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笔挖掘思想与光芒
——陆春祥散文刍论

2023-11-08张亦辉

新文学评论 2023年1期
关键词:陆游杂文笔记

张亦辉

当然,我们首先应该谈论的,是陆春祥散文创作面相的驳杂、繁多与次第嬗变。

当我们称呼一个人为散文家的时候,好像只是在指出一个事实,他不写小说,也不写诗。

我们知道他是写散文的。可问题在于,散文到底是怎么回事?究竟是干什么的呢?散文是否是一种形散神不散的文体?或者,散文是否就是散落在小说与诗歌之外的文字?小说有叙事学,诗歌有诗艺与诗学,散文有自己的理论吗?相比之下,小说与诗歌都有较为严谨的自律性,有自己的边界与疆域,有自己的内部规定与内部规律,而散文则似乎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评论家李敬泽曾经在一次访谈中谈到过他对散文的看法,深以为然。他的意思是,中国古代就没有散文,只有文章。文章笼盖四野,无所不包,囊括各种文类,尤其到了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这样的大家手里,文以载道,而道乌乎不在?天地万物,心之所向,尽可纵笔驰骋?但是在现代转型之际,一以贯之的道统早已崩溃,我们需要在白话文语境里重新进行一个现代散文的建构工作,需要重新划定它的文学疆界,而载道早已变成言志,变成了个人之私事,结果把庙堂江湖一股脑都划出去了,过去诏书、奏折与墓志都是文章,现在这些都不算了:把史书划出去,把记传划出去,各种实用的交际性书写也划出去,不断划出去,最后才剩下一个叫散文的东西。

以现代散文的代表人物周作人为例,我们可以来看看散文到底是干什么的:它往上主要承袭了晚明小品,而往外找的是兰姆等人的ESSAY,基本上就是个人经验与日常情感的散漫书写,所形成的这个新的散文传统,其视野收缩,疆界狭窄,文体固化,几乎只适于描画余裕,修心养性了。

情况差不多就是这样,只有把现代散文的构建过程与文学视野作为参照背景,我们才会充分察觉与发现,陆春祥散文写作之繁杂斑驳与多元多变,自有其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意义。

关于当代散文写作,李敬泽先生提出了一个特别有趣而意味深长的说法,即“子部的复活”。他认为,现代散文的主要构建者周作人等人,在传统的经史子集中,独取集部,而且是集部中的晚明,只有鲁迅走的是子部,而且后无来者。所以他呼吁,我们的散文写作应该恢复“子”的“杂”的气象。

窃以为,陆春祥那杂花生树般的散文写作,他那川剧变脸般的散文写作,与鲍尔吉·原野、周晓枫、蒋蓝、黑陶、汗漫等各树一帜的超越性散文创作一样,都是在努力探索并复活这样的气象。

陆春祥起先写的是杂文。

新世纪初,他将自己的杂文称为“实验杂文”。他在实验什么?看几个标题:《〈本草纲目〉新方五帖》《〈官场辞典〉征稿启事》《两只名鸟的身世调查》《会做思想工作的短信》《我的拒泡经历》《关于举办“庆祝嫦娥奔月两万零一年”的通知》《悼子虚》《包装协会章程》《李三亩年谱》《将会议博彩一下》《八个新经济增长点》。这样的标题一直可以例举成一本书,比如《新子不语》,他试图打破一些杂文原有的陈规,他想学鲁迅真正的精神,他认为,杂文是散文之一种,首先是文学,不能板着面孔给人当爹。

2006年,陆春祥推出一本杂文集,封面上直接标明“笔记杂文”,从识鉴、规箴、术解、任诞、排调、轻诋、夹杂、转品、抑扬九个分类中,我们可以闻得见刘义庆《世说新语》里浓郁的笔记气息,嬉笑谐侃,绵里藏针,这需要深刻的机智。

陆春祥还有一本极为特别的《焰段》,微杂文集,全书两百多个段子,似乎都是边角料。陆春祥说,这仍然是在实验,写作时间前后长达十余年,它不是长杂文缩减了字,它有简练而生动的叙事,有完整精短的结构,自然也有思想深邃的张力。

《用肚皮思考》《鱼找自行车》《41度胡话》《新世说》《焰段》,陆春祥说,他写的是“NEW杂文”,创新才能让文学焕发出新的生命,我这样推测,这是一位极想突破杂文边界的作家。他在积聚力量。

毫无疑问,让陆春祥声名鹊起并在“散文界”众所周知的,是那部让他获得鲁迅文学奖的杂文集《病了的字母》。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陆春祥的写作跟随的就是鲁迅的步伐,而不是周作人的轨迹。

然而,杂文在鲁迅手里早已经炉火纯青并且登峰造极,后来者最多只能借其样式针砭时弊,在文体与艺术性上很难再有什么创新与建树了。

以杂文集而获得鲁迅文学奖,不说绝后,至少不多,我知道有朱铁志、鄢烈山,还有以前的何满子、邵燕祥等几位老作家。我以为,陆春祥数十年的杂文探索得到了应有的报偿。

那么《病了的字母》这本杂文集,究竟是凭什么打动了评委们呢?

葛剑雄先生在序言中强调了陆春祥的社会责任感,强调了心平气和、谐中带庄和绵里藏针;也有论者强调的是陆春祥的胸怀之宽厚与笔下的热情,以区别于鲁迅那种讽刺与犀利。对自己的杂文创作,陆春祥在访谈中也曾坦言:“新时期的杂文不一定非要匕首和投枪,杂文也可以表现得很温柔,我们需要的是心态沉静而澄明,在讥讽和鞭挞不良社会现象的同时,心怀善意。”这些当然都是这本杂文集的亮点与优长。

但我觉得,让《病了的字母》在众多杂文写作中脱颖而出的东西,它最具特色的地方,它的独创与新颖之处,它的神来之笔,应该是书中每篇文章与一种中草药的微妙呼应与隐秘联系。葛剑雄先生把这些草药说成是内容的补白,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形式的构建,是对杂文文体的创新,是散文写作的可能性探索(我记起来了,陆春祥的故乡桐庐就是因中药鼻祖桐君而命名,他喜欢中药,应该不是偶然)。这一百多种中草药相对于文章,既是补充,是引申,是拓扑,也是互文,是升华,是点化,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独特而玄妙的函数关系。

借助中草药的巧妙嵌入与精美的印章呈现,陆春祥创造出了一种没有先例的“有意味的形式”,从而有机地提升了杂文的文学品质,有效地提升了杂文集的艺术含金量。

我想,这才是这本杂文集之所以取得成功并征服了评委们的杀手锏。

获奖其实是双刃剑,它既是对一个作家的肯定,也是对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是对他那持续的创作生命力的考验。

《病了的字母》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之后,陆春祥并没有固守在驾轻就熟的杂文领域,而是很快就把创作重心与文学视野投向了浩瀚的古代笔记,也就是李敬泽所说的子部。陆续推出了《字字锦》《笔记中的动物》《笔记的笔记》《太平里的广记》《袖中锦》等集束炸弹般的“笔记新说”系列著作,从而为自己的散文创作开拓出了一片崭新的场域与丰厚的疆土。

“笔记新说”的关键当然在一个“新”字,“通”与“趣”,乃“新”之具体呈现。

首先当然是内容的新。无数笔记典籍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凭什么你能看出新意?陆春祥自己特别强调一种澄明的心态:虚心专一,放空内心,宁静才能致远,沉潜方可创新。这些年,陆春祥一直在历代笔记与典籍中穿行,从汉魏六朝,到唐宋元明清,锲而不舍,坚毅专注,涉猎的笔记卷数应该不下于三千卷,因渊博而深刻,从爬梳到透视,有会意有顿悟,咀华撷英,屡有创获。陆春祥潜入并优游于笔记典籍的字里行间,不仅用自己的智慧去碰触古人的智慧,用自己的思想去探究古人的思想,而且能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古人的心灵搏动。因此,陆春祥的“笔记新说”,不仅有独到的哲思,而且有浓烈的情愫,还有盎然的趣味。

陆春祥在梳理与荟萃古代的知识与智慧的时候,并不停留于爱好与把玩,也不止于穿越与汇通,而是总能够以今察古,有鉴有别,用现代之光照亮古籍,呈现新意,给人启发。面对浩如烟海的笔记典籍,面对无数有待缉获、有待发现的古代思想与智慧,陆春祥一方面耕耘搜罗如数家珍,另一方面又始终保持一种问题意识与质疑精神。比如《袖中锦》里有一篇《笔记中的医学》,整理汇集了从甲骨文开始的古代典籍中的大量医学记载,从《淮南子》到《搜神记》,从《博物志》到《酉阳杂俎》,包容并举,博闻强记,既丰富又有趣。然而,在脉络般蜿蜒的行文中,在集腋成裘的过程中,陆春祥却能够入乎其中出乎其外,用今天的眼光与科学的精神,去鉴别、发现古籍中的讹误,从而体现了一种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难能可贵的清醒。南宋的宋慈写过一部《洗冤录》,陆春祥认为宋慈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著名法医,《洗冤录》则堪称专业的法医笔记,但在列举书中诸多关于“溺死”的论述时,对“若生前溺水尸首,男仆卧,女仰卧”这一条,陆春祥站在今天的科学实证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纠正,认为尸体是仆是仰,取决于重心,而不是性别。他还用一个现实的案例佐证自己的观点:两名姑娘一起投水自尽,尸体同时浮起,却一仆一仰。陆春祥由此断言,古代笔记中,也常常将个案当普遍现象,甚至难免有道听途说的奇谈怪论……

然后,再来看看这些著作在形式上的种种探索与创新。比如《字字锦》是围绕十二部经典笔记展开的;《笔记中的动物》则专门着眼于动物、人、自然与社会的关联;《笔记的笔记》《太平里的广记》采用了精华条目的形式;《袖中锦》侧重话题间的打通;去年出版的《夷坚志新说》则从断代角度解读;刚出版的《云中锦》,则注重于笔记作家的人生经历、重点笔记剖析等。一部著作差不多就构成一种形式,琳琅多样,蔚为大观。

正是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创新,使得这批“笔记新说”著作甫一上市,就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眼光,产生了很好的阅读效应与社会影响。

我记得《云中锦》的自序,陆春祥颇具创意地运用了戏剧性的方式,演绎了一幕玄幻的时空穿越剧,让自己与段成式、沈括、叶梦得、洪迈、袁枚等古代笔记作家一齐参加一场高峰论坛,交流辩论,气氛融洽,不亦乐乎。这样的想象与虚构,这样的跨时空书写,无疑显现了陆春祥那越来越从容大气的创作自信与渐入佳境的创作状态。

接下来,我们去往的是陆春祥文学创作版图中的人物传记板块。去年底,他赫然推出了那部三十万字的长篇力作《天地放翁——陆游传》。对他的散文创作而言,这无疑又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与探索。

这部传记,不仅资料详实,文献丰富,准确、细致而又具象地勾勒了陆游那逶迤漫长、命运多舛的传奇人生;还把陆游的无数诗文还原到了生活现场,从而在陆游的生涯与创作之间建立起了内在的必然联系,以便让我们对其诗其文产生体贴的感受与别样的解读。我觉得,这部传记的最大特色与魅力在于,陆春祥发挥了太史公记事传人的功夫,施展出小说家一般的想象能力与叙事能力,把一个遥远时空中的历史人物,塑造成了有血有肉如在眼前的鲜活生命,我们不仅能感受其音容笑貌,还能听到他的呼吸与心跳。读完传记,陆游仿佛不再是那个传说中的著名文人,而成了一个比现实生活中的朋友还要熟悉亲近的人。

这部传记,凝聚着陆春祥对人物的厚爱与情感,也凝结着陆春祥的心血与创意,无论在写法上还是在结构上,都独具只眼,与众不同。

比如,传记的序言居然是一封作者写给陆游的书信《致务观书》。抬头便是“务观兄好”,瞬间就建立起一种超越时空见字如面的现场感与亲切感,读着读着,我们就像游泳时从岸上跃入水中那样,恍然间已置身于南宋的山河岁月。这封充满想象与创意的书信,让我想起电影《甜蜜蜜》对人物视角的创新:用写信代替旁白,容易出戏的间离感于是被置换成了没有距离的代入感。

又比如,这部传记的卷目,采用的全是“家世记”“离乱记”“从师记”“初官记”“乡居记”“严州记”“修史记”这样的一致性笔记写作方式,手记乎?日记乎?传记乎?有的标题直接就是对陆游著作文章的引用和化用,比如“入蜀记”和“老学庵记”。无形之中,这部传记好像被赋予了一些自传似的色彩,就好像陆游本人也认同并参与到这部传记中来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顺应无间,融会化合。仿佛通过这样的方式,作家与传主得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相互靠近,相互呼应,相互欣赏,默契如携手。

再比如在叙事时间上,这部传记放弃了常见的线性时间,运用了现代小说的时空穿插与颠倒跳跃,晚年的陆游与少年的陆游似乎可以在叙述中相遇,而频繁的倒叙、插叙和预叙恰好映射出陆游那颠沛流离的坎坷人生与跌宕命运。在第二卷“从师记”里,陆春祥叙述陆游少年从师学诗,既向生活中的老师学,也向书籍里的古人学,如陶渊明、王维、岑参。陆春祥引用了那首《剑南诗稿》卷二十中的《老病追感壮岁读书之乐作短歌》,在陆春祥的预述里,写这首诗的陆游,已然置身于六十四岁的晚年,但在紧接着的倒叙里,让晚年的陆游回忆并见到了少年的陆游:

这是淳熙十五年(1188)秋,陆游刚从严州知州上卸任回乡时所作的诗,六十四岁的他,此时身体不太好,但想起少年的苦读情景,依然清晰如昨:

十四五岁,读书的好年纪,长长的暗夜,对喜欢读书的少年来说,正是无人打扰的好时光,虫声唧唧,风吹庭树,城楼响鼓,无论春夏秋冬,堆满经典的书房中,捧着书的少年,或默声诵读,或取过纸奋笔疾书,肚子饿了,咬一个饼,那味道,不亚于山珍海味。天渐渐露白,窗外已现晨光,待晨光穿过窗棂,少年起身,用力地举手伸伸腰,再将如豆油灯吹灭,呵,又一个新的日子来临了。

除了杂文、思想性随笔、“笔记新说”系列和人物传记,陆春祥还创作了大量现在时态的游记式散文,他自己称为“笔记散文”,已结集的有《连山》《九万里风》等。

九万里者,显现了陆春祥这些年的游历之频之广之远,他从东游到中,从东游到西,从东游到南,从东游到北,所以,这本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辑。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读万卷书的陆春祥已然蜕变成了行万里路的陆春祥;手里有光的陆春祥,变成了足下生辉的陆春祥。

风者,既是风雅颂的风,又是春风十里的风,还是风俗人文的风。

这些风最终都被陆春祥收拢涵纳于纸页里,凝结成一篇篇华彩文章,从而显现了其游历的深度。

关于这本书,陆春祥作过这样的夫子自道:

对我而言,《九万里风》的写作是一种尝试和转型。我希望,富足起来的人们,今后跑到各地游玩,除了吃喝玩,做更多的打探,探天探地探历史,或许,那个地方的历史人文,就和你有关。刚刚搭上你肩膀的那张银杏叶,那棵老树,就是你的十八代祖宗,不,三十六代祖宗栽下的,这种打探出来的惊喜感,要远远好于让味蕾一时满足的简单行游。

这段话的亮点,我以为是那张落在肩膀上的银杏叶,读完这些篇章你会发现,陆春祥就是那个敏锐多思一叶而知秋的人。这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好的散文家。

陆春祥的文学地理与散文版图,其实远比上面的介绍更加疆域宽广,也更加色彩斑斓。

比如,他对故乡人物的系统挖掘与重点书写,其中既有历史的名人,也有时代的骄子,已结集为《水边的修辞》。这部长篇非虚构散文,既是人的记传,又是江的描画,深入挖掘了两千多年来大江丰厚的历史人文,全方位新角度抒写了富春山水。

再比如,最近他又完成了一本十八万字的《论语的种子》,内容与形式都与以前的写作完全不同……

纵观陆春祥的写作历程,其形式之多变,内容之驳杂,跨界之频繁,在当代散文领域几乎无出其右者。作为一个散文创作的多面手,他一直左冲右突,不仅有十八般武艺,而且有七十二变化。

凭借多姿多彩的探索实践,凭借容纳百川的自觉经营,凭借辗转腾挪的身手功夫,凭着思的敏捷与情的丰沛,他的散文创作拥有了优质高产的“杂的优势”,真正呈现出一股多元化、多维度的“子的气象”。

我想,正是陆春祥这样的散文家们的不懈努力,让当代的散文写作返回到了那个丰饶广阔的文章传统。

那么,在陆春祥色彩斑斓、繁杂多样的散文创作中,有没有一以贯之始终保持的东西?有没有万变不离其宗的东西?

陆春祥自己在访谈中曾经提出六个字:“有文,有思,有趣。”

自然是很好的浓缩与总结,却也是一种抽象的分解。我想试着化合并还原为一种具象。

我以为,脉络般维系并贯穿于陆春祥全部散文创作的精髓或特色,乃是通过创造性的文学努力,把思想与情怀演绎为光芒。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的前言中曾断言:“光与思想是两种几乎相同的东西。”我的理解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有光的,它能穿越灰暗的生活与精神的雾障,照亮我们的生命,照亮我们的心灵,让心灵重新变得水晶般澄澈与透明。

与实证的科学和抽象的哲学不同,文学作品里不仅有思想,还有想象、有灵感、有情趣、有温度、有色彩、有喜悦、有美与爱,所有这些东西融会化合在一起,就成了那种光芒。

而《约翰福音》里有言:“语言是世界之光。”这句箴言也许道出了文学创作的秘密,即就像唯有爱才能触发爱,如果你想把思想演绎成光芒,你的语言本身也需要发出光彩。

我觉得陆春祥的散文创作,正是在努力实践并证明这一点。

因此之故,在“笔记新说”著作《相看》的扉页,陆春祥所写的这句话便绝非偶然,简直是夫子自道:

嗬,要有光,必须添光。

在某种意义上,陆春祥的写作,就是用一支如锹如镐之笔挖掘社会历史深处或山河大地之中的光芒。

比如,在《病了的字母》里,在文章与草药之间,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在讽刺与幽默之间,隐隐透露出来的是一种善意之光。

又比如,在“笔记新说”系列里,用陆春祥自己的话来说,“是想发现个中饱含着千年思想的灵光”。

再比如,在《天地放翁——陆游传》里,陆春祥用自己的挚爱与心血,穿越时光,摹写出陆游书生剑客忧国忧民的全息人生的同时,捕捉的是陆游那永不湮灭的灵魂之光。

新近出版的《九万里风》,也许是一部最接近散文概念的作品集了,我接下来想以这部作品为个案,借助文本细读,管中窥豹,尝鼎一脔,具体赏析一下陆春祥的语言艺术,去探究和阐发内敛于其笔端的思想与文采,并试着去缉获字里行间那些如出土的青瓷片一样在太阳底下散发出来的光芒。

在那篇名为《上虞之光》的散文里,陆春祥书写了上虞历史中的文化之光。第一节写的是“重华”,在结尾处,陆春祥驾轻就熟地自觉地把舜的“孝感动天”精神酝酿并隐喻成了一种魅人的晶光:

离开上虞宾馆的那天早晨,阳光晴好,再一次经过舜井,大樟树掩映下,舜井水漾着异常明丽的晶光。

《上虞之光》的第四节写“越瓷”。

开头先写那些重新出土的青瓷碎片:

一场热带风暴过后,禁山南麓,有村民在小溪边突然发现了大量的青瓷碎片,这显然是暴雨的功劳,大暴雨将松软的土刷了一层又一层,仍然“刨根问底”,但幸运的是,数千年前的青瓷碎片,终于有了和阳光对视的机会。

好一个“刨根问底”,除了准确,当然还谐趣。一个思考历史书写文化的人,就应该用暴雨的精神武装自己。唯其如此,那终于“与阳光对视”的青瓷碎片,才会散发出它的迷人光芒:

从窑址上发掘出来的各色青瓷,有整器,有碎片,青中带黄的颜色,拙而古,显然,它刚拂去上千年的尘埃,跨越时空远道而来,虽风尘仆仆,却依旧泛着鲜亮的光。

接着,陆春祥进一步描摹陶瓷世家传人的内心愿望与青瓷之光:越窑青瓷,博大精深,我只想重现它的光彩。

破译越窑青瓷的密码,为的就是找回历史记忆,恢复它的辉煌。

而文章的最后,陆春祥恰到好处地把青瓷的光芒完美地收拢在了一句不可替代的诗句里:

夺得千峰翠色。

十一

无独有偶,在《诸暨三贤》这篇散文中,陆春祥先是穿越时空,让自己置身于幻想中的元明,目睹了“梅翁王冕”人梅合一的生命之光:

看着石碑,望着王冕故居的郝山,那片梅林、桃杏林上空的白云忽然漂浮升腾起来,梅花屋主,或者梅翁,或者梅叟,正扛着锄头,悠闲地行走在花树间,手一下一下地撩着撞他面的白云,他每天都去看望那些梅伙伴,细细地锄草培土,和它们倾心交流。

紧接着,又在艺术学养与识见的合力作用下,捕获并定格了王冕的艺术之光:

王冕笔下的梅,枝梢遒劲,千花万蕊,骨骼清健,神韵俊逸。整个元明的艺术天空,顿时明亮起来。

在同一篇文章中,陆春祥运用拟人化的鲜活文字,状写了“文章巨公”杨维桢的书法艺术,生动地描摹了那种“乱头粗服”的心灵个性与时代特色,透过张狂的艺术弧线,陆春祥抓住的分明是乱世奇才杨维桢的挚真性情与生命光芒:

通篇皆为醉墨狂舞,线条忽浓忽淡,字形忽大忽小,随势构字,任由心出,八面用锋,夸张率性,犹如一酒醉汉子,或衣衫褴褛的游僧,手里握着个葫芦,踉踉跄跄,时而低吟,时而狂吼,旁若无人,这种神态,是他笔、墨、线和心灵的无奈、痛苦、悲愤紧紧相连的结晶,也就是说,杨维桢书法的巨变开合,有着鲜明的时代节奏。

但陆春祥的笔致并没有停留在这儿,在这一节的最后,他把杨维桢的草书艺术与心灵样貌,用比兴的手法,诗意地寄寓在了一种从古开到今的黄色小花之中,在艺术家的故乡铁崖山下,随处可见这种叫景天的黄色小花:

回望铁崖山,山脚岩石下开着簇簇黄色五角小花,鲜亮透明,那是景天,是味经典中药,味苦、酸、性寒。景天还有数十种别称,如戒火、护花草、八宝草、土三七、观音扇、美人草,专治烦热惊狂、蛇虫咬伤等。

嗯,这种草,说不定少年杨苦读时就生长在那些岩石上了,草的先辈、先辈的先辈,一定见证了少年杨的苦读时光。

景天的五色小黄花,看似杂乱无序,细看,却也如杨氏草书,秩序井然,变化多姿。

却原来这种黄色小花就是美人草,却原来景天有这么多别名这么多功效!这段比拟与寄兴文字,除了打通了人格与自然、打通了古代与今天,它再一次显现了陆春祥的博物与学识。这个例子其实告诉我们,好的散文语言,除了要有文学性与诗意,还要有扎实的学识与广博的修养。

如果说这里只是通过一段文字,说明学养对散文写作的重要性,那么像书中的《在日照,问候灰陶尊》则用一篇文章显现了学识与知识积淀对散文写作的支撑作用。没有对古代典籍与太阳崇拜传统的熟悉与了解,没有相关的考古知识尤其是对制陶历史的掌握,就不可能写出这样一篇内容充盈且富有营养的文章。

我想,丰厚渊博的学养,也许是陆春祥的文章蕴含并散发光芒的秘密之一。

十二

《诸暨三贤》的最后一贤,写的是陈洪绶,号老莲。陆春祥利用谐音开门见山:

这老莲,确实老练,小时候就如此,还不是一般的老练,思想、才情,都老练。

接下来,陆春祥通过谐谑好玩的名人轶事具体展现了老莲的老练。

读这一节的体会和启示是,散文语言还应该幽默,还应该有趣。唯其如此,才能吸引读者的目光,从而把文与思酿成光芒传达给别人。

《诸暨三贤》这篇文章最后绾结在一个妙喻上,借助这个生动的比喻,陆春祥把分开讲述的三个诸暨贤达巧妙地叠合贯通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从而体现了陆春祥熟稔老练的文章章法:

梅翁王冕,铁笛道人杨维桢,陈洪绶老莲,七百多年过去了,他们的名字,依然如深涧传笛般响亮而悠扬。

十三

“范规众随”是陆春祥生造的一个词,他用它作了书写范成大处州故事的题目。中学生作文最忌生造词语,而一个成熟自信的作家却不妨偶尔为之,既可以展现浓缩性与概括性,又可以收到文学写作中的创造性与陌生化效果。

在这篇文章里,陆春祥没有面面俱到地书写范成大作为处州知府的政绩与生活,而是追着一块碑,勾连纵横,上下古今,抒写出范成大修建通济堰并亲拟管理规则的感人事迹。

通济堰是浙江省最古老的水利工程,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灌溉工程世界遗产。然而,在冬日降温天气里,在陆春祥的生花妙笔下,它变成了一道美丽的虹:

戊戌冬日,丽水莲都区的堰头村,寒风逼人,一道弧形的白色大虹,横躺在瓯江与松阴溪的交汇处,虹的上空,雾气弥漫,一直缭绕至青山的怀抱,薄纱遮盖着差不多半个湖面。

不过,更让我们喜爱的,也许是下面这段描述毛渠的叙述:

毛渠,我很喜欢这个词语,细小,小到几十厘米,但它是粮田旱涝保收的重要命脉;入微,瓯江水流到这里,已没有“哗哗”的喧闹,只是静静地“汨汨”流淌,旱季里的清流,按时足额注入农田,犹如三伏天人们喝到的甘露。毛渠极似人的毛细血管,是粮田的生命通道。

这段关于毛渠的文字,既有专业性、功能性的介绍与说明,又有文学性的描绘与形容;既有视觉的把握(细小、几十厘米),又有听觉差异上的准确表达(从“哗哗”到“汨汨”)。而通过破格地把“细小入微”这个词语的拆分运用,则巧妙地形成了这段叙述的条理、逻辑与节奏。

这样的文字,彰显的是写作者指事类情的扎实功夫。

十四

散文《梅花之城》的结尾又一次体现了陆春祥写作经验的丰富与老到。

这篇文章既叙写了梅城严州的历史,又记述了诸多与梅城有关的文化名人与诗人,从梅城下游富春山隐居的严光,到贬为睦州刺史的宋璟,还有曾游历过梅城的诗人谢灵运、沈约、王维、李白、孟浩然、杜牧等。后面又重点展开讲述了范仲淹与陆游两人在梅城的事迹,以及严州出版业兴盛繁荣的历史。

但到了文章的最后,陆春祥特地让自己登上南峰塔,从而让目光与叙述落脚在了这篇文章的中心意象梅花与梅城的灵魂上:

我们登上南峰塔望远,乌龙山逶迤连绵而远接天际,富春江衔新安江、兰江阔波向前,塔下有硕大梅苑,白梅、红梅、青梅、花梅、蜡梅,五十几个品种,数千株梅花,将南峰层层点染。

梅花盛开的季节,这座江南古城的千年文脉和城脉似乎一下子被激发了,梅城的灵魂顿时鲜活无比。

陆春祥老马识途一样让文章的结尾落在了梅花上,娴熟的落地动作就像一个武功高手,山的“远接天际”,江的“阔波向前”,斩截的语调与顿挫的节奏,让这个落地动作显得格外平稳有力,漂亮潇洒。

十五

世上所有的女子,都应该有娘家。

这是散文《娘家小院》开头的话。这句话,体现的是真挚情感对散文写作的灵魂地位与功用。

乍一看,这只是一句家常话,一句平常语,质朴无华,貌不惊人。

细品则堪称金玉良言,语气轻缓,却内涵深长,字里语间,分明蕴含着一片温馨,透出一股慈祥,有脉脉的善意与娟娟的愿景荡漾其间并弥散开来,让人觉得温暖与感动。

不妨把这样的句子,称为佛家话、菩萨语,它超越了任何文采与技巧,非历经沧桑者不能书,非宅心仁厚者不能写。这样的文字襟怀宽柔,自带光芒。

有了这一句,一篇普通的游记文字便升华为美文佳构,故可称之为文眼。

倏然想到人世间还有铁链女,暗夜里还有无家可归的女子,再读这句话,简直就让人泪目了……

十六

最后,祝愿陆春祥在杂文与散文之间,在灵动与执着之间,在记与笔之间,在虚与实之间,在诗与思之间,继续冶炼,继续淬火,继续揉合,让光芒照亮思想,让思想沐浴光芒,最终抵达炉火纯青之境,抵达思想与光芒融合无间之境,写出传世的美文,铸就自己的经典。

2022年5月24日于杭州万家花城

猜你喜欢

陆游杂文笔记
画与理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陆游和他的《钗头凤》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除夜雪
我的自然笔记(一)
《杂文选刊》邀您读杂文佳作
陆游诗中“花汞”一词考释
初夏绝句
《杂文选刊》2013年1月下半月版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