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军长征最后出发地
——湖南茨岩塘

2023-11-07苗体君

文史春秋 2023年10期
关键词:红六军团红四方面军中央红军

● 苗体君

2016 年10 月2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 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从1934 年10 月至1936 年10 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科学界定了长征的起止时间是从1934 年10 月开始,到1936年10 月结束,长征历时两年的时间;界定了参加长征的部队,包括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和红二、红六军团(后编为红二方面军)共4 支队伍。4 支队伍是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出发开始长征的,党史理论界经过多年努力,已大体弄清楚,但因红十八师属于红六军团,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研究者所忽视,缺少对红六军团下辖的红十八师长征出发时间、地点的研究。

红一方面军:出发长征的首支部队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简称“红一方面军”)又称中央红军,1934 年10 月初,当国民党军队推进到中央根据地的腹地后,中央红军开始长征,进行战略转移。“10 月10 晚,中央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也由瑞金出发,向集结地域开进。10 月16 日,各部队在雩都河以北地区集结完毕。从17 日开始,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 万余人,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著名的长征。”这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的表述,表述中给出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的时间有两个:一个是1934 年10 月10 日晚,一个是1934 年10 月17日;出发的地点也有两个:一个是瑞金,一个是雩都河(也称于都河)以北地区。按照惯例,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的时间应该以中央首脑机关离开的时间为准,长征出发地也应该是出发前的中央机关所在地,所以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的时间是1934 年10 月10 日晚,出发地点是瑞金。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毛泽东年谱》表述得非常清楚:1934 年“10月10 日晚上,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红一、红三、红五、红八、红九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八万六千余人,开始从瑞金等地出发,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朱德年谱》表述得也很清楚:1934 年“10 月10 日晚,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从瑞金出发,率领红一、红三、红五、红八、红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八万六千余人,开始转移”。

由此得出,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是1934 年10 月10 日晚,出发地点为江西瑞金,是首支出发长征的部队。红一方面军长征途经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宁夏、陕西,于1935 年10 月19 日到达陕甘苏区和陕北苏区。

红二十五军:出发长征的第二支部队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简称“红二十五军”),是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时留下的一部分兵力,后逐步发展成一支部队。当中央红军准备实行战略转移时,中共中央对鄂豫皖省委先后作出两次指示,根据中央的指示,鄂豫皖省委决定由省委委员高敬亭领导部分武装组成红二十八军,继续在鄂豫皖开展游击战争。省委率领由程子华任军长、吴焕先任政治委员、徐海东任副军长的红二十五军共2900 余人,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名义,1934 年11 月16 日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转移。何家冲是大别山区的一个小山村,位于河南、湖北两省交界,行政区域属于河南罗山县铁铺镇的一个行政村,村中的何氏祠是当年红二十五军军部所在地。

红二十五军的长征之行,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途经湖北、河南、陇东、陕西等4 个省,于1935 年9 月15 日到达陕西省延川县永平镇,16 日与陕甘红军会师,是最先到达陕北的长征队伍。到达陕北后,红二十五军与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十七军合编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归红一方面军建制),参加直罗镇战役、东征战役、西征战役和山城堡战役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参加伟大的抗日战争。

由此得出,红二十五军是出发长征的第二支部队,于1935 年9 月15 日抵达陕北,是所有参加长征部队中,最早到达陕北的部队。

1934 年10 月,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主力从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图为长征前的红军队伍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

红四方面军:渡江战役后出发长征的部队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简称“红四方面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之一,是以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起义、潜山起义、川东起义等工农武装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一支部队。这支部队初创于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苏区,1932 年5 月22日,蒋介石率领26 个师另加5 个旅共30 余万人,对鄂豫皖苏区发起第四次大规模“围剿”。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同年10 月12 日夜,徐向前率红四方面军主力越过平汉路,向西转移。12 月25 日,徐向前率部进抵四川通江,由此拉开创建川陕苏区的序幕,经过两年多艰苦卓绝的斗争,1935 年3 月,川陕苏区面积达4.2 万平方公里,人口近600 万,红四方面军由入川时的4 个师发展到5 个军,部队人数由原来的1.5 万余人发展到10 万余人。

苍溪红军渡

为配合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的作战,红四方面军确定向川甘边界发展,并决定在苍溪、阆中之间西渡嘉陵江,由此拉开强渡嘉陵江战役的序幕。为扫除渡江作战的障碍,1935 年3 月初,红四方面军向苍溪发起进攻,歼敌5 个团,俘敌3000 余人,缴获枪5000 余支,扫清了嘉陵江东岸的障碍,开始强渡嘉陵江。根据嘉陵江西岸国民党川军的防御特点和兵力配备情况,红四方面军决定,选择在敌人防御薄弱处实施多路和重点的突破。嘉陵江西岸广元至南部段,由国民党川军邓锡侯的第二十八军和田颂尧的第二十九军共53 个团防守,其主力主要部署在沿江一线,纵深兵力空虚,红四方面军决定把此段作为渡河的突破点,部署红三十军、红三十一军、红九军作为第一梯队,在苍溪、阆中地区突破嘉陵江,红四军为第二梯队。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的指挥部设在苍溪县塔子山脚下的谭家大院,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徐向前、李先念等在这里指挥渡江战斗。1935 年3 月28 日9 时左右,渡江战役在苍溪县塔山湾渡口打响,红四方面军的主力部队、指挥部、领导人从这个渡口过嘉陵江,由此踏上长征的漫漫征程,途经四川、西康、甘肃、宁夏、陕西,1936 年10 月9 日到达陕甘苏区。

可见,四川苍溪是红四方面军长征的出发地,出发时间应该是1935 年3 月28 日9 时左右。

红二、红六军团:途中历经合编的长征部队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简称“红二方面军”),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之一。这支部队是由鄂中鄂西起义、桑植起义等的工农革命军组建起来的红军第二军团,在湘赣、湘鄂赣两个根据地的工农武装组建起来的红军第六军团,原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九军团改编的第三十二军等部,在1936 年7 月长征途中合编组成。所以长征出发时,这支部队应该称红二、红六军团。

红二军团,全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是湘鄂西苏区的主力红军。1927 年秋收起义,湘鄂西地区出现了革命武装,1928 年在湘鄂边组建红军第四军,1930 年在鄂西组建红军第六军。1930 年7 月,红军第四军与红军第六军2 支部队会师后,改编为红二军团。

红六军团,全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是湘赣边及湘鄂赣边地区的主力红军。1929 年1 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向赣南和闽西地区挺进,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留在原根据地的红军赤卫队、游击队继续开展斗争,并逐步发展壮大,1930 年10 月,在湘东成立独立师,1932 年,独立师改编为湘赣边红军第八军。1930 年8 月,红军第十六军在湘鄂赣边成立,1933 年2 月,红军第十八军在湘鄂赣边成立。1933 年6 月,红军第八军、第十六军、第十八军合编组成红六军团。

1934 年7 月23 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命令红六军团离开湘赣苏区,转移到湖南中部去扩大游击战争及创立新根据地,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到湘南桂东县附近地域,开展游击战争;第二步到达新田、祁阳、零陵地域,发展游击战争,并创立新的根据地;第三步渡过湘江,向新化、溆浦广大地域发展,与红二军团密切联络。1934 年10 月24 日,红六军团在贵州铜仁印江的木黄与红二军团会师,胜利完成战略转移任务。

1935 年9 月,蒋介石调集130 个团向湘鄂川黔根据地发动新的“围剿”,形势非常严峻,11 月19 日,红二、红六军团为争取主动,在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等领导下,从湖南桑植的刘家坪地区出发,开始战略转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记述,“红二、红六军团是在1935 年11 月开始长征的”,出发地为湖南桑植刘家坪,途经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康,在甘孜与中央红军第九军团改编的三十二军合编为第二方面军,继续长征,又经甘肃、宁夏,1936 年10 月22日,到达陕甘苏区。

红十八师:出发长征的最后一支部队

湘赣革命根据地是红十八师的诞生地。1933 年6 月,中共临时中央和苏区中央局委派任弼时到湘赣革命根据地,担任湘赣省委书记兼湘赣军区政治委员,强化对湘赣革命根据地党和红军的领导。同年6 月中旬,根据中革军委的指示:湘赣红军第八军改编为红十七师,湘鄂赣红军第十八军改编为红十八师,前往湘赣革命根据地,与红十七师合编为红军第六军团。当时,没有成立军团领导机关,暂由红十七师首长统一指挥。红十七师师长为萧克,政治委员为蔡会文,参谋长为李达,下辖第四十九团、第五十团、第五十一团。红十八师师长为严图阁,政治委员为徐洪。7 月,红十八师南渡袁水,到湘赣革命根据地后,全师缩编为第五十二团,徐洪任团长兼政治委员。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苏区的“围剿”,配合红一方面军作战,湘赣军区作出决定,将江西军区独立第三团、茶陵独立营、永新独立营和公略警卫营合编为红十八师,师长龙云,政治委员甘泗淇,参谋长谭家述,政治部主任方理明,下辖第五十二团(团长严桂兴)、第五十三团(团长谭家述,政治委员余导群)、第五十四团(团长赵雄,政治委员魏×青)。

1934 年8 月7 日,红六军团9700 余人由江西遂州的横石出发,踏上西进征途。12 日,在湖南桂东县寨前召开连级干部会议,会上,任弼时宣布成立红六军团领导机关,萧克担任军团长兼红十七师师长,王震担任军团政委兼红十七师政委,李达任军团参谋长,张子意任军团政治部主任,龙云担任红十八师师长,甘泗淇担任红十八师政委,谭家述任红十八师参谋长,方理明任红十八师政治部主任。1934 年10 月,红六军团在黔东北地区与红二军团会师。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红二、红六军团主动向湘西敌人发动攻势,并开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1935 年2 月,新的红十八师在湖南永顺县城成立,师长由张正坤担任,晏福生为政委,马赤为参谋长,李信为政治部主任。

9 月,蒋介石对湘鄂川黔根据地发动大规模“围剿”,国民党军队共130 个团,加上地方反动保安团,总计约30 万人。面对强大的敌人,为配合主力的突围行动,总指挥部决定红十八师留守根据地,执行牵制敌人的任务,保障红二、红六军团主力17000 多人顺利突围。红六军团政委王震代表总指挥部向红十八师详细布置任务,指示他们向西佯攻,尽可能多地牵制敌人兵力,使敌人难以察觉红军要离开根据地向东南方向突围的意图,如斗争不利,可放弃根据地,相机突围出去,寻找主力会合。 11 月4 日,中共湘鄂川黔边特委在湖南桑植县刘家坪成立,特委书记由红十八师师长张正坤兼任,特委主要负责策应红二、红六军团主力突围,领导红十八师暂守根据地,在龙山、桑植、保靖一带打游击,并统一领导根据地的党政军工作,代行中共龙山县委职责。

红二、红六军团主力长征离开桑植后,红十八师师部和特委合署办公,办公地点设在茨岩塘龙家大屋。根据文献资料,1934 年12 月1 日,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员会、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湘鄂川黔省军区和中央军事委员会湘鄂川黔分会等机构在大庸县永定镇创建,但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等机关在永定镇只驻短短9天,12 月10 日,由永定镇迁至永顺县塔卧。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等机关在永顺县塔卧驻123天后,1935 年4 月12 日,又从永顺县塔卧迁至龙山县兴隆街刘家坪蒋家大屋。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等机关在刘家坪仅驻24 天,5 月6日,由龙山县兴隆街刘家坪迁至位于茨岩塘的龙家大屋。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等机关在茨岩塘驻留时间最长,为232 天。茨岩塘位于今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茨岩塘镇,龙家大屋建于清末民初,大屋坐西北朝东南,建筑面积790 平方米,有33 个房间。当年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下设秘书处、粮食部、内务部、土地部、财政部、警卫室等省直机关,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夏曦等人办公室以及会议室、食堂等均分布在33个房间中。

1935 年12 月初,国民党纠集周變卿、刘文华等部十几个团兵力,逼近茨岩塘,妄图全歼红十八师。张正坤命驻守兴隆街的红五十二团向茨岩塘收缩,集中全师力量,战胜敌人。红五十二团利用熟悉的地形和敌人在指挥上不统一的弱点,经过4 个昼夜的浴血奋战,于12 月8 日从茨岩塘东北方向的包谷坪突围。突围时,张正坤率红十八师3000 余人,加上地方干部、军属避乱团共5000 余人,从师部所在地茨岩塘龙家湾龙家大屋出发,踏上长征之路。

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军区旧址——龙家大屋

所以红十八师长征开始的时间为1935 年12 月8 日,出发地点为今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茨岩塘镇龙家湾龙家大屋,途经湖南、湖北、四川,1936 年1 月19 日,在贵州江口磨湾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师,归位到原红六军团建制下,于1936 年10 月9日,胜利抵达陕甘苏区。红十八师成为最后离开根据地参加长征的队伍,湖南茨岩塘成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最后出发地。文

猜你喜欢

红六军团红四方面军中央红军
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
背着司令员追赶红六军团西征的部长刘俊秀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新田:红六军团西征攻克的第一座县城
走出“逃跑主义”:鄂豫皖省委对红四方面军战略转移的认知
湘江战役:决定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
红六军团的正义枪声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热血青春铸丰碑——记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
中央红军最早实行供给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