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内优化升级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研究
2023-11-07刘思成崔洪涛宋全振
刘思成,崔洪涛,李 涛,宋全振
(滕州市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中心,山东 滕州 277500)
近年来,滕州市大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断加大对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理环节的投入,构建了成熟的垃圾收运体系,初步形成了全链条“闭环式”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实践证明,生活垃圾收运作为垃圾分类的中间环节,一方面关系生活垃圾的源头投放,另一方面关系生活垃圾的末端处理,是制约生活垃圾分类推进的关键环节[1]。如何构建科学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网络,有效解决垃圾收运过程中的“先分后混”“混装混运”难题,是落实生活垃圾强制性分类的重点和难点。基于此,在垃圾分类背景下研究滕州市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运行现状,以期为更多的县级城市乃至中小城市提供有益的参考和路径。
1 滕州市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现状分析
1.1 城乡生活垃圾收运量分析
对滕州市2018—2022 年城乡生活垃圾收运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 所示,随着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运行,滕州市城乡生活垃圾收运系统逐步成熟,垃圾收运量总体呈持续增长趋势,2019 年垃圾收运量突破1 000 t/d,年平均增长率约2%;近年来,随着滕州市开始探索推行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特别是逐步对大件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实施“大分流”后[2],有效遏制了城乡生活垃圾收运量持续增长态势,并在2022 年出现了关键“拐点”,城乡生活垃圾收运量出现首次下降。
表1 滕州市2018—2022 年城乡生活垃圾收运量
1.2 城乡生活垃圾收运模式分析
1.2.1 城区生活垃圾收运模式现状
在城区,环卫部门、街道办事处、物业公司等各责任主体分别负责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住宅小区等各责任区域内生活垃圾的清扫和收集,并主要通过“桶装车运”的垃圾收运模式,全部转运至城区现有19 座垃圾中转站进行密闭压缩收集;环卫部门负责将城区垃圾中转站收集到的生活垃圾,集中转运至垃圾处理场进行焚烧处置。目前,城区已建立了公交化上门收集转运系统(图1),形成了长效运行管理机制。
图1 滕州市城乡生活垃圾收运流程
1.2.2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模式现状
在农村,滕州市16 个镇已全部实现村居保洁市场化运作,由中标的专业化环卫企业负责将收集的生活垃圾通过“桶装车运”的垃圾收运模式,集中转运至各镇辖区内共计25 座垃圾中转站进行密闭压缩收集;环卫部门负责将各镇垃圾中转站收集到的生活垃圾,集中转运至垃圾处理场进行焚烧处置。目前,在农村已建立“户收、村集、市镇转运、集中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3],如图1 所示。
1.3 城乡生活垃圾收运车辆设备运行情况分析
目前,滕州环卫部门用于开展城乡生活垃圾转运(从城乡垃圾中转站至垃圾处理场之间的垃圾转运环节)的大型专用车辆共有23 辆(其中12 辆用于农村生活垃圾转运、11 辆用于城区生活垃圾转运),是滕州市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的重要力量,分为两个收运车组,一个车组从事城区生活垃圾转运工作,另一个车组从事农村生活垃圾转运工作。同时,环卫部门对44 座城乡生活垃圾中转站配备了82 台垃圾压缩箱体。由于农村生活垃圾运距较远,其中46 台垃圾压缩箱体用于农村生活垃圾的转运,且每台垃圾压缩箱体并不固定在垃圾中转站,而是采取“箱随车走”的方式进行轮流使用,有利于节省运行成本;由于城区距离垃圾处理场运距较近,剩余的36 台垃圾压缩箱体采取“固定编号”使用的方式,将每台垃圾压缩箱体固定在对应的城区垃圾中转站,便于垃圾压缩箱体的统一管理。
1.4 城乡生活垃圾收运成本分析
生活垃圾收运成本主要由驾驶员工资、收运车辆燃油费用和维修保养、折旧费、保险以及垃圾压缩箱体的维修保养费用等组成,是检验垃圾收运工作体系运行状态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标。通过对2018—2022 年环卫部门垃圾收运运行成本进行测算发现,每车次收运垃圾所需运行成本不断增加,由2018 年的210 元/车次增长为2022 年的350 元/车次,呈持续上涨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滕州市部分垃圾收运车辆及垃圾压缩箱体购置时间早,超过设计使用年限,故障维修率逐年上升,进而导致维修保养费用等运行成本逐年增长,最终造成垃圾收运成本随之增加。
2 滕州市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面临的问题
2.1 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
2.1.1 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网络有短板
虽然滕州市在城区启动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初步建立了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四分类”收运网络[4],但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分别归属为环卫部门、街道办事处委托的环卫企业和物业公司等不同责任主体,部分责任主体未按标准专门配备垃圾分类收集和转运车辆,造成“先分后混”“混装混运”等问题依然存在。为全面、准确了解和掌握滕州市生活垃圾的物理构成,环卫部门分别选取了城区部分开放式社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广场公园、校园(非餐厅区)、机关单位、垃圾中转站的垃圾桶作为抽样点,对滕州市城区生活垃圾进行分批次采样分析。经过采样分析发现,生活垃圾物质成分主要以厨余垃圾为主,纸和塑料也占到一定的比例,布类、金属类、树叶含量最少。其中,厨余类占比43.59%、橡塑类占比17.96%、纸类17.96%、木竹类占比5.91%,有害垃圾占比0.02%,如表2 所示。这说明,城区生活垃圾“先分后混”“混装混运”现象仍较为突出,城区垃圾分类收运网络仍需进一步完善。
表2 滕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物理组成 %
2.1.2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网络尚未建立
在农村,由于镇域垃圾中转站建设时间较早,仅具备收集转运其他垃圾的单一功能,显然不符合《市容环卫工程项目规范(GB 55013—2021)》“应满足分类转运的要求,并与后续处理方式相适应”有关要求[5],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网络尚未完全建立。在垃圾处理场垃圾倾倒作业现场,可以直观地看到,用于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的垃圾压缩箱体中包含了大量的烂土豆、白菜帮、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还有少量的沙石泥土。同时,通过对比分析2018—2022 年滕州市城区和农村生活垃圾收运量、收运车次发现(表3),城区每车次收运的垃圾量明显高于农村每车次收运的垃圾量,用于转运农村生活垃圾的垃圾压缩箱体装载量,明显低于城区垃圾压缩箱体装载量,这也从侧面验证了农村生活垃圾成分更具有复杂性,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网络任重道远。
表3 滕州市2018—2022 年城乡生活垃圾收运量和收运次数
2.2 城乡生活垃圾收运缺乏长效运行管理机制
2.2.1 镇域垃圾中转站管理责任主体不统一
目前,滕州市16 个镇负责各自辖区内共计25 座垃圾中转站的日常管理及配套46 台垃圾压缩箱体的保洁,同时又分别委托不同的环卫企业负责日常管理,管养保洁标准不一,镇域垃圾中转站“脏、乱、差、丑、臭”问题突出;而环卫部门负责16 个镇辖区垃圾中转站配套46 台垃圾压缩箱体的维修保养,并专门抽调12 辆大型垃圾转运车辆,负责将16 个镇垃圾中转站收集到的生活垃圾,集中转运至垃圾处理场进行焚烧处置。各镇垃圾中转站配套垃圾压缩箱体日常保洁管理和维修保养的责任主体不统一,导致压缩箱体管养不及时,压缩箱体损毁频次和腐蚀程度越来越严重[6],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生活垃圾转运工作效率,导致农村生活垃圾经常出现积压问题。
2.2.2 城区垃圾收运规范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目前滕州市城区各物业公司、环卫企业使用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车辆分别纳入住建、城市管理等不同的部门进行备案管理,尚未明确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以致于部分垃圾收集运输车辆类型五花八门,车身分类标识设置不规范、不清晰,且车容不洁、密闭不严、抛洒滴漏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甚至存在非法改装车辆问题,直接影响了垃圾分类收集运输效果,规范化和专业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2.3 城乡生活垃圾收运模式仍需进一步优化升级
2.3.1 城乡生活垃圾收运能力不足问题开始凸显
目前,由于滕州市现有多数专用垃圾转运车辆及其配套压缩箱体购置时间早,加之使用较为频繁,经常出现损毁,既增加了维修保养成本,也带来了垃圾收运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对滕州市2018—2022 年城乡生活垃圾收运量和收运次数进行数据分析(表3),城区和农村每车次收运的垃圾量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这说明随着垃圾转运车辆及压缩箱体的老化,每车次转运垃圾的能力也随之下滑。此外,上述车辆及箱体的老化也导致了车辆安全性能逐年降低、箱体密封性变差等一系列问题,存在道路交通、生态环保等安全隐患。
2.3.2 城区主次干道垃圾桶收集转运模式弊端凸显
在城区主次干道,以垃圾桶收集为主的垃圾转运模式弊端越来越明显。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人心,市民群众对当前垃圾桶满溢、桶点地面污水横流、滋生蚊蝇以及垃圾桶挤占城市出行公共空间等一系列问题的反映诉求越来越强烈。经过发放调查问卷征求意见,共有90%以上的沿街商户住户赞成撤除垃圾桶,大力支持“撤桶还路”行动。同时,枣庄市人民政府出台的《枣庄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 年)》也明确提出了“推广撤桶并点+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指导员监督指导的分类投放模式”的规范和要求。此外,垃圾桶大多数为塑料材质,具有不耐高温、承重能力差等劣势,属于易损耗品。比如,以滕州环卫部门龙泉管理所辖区为例,辖区内主次干道沿街共设有近300 个240 型垃圾桶,由于部分沿街商户存在向垃圾桶投放废弃煤球等现象,每年需更新更换240 型垃圾桶的比例占垃圾桶总量的30%~40%,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垃圾收运成本。由此可见,以垃圾桶收集为主的垃圾转运模式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既不符合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技术规范,也不符合生活垃圾无害化收运的环保要求,更不利于“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大局[7]。
3 优化升级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3.1 构建科学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网络,破解“混装混运”难题
进一步优化城区现有垃圾分类收运网络,强化垃圾收运方分类收集、分类运输责任,特别是城区各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在签订垃圾收运协议时,收运方必须统一向城市管理部门报备,且具备垃圾收运资质,明确收运垃圾的种类,配备符合各类垃圾收运要求的车辆,做到专桶专用、专车专收、专线专运、桶车同色,坚决杜绝“混装混运”行为[8]。同时,依托镇域垃圾中转站建设一批有机垃圾处理站或再生资源分拣中心,改变现有垃圾中转站只能转运其他垃圾的现状,做好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转运、分区管理;同时对于镇域厨余垃圾[9]产生量较大的单位,积极引导和鼓励与餐厨垃圾专营企业签订集中收运处置协议,逐步降低农村生活垃圾中的餐厨垃圾、农业生产垃圾的成分,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
3.2 健全城乡生活垃圾收运管理工作机制,提升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创新工作思路,优化升级滕州市现有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管理机制,将农村生活垃圾转运及垃圾中转站管理一并打包,实行市场化运营和“扎口式”管理,通过公开招标引入大型专业化环卫公司,签订特许经营合作协议,交由专业化公司全面负责农村生活垃圾转运及垃圾中转站日常管理等外包服务,对原有老旧垃圾转运车辆和箱体设备进行一次性更新淘汰,对25 座镇域垃圾中转站的地面、墙壁、水电、除臭系统等配套设施设备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并负责垃圾中转站产生渗滤液的统一收运和无害化处置,最大限度防范化解当前存在的运输安全隐患和环保风险,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群众满意度。同时,建立健全城乡环境卫生联席会议工作机制,设立城乡环境卫生联席会议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城市管理部门,统一负责滕州市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协调调度,加强对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工作开展情况的督查检查,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解决好城乡环境卫生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最大限度发挥联席会议机制作用。
3.3 全面优化升级城乡生活垃圾收运模式,确保垃圾日产日清
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新购置一批垃圾收运车辆及箱体设备,用于更新替换老旧垃圾收运车辆及垃圾压缩箱体,建立良性的更新淘汰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城乡生活垃圾收运能力和作业效率。全面落实建设“无废城市”有关要求和标准,结合滕州市正在实施的城市品质三年提升攻坚行动,详细制定城区75 条主次干道“撤桶还路”推广工作计划和实施步骤,重点选取沿街商户支持率高、垃圾产生量大的主次干道全面开展“撤桶还路”工作,优化整合原有垃圾桶设置点位,高标准设置一批垃圾分类收集亭或垃圾分类收集房。加大垃圾分类上门收集工作力度,增加垃圾上门收集频次和密度,重点强化夜间上门收集力量,着力提高垃圾分类上门收运服务能力和水平,彻底改变沿街商户向原桶点位置投放垃圾的生活习惯,引导沿街商户养成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垃圾的文明行为习惯,确保垃圾不落地及日产日清,真正实现垃圾收运分类化、快速化、密闭化。
4 结论
近年来滕州市推行垃圾分类工作的实践证明,垃圾收运环节作为城市生活垃圾投放、收运、处理“全链条”的中间环节,既是联系和服务上下游的枢纽,又要受前后两端条件的影响制约。在当前“无废城市”建设和垃圾分类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大中小城市纷纷加大对垃圾分类投放源头和垃圾分类末端处理相关配套设施设备的投入[10]。与这两个环节不同,分类收运既不需要、也不可能构建全新的收运体系,使得很多城市忽略了对垃圾收运工作体系的优化和升级,不同程度存在垃圾“混装混运”、缺乏长效运行管理机制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制约了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依托原有的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改造、升级和优化,既是垃圾源头分类的辅助手段,也是提高分类效率的有效措施,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垃圾收运能力,进而降低垃圾收运成本,真正实现降本增效,最终促进“无废城市”建设和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