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2023-11-07江慧
江慧
感染类疾病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 发病原因与病毒、细菌等感染有关, 患者发病后常采用药物治疗,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是一种广谱半合成抗生素, 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使用后能够起到良好的抗菌效果, 不良反应较小, 在耐酸、耐酶方面也具有一定作用[1]。随着对药物的研究深入, 使得头孢菌素类药物种类日益增加, 许多临床治疗开始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其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性,患者服用后体内浓度更高,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对较少。但因不合理用药造成的疾病恢复速度慢、不良反应增加等现象依然常见[2]。为此, 本文将展开深入研究,构建临床合理用药方案, 提高用药安全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分析2019 年9 月~2022 年9 月本院470 例(470 份处方)接受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760 例(760 份处方)接受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558 例(558 份处方)接受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患者中男300 例, 女170 例;年龄最小25 岁, 最大74 岁, 平均年龄(46.78±9.62)岁。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患者中男398 例, 女362 例;年龄最小28 岁, 最大78 岁, 平均年龄(46.78±10.62)岁。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患者中男326 例, 女232 例;年龄最小28 岁, 最大76 岁, 平均年龄(46.92±10.62)岁。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统计方法 采集并整理558 例(第三代)患者的临床资料, 记录药物服用相关数据, 围绕本院在临床治疗中所使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7 种10 规)完成药理作用分析, 包括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头孢唑肟钠、头孢地嗪钠、头孢他啶、头孢克肟、头孢地尼, 做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记录。采用药物限定日剂量计算法完成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用药频度计算,即用药频度=药物使用总剂量/药物标准日剂量, 同时做好相关费用汇总[3]。
1.2.2 药物选用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由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规格为1.0 g;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由华北制药河北华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规格为0.5 g;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由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规格为1.0 g;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由山东鲁亚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规格为0.5 g;注射用头孢他啶由葛兰素史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提供, 规格为1 g;头孢克肟颗粒由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金陵制药厂提供, 规格为50 mg;头孢克肟胶囊由广州白云山药业提供, 规格为0.1 g;头孢地尼分散片由天津市中央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规格为0.1 g;头孢地尼胶囊由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 规格为0.1 g。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三代(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方式、用药频度与费用。②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方式与剂量。③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包括少尿、血小板和(或)白细胞下降、皮疹、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
2 结果
2.1 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方式、用药频度与费用分析 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口服比例为38.51%,注射比例为61.49%;用药频度为5.66;费用为10.18万元。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口服比例为28.95%, 注射比例为71.05%;用药频度为16.37;费用为108.71 万元。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口服比例为39.07%, 注射比例为60.93%;用药频度为12.01;费用为83.96 万元。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用药频度高于第一代, 但低于第二代;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费用远高于第一代,但低于第二代。见表1。
表1 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方式、用药频度与费用分析
2.2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方式与剂量分析 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头孢地嗪钠等注射剂可采用静脉滴注和肌内注射两种形式给药, 以成人常用剂量与方法为例, 如: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采用静脉滴注时最大用量≤4 g/d, 最小用量≥0.5 g/d;采用肌内注射时1~2 次/d, 剂量为0.5~2.0 g/d。②注射用头孢他啶:采用静脉注射时2~4 次/d, 最大用量≤6 g/d, 最小用量≥2 g/d;采用肌内注射时2~4 次/d, 剂量控制在2~4 g/d;③注射用头孢地嗪钠:采用静脉滴注时1~2 次/d, 最大用量≤2 g/d, 最小≥1 g/d;采用肌内注射时2~4 次/d,剂量控制在1~2 g/d。另外, 本院常用静脉注射药物还包括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和注射用头孢唑肟钠, 使用时均保持2~3 次/d, 最大剂量≤6 g/d, 最小剂量≤2 g。除注射液外, 本院还采用头孢地尼(包括分散片和胶囊)和头孢克肟(颗粒和胶囊)治疗。头孢地尼无论是分散片还是胶囊, 服用时均为3 次/d, 0.1 g/次。采用头孢克肟进行治疗时, 单次服用0.1 g, 2 次/d 即可。2.3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558 例患者接受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2%(28/558), 其中发生少尿患者2 例(0.36%)、血小板和(或)白细胞下降患者1 例(0.18%)、皮疹患者2 例(0.36%), 其余均为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包括恶心呕吐患者17 例(3.05%)、食欲不振患者5 例(0.90%)以及腹泻患者1 例(0.18%)。
3 讨论
本次研究从本院临床实际治疗药品出发, 深入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药理作用, 结合药学理论与使用说明把控用药剂量, 确定最佳用药方案, 在保证用药效果的同时, 将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降至最低。从用药频度上看,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用药频度高于第一代, 但低于第二代;从费用上看,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费用远高于第一代, 但低于第二代。通过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发现患者发生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更多, 特别是恶心呕吐患者, 这些数据足以说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抗菌谱更广, 生物利用性较高, 患者具体服药剂量与方式需要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和用药指征而定。
3.1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
3.1.1 头孢曲松钠 该药物活性较高, 抗菌范围更广,不仅可以抑制细胞壁合成, 达到抗菌、杀菌的功效, 还能够有效降解体内多种β-内酰胺酶, 具有抵抗淋病和脑膜炎奈瑟菌能力, 临床治疗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软组织感染以及皮肤感染治疗[4]。本院在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肌内注射和静脉注射两种方式, 但相关资料表明, 该药物也可口服。在使用过程中, 需要结合患者体质量、病情严重程度选定使用剂量, 重点考虑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差异[5]。
3.1.2 头孢他啶 该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极为常见, 具有抗菌能力强、抗菌谱广等特点, 患者服药后血药浓度相对较高, 对抑制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肺炎球菌等具有重要作用, 尤其是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服用该药物后能够形成稳定性良好的β-内酰胺酶, 在与机体内部血浆蛋白结合后具有强有力的杀菌活性, 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6]。本院在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静脉滴注和肌内注射两种方式, 但该药物同样可以口服, 使用时需要考量成年人与儿童身体差异。研究表明, 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消化系统居多, 医护人员需注意该方面问题, 发生原因包括低蛋白血症、用药量过大以及患者存在脑血管疾病等[7]。
3.1.3 头孢地嗪钠 该药物能够有效抑制革兰阴性菌活性, 一般情况下90%最低抑菌浓度(MIC90)为0.188~2.620 μg/ml, 强度与头孢曲松钠类似, 还能控制肺炎杆菌、肠杆菌等细菌活性。体外具有抗化脓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等细菌活性的作用, 多数情况下最低抑菌浓度(MIC)≤1.560 μg/ml。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稳定性较高, 特别是青霉素酶和头孢霉素酶。与其他药物不同的是, 该药物还能刺激患者自身免疫功能, 用药后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活力显著增加, 强化患者抵抗感染能力, 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低[8]。
3.2 强化临床护理用药的创新举措 经医学研究发现,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使用方式、剂量等产生不良反应, 需要患者严格遵照医嘱用药, 医生需充分评估患者病情, 了解患者一般资料, 保证用药安全性, 防止发生不良反应和耐药性。
目前, 临床治疗患者存在年龄差异, 包括成年人和儿童, 因此在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时需要特别注意使用剂量, 医护人员需要细致询问患者年龄、症状、既往病史、过敏史等一般临床资料, 明确用药指征, 确定药物使用剂量。资料显示[9], 有研究尝试调查不合理用药产生原因, 最终发现大部分患者用药剂量过大在于医护人员缺乏对患者机体情况和相关临床资料的了解, 导致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有所增加, 未来工作中需要医护人员重点关注。另外, 医务人员在确定用药方案时未考虑到相关药物协同作用, 导致患者服用后产生不良反应。以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和氨基糖苷类药物为例, 这两种药物均具备杀菌效果, 同时服用会增加患者肾脏负担, 产生肾损伤风险, 这就要求主治医生能够全面了解药物特点, 掌握相关特性, 若条件允许, 医院需积极引入临床药师参与药方审核, 将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降至最低[10-12]。另外, 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大部分患者选择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等针剂治疗, 此时需要护理人员严格遵照医嘱用药, 用药前做好皮肤试验, 杜绝药物过敏现象发生。
总之, 与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相比,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疾病的效果更好, 且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用药安全性更高, 但仍然需要医护人员注意合理用药, 综合考量患者一般资料与药物协同作用, 拟定药物最佳剂量。