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与科学教育的结合

2023-11-08熊晓芳

科学导报 2023年77期
关键词:乌鸦科学素养科学

熊晓芳

科教兴国是我国发展的战略思想,在当代教育背景下,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引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也义无反顾地加入这个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未来社会必定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的学生如果不具备科技素养,将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语文阅读教学与科学教育結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其实国家在编写教材时,早已体现出学科间的整合,尤其是科学教育的渗透。今年我教二年级语文,使用的是部编版教材。翻开二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目录,便会发现,《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等“明晃晃”的科教篇目。虽然文体各不相同,但本质都是科学教育,内容呈现丰富多彩,是为了增强孩子的阅读兴趣。再仔细看看,《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这些篇目,是生动有趣的童话寓言故事,但这些故事在给与孩子人生启迪的同时,何尝没有教给孩子科学的知识呢。阅读这些故事,孩子们就会知道大象的耳朵耷拉着,可以驱赶蚊虫;蜈蚣有四十二只脚;小毛虫可以破茧成蝶……

任何兴趣都应该从小培养,科学兴趣更应如此。如果我们挖掘出教材中蕴藏的科教“珍宝”,却采用不正确的方法,比如枯燥的讲解灌输等,这样不仅不能激发孩子探索科学的兴趣,甚至将孩子的科学兴趣扼杀于萌芽状态。比如教学《乌鸦喝水》一文,我们与其反复讲解乌鸦是如何喝到水的,不如当堂给学生来个小小的实验。准备一个小瓶子,装一些水,再准备一些小石子。当你拿出这些“装备”时,课堂气氛立马便会活跃起来,同学们会争着、抢着来当一次“乌鸦”。结果是书中的文字描述学生一下子就懂了“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动手试一试”的欲望,这便是对科学的“欲望”,甚至有些学生会产生“为什么石子投进去,水就会升高”的科学疑问。你看,改变一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天差地别,竟可以让语文教学和科学教育实现“双赢”,何乐而不为呢?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一些这样的“点子”,对于年纪尚幼的小学生来说,对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都是很好的保护和培养。

在学习《太空生活趣事多》一文时,我们可以给孩子观看航天英雄的一些视频,让他们体会英雄们的民族自豪感,以及为祖国航天事业奉献的无畏精神,从而让学生产生对科学的崇敬之情,埋下为科学奋斗的种子。在学习《李时珍》一文时,体会李时珍为弄清草药药性,不惜以身试药的行为,从而产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索态度……古今中外,多少科学家为了人类的文明进步,不懈努力,这些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将深深烙印在孩子心中,产生不可估量的精神力量。

我们可以将科学教育渗透到语文实践活动中。比如让学生写观察日记,研究一种动物或植物的生长;比如让学生做一个科学小实验,写一篇实验报告;比如阅读一本科学书籍,制作一份科学小报……当然,这些活动的开展,要精心设计,难度适中,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操作过程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探索科学的能力,而且乐在其中。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进行科学启蒙,任重而道远。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做的是把科学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润物无声,让学生在迁移默化中提高科学素养,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乌鸦科学素养科学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小乌鸦
乌鸦喝水后传
科学拔牙
乌鸦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