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易建联
2023-11-08
“时间飞逝,眨眼间,篮球已经陪我走过了21年。经过慎重的考虑,今天,我决定正式告别我的篮球职业生涯。”8月29日深夜,易建联发布声明,宣布退役。在退役声明中,易建联动情地写道:“再见啦,我最热爱的篮球:感谢你赋予我这段21年的美妙旅程,有热血、有喜悦、有遗憾、有泪水,有可靠的同伴,亦有可敬的对手。这是一段此生难忘的宝贵经历。无关胜败,皆是热爱。”这个陪伴中国男篮鏖战21年的精神领袖,孤身离开了他的战场。
回顾易建联21年的职业生涯,他的身上有很多亮眼的战绩——为广东队夺得七次CBA总冠军、五次常规赛MVP(最有价值球员)、三次总决赛MVP、四次代表国家队征战奥运会……但易建联也因为沉默寡言、不爱说话,被很多人认为打球“软”、没有王者风范。科比曾这样评价过易建联,“易非常有天赋,只是我不认为他遇到了合适的机会去展示他能做的。”
就在易建联宣布退役后的第4天,中国男篮以21分的巨大劣势输给菲律宾队,以1胜4负的战绩结束世界杯之旅,同时失去巴黎奥运会的参赛资格——这也是中国男篮第二次无缘奥运会。无数媒体跟进报道,大多用了一个词:惨败。相比于媒体的委婉,球迷的愤怒则更为直接,他们表示“这是迄今为止男篮最丢人的一场比赛”。
类似的剧情在2019年的9月也曾上演。彼时易建联撑着肿胀的脚踝,带领中国男篮奔跑在五棵松体育馆,五场比赛净负10分。输掉家门口的世界大赛,球迷更多的感情是惋惜和遗憾。4年之后,净负分来到惊人的94分,输球似乎已经变得麻木。解说员杨健泪洒现场:“我就是觉得挺不甘心的,挺为我们运动员感到委屈。”
当所有的狼狈、愤怒、委屈、不甘交织在一起,人们又开始怀念起那个一直都“行胜于言”的易建联,人们猛然发觉,在中国男篮低谷的这些年,是他扛起了中国男篮的大旗。如今,扛旗人宣布退役,中国男篮又将会走向何方?
“下一个姚明”,是问题还是评价?
2002年,注定是中国篮球史上不普通的一年。这年的6月26日,NBA选秀大会在纽约市麦迪逊广场花园举办,时任NBA总裁大卫·斯特恩宣布这年的状元秀归属:来自中国上海的姚明。在NBA创办50年的历史中,这是第一位没有任何美国篮球背景的外籍状元。
消息如飓风般席卷整个世界,22岁的姚明加入火箭队登陆NBA的赛场。彼时,中国有近2.7亿的篮球迷,相当于整个美国的总人口,姚明身上汇聚着这些人热烈的目光。每个人都期待姚明在世界顶尖的职业联赛上大放光彩。
但姚明的首秀失利了。在火箭队的第一场比赛,姚明仅上场11分钟,没有得分,嘘声一片。美国篮球巨星巴克利在一档脱口秀节目中公然嘲讽:如果姚明能够在下一场比赛中拿下19分,他就亲吻男搭档的屁股。11月,火箭队客场迎战湖人队,姚明出场23分钟,9投9中,拿下20分。巴克利骑虎难下,对着电视镜头,亲吻了挂着搭档名字名片的驴的屁股。姚明终于在NBA赛场证明了自己。
同样在2002年,前往美国的飞机上,有一个男孩代表中国赴美参加ABCD训练营。这是美国顶尖训练营,几乎全美高中年龄段的优秀球员都会来此参加集训。246名球员之中,他是唯一来自美国本土之外的球员。抵达训练营,一个黑人球员看到他,惊呼:“你是不是姚明?”他们看着这个罕见的、高大的中国面孔,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就是那个耀眼的姚明。男孩决定用成绩回应。
集训结束后,男孩通过场均5.2个篮板的成绩高居榜首。这次,所有人都知道了他的名字:易建联。
回国后,易建联随广东宏远队征战CBA。
起初,这个身体单薄、长相稚嫩的少年没有引起太多关注。易建联还太小,他坐在替补席上,度过了常规赛的大多数时间。
2002年年底,常规赛来到最后一场,广东宏远对战北京首钢。比赛进行到加时赛,杜锋六次犯规被罚下,易建联离开替补席。他抢下篮板球,对手的手肘从他脸上狠狠擦过,他死死抱着怀里的篮球,鼻血缓缓流出,他一步不让。5分钟之内,易建联拿下13分,外加4个篮板,3次扣篮,不仅帮球队获得本场比赛的胜利,同时助力广东宏远夺下常规赛的头名。
易建联的出色,引起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关注。他们专门为易建联写了一篇文章:《易建联,下一个姚明?》
这是评价还是问题,现在看不重要了,但在当时,中国所有的篮球迷都信心满满,又一个全明星级别的球员要去征服NBA了。这一年,易建联刚刚15周岁。属于“天才少年”“篮球神童”的时代已经扑面而来。
2007年,易建联踏着前辈们踩出的道路,登上NBA选秀的舞台。他在第一轮第六顺位被雄鹿队选中,成为继王治郅、巴特尔、姚明之后,成功登陆NBA的第四位中国球员。这一年,易建联只有20岁。
征战NBA,越不过的山丘?
“很多人都说我天赋好,当我去美国那一刹那,已经没什么天赋可言了。”回想起NBA的这段经历,易建联记忆犹新。
他踌躇满志地踏上异国的土地,却残忍地知道了什么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美国打球,每天你都会遇到不同的人。他們比你矮一个头,却跳得比你高。你看到一个人和你差不多高,他身体却比你强壮很多。甚至于一个小个子冲过来上篮,你认为你可以盖掉他,可一不小心,他就在你头上扣篮了。”
他别无他法,只能拼命训练。
内向的性格加上难以融入的环境,刚到美国的那段时间,易建联过得并不舒服。
2007年11月9日,雄鹿队迎战火箭队,易建联遇到他命中注定的对手:姚明。这场比赛,姚明像是一个钢铁战士,狂砍28分10篮板,雄鹿的内线在他的攻势下连连失守。易建联也不甘示弱,整场比赛12投9中,得到19分9篮板。全球2.5亿人观看了这场比赛,收视率创下高峰。这场比赛让中国球迷对中国男篮产生前所未有的希望,他们看着两人在赛场上奔跑,期待着会有更多中国球员接在他们的身后。但此时没有人能预料到,这已是中国在NBA最后的辉煌。
征战NBA的前半程,易建联表现不俗。他一直处于主力阵容,拿到过单场31分的纪录,甚至还有单场19个篮板的成绩。但残忍的是,他的参考坐标是姚明,一座翻不过的大山。自2002年登陆NBA赛场后,姚明连续6个赛季入选NBA西部全明星阵容,展示了自己强大的实力与商业价值。
俱乐部老板与球迷都希望姚明的荣光在易建联身上复刻,但易建联让他们失望了。
2008年开始,他被俱乐部转来转去,辗转于新泽西篮网队、华盛顿奇才队,在NBA的最后一年,易建联接受了达拉斯小牛队的合同。彼时他伤病缠身,膝盖扭伤,嘴角缝了50针,小指骨裂让他缺席16场比赛。脚踝的伤痛更是像魔鬼一样如影随形,整个赛季的绝大多数时间,他都坐在替补席上。只是,场下的人看不到这样的伤口,只看到他在场上受伤,又缺席赛场,易建联被球迷起了一个刺耳的称号:易碎品。
更残忍的是,球迷开始不在意他的表现,“反正大家都在看姚明,你这个备胎打得好不好,又有什么关系”。
曾经一段时间,易建联很介意外界将他与姚明对比。“他的表现,他发挥的水平,他的整个职业生涯的成绩,我都比不了。”易建联提起姚明,态度总是谦逊,“他是很成功的篮球运动员,而我还在努力。”
沦为替补队员的日子,比想象中还要难捱。在易建联看来,“作为一名职业球员,就应该去球场,就像军人就应该战死沙场”。2012年,易建联思考了很久后,决定重回CBA。至于这个决定会掀起多大的风暴,他能预料得到。
中国男篮,薪火如何相传?
2012年9月,易建联回国。铺天盖地的新闻和谩骂裹挟着他。有人说易建联回国的原因是“NBA前景黯淡”,还有人更加直白“易建联是在国外混不下去了”。面对舆论,易建联说:“你很难去想象外界会怎么评论或者有什么想法,你能控制的是你场上的表现和你能不能赢比赛。”
与此同时,一个身份被强加在易建联身上:中国男篮新领袖。
2011年,姚明宣布退役,曾在NBA赛场驰骋的易建联,自然而然被默认为中国男篮的下一个领军人。但所有人都忘记了,易建联从未扮演过领袖的角色。广东宏远期间,易建联的队友是老将杜锋、朱芳雨,他不需要也没有资历承担领导职责。进了国家队,他的身边是姚明、王治郅。但球场需要一个与姚明对标的人,易建联就这么被推上高台。
2012年,易建联带领中国男篮出征伦敦奥运会,以5连败收场。2014年仁川亚运会,中国男篮首次输给日本队,获得第5名。2016年,中国男篮在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5战连败。
舆论没有放过易建联,有人说没有姚明的中国队就是不行。但人们似乎忘记了在里约奥运会上,29岁的易建联场均出场32.8分钟,全队最高;场均得分20.4分,全队最高。哪怕面对美国梦之队,易建联也拿下25分6篮板,刷新中美两国交手以来中国球员最高分。
时任中国男篮主教练宫鲁鸣说,球队中最令人放心的球员就是易建联。
可易建联太累了。他要防守,要抢篮板,还要进攻,一个前锋却要经常充当三分投手。每当球队进攻陷入僵局,队友的下意识反应都是把球交给易建联。数据显示,里约奥运会上的五场比赛,他每场平均出手17次。
时间回到出征里约奥运会之前的半个月,王治郅宣布退役,在王治郅的退役仪式上,姚明发言说:“终于走到这一天,我相信今天退役的,仅仅是作为运动员的身份,而作为篮球人的理想,一定会把这个理想作为火炬一样传下去,传给后一代的中国男篮队员。”姚明的话音刚落,王治郅便将易建联叫到台上说,“做哥哥的已经尽了自己最大努力,现在就看兄弟你的了。”王治郅的一句嘱托,完成了中国男篮的火炬交接。镜头里的三人站在一起,定格了中国男篮的一个黄金时代。无数球迷殷切期盼,易建联能带领中国男篮在里约奥运会上一雪前耻。
但事与愿违,里约奥运会的最后一场比赛结束后,易建联接受采访,向来沉默寡言的他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们总说路很长,但说真的,其实晃一晃,这段路很快就过去了,关键是怎么去把握好每一天。”
输球就像是魔咒,在2019年的世界杯上,中国男篮再次输掉比赛,位列第24,创下队史最差成绩,无缘直通东京奥运,这也是中国男篮自1984年后第一次缺席奥运赛场。此时的人们还不知道,这是易建联在国家队的最后一场比赛,这场比赛,他砍下了27分6个篮板,居全队最高。比赛还没结束,教练提前换下易建联。他转身离开球场,整个场馆都在呼喊他的名字,他留给球迷的是一个孤傲的背影。他说:“要拿领袖套我的话,确实觉得很失败。这么多年没赢过比赛,自己在各个方面做得是比较差的。”“失败的领袖”,易建联这样形容自己。
如今,迷雾依旧弥漫在中国男篮的上空,这位“失败的领袖”也选择退役,当姚明、王治郅、易建联等诸神远去,留给中国男篮以及球迷的是一个近乎于无解的问题:我们再也没有定海神针了,易建联之后,薪火该如何相传?我们还能依靠谁?这不免让人感到伤感和惋惜。
终结黄金时代
人们之所以为易建联的退役伤感,绕不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个梦幻的夏天。那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男篮的黄金时代,我们有姚明、王治郅、易建联、王仕鹏、朱芳雨、孙院……这支星光熠熠的队伍与拥有科比、韦德、詹姆斯的美国“梦之队”,打得有来有回,创造了中美男篮交战的最小分差;我们战胜了有诺维斯基的德国队,在这场比赛的最后28秒里,易建联投出关键的一球,锁定了戰局,将中国队送进奥运会八强;我们还历史性地打进了奥运会8强,与有大小加索尔的西班牙队战至加时赛。
那支男篮,带给了人们自豪,更带给了人们希望。人们信心满满地以为,中国男篮会越来越好,那是一种憧憬,是一种相信的力量。作为那支球队的核心之一,作为被姚明、王治郅钦点的未来领袖,易建联承载着男篮的荣光与希望。可现在,黄金时代最后的那面旗帜落下,目之所及,已无人能接过易建联手中的火炬。“未来是你的”,这句在篮球世界广为流传也常常被当做玩笑的话,留给如今的中国男篮正合时宜。薪火如何相传?国家队成绩接二连三地惨淡,问责与反思固然必要,但更须知“往者不谏,来者可追”。中国男篮的下一段历史,应该从即刻出发。那支没能传承下去的火炬被留在了原地。需要后来者靠自己的“本事”,亲手举起。正如易建联留给中国男篮的那一句嘱托:“你很幸运,你要全力以赴。不要辜负球迷对我们的期待,对整个中国男篮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