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与国家认同建设

2023-11-08官文婧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话语

徐 琳 官文婧

(武汉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政治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指涉的是“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社会政治关系及其表现出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等政治生活各方面现象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应,其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政治关系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1]。国家认同无疑是一种政治心理,它是“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的心灵性活动”[2]12。它能催生公众对所属国家的忠诚感、自豪感和幸福感,在增强社会凝聚力,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安定以及推动国家建设上历来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政治心理,国家认同当然是人们的自发心理反应,但在现代国家,人们关于国家的客观“事实”的感知是深受政治话语影响的,政治话语承载特定政治意义和价值,它传递知识,反映且塑造社会政治现实,为人民认识、了解其所属国家提供权威资料,能够深刻影响人们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话语实践在国家认同的形成和表达中发挥着中心作用”[3]。换言之,社会大众对于国家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由国家通过政治话语这一媒介建构和形塑的。

2022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郑重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要命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于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基本方略的高度概括,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是要建设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弘扬中华先进文化的现代化国家。“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要命题包含一整套政治话语,它以官方意识形态方式向全体中国人民传递了“将来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现代化中国”的政治信息,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现代化的思想指南,也是新时代国家认同建设的权威理论工具。因此,本文拟从政治心理视角着眼,以 “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为研究对象,从代表国家认同主要内容的认知、态度和情感三个方面,分析它在深化国民对国家共同体和执政党认知、形塑赞同性政治态度、激发爱国情感和责任担当、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逻辑进路,旨在对于促进新时代中国国家认同建设,构建中国哲学政治学话语体系进行一点理论探索。

一、政治话语与“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

对于政治话语的概念界定,学界尚未形成完全一致的定论。从广义角度,美国学者福克斯和米勒认为,“话语天然地是政治的”[4]。现代批判话语分析学者Wilson也认为,所有的话语都具有政治性,所有的话语归根结底都是政治话语[5]。这些观点体现了政治与话语之间的紧密联系,但是无法将“政治话语”与其他类型的话语区别开,毕竟并非所有的话语都具有很强的政治性,过于泛化的概念并不利于揭示隐藏在政治话语背后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从狭义角度,Van Dijk将政治话语限定为“主要是政治性”的话语,它是政治领导人的一种政治行为,是公开语境中政治家的文本或谈话[6]。政治话语在政治实践中的目的或功能,可能不是唯一的,但至少主要是政治的,“议会辩论、议案、法律、政府或其各部颁布的政策法规、其他机构的文件、政治广告、政治演讲、媒体对政治领导人的采访、政府新闻发布会、政治脱口秀节目、党纲、 政治选举等都可归入政治话语”[7]。本文采取Van Dijk的狭义定义,排除非政治人物(如普通民众)的话语,也排除政治人物在非政治场合的话语,将政治话语定义为:政党、政府、政治家在政治活动中为达到一定政治目的而使用的政治语言,反映话语创造者或话语实践者的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

政治话语作为语言工具,在身份功能、关系功能和观念功能三个方面具有建构性效果[8]60。首先,政治话语建构的知识有助于引导受众认识和确定自己的社会身份。按照福柯的观点,是“话说人”,而非“人说话”,“话语构建知识客体、社会主体和自我‘形式’”[8]38。其次,政治话语有助于建构、维护和重构政治权力关系。一方面,政治话语使受众接受和认同现实的政治权力关系;另一方面,政治话语又使人们把这种政治权力关系“自然化”为一种非权力关系[9]。最后,政治话语有助于建构受众的思想观念,使其形成特定的政治观念甚至信仰体系。因为政治话语“是社会政治生活中公共领域形成的表征”,它关系到“公共利益的形成”以及“社会共同体追求的政治目标和价值”[9]。简言之,政治话语有助于建构人们的社会身份、社会关系和信仰体系。人们对于自己社会身份、社会关系和信仰体系的建立和确认,具体会体现为政治认知、政治态度和爱国情感和信念,它帮助政治话语传播者维护当前政权和政治秩序,进而影响社会政治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和成就,原创性提出的政治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首次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新概念,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国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10]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作出系统深刻的阐述,他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1]“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1]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大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1]习近平总书记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任务、核心要义、五大特征和本质要求,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的系统形成。

如前文所述,政治话语的“身份”“关系”“观念”三种建构功能,在国家认同这一政治心理上,具体体现为人们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和政治情感。因此,本文将把“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大致分为认知型、态度型、情感型三种类别,研究其形塑社会大众国家认同的路径。第一类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代表的认知型中国式现代化话语。这类话语传达中国政治现实,深化中国人民的政治认知,从认知层面确认受众的国民身份,让受众确定“我是谁”“我的国家是怎样的?”第二类是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代表的态度型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它以承诺满足对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形塑人民对国家系统的赞同性政治态度,维护政治系统和权力关系,这是对一个国家“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有所肯定所产生的政治性认同”[2]16。第三类是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代表的情感型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它建立“人民努力透视未来的共同的思考框架”[12],通过形塑大众“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念,激发人民对国家的情感和信念。

二、认知型政治话语宣示“中国特色”:确认国民身份和政治认知

社会大众往往是依赖于语言的传播(口语或文本形式的)来获取知识的,在有他国存在的语境下,深化对其所属国家的认知,确认其归属于国家共同体的身份,是形塑国家认同的首要环节。“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大认知型话语宣示“中国特色”。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向人民阐述国家的根本领导力量。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领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不仅取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而且取得了国家建设的辉煌成就。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通过其组织体系、人才队伍和政策供给,有效保证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13]。作为领导核心,党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指导力量,把整个社会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成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把握国家发展机遇,作好全局规划;能够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凝聚共识创造合力;能够最大限度整合社会资源进行现代化建设。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一国家特性将长期存在,并决定中国国家成长的未来。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人民宣示国家的发展方略和路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向人民重点阐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未来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发展方略和路径。中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下向现代社会转型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发展出“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14],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建设现代化”[15]的国家,使得中国区别于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别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强化了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性。正是得益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才实现了从积贫积弱、百废待兴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发展成果令世界瞩目。政治话语是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其本质要求,通过传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人民凸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帮助人民区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国家”,为人民确认自己的国民身份提供重要的理论解释。

上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认知型政治话语向全体国民宣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发展路径,形塑并强化国民对于“我的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国家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知,以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大中国特色帮助国民认识自己的国家区别于别国之处,从而在世界坐标中标记和确认自己的国民身份。

三、态度型政治话语承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形塑赞同性政治态度

马克思说: “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6]作为理性经济人,人民对现代国家有工具性要求,要求国家更好地保障其公民权利和利益。相应的,现代国家通过回应人民利益诉求,增进人民福祉,来强化人民对国家的赞同性政治态度。“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强调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通过这些政治话语,向人民承诺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激发人民的工具理性,形塑人民对国家政权系统和制度安排的赞同性政治态度。

1.“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承诺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基于人民主权原则建立的现代国家,国家和人民的关系是:国家权力来自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决定国家事务,是国家的主人。在政治认知的基础上,人民对国家的认同程度,取决于其作为国家权力主体对政治系统和制度安排是否赞同的态度。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式民主的本质和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全面总结中国民主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系统提炼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思想理论,凝练了中国民主政治的精髓,是“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的重要内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国家“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1]。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对民主制度程序的健全完善,也是对民主参与实践的不断深化,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够真实、直接地感受人民群众的期盼与需求,听到人民的声音,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因而能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民主是人民认同现代国家的现实政治基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向人民传递出这样一种政治信息,即国家将从制度和实践两个层面更好更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形塑人民对国家的赞同性政治态度提供了现实制度承诺。

2.“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承诺满足人民物质利益。一定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看,人民对国家的认同,首先取决于国家是否能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并不断提升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通过变革不适应生产力的体制机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实现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人民对国家的认同也显著提升。然而,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发展不平衡,影响了不同群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经济发展红利惠及所有人,成为党和国家回应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重要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11],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在经济现代化维度的集中提炼,是国家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的庄严回应和承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意味着中国共产党追求的是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因此,这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局性胜利,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了新的历史性跨越。在2021年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17]“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向全体人民宣示并承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时间表,明确的目标和实现预期必然使得人民对国家会切实满足其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提升其生活水平充满信心。此外,党的二十大报告还强调,国家将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市场和政府相结合、效率和公平相统一,通过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扎实推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通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政治话语宣传,党和国家向人民传递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规划和战略安排的相关政治信息,提升了人民对国家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新时代以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践,践行着国家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为形塑人民对国家的赞同性政治态度夯实了物质基础。

3.“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向人民承诺建设美好家园。人是自然的、客观的存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社会存续及发展最基本的条件。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决定了人民对国家的期待中也必然包含了要求国家满足其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以促成人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对于生活生态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人民要求国家建构更加清洁美丽的生存环境,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生态产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要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11]。上述“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向人民传达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中国式现代化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向。这一政治话语抓住了事关全体人民及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这个最关键因素,既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又有实现目标的严密规划,向人民展示了国家满足其生态需求,建设共同美好家园的诚意和努力。这无疑有利于形塑人民的赞同性政治态度,强化国家认同。

综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态度型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向人民承诺了国家会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建设共同美好家园。这是执政党和国家政权对人民权利和利益诉求清晰而有力的回应,让人民了解“作为中国国民,我(将)享有什么好处”,有助于人民自愿形成对国家的赞同性政治态度,并最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塑造和巩固国家认同。

四、情感型政治话语凝聚社会价值共识: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担当

“人是在道德上自由的主体,不只是寻求最大化满足欲望的理性机器。”[18]人民在认同国家的这一心理活动中,会同时受到理性和情感两股力量的支配。除了向人民提供物质利益承诺外,“国家必须有一种共同的文化和公民意识形态,一套共同的理解和愿望、情感和思想,将人民与他们的祖国联系在一起”[19],这种共同体情感或者说意识是国家认同的深层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提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走和平发展道路”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这些情感型政治话语,是从中华民族和人类历史发展与文化交融中凝练出的价值追求,深受全体人民认同,有利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担当。

1.“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进人民的文化归属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精神家园,是人民判断自己归属于特定共同体的重要依凭,是人民与国家情感联结的底层逻辑。在中国这样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由国家共同体内所有民族共同创造并引以为豪的中华民族文化是各民族人民的公共文化。全球化时代,不同国家的文化、思想意识形态交融激荡,模糊了传统民族国家的文化边界,人们原本清晰的国家历史文化认同受到挑战。中国式现代化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其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与强调了新时代中国所应具有的“公共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体而言: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资源,开展革命文化教育;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1]。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新时代中国“公共文化”对人民进行思想熏陶,能凝聚社会价值共识, 在世界文化谱系中标注和凸显中华新时代文化,从而增进人民对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情感归属。

2.“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化人民的尊严和对国家的信念。归属于一个国家共同体的人民有着共同的历史命运,国弱则民辱,国强则民立。国家认同作为复杂的政治心理,它关涉群体尊严和信心,国民身份带给人民的尊严感(或屈辱感)会提升或降低国家认同感。如福山所说,认同是一种强大的道德观念,它基于“尊严”这一普遍的人类特征而来[18]。人需要自尊心,满足本群体内在尊严的心理活动是自我中心主义的合乎逻辑的结果[20],而“遭遇蔑视,即个体或群体所期望的身份认知和他者对该个体或群体的身份认知之间的差距会破坏其自我认同”[21]。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曾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降的百余年间,中华民族却屡次遭受劫难。创造过辉煌、经历过苦难、遭受过屈辱的中国人民深知,只有国家强大了,民族复兴了,才能获得真正的尊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1],郑重宣告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强调将以国强民富、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生态美丽的系统性、全方位现代化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对于人民而言,确保他们拥有尊严,使得他们身为中国国民能得到除本群体以外其他群体的承认和尊重,与国家向他们提供的物质利益承诺同等重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情感型政治话语回应了人民对维护中华民族群体尊严的情感期许,通过满足人民对梦想和尊严的渴求,增进了人民对国家的情感依恋,激发了人民对国家的热爱。

3.“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激发人民自豪感和责任担当。“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强调,中国要“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11]。一方面,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饱受列强侵略蹂躏之苦,深知和平的可贵,也更清楚在和平的环境中进行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因此,“消除战争,实现和平,建设独立富强、民生幸福的国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22]。“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一政治话语源自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立足于中国国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有利于凝聚民心、汇集力量,使人民自发热爱许以人民和平生存环境、稳健发展前景的祖国,并自觉为之奋斗。另一方面,中国人民的“和平发展”理念已然上升为中国的国家意志,指导中国的国家实践,助力中国和世界的和平发展事业。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依靠自身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不仅在自身迈向现代化过程中秉持和平发展理念,还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反映的正是中国人民从“和平发展”理念出发,对于人类未来发展的创新思考。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就是这一创新思考的具体实践,已经取得世界公认的成效。“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些政治话语,让中国人民深深感到“我的国家”是优秀的,深深觉得“我的国家”正在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世界需要中国。这无疑会极大地激发人民的爱国情和自豪感,也催生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责任担当。简言之,情感型政治话语通过向人民传输生动凝练的价值理念,会在情感维度推动人民筑牢高度的国家认同。

从政治心理视角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从认知、态度、情感等维度,构成一套内容丰富、意蕴深刻、协调有序的有机话语体系,极具感召力和说服力。它的具体内涵反映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文化逻辑,是中国共产党主动建构国家认同的权威且有效的理论工具。树立起“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自信,传播好“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助力人民群众以主人翁心态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国家认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我国政治传播的重要课题和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话语
中国式民主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失败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