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她在人间仰望星河
2023-11-08申霞艳
申霞艳
“它有一种水晶般的光辉,好像来自星星……”这是王小波对好诗的描述。
星河的皎洁而高远、亘古而现代、灵动又震惊召唤着蔡东的写作之夜。每个汉字犹如“小王子”的一颗行星,有着自己独具的密码,蔡东细细地安排着它们。小说的篇名既含蓄又不失张力,新作名为《月光下》,小说集叫《星辰书》,创作谈曰《写作:天空之上的另一个天空》……人物的姓名寄托着作家对天高星远的念想:如《净尘山》中的张亭轩、《木兰辞》中的陈江流、《我想要的一天》中的高羽、《天元》中的陈飞白等。
蔡东对景色、风物、空间的描绘为诸多评论所称道。譬如《月光下》书写杏烟河畔的段落得到孟繁华的盛赞:“在那里,你知道四季是怎么到来和退出的。月光下,杏树的树枝根根分明,投在地上的影子也是瘦的,疏疏淡淡干净的几笔,忽地一晚,水边堆满热闹的花影,抬头一看,干枯的树枝上冒出密密的杏花,酸胀的春天舒畅了……”时间、情感、记忆融入空间,这多情的杏烟河畔承载着一代代人的故园之思。同一轮月光下,承载着城乡沧桑巨变的“我”和小姨到底敞开了心扉,亲情弥漫的杏烟河缓缓流淌。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饱满的感受力才能将这种亘古而普遍的乡愁书写推陈出新,在悠长的文学史中旁开新枝。
文学的最高处乃随心所欲,想想“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哪句不是脱口而出?哪句不是作家的心声?而在文学生产职业化的当代,数量(字数、印刷量、版税)追求正在伤害写作这门古老的技艺,也在控制作家们的欲望。加上现实主义幽灵的恒久徘徊,我们很容易将小说约等于传奇、故事、题材。现实、时代、生活这些词汇也在泛用为大词之后变得无所不包而所指模糊。
蔡东毕业即南来深圳,与这座城市一起成长,血肉相克相融,一面是城市青春时代的速度与激情,积极蓬勃的整体情调召唤着每位参与者;另一面是飞速建设、扩张时代必然带来爆破和掠夺,诸多复杂而矛盾的感受万箭齐发,消费社会的单向度削减人们的心灵空间,催发个体的逃离与逸轨。蔡东敏锐地由人的暗面和消极情绪联想到城市的里子,她仔细观察夜晚卸妆后的街道,在寂静中流连,细味喧嚣的代价,从低音部来捕捉交响曲的婉转,从漫长的省略和沉默中感受情绪的微妙,由此她得以进入大都市的微观层面,她发现了文学中的深圳形象的底色与奥秘,这是对新闻建构的深圳形象的位移,这是一个博大、丰富、多层次的城市,也是她小说人物生存的空间。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奇迹,时代大潮似乎已经为这代人铺设了光滑、顺畅的人生轨道,仿佛可以与高铁、磁悬浮、5G完美对接。韦勒克说:“我们探讨文学作品中作为叙事背景的‘时代’,并非意在着重强调文学的意识形态属性,而是在于突出‘时代’背景作为一种经验性认识,与小说讲述的故事之间复杂的关系。”①改革开放是一个宏阔的大时代,南国边疆释放着千百种不同的信息和能量,个体沉浮其中,承受着巨大的流动性、不确定性。蔡东与她的人物们一道经历顺流、逆流,经历暗礁与漩涡,穿过赞歌、掌声和英雄事迹,她发现都市最平常的芸芸众生,他们中有大量的“逸轨者”:无孔不入的紧逼感使得张倩女(《净尘山》)嗜吃而过度肥胖,反复挣扎于减肥与暴食中;柳萍(《无岸》)为了申请周转房而自觉练习受辱;《照夜白》中原本以讲话谋生的老师谢梦锦和身为主持人的学生陈乐都厌倦了说话……从《往生》这个写作新起点开始,蔡东似乎并没有书写战争、灾难等国计民生的大事情,她写的不过是张爱玲所说的自己熟悉的家庭琐事:困身于照顾瘫痪的或者失忆的老人,过于肥胖忙碌而找不到对象的女人,为女儿留学要卖掉房子的母亲,郁郁不得志者,程式化生活的藩篱催生出一批逸轨者。他们的困苦貌似微不足道,可是对于每个具体的个人,这就是类似珠穆朗玛峰般迈不过去的心坎,是挡住前路的生活难题。
城市有多光鲜,人就可能有多狼狈;城市有多么琳琅满目,人就可能有多么满目疮痍。孩子升学、职场升迁、婚恋匹配困难、房价高不可攀、家庭脆弱不堪、欲望无孔不入、虚无漫无边际……农业社会由资源匮乏导致的难题还在继续,由消费社会欲望扩张诱发的新问题层出不穷,膨胀的自我难于安顿,虚无、屈辱、烦闷、压抑、无意义感深深地困扰着我们,至少在某些时刻我们都是情绪的“逸轨者”,渴望“生活在别处”,渴望回到古典的田园牧歌中。都市的隐疾无形却无所不在,蔡东一直在思考,她渴望以自己的书写让星辰和月光照进现实。读她的作品,你不必担心阳光刺眼,不必涂满防晒霜,你只需要沉浸,将心扉打开,接受来自星河散发出的莫兰迪色系的光。
读蔡东的作品,我们也会像《月光下》中的叙事人“我”一样与久违的亲人慢慢共享月下的记忆,让中和之美盈溢心间;会像《伶仃》中的卫巧蓉一样相信海边的夜光藻聚集是繁星掉落海水;我们会相信即使城市的夜空难以看清星星,但皎皎星河依然照耀头顶。
在这个小辑中,四位评论者从不同的侧面讨论蔡东的写作,他们不约而同地注意到蔡东现代审美与古典风格的奇妙结合。蔡东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浩繁的文学生产中建立起独具高格的写作面貌,传递一种敦厚高远的文化理想。
正在这次小辑的写作过程中,传来了蔡东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的好消息,这也是我们意外见证历史的美妙时刻,大家共同分享写作的荣耀。在生产速度至上的今天,蔡东获奖意义特别,她对写作审慎、虔敬、心无旁骛,她比编辑、评论家、读者更严苛地检阅自己。
注释:
① 雷·韦勒克,奥·沃伦著,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等译:《文学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