桌角下甚至是椅子上都会发现一两张“英雄卡”。那是水浒卡片中最难集齐的一种卡片,往往需要购买几十包干脆面才有可能获得。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硬通货”,她很快成为了同学们的焦点,渐渐朋友多了,成绩提高了,乃至最后如愿升入了好的初中。而也是在很多年后,我们才知道,当年的班长家长就开着一家小卖店,所以班长才能有这么多难以集齐的卡片。也是班长和同学们无私地赠送卡片,才让每一个学生都融入了集体。童年的学生可能贪玩顽劣,但是心中却也充满了真诚与善良,很多年后,当我无意翻开抽屉,又看到了那些已经发黄的卡片,这些故事和一张张真诚的笑脸,不由得从心底里浮现出来。

异乡“面缘”

很多年后,我独自一人来到美国威斯康星州的文理学院留学,在这里,又和方便面结下了不解之缘。学校里的留学生是极少数,校园建在一座大型印第安遗址的环形土丘上,直通小镇的只有一条主街,人流稀少,小镇里的中国人更是少得可怜,所以学校食堂的菜谱里根本没有中国菜。每日菜谱轮替的都是牛肉或火鸡馅的汉堡包、火腿比萨、BBQ的烤猪颈肉、意大利面、炸鸡和拌着法式酸甜酱的沙拉。沙拉吧里的各式蔬菜都是凉的,火鸡切片和火腿在冬天和夏天都是冰镇的,橘汁、菠萝汁、可乐更是一年四季混合着冰块。要想吃上一顿中国菜,那可是难上加难:首先是价格相对高昂,而且在偏僻的小村庄里也没有中餐厅。可这却难不倒中国学生,学长们平时没有条件,就把沙拉吧里的各种蔬菜挑出来,拌上酱油,淋上热水,最后放上一块珍藏的、金黄的方便面面饼,放到微波炉里加热五分钟。微波炉里不断上升的温度,使得泡在热水里的青菜叶短暂地沸腾起来,加热的开水自然而然地冲开了泡面,当大家看着碗里终于有了咸淡味儿的面条,这才在零下25度的世界里,长舒了一口气,驱散了满身的寒气。我有些苦笑着用木头勺子搅拌着面条,眼望着碗里泡发着混合玉米豆、豆腐、蘑菇、胡萝卜、生菜叶、嫩玉米茎和面条的大杂烩。

从此之外,我也看到了传说中的“学生版”中国菜。每到年节,学校都会组织学生乘车去购物,而众多中国学生购买用来聚餐的餐食,都少不了对于泡面偏执的喜爱。

年味“盛宴”

三年前的农历除夕,那一个下着大雪的周日,亚洲超市惯例打折,威斯康星州大半公路都被冰封了。去往亚洲超市的车上挤满了来自各个国家的学生,大家身上背的、肩上扛的、手中拿着的,是花花绿绿的旅行包、加大号塑料袋、草编购物筐,甚至是一辆折叠购物小推车,那阵势誓要把亚洲超市都搬回宿舍。

叮零當啷,大门上挂着的金色铃铛响起,一个个风尘仆仆的学生们刚推门走进店里,一听学生想要购买方便食品,理货员马上开始了热情周到的介绍,这里的方便面同样被分成了红烧牛肉面、鸡肉口味方便面等等,只不过因为售价便宜,被放置在了货架的最底层,最不起眼的角落。与动辄十几美元一份的中餐相比,一两美元的方便面更加受到学生们的青睐。在调料包方面,为适应华人移民的口味,店家更加入了咖喱粉和鱼露等等富含东南亚烹饪风情的调料。

中国学长总是有办法!一位学姐拨通了电话,直通宿舍住宿部的厨房,把这里方便面调味包的不同口味及时通知给了正在忙碌的主厨们。而在此时,厨房里也是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有的学生主动拿来了积攒很长时间的豆瓣酱,有的学生翻出了火锅底料和鱼丸蟹棒,在食堂当过帮厨的学生更是贡献了一大袋子羊肉卷,这如同过年般的热闹场面,更是吸引了大量国际学生参加聚餐。随着学姐学长抬着一大箱子泡面上楼,众人沉重的脚步把整个木制楼房震得嘎吱嘎吱直响,好不容易爬上了三楼,后背衬衫都被汗水湿透了。

“学弟学妹们,抱歉了,泡面里的调料我们得自己准备。迎客饺子,送客面,咱们先欢迎一下即将毕业的学生们!”学长推了推眼镜,站起来高声喊道,因为天气过冷,他眼镜框上结了厚厚一层雾气,还不住地用手擦额头上的汗水。只听呼啦一声,一大袋子羊肉卷率先下了锅,紧接着又是两大袋子方便面和一块浸满了辣椒红油的火锅底料,随着锅中白汽升腾,羊膻味儿刺激着每个人的神经,大家一下都打开了话匣子。

“学弟,一会儿锅开了,自己下面,千万别客气!来,先叫我们学弟美美的咥一顿面!”来自陕西的学长起身率先夹起来一大筷子羊肉,放在了新来学弟的碗里,紧接着又说,“在我们家乡有句土话,‘圪蹴下吃饱,站起来刚好。你刚来学校,人生地不熟,有什么事情就在微信群里说,哦,对了,稍后我把我仓库里的被子给你抱过去。”

“学姐,麻烦把袋子里的鱼丸和豆腐都下了,今天来的新生多,出门在外,要吃饱么!”说话的是个来自山东的学姐,她说今日聚餐便如同是在家乡吃喜面,按照习俗,但凡是喜面,面条要筋道而绵长,意喻同乡之间感情坚固长久。听到学姐这话,两个老生急忙把一大袋子豆腐都倒入了锅中,咕嘟咕嘟,锅中冒起了泡,大家脸上都笑开了花。

学长耐心地把每个人面前的碗里都盛满了面条,混合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食材,大家一边吃着,一边畅谈着来自天南海北的家乡趣事。一位即将毕业的学长讲起了同学圈中有关方便面的故事:中国学生从很久之前就会在除夕这天聚在一起,庆祝农历新年。在威斯康星华人艺术团体的舞狮子表演过后,最让人兴奋的节目就会来临——吃饺子。在现如今物质极为富集的时代,大家已经很久没有这样难得的体验了:食堂的中餐往往供应很有限,那年同学们只能合吃一大盘饺子,那年一千四百个饺子分下去,除了煮烂的,只能是一个人分一个,而大多数学生,还来不及拿筷子,就一口把餃子吞下了肚子,有的学生珍惜得不舍得咬一大口,一小点、一小点地抿着嘴吃完,吃完了皮儿再吃馅儿,细细的,如品尝宫廷御膳的龙肝凤髓般细嚼慢咽。吃完的学生只能是使劲舔着嘴唇边的油脂,拼命回味着唇齿间中餐和家乡的味道。

学长笑了笑,说道,“我虽然每次都会如猪八戒吃人参果那样,一口就吞下了饺子,却总能在脑海中幻想起把饺子吃得肚圆儿的情景。后来,我们就想到,会包饺子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但是,方便面确实是谁都会煮啊!而且方便面便宜又暖和,就这样,我们除夕聚餐的吃食就改成了方便面!”一听到这话,大家都笑了,每个人眼角都闪着泪花。

这就是方便面。在异国他乡,方便食品是廉价而方便的,治疗思乡之情的良药。中国有大量关于面食的俗语,比如,“上轿饺子下轿面”“迎客饺子送客面”“出门饺子回家面”“上马饺子下马面”“上船饺子下船面”。可见,面条不仅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人与人沟通感情的桥梁,而方便面呢?在生活节奏飞速的今天,连接起学生之间感情的纽带。

猜你喜欢

泡面学姐方便面
谁没有在晚上吃过泡面呢
冷水泡面
方便面
学姐
自制方便面
一碗方便面
知心学姐
方便面真方便
Dear Incoming Freshman (from an Incoming Senior) 高中怎么过,学姐有话说
好胜让我在演艺圈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