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策略
2023-11-08张红彦
张红彦
近年来,我校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信息技术教学单一死板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项目式课程的尝试,提升了小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从而使得教学更好地培养了学生信息技术科学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信息技术项目教学中需要有效落实项目化教学法,老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针对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策划项目,制定项目式的学习任务。作为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水平,以及教学水平,对于项目式教学要具备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深度挖掘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并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规划,老师还应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具体明确的课程目标,并且将项目进行细分,根据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来确定项目的完成进度,引导学生不断探究学习内容,解决在课程中遇到的难题,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向主动的学习状态转变,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和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学习。比如,在小学信息技术中会针对“混排图文美版面”进行具体的教学,为了能够帮助学生熟练掌握word的各项功能,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以视频的形式展示一个景点的旅游视频,学生通过观看旅游视频会被美丽的景色吸引,视频播放结束之后,老师可以以这个旅游景点向学生发起提问,可以和学生交流一下在旅游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引导学生对旅游景点进行回想和思考,并且以“游记”作为项目主题开展学习。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先展示一则以游记作为主题完成的作品,利用图片、视频以及文字的形式讲述自己旅游的经历,在这个游记中有景点的介绍,也有情感体验的描写,看完之后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其次,老师可以对word图片插入、格式调整、字体调整等内容开展教学,让学生能够制作一篇图文并茂的游记,在本节课开展教学之前,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由小组讨论确定游记主题,引导学生进行word的有效排版。最后,在学生制作完成之后,老师可以选择几篇游记在课堂上面展示,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分析讨论,不断优化自身的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想能够有效完成信息项目式教学,老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所以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力也会有所差异,而且对信息技术的接触程度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些学生可能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比较薄弱,所以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基础情况,对小组进行均衡划分,让每个小组成员的综合能力都有所不同,但是各个小组之间的实力却旗鼓相当,这样更加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通过讨论容易产生思维的碰撞,提高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能力。在合作学习的過程中,老师要发挥自身引导和监督的职责,观察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促进小组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展。比如,在学习“演示文稿展示成果”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老师就可以针对学生对幻灯片的实际掌握能力,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在项目式学习开始之前,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对之前幻灯片相关知识进行回顾,然后再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确定项目主题,在明确内容之后制作PPT,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将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有效融合,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和信息技能的理解应用能力,缩短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开展项目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探究,学生通过不断的实验、完善和探索才能熟练掌握知识技能。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不断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根据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不断优化学习思路和自己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要学会尊重学生的想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试错机会,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引导学生探究正确的想法,不断优化自己的作品。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学习认识机器人朋友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在课前播放制作的声控小车视频,然后针对这个视频内容展开交流和讨论,引导学生对具体功能进行描述,根据课程内容绘制程序的流程图,让学生通过流程图内容猜测控制小车的程序指令,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老师也可以将授课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确定生活型主题项目活动,通过讨论完成项目活动,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决遇到的问题,不断优化作品。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实践中,老师要不断探究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信息化项目学习中智力和技能得到有效发展,促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作者单位:单县创新路小学(单县一中附属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